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女性利益分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丽 哈斯其其格 《西北人口》 2007年第3期126-128,F0003,共4页
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以及改革都充分考虑了女性利益,以女性利益为基点,实现了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互补与互动,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社会保障制度是镶嵌于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考虑即定的文化背景的约束。中国... 日本养老保障制度的建构以及改革都充分考虑了女性利益,以女性利益为基点,实现了家庭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互补与互动,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社会保障制度是镶嵌于社会文化基础上的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必须考虑即定的文化背景的约束。中国的改革不仅应该考虑儒家的家庭文化约束,而且应当发扬中国人的家庭观,使家庭保障与社会保障得以和谐并存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利益 性别利益 家庭利益 社会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保险制度变革与女性利益 被引量:1
2
作者 段美之 《经济论坛》 2007年第24期50-51,57,共3页
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制度设计关系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分配。在不同的制度模式下。男女职工之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比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本文所指的养老保险制度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探... 养老保险制度是一种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制度设计关系到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分配。在不同的制度模式下。男女职工之间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比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本文所指的养老保险制度系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探讨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性别利益的制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女性利益 制度变革 社会制度 利益分配 社会群体 性别利益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女性利益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红艳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0-64,共5页
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关系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但是该制度中存在的性别利益问题却一直受到忽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女性利益盲点,然后从制度主义视角... 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关系老年人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但是该制度中存在的性别利益问题却一直受到忽视。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女性利益盲点,然后从制度主义视角探究女性基本养老保险利益受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 企业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 女性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育社会保险中的女性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 被引量:23
4
作者 潘锦棠 《浙江学刊》 CSSCI 2001年第6期110-114,共5页
生育社会保险涉及保险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医疗管理、社会政策等诸方面。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或者说从女性与男性关系、女性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考察中国职工生育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险中的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具有明... 生育社会保险涉及保险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医疗管理、社会政策等诸方面。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或者说从女性与男性关系、女性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考察中国职工生育社会保险。生育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险中的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等等 ,其保险对象是一般职工 ,而生育社会保险的对象主要是女职工。因此 ,制定生育社会保险政策更需要注意平衡女性与男性的利益关系、女性与社会的利益关系。因此 ,从社会学角度看一看生育社会保险 ,对于制定一部好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应该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社会保险 女性利益 企业利益 国家利益 男性责任 职工生育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中的女性利益
5
作者 阎玲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女性利益 企业职工 老年女性 退休年龄 基本养老金 社会保障制度 男女平等 男性 平均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中的女性利益
6
作者 潘锦棠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有三根支柱 (三项分制度 )。第一根支柱是老龄保障 ,第二根支柱是加拿大年金计划 ,第三根支柱是免税私人养老项目。各项制度的设计都会涉及男女两性的利益再分配 ,本文分别介绍三根支柱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各项制度设计... 加拿大养老保障制度有三根支柱 (三项分制度 )。第一根支柱是老龄保障 ,第二根支柱是加拿大年金计划 ,第三根支柱是免税私人养老项目。各项制度的设计都会涉及男女两性的利益再分配 ,本文分别介绍三根支柱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各项制度设计对女性利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养老保障制度 女性利益 老龄保障 年金计划 免税私人养老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塞特:女性利益的代言人
7
作者 小唐 《大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8-208,共1页
作为一个女作家,一生致力于探讨妇女问题至今没有谁可以跟温塞特比肩。从长篇小说《珍妮》开始,温塞特便在自己的一些中、长篇小说中描写了克丽斯汀尼亚(挪威首都奥斯陆旧名)年轻妇女的现实生活。在作品所涉及的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她们... 作为一个女作家,一生致力于探讨妇女问题至今没有谁可以跟温塞特比肩。从长篇小说《珍妮》开始,温塞特便在自己的一些中、长篇小说中描写了克丽斯汀尼亚(挪威首都奥斯陆旧名)年轻妇女的现实生活。在作品所涉及的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她们或为追求幸福铤而走险,不惜牺自己的前途;或在犹豫彷徨中禁锢终生;或一时失足而堕入风尘——为了幸福,她们付出了太高的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女性作家 温塞特 小说 女性利益关注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法学视角下的代孕规则检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3-31,共9页
代孕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现有的语境下,代孕并不为立法允许。表面上看,禁止代孕是出于维护女性利益考虑,但由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存在着性别差异,因而禁止代孕从本质而言是性别偏见的产物,其不仅没有达到预... 代孕是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现有的语境下,代孕并不为立法允许。表面上看,禁止代孕是出于维护女性利益考虑,但由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存在着性别差异,因而禁止代孕从本质而言是性别偏见的产物,其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还使不孕女性和代孕女性的权益裸露在立法的保护范围之外,间接上也造成了地下代孕市场的畸形繁荣。在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和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禁止代孕无疑与主流发展趋势相违背,其使女性遭受不可预料的伤害。因此,立法者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以女性主义法学为视角,对禁止代孕的规定进行重新审视,并从女性利益立场出发,在性别平等理论的指导下重构代孕的规则体系,具体而言,应在允许妊娠型代孕的同时禁止基因型代孕与捐胚型代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孕 生育 女性利益 女性主义 性别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山彝族有关女性问题习惯法的特点
9
作者 范利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74-76,共3页
凉山彝族是我国民族习惯势力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凉山彝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习惯法体系,甚至在解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存在着,实施着,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即使在今天,习惯法对于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 凉山彝族是我国民族习惯势力比较强大的少数民族.在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凉山彝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习惯法体系,甚至在解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存在着,实施着,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即使在今天,习惯法对于人们的生活,或多或少还有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凉山彝族 彝族人民 男女平等 女性利益 父系氏族 家支 少数民族 女性问题 汉族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利主义:《我的前半生》生活主旋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秀荣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3,共3页
近几年国内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利益、业绩及社会地位的影视剧逐渐增多,体现出女利主义的思潮,这些现象的实际存在引起人们对女利主义现象及其影响的重视。女利主义是指将女性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提倡女性利用自身优势,努力追求并达到自己... 近几年国内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利益、业绩及社会地位的影视剧逐渐增多,体现出女利主义的思潮,这些现象的实际存在引起人们对女利主义现象及其影响的重视。女利主义是指将女性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提倡女性利用自身优势,努力追求并达到自己目的的一种社会现象或思想潮流。《我的前半生》中女利主义思想体现得非常充分,值得探究。本文将对该剧进行女利主义诠释,以期发掘其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利主义 女性利益 女性目的 女性优势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阴盛阳衰”
11
作者 张永昌 《人民论坛》 2004年第6期63-63,共1页
今天的女子都有了文化,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加上她们经济独立,勤俭持家,养儿育女,为社会做奉献,男人们自会尊重三分.这一变革,人们就感到“阴盛阳衰”了。
关键词 男女平等观念 中国 女性利益 两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men in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Styles of Leading
12
作者 Remi Alapo 《Management Studies》 2017年第6期598-605,共8页
Women in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roles influence the policies and directions of organizations (Ahuja, 2002). Women in leadership value supports from their organizations. Pro-social outcomes of relationship co... Women in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roles influence the policies and directions of organizations (Ahuja, 2002). Women in leadership value supports from their organizations. Pro-social outcomes of relationship competence are media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collaborative approaches to conflict, self-disclosure, and social interest (Jogulu & Wood, 2006). Decision-making perspectives have uncertainty as the sole reason for organizational leaders to search for additional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solidify or clarify the information at the leader's disposal. A phenomenological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which explored the preferred style of leadership based on three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styl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1. The researcher gathered insights into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like-minded sample of respondents from the research population as they described their leadership and decisionmaking experiences within their organ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ERSHIP DECISION-MAKING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两会”》专题报道之一 降房价:是限购还是限售?
13
作者 侯兆晓 《民主与法制》 2011年第10期6-9,共4页
又是一年春风暖.又是“两会”召开时。住房改革、收入分配改革、食品安全、社会管理创新、关怀女性利益……一个个众人啊目的民生热点、一个个吸引眼球的社会话题、一个个引人深思的尖锐观点。既是今年“两会”代表关注的焦点,也是我... 又是一年春风暖.又是“两会”召开时。住房改革、收入分配改革、食品安全、社会管理创新、关怀女性利益……一个个众人啊目的民生热点、一个个吸引眼球的社会话题、一个个引人深思的尖锐观点。既是今年“两会”代表关注的焦点,也是我刊记者在“两会”上捕捉的镜头。一切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只能本着一个标准:不能与民争利。所有政策法律的制定出台也只能本着一个原则:让百姓得到实惠。唯有如此,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的一句话才能让百姓拥有信心,而“信心就像太阳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会”代表 社会管理创新 房价 收入分配改革 温家宝总理 住房改革 食品安全 女性利益
原文传递
“离婚冷静期”制度的生成逻辑及其反思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智勇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8,191,共16页
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出台引发了人们热烈的争论,这与婚姻背后蕴含的“道德义务论”与“情感自由论”观念有关。我国婚姻制度对待离婚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情感自由论”到“道德义务论”再到融合两者的“实用性道德”的调适过程。这背后隐... 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出台引发了人们热烈的争论,这与婚姻背后蕴含的“道德义务论”与“情感自由论”观念有关。我国婚姻制度对待离婚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情感自由论”到“道德义务论”再到融合两者的“实用性道德”的调适过程。这背后隐含着对婚姻制度建构的实用性逻辑。离婚冷静期的设立是此种实用性逻辑的延续。然而,由于依据实用性逻辑建构的离婚冷静期制度既未明确离婚冷静期的适用范围,也未考虑当下家庭的现状,反倒加剧了女性的不利处境,遮蔽了社会成员的家庭负担,其实施效果可能违背制度设计初衷。通过目的性限缩填补离婚冷静期的法律漏洞,将其适用范围限于轻率离婚,以及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是对离婚冷静期问题的可能回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冷静期 道德义务论 情感自由论 女性利益 家庭政策
原文传递
国际社会促进性别平等与工会
15
作者 中国工会性别平等考察团 《中国工运》 2003年第1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性别平等 社会促进 性别歧视 性骚扰 国际工会组织 性别隔离 社会性别平等 女性利益 妇女可持续发展 有酬劳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