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孤寂深渊》内地、台湾地区译本翻译对比研究
1
作者 丁旭辉 鲁紫嫣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74-79,共6页
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且是一种对文本进行改写的行为。本文以拉德克利夫·霍尔的女同性恋题材著作《孤寂深渊》为例,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发,通过对比分析内地和台湾地区两个译本,探讨了两位女... 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且是一种对文本进行改写的行为。本文以拉德克利夫·霍尔的女同性恋题材著作《孤寂深渊》为例,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发,通过对比分析内地和台湾地区两个译本,探讨了两位女性主义译者张玲和严韵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改写手段的异同。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均采用了加序、劫持等策略,凸显了译者强烈的性别意识和女性主义思想,以此为女性争取话语权和平等权,提高对女同性恋群体的理解与包容。然而,由于译者对原文的主观理解以及目标受众接受度等方面的差异,译者对文本的改写程度也存在差异。相比而言,严韵在女性意识影响下对原文的改写程度相对显著,更直接地呈现了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但两位译者都一定程度引导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彰显了女性译者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女性意识 《孤寂深渊》 译者序 劫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芭比》秃炮怪版字幕为例
2
作者 刘璠 耿殿磊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9期33-36,共4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对美国女性主义电影《芭比》秃炮怪字幕组的中文译文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女性成员组成的秃炮怪字幕组通过使用补偿、加注和改写三种典型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为原作中被忽视的女性声音提供更多表达... 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对美国女性主义电影《芭比》秃炮怪字幕组的中文译文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女性成员组成的秃炮怪字幕组通过使用补偿、加注和改写三种典型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为原作中被忽视的女性声音提供更多表达空间和机会,并消除了翻译中存在的性别偏见,使翻译更加公正、包容和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幕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域下女性向影视剧字幕翻译探析--以《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1》为例
3
作者 孙晴 徐杨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女性向影视作品依托庞大受众及媒体传播,一定程度上促进女性意识觉醒。对于海外受众来说,字幕的翻译能否传达出原作要表达的女性主义思想尤为重要。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文章选取女性向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1》的字幕翻译为例,借... 女性向影视作品依托庞大受众及媒体传播,一定程度上促进女性意识觉醒。对于海外受众来说,字幕的翻译能否传达出原作要表达的女性主义思想尤为重要。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文章选取女性向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1》的字幕翻译为例,借助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路易丝·冯·弗洛图以及芭芭拉·戈拉尔德的翻译策略具体地分析该剧字幕翻译如何体现女性主义翻译观,同时发现女性主义翻译策略能够帮助目标语观众更好地理解女性向影视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向影视剧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孔雀东南飞》英译本比较
4
作者 陈超 苏娟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产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并非从属于原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强调译者主体性。《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蕴... 20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相结合,产生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并非从属于原文,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强调译者主体性。《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蕴含了丰富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出发对《孔雀东南飞》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在译文中的运用及其效果,展现了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在中国古代诗歌外译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 英译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妮·莫里森《爱》汉译本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研究
5
作者 白晶 郭芷伊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7期164-167,共4页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与译作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及译者的主导作用,提倡采用重构性翻译策略以期在译文中彰显女性的存在。运用路易斯·冯·弗罗托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增补、加前言脚注及劫持等关键策略的角度出发,对《爱》...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原文与译作之间的平等关系以及译者的主导作用,提倡采用重构性翻译策略以期在译文中彰显女性的存在。运用路易斯·冯·弗罗托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从增补、加前言脚注及劫持等关键策略的角度出发,对《爱》迄今唯一的汉译本——顾悦先生的译本进行深入剖析。莫里森的《爱》包含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的自我救赎以及互助等丰富的女权主义议题。作为男性译者,顾悦先生在此书的翻译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三种翻译策略。他不仅通过追加及补充,使原文在女性主义立场上更加完善且充满活力,借助脚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和感同身受女性角色的经历,还通过劫持使得译文超越原文文字的限制,将女性的文字解读得淋漓尽致。这些策略的运用,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了女性视角的局限,以男性视角审视女性角色,突显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加强了译文中蕴含的女性意识和思想表达,实现了雌雄同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爱》 男性译者 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撒哈拉的故事》英译本中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
6
作者 项薇 苗凤波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本文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利用加写前言和脚注、增补、劫持三大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对《撒哈拉的故事》英译本进行分析,探究这三大策略在译本中的应用以及作用。研究发现,加写前言和脚注在译文中起到强调女性作者存在,补充文化缺省的作用... 本文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利用加写前言和脚注、增补、劫持三大女性主义翻译策略,对《撒哈拉的故事》英译本进行分析,探究这三大策略在译本中的应用以及作用。研究发现,加写前言和脚注在译文中起到强调女性作者存在,补充文化缺省的作用;增补起到增加女性主义倾向,充分表达原作内涵,增加译文表现力的作用;劫持起到改写带有女性歧视的内容并增加对女性的积极书写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哈拉的故事》 女性主义翻译 翻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结构女性主义翻译的“性别践行”——以《厨房》的李译本为例
7
作者 陈欣瑶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9期166-172,共7页
文章从后结构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探讨并检验《厨房》李译本对惠理子性别身份的塑造,运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解读译本中隐喻背后隐含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隐喻行为试图引导和构建的性别现实,发现李译本的“性别践行”颠覆了原文所体现的... 文章从后结构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探讨并检验《厨房》李译本对惠理子性别身份的塑造,运用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解读译本中隐喻背后隐含的性别意识形态,分析隐喻行为试图引导和构建的性别现实,发现李译本的“性别践行”颠覆了原文所体现的惠理子性别身份的流动性,其中隐含的性别意识形态反映了男性主导的权力关系,影响了译文对惠理子性别身份的重建。李译本从2004年版至2022年版历经18年,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女性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旧有权力关系的反抗、对性别内涵的多元认识促使人们用话语消解原有的性别印象。基于现实条件和女性主义发展的新趋势,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善于反思语言背后隐藏的性别意识形态,重视隐喻对构建性别现实的影响,关注中国语境下的后结构女性主义翻译。This paper explores and examines the construction of Eriko’s gender identity in Li’s translation of “Kitc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structuralist feminist translation. By employing critical met-aphor analysis, it interprets the underlying gender ideologies embedded in the metaphor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and analyzes how these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 attempt to guide and construct gender realitie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Li’s translation subverts the fluidity of Eriko’s gender iden-tity as presented in the original text. The implicit gender ideologies in Li’s translation reflect male-dominated power relations, which impact the reconstruction of Eriko’s gender identity in the translated work. Over the 18 years from the 2004 edition to the 2022 edition of Li’s translation, there have been profound changes in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society. Resistance to tradi-tional power relations and a diverse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connotations have led to the dissolu-tion of previous gender impressions through discourse. Given the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and new trends in feminist development, it is crucial for translators to critically reflect on the gender ideolo-gies hidden behind language, recognize the influence of metaphors on constructing gender realities, and pay attention to poststructuralist feminist translation within the Chinese contex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结构主义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性别践行 批评隐喻分析 《厨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8
作者 李杰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当代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描述了在宗教信徒家庭生长的女主人公珍妮特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同性倾向认同,并因此为打破传统、反抗命运以及追求幸福而抗争的成长故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其汉译... 当代英国作家珍妮特•温特森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描述了在宗教信徒家庭生长的女主人公珍妮特在成长过程中的自我同性倾向认同,并因此为打破传统、反抗命运以及追求幸福而抗争的成长故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其汉译的影响可谓意义重大,在传达原作意义、体现女性主义意识以及为女性发声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其英汉对比研究,本文将从正文增译,副文本增译以及劫持三种翻译策略来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汉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语言的解放追求女性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英汉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探析《最蓝的眼睛》两个汉译本中的女性形象
9
作者 张蜀皖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5期156-162,共7页
《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年轻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剧人生。她梦想有一双蓝眼睛,以期获得与白人平等的社会地位,这一痴念最终导致了她的疯癫。她的母亲波丽受到白人文化的侵蚀,失去了自我,但在面对丈夫的压迫时... 《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描绘了20世纪40年代年轻黑人女孩佩科拉的悲剧人生。她梦想有一双蓝眼睛,以期获得与白人平等的社会地位,这一痴念最终导致了她的疯癫。她的母亲波丽受到白人文化的侵蚀,失去了自我,但在面对丈夫的压迫时,她仍勇敢地挑战了男性的主导地位。在小说中,并非所有黑人女性都屈从于白人的审美标准,克劳迪娅就是那些坚定认同自己黑人身份的女性之一。本文以陈苏东、胡允桓译本和杨向荣译本为研究对象,借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最蓝的眼睛》的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理解原著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主义意识,探究在不同翻译策略下,女性形象及女性主义意识在两个译本中的体现,以期更好地理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和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译本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字幕翻译探析——以电影《芭比》为例
10
作者 刘洁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3期100-102,共3页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关注女性主义思想在翻译中的作用,强调翻译应避免或改善性别歧视。通过对电影《芭比》中文字幕翻译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电影中文字幕中存在传递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意识不足的呈现。字幕翻译误将女性角色的话语淡化或歪曲...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关注女性主义思想在翻译中的作用,强调翻译应避免或改善性别歧视。通过对电影《芭比》中文字幕翻译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电影中文字幕中存在传递性别刻板印象、性别意识不足的呈现。字幕翻译误将女性角色的话语淡化或歪曲,影响了观众对电影角色和电影内涵的理解。因此,字幕翻译应注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应用,通过平衡语言与性别的关系提高字幕翻译的性别平等意识、促进性别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字幕翻译 译文分析 《芭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译者主体性在《到灯塔去》两个译本中的对比研究
11
作者 周琪琪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12期505-512,共8页
本篇论文基于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译者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具有独具一格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在她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其著名作品《到灯塔去》也极具文学意义。原文作者以人... 本篇论文基于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探索译者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具有独具一格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在她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其著名作品《到灯塔去》也极具文学意义。原文作者以人物主观的角度进行叙述,将小说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思绪的流动描写地淋漓尽致。尽管作品中对拉姆齐夫妇的外貌描述着墨不多,但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感知到人物的心理特征。如拉姆齐夫人的慈悲大爱情怀,以及拉姆齐先生的不苟言笑。同时,原著作者伍尔夫也深入探讨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思维差异,但并不是以一种针锋相对的态度,而是理性思考。因此,笔者旨在对比男性译者与女性译者的不同译本,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在不同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意图从中找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翻译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引起国内翻译研究者对此项翻译理论的重视,以此促进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蓬勃发展。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tudy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on translation. The British English writer, Virginia Woolf has the unique writing style of the consciousness and the feminist thought in her works. Her famous book To the Lighthouse means a lot in the writing field of the whole word. Virginia Woolf narrates the characters’ inner activities and thoughts from the subjective perspective vividly. Although the description of Ramsey couples’ dressing is not too much, readers can get the character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lines, such as Mrs. Ramsey’s merciful love and Mr. Ramsey’s reserved seriousness. At the same time, Virginia Woolf think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depth, not in an angry manner, but a rational thought. Therefore,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takes the rul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s guidance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translators and female transla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 Intending to find out the important role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ng the literary works, the writer hopes to raise the domestic researchers’ focus on thi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literary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 《到灯塔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以《简·爱》祝庆英与黄源深中译本为例
12
作者 詹婕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了性别视角的影响,在翻译实践中充分发挥具有女性意识的译者主体性,将性别固见、性别歧视以翻译重写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女性在生活、文学创作、翻译文本中的地位。为探究在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性别与译者主...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强调了性别视角的影响,在翻译实践中充分发挥具有女性意识的译者主体性,将性别固见、性别歧视以翻译重写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女性在生活、文学创作、翻译文本中的地位。为探究在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译者性别与译者主体性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两位不同性别译者的《简·爱》中译本后发现,女性译者相较于男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容易关注到女性角色,并且在描写女性形象时更倾向于使用中性或褒义的词语去消除对女性的负面描写,刻画出积极的女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 《简·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作友 胡晓娟 李而闻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60,286,共9页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吸收和借鉴了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和读者反应论等众多理论的精髓,最突出的贡献是颠覆了解构主义框架下的传统翻译观,对传统...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和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吸收和借鉴了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和读者反应论等众多理论的精髓,最突出的贡献是颠覆了解构主义框架下的传统翻译观,对传统翻译理论是一次叛逆和革命。该理论近年来引起中国学者的高度关注,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虽然在接受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该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的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思考传统翻译理论的合理性,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中国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角比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译本 被引量:9
14
作者 易春芳 李建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71-173,共3页
在回顾国内外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野,选取《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个中译本中的典型译例,通过文本比较和分析,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译本比较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建萍 赵宁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性别差异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石。该理论认为性别差异贯穿于传统翻译的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两个方面。翻译的性别被定义为女性,为女性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隐喻性的思维... 性别差异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石。该理论认为性别差异贯穿于传统翻译的整个过程,主要体现在"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两个方面。翻译的性别被定义为女性,为女性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隐喻性的思维框架;而性别中的翻译主要关于两性译者对于译文不同的贡献,尤其是"双性同体"翻译思想的提出可以纠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激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双性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启示与反思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朝燕 刘延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1-65,共5页
西方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结合在20世纪后30年给传统翻译理论与实践观点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成为译学界的一股新生力量。文章着重探究了女性主义翻译观对翻译研究与实践及中国文学翻译的启示,并对其局限性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传统翻译理论 启示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女性主义翻译观看译者的主体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朝燕 丁艳雯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52-555,共4页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派新理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长期被忽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主体性问题得到重视。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流行于西方的一派新理论,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对译者主体性研究发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对该主题的独到主张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译者 传统译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杨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63,共4页
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视角,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观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历史的考察,阐述了它对中国翻译界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方面的影响,并对这一理论在中国接受的艰巨性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接受 美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虹与女性主义翻译观下的女性译者主体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朝燕 胡素芬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凸显了译者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著名中国女翻译家朱虹对中国女性文学和翻译有着杰出的贡献,值得特别关注。她在翻译中的主体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她对翻译的理解和对译作的选择上,而在翻译实践中她采用了“创造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凸显了译者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著名中国女翻译家朱虹对中国女性文学和翻译有着杰出的贡献,值得特别关注。她在翻译中的主体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她对翻译的理解和对译作的选择上,而在翻译实践中她采用了“创造性叛逆”来发挥其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虹 女性主义翻译 女性译者主体性 创造性叛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 被引量:168
20
作者 葛校琴 《外语研究》 2003年第6期35-38,共4页
文章从文化批评视角,阐述了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的起源,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的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的解构主义理论来源,最后指出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及对译学和文化批评的贡献。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解构主义 差异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