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祁连西段晚奥陶世-中志留世镁铁质岩脉的成因与构造启示
1
作者 贾开军 王超 +4 位作者 孙晓奎 喻遵谱 李雪 马得青 刘良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9-1296,共18页
中基性岩脉不仅是地球深部过程的信息载体,也是解码地幔源区性质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重要指示标志。本文对中祁连构造带西段出露的柳树沟辉长岩、大青沟辉长岩脉、大青沟闪长玢岩脉和冬草沟辉长岩脉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 中基性岩脉不仅是地球深部过程的信息载体,也是解码地幔源区性质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重要指示标志。本文对中祁连构造带西段出露的柳树沟辉长岩、大青沟辉长岩脉、大青沟闪长玢岩脉和冬草沟辉长岩脉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柳树沟辉长岩和这些岩脉分别形成于465Ma、448Ma、449~450Ma、430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柳树沟辉长岩属于碱性系列,具有钾玄岩特征,其轻、重稀土分异较弱,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程度较弱,具有较高的Sr(363×10^(-6)~422×10^(-6))和Nb(16.5×10^(-6)~16.7×10^(-6)),表现出富Nb玄武岩的特征。此外,柳树沟辉长岩的(87 Sr/86 Sr)i介于0.708992~0.709067之间、εNd(t)值为-6.59~-6.84,具有高的Nb/Ta(22~23)比值,表明其形成过程与富集地幔源区和碳酸盐熔体的相互作用有关。大青沟闪长玢岩脉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具有相对较高的SiO_(2)(51.00%~57.18%),Na_(2)O(3.11%~3.57%)、K 2O(1.92%~2.35%)和较低的MgO(4.22%~4.58%)、TiO_(2)(0.71%~1.02%),Mg#值介于50.8~57.9,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10.7~15.1),富集Rb、Ba(588×10^(-6)~858×10^(-6))和Sr(625×10^(-6)~644×10^(-6)),表现出赞岐质高Mg闪长岩的特征。大青沟闪长玢岩脉的(87 Sr/86 Sr)i为0.708593,εNd(t)值为-5.08,同时具有较高的Th/Nb(0.75~1.64)、Sr/Y(26~35)、La/Yb(15~21)和Nb/Ta(15~18)比值,较高的Zr、Hf元素,且Dy/Yb比值较低(1.94~2.0),Y元素含量处于中等(18~25),代表了俯冲洋壳和沉积物熔流体与上覆岩石圈地幔交代的产物。冬草沟辉长岩脉和大青沟辉长岩脉均具有高Ba/La、Ba/Th比值和Ba、Sr值以及低的Th(0.8×10^(-6)~2.07×10^(-6)),表明在岩浆源区中来自板片流体的影响较大,俯冲沉积物熔体参与较少。这些中基性岩脉的源区差异主要反映了地幔源区俯冲组分的差别,不同类型的俯冲组分交代上覆地幔,最终形成了中祁连西段广泛分布的中基性脉体。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中祁连西段地区的赞岐质高Mg闪长岩-富Nb玄武岩-辉长岩岩脉组合指示了祁连造山带在早古生代的板片回卷和板片断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基性岩脉 高Mg闪长岩 奥陶世 中志留世 中祁连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消亡的古环境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廖慧鸿 苏中堂 +1 位作者 马慧 孙珮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444,共11页
【目的】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的萎缩消亡存在多种认识。为了深入探讨其成因,拟通过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古环境演化研究,分析古环境因素对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消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滇东北地区万和剖面为研究对... 【目的】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的萎缩消亡存在多种认识。为了深入探讨其成因,拟通过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古环境演化研究,分析古环境因素对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消亡的影响。【方法】选取滇东北地区万和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矿物学、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等分析方法为主要手段,系统开展滇东北地区奥陶系临湘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的微相特征研究、此期间的古环境演变分析,探讨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萎缩消亡中的古环境影响。【结果】通过对万和剖面临湘组—龙马溪组岩石学特征、镜下矿物组成以及古生物特征等进行分析,共识别出六类沉积微相:含泥瘤状灰岩相、纹层状微晶灰岩相、微晶生屑灰岩相、纹层状钙质泥岩相、砂质泥岩和泥质砂岩相以及含钙质泥页岩和含钙质碳质泥岩相。并进一步划分出三个沉积亚相:浅缓坡、深缓坡和局限滞留陆棚;利用沉积地球化学方法,分析其古海洋地球化学特征,并建立地球化学剖面发现:在奥陶系大渡河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之间,古海洋环境指标如古生产力、古氧化还原条件、陆源碎屑输入量和古海平面变化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显著变化,波动频繁。【结论】通过分析滇东北地区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周围的古海洋环境变化,认为滇东北晚奥陶世碳酸盐岩台地消亡成因是海洋环境缺氧导致光合生物衰退,从而抑制了碳酸盐生产,使得碳酸盐岩台地萎缩直至消亡。除此之外,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陆源碎屑输入量增加以及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在碳酸盐岩台地消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环境 碳酸盐岩台地 赫南特阶 奥陶世 滇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汉骁 邢凤存 +1 位作者 谢武仁 钱红杉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5,共15页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钻测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对比,并探讨了其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加里东运动早期拉张—伸展作用导致四川盆地周缘坳陷加深,其后扬子板块和华夏地块碰撞挤... 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钻测井等资料,对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进行了描述和对比,并探讨了其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加里东运动早期拉张—伸展作用导致四川盆地周缘坳陷加深,其后扬子板块和华夏地块碰撞挤压,形成了晚奥陶世以上扬子地区为中心,西北、西部、南部三面环隆的古地理格局。②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可划分出(混积)滨岸、碳酸盐缓坡、(混积)陆棚相等沉积相类型。宝塔组—临湘组主要发育碳酸盐缓坡相;五峰组沉积期海侵达到高峰,碳酸盐缓坡被淹没,发育(混积)陆棚相深水黑色页岩;观音桥组沉积期发生的海退导致大部分地区由深水陆棚转为浅海陆棚亚相;各时期古隆起周缘均有(混积)滨岸相发育,受物源影响部分地区具有混合沉积特征。③研究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格局受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和古气候等因素综合控制,在沉积相平面展布和垂向演化上均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滨岸 碳酸盐缓坡 (混积)陆棚 岩相古地理 沉积演化 宝塔组—临湘组 五峰组 观音桥组 奥陶世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西段昌马地区晚奥陶世弧前沉积-构造演化
4
作者 何磊 韩小锋 +6 位作者 杨怀宇 宋博 许伟 许海红 史冀忠 孙娇鹏 张慧元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8-138,共11页
北祁连早古生代多岛洋盆的古地理格局和构造演化一直存在争议。位于北祁连南、北蛇绿岩之间的昌马地区广泛出露了一套早古生代深水火山-碎屑建造。早期填图工作普遍认为其形成于寒武纪至早奥陶世。本次研究对昌马西部的鹰嘴山和车路沟... 北祁连早古生代多岛洋盆的古地理格局和构造演化一直存在争议。位于北祁连南、北蛇绿岩之间的昌马地区广泛出露了一套早古生代深水火山-碎屑建造。早期填图工作普遍认为其形成于寒武纪至早奥陶世。本次研究对昌马西部的鹰嘴山和车路沟山南侧剖面开展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并对采集到的浊积岩和火山岩样品开展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工作。研究结果表明,原填为寒武系a岩组的鹰嘴山剖面所采集的砂岩样品2307NQL-13最年轻的锆石给出了(456±4)Ma的加权平均年龄;车路沟山南侧,原划归为下奥陶统阴沟群的安山岩样品2307NQL-06给出了(450±4)Ma的加权平均年龄,证明研究区大面积存在晚奥陶世沉积地层,现有年代地层方案需要重新审视。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以寒武纪—奥陶纪年龄为主,主要源于岩浆弧的剥蚀;32颗新元古代和古元古代碎屑锆石揭示古老基底物质的大量加入,表明晚奥陶世昌马地区沉积了大量来自中祁连的碎屑物质。来自中祁连基底的碎屑物质暗示北祁连洋的南分支已经闭合;碎屑物质形成于俯冲相关构造环境暗示北祁连洋的北分支俯冲仍在继续。本次研究给出的新数据将为昌马地区进一步的地层和沉积演化提供可靠的同位素年代约束,也为探讨北祁连洋早古生代复杂的俯冲、闭合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U-Pb年代学 奥陶世 弧前盆地 北祁连洋 昌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开地块加里东期原特提斯洋俯冲作用:来自晚奧陶世镁铁质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5
作者 华为诚 郭锋 +1 位作者 文雅倩 赵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69-2488,共20页
本文选择云开地块高州地区陈六坑村的富闪侵入岩和佑尾甬村富钙铝与富镁侵入岩开展了综合的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和原位Hf-O同位素组成、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Pb-Hf同位素组成研究,旨在理解其岩石成因和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研究结... 本文选择云开地块高州地区陈六坑村的富闪侵入岩和佑尾甬村富钙铝与富镁侵入岩开展了综合的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和原位Hf-O同位素组成、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Pb-Hf同位素组成研究,旨在理解其岩石成因和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研究结果显示,两个镁铁质侵入体的锆石U-Pb年龄为447~451Ma,为晚奥陶世侵位的镁铁质岩浆。陈六坑村样品含有大量角闪石,佑尾甬村辉长岩中存在大量的富钙斜长石(An>95),表明这两个晚奧陶世侵入体的母岩浆都是富水的亚碱性玄武岩浆,形成于俯冲带环境。此外,两个镁铁质侵入体都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亏损重稀土和高场强元素,与典型镁铁质弧岩浆类似。两个侵入体都表现出富集的锆石Hf-O同位素组成和变化较大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运用全岩Nb/La与Sr-Nd-Hf同位素的协变关系排除地壳同化混染作用的影响后,我们认为变化较大的Sr-Nd-Pb-Hf-O同位素组成反映了熔融地幔源区中不同比例的再循环地壳成分的加入。进一步的锆石Hf-O同位素模拟结果显示,陈六坑村富闪侵入岩的熔融源区包含了20%~50%的陆源沉积物组分,而佑尾甬村富钙铝与富镁辉长岩的源区中再循环陆源沉积物组分比例在35%~45%之间。根据古板块构造恢复结果,云开地块在晚奧陶世期间位于原特提斯洋和东冈瓦纳大陆之间,我们认为原特提斯洋向华南陆块俯冲作用能较好地解释当时的岛弧型镁铁质岩浆作用成因。随着俯冲作用的进行,陆源沉积物发生脱水熔融改造上覆地幔,沉积物富集的地幔楔发生含水熔融形成富水的亚碱性玄武质岩浆,它们经历了一定程度的矿物分离结晶/堆晶作用,形成了富闪侵入岩和富镁与富钙铝辉长岩。本研究结果为揭示原特提斯洋向华南云开地块的俯冲作用提供了关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特提斯洋俯冲作用 岩石地球化学 镁铁质侵入岩 晚奧陶世 云开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碳硫同位素分馏动力学模型构建
6
作者 王泽唐 王超勇 +1 位作者 董再田 朱昱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54-2065,共12页
【目的】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过渡时期在全球出现的碳、硫同位素(δ^(13)C、δ^(34)S)显著偏移事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造成这些同位素发生偏移的原因仍存在较大争议,开展定量的数值模拟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方法】选取四川盆地... 【目的】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过渡时期在全球出现的碳、硫同位素(δ^(13)C、δ^(34)S)显著偏移事件已得到广泛认可,但造成这些同位素发生偏移的原因仍存在较大争议,开展定量的数值模拟研究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之一。【方法】选取四川盆地在该时期沉积于不同区域的田林剖面和沙坝剖面共计47个页岩样品,分别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δ^(13)C_(org))、黄铁矿硫同位素(δ^(34)S_(py))测试,并结合Vensim 7.3.5系统动力学软件对其进行了模型重建和动力学分析。【结果】(1)赫南特冰期前期,当有机碳埋藏通量增加1.5~2.0倍、黄铁矿埋藏通量增加1.5~3.0倍时,即可出现C、S同位素的同步正偏现象,指示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广泛发育的铁质缺氧水体有利于沉积有机质与黄铁矿的埋藏,而冰后期火山活动的增强是δ^(13)C_(org)短时间内出现显著负偏移的必要条件;(2)赫南特冰期前期较低的海水硫酸盐浓度(约为5 mM)是δ34S出现正偏移的基础,冰后期陆源硫酸盐输入通量的增加是引起δ^(34)S_(py)负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研究结果定量评价了δ^(13)C、δ^(34)S同步偏移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地质历史时期C、S同位素分馏过程动力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定量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奥陶世 早志留世 碳同位素 硫同位素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柏南缘镁铁质岩席的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对扬子北缘早奥陶世拉张事件的启示
7
作者 江拓 赵信文 +4 位作者 吴琪 邱啸飞 卢山松 邓新 赵幸悦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9-190,共2页
南秦岭地区古生代岩浆岩以早志留世基性—碱性岩浆岩为主,而缺乏奥陶纪及以前的古生代岩浆记录(Dong Yunpeng et al.,2021),这严重制约了对南秦岭早古生代早期构造演化的理解,尤其是对勉略洋开启时间的认识。镁铁质岩席通常被认为是大... 南秦岭地区古生代岩浆岩以早志留世基性—碱性岩浆岩为主,而缺乏奥陶纪及以前的古生代岩浆记录(Dong Yunpeng et al.,2021),这严重制约了对南秦岭早古生代早期构造演化的理解,尤其是对勉略洋开启时间的认识。镁铁质岩席通常被认为是大陆岩石圈伸展条件下岩浆作用的产物,是研究区域构造—岩浆事件性质和意义的重要对象(Zhao Junhong et al.,2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造山带 奥陶世 镁铁质岩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古潜山岩溶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18
8
作者 赵宗举 周新源 +2 位作者 陈学时 吴兴宁 范国章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0-663,共4页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储集层分析等手段,识别出塔中凸起区广泛分布形成于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发育于下奥陶统鹰山组中上部碳酸盐岩中且被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覆盖的古潜山岩溶储集层,其原岩主要为开阔-...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储集层分析等手段,识别出塔中凸起区广泛分布形成于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发育于下奥陶统鹰山组中上部碳酸盐岩中且被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覆盖的古潜山岩溶储集层,其原岩主要为开阔-半局限台地相颗粒灰岩、泥晶灰岩、藻灰岩夹白云岩。有效储集层主控因素是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的岩溶古地貌及多期断裂岩溶作用,其储集空间演化主要经历了兰代洛世—卡拉道克世早期长达10×106 a以上的暴露淡水岩溶及3期(晚奥陶世-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古近-新近纪以来)埋藏岩溶等建设性成岩作用的改造。有利储集层主要分布于岩溶斜坡、次级岩溶高地及断裂-裂缝发育带附近。区域对比分析表明,推测巴楚凸起区特别是玛扎塔格断裂带与吐木休克断裂带之间的地区也广泛分布了该鹰山组中上部古潜山岩溶储集层,在塔北隆起区与之相当的是发育于中下奥陶统一间房组上部的古潜山岩溶储集层。这些古潜山岩溶储集层的发育是中奥陶世晚期-晚奥陶世早期波及全盆地的构造挤压运动在隆起区的表现,该期构造运动推测主要与昆仑-阿尔金岛弧与塔里木陆块的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 奥陶世 奥陶世 古潜山 岩溶作用 碳酸盐岩 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托克逊可可乃克一带晚奥陶世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9
作者 郑勇 杨阳 +4 位作者 杨林春 陈邦学 颜松林 梁宇轩 宁显贵 《新疆地质》 CSCD 2024年第4期515-525,共11页
新疆托克逊县可可乃克地处可可乃克早古生代陆缘弧东段,发育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片麻状花岗岩,通过野外调查及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分析,讨论其构造环境,为进一步研究北天山洋俯冲汇聚提供依据。测年结果显示:片麻状花岗岩获... 新疆托克逊县可可乃克地处可可乃克早古生代陆缘弧东段,发育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片麻状花岗岩,通过野外调查及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分析,讨论其构造环境,为进一步研究北天山洋俯冲汇聚提供依据。测年结果显示:片麻状花岗岩获得(448.0±2.4)Ma年龄值,为晚奥陶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片麻状花岗闪长岩SiO_(2)平均64.69%,MgO平均1.18%,Al_(2)O_(3)平均14.85%,CaO平均2.78%;Na_(2)O+K_(2)O平均6.47%;K_(2)O/Na_(2)O平均1.06%,里特曼指数σ=1.88,A/CNK平均1.07;片麻状花岗岩SiO_(2)平均70.08%,MgO平均0.54%,Al_(2)O_(3)平均13.47%,CaO平均2.00%;Na_(2)O+K_(2)O平均7.02%;K_(2)O/Na_(2)O平均1.45%,里特曼指数σ=1.80,A/CNK平均1.05。为富硅,富镁,贫钙岩石。全碱含量较高,富钾,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属“I”、“S”型花岗岩。稀土总量较高(ΣREE=290.92×10^(-6)~436.00×10^(-6)),LREE/HREE=3.41~6.39,La_(N)/Yb_(N)=8.52~21.22,富集轻稀土,具弱的Eu负异常,δEu为0.50~0.96;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Th,La,Ce富集,高场强元素Ta,Nb,Ti亏损,表明岩浆起源与汇聚俯冲密切相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浆源具壳幔混合特征;其陆缘弧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在可可乃克一带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片麻状花岗岩是北天山洋于晚奥陶世向南俯冲汇聚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乃克 奥陶世 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晚奥陶世生物礁新发现 被引量:10
10
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3 位作者 王泽中 肖传桃 胡明毅 李相明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奥陶世 奥陶世 生物礁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中及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50
11
作者 冯增昭 彭勇民 +6 位作者 金振奎 蒋盘良 鲍志东 罗璋 鞠天吟 田海芹 汪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0-24,共15页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 ,面积约 2 0 0万km2 。在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 ,面积约 2 0 0万km2 。在露头剖面和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 ,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中奥陶统胡乐阶 (庙坡阶 )和江阶 (宝塔阶 )以及上奥陶统石口阶 (临湘阶 )和五峰阶的各种单因素图以及相应的各世的岩相古地理图。在这些古地理图中 ,有 7个主要的古地理单元 ,即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前 5个古地理单元属康滇古地理体系 ,后两个古地理单元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些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定量 ,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图和数据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我国南方中及晚奥陶世还是首次出现。这种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的进展 ,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的预测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最后 ,对两个古地理体系和 7个主要古地理单元在整个寒武纪和奥陶纪各期或世的历史演化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古地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桐庐晚奥陶世内潮汐沉积 被引量:36
12
作者 何幼斌 高振中 +3 位作者 李建明 李维锋 罗顺社 王泽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该内潮汐沉积发现于浙江省桐庐县桐君山地区上奥陶统上部,具有典型的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据其岩类组合和层序特征,可将其定为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相。其中发育有特征的脉状... 本文论述了在中国首次发现的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该内潮汐沉积发现于浙江省桐庐县桐君山地区上奥陶统上部,具有典型的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据其岩类组合和层序特征,可将其定为韵律性砂泥岩薄互层相。其中发育有特征的脉状、波状和透镜状层理。其沉积特征表明形成于开阔的深水斜坡环境,这种对偶层双向递交层序可能为内潮汐的大潮和小潮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潮汐沉积 对偶层 沉积相 奥陶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55
13
作者 牟传龙 葛祥英 +3 位作者 许效松 周恳恳 梁薇 王秀平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40,共14页
中上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主要发育庙坡组、宝塔组、临湘组(涧草沟组)、五峰组和观音桥组。笔者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学及室内分析等方法将其划分为潮坪相、浅海陆棚相和深水... 中上扬子地区上奥陶统主要发育庙坡组、宝塔组、临湘组(涧草沟组)、五峰组和观音桥组。笔者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及钻井剖面的考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岩石学、古生物学、生态学及室内分析等方法将其划分为潮坪相、浅海陆棚相和深水盆地相3种沉积相类型。潮坪相以沉积灰岩、白云岩、钙质粉砂岩和粉砂岩等为特征。浅海陆棚相主要沉积龟裂纹灰岩、瘤状灰岩、页岩和粉砂质页岩。深水盆地相主要岩性为黑色碳质页岩、粉砂质页岩与硅质页岩,产以营漂浮生活的笔石为主的生物组合。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晚奥陶世桑比—凯迪早中期,受加里东构造运动影响,华南板内碰撞挤压作用显著,汉南隆起、川中隆起、川西—滇中—黔中—雪峰隆起不断抬升扩大,中上扬子地区表现为海平面相对上升,原本镶边型碳酸盐台地被淹没,沉积了大范围的浅海陆棚相龟裂纹灰岩和瘤状灰岩。凯迪晚期—赫南特期,隆起面积继续扩大,构造围限作用加剧,中上扬子地区发育大面积黑色碳质页岩、粉砂质页岩和硅质页岩。尤其川东南宜宾—泸州,川北旺苍—南江及黔北渝东武隆道真地区五峰组黑色碳质和硅质页岩,具很好的生烃潜力,应视为下一步烃源岩及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地区 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40
14
作者 冯增昭 彭勇民 +6 位作者 金振奎 蒋盘良 鲍志东 罗璋 鞠天吟 田海芹 汪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22,共12页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 ,面积约 2 0 0万km2 。在露头剖面和钻井部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 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元江断裂、西北至龙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 ,面积约 2 0 0万km2 。在露头剖面和钻井部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 ,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下奥陶统新厂阶和宁国阶的各种单因素图以及相应的新厂期和宁国期岩相古地理图。在这两幅古地理图中 ,有 7个主要的古地理单元 ,即滇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前 5个古地理单元属康滇古地理体系 ,后两个古地理单元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两幅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定量 ,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图和数据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我国南方早奥陶世还是首次出现。这种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的进展 ,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沉积矿产的预测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古地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伟 许效松 +3 位作者 余谦 闫剑飞 门玉澎 张海全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9,共8页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事件。中上扬子地区典型沉积为观音桥组,富产全球广泛分布的赫南特动物群,对应冰盖扩张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阶段。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及其保存状态,赫南特阶划分出潮坪相及浅海陆棚... 晚奥陶世赫南特期发生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冷事件。中上扬子地区典型沉积为观音桥组,富产全球广泛分布的赫南特动物群,对应冰盖扩张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下降阶段。根据岩性、沉积构造、生物组合及其保存状态,赫南特阶划分出潮坪相及浅海陆棚相。潮坪相主要沉积观音桥组炭泥质灰岩、钙质泥岩,底栖生物繁盛。浅海陆棚相主要沉积五峰组上部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黑色富硅质页岩、含放射虫硅质岩,并缺失观音桥组。研究表明,赫南特期延续了凯迪期晚期半局限海沉积格局。区域上,上扬子北部-中扬子大部地区、上扬子西部洪雅-康定等地继承了凯迪期晚期基座的浅海陆棚环境,仅有黄陵背斜-神农架、重庆城口、鄂东南宋溪等地随着海平面下降沉积了观音桥组壳相灰岩。川中古隆起-黔中古隆起-康滇古陆间的潮坪沉积区,观音桥组内碎屑浅滩沉积主要分布于黔中古隆起北侧边缘,而局部相对低洼的地带则缺失了观音桥组。赫南特末期海平面下降至最低位,推测湖北五峰、汉南古陆边缘、黄陵背斜-神农架、赣西北修水地区存在小范围的暴露区或剥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南特期 古地理 观音桥组 奥陶世 中上扬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 被引量:25
16
作者 朱忠德 刘秉理 +4 位作者 孟宪富 李建明 胡明毅 肖传桃 李维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18-426,T001,T002,共11页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为笔者首次发现。可分为藻岩隆礁、叠层石层礁和灰泥岩隆礁。最有代表性的藻岩隆礁由一系列丘状、面包状和似层状礁体组成。单个礁体高1.5—22m,宽6—50m,高/宽比变化于1∶3.6—1∶4.5间。原地生长的主要造礁生... 湖北松滋早奥陶世生物礁为笔者首次发现。可分为藻岩隆礁、叠层石层礁和灰泥岩隆礁。最有代表性的藻岩隆礁由一系列丘状、面包状和似层状礁体组成。单个礁体高1.5—22m,宽6—50m,高/宽比变化于1∶3.6—1∶4.5间。原地生长的主要造礁生物为蓝绿藻、托盘藻、古钵海绵和少量苔藓虫、钙质海绵。附礁生物为头足类、腕足类、三叶虫、海百合、瓣鳃类、介形虫等。一个完整的礁体由礁基、礁核、礁盖层和礁间沉积物组成。礁核从底到顶可分出三个微相:(1)粘结岩,(2)障积-粘结岩,(3)粘结-障积岩。与此相应,礁体存在三个发展期:奠基期、发育期和衰亡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奥陶世 藻礁灰岩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中-晚奥陶世碳酸盐陆棚边缘大气成岩透镜体的发育特征 被引量:46
17
作者 王振宇 李宇平 +4 位作者 陈景山 刘胜 曾伟 杨海军 谭秀成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52-160,共9页
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中 晚奥陶世碳酸盐陆棚边缘相带中发育 4期明显的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和 4个旋回的大气成岩透镜体 ,分别见于不同旋回的礁滩沉积序列顶部 ,厚度一般为 1 5~ 5 0m ,在横穿陆棚边缘相带方向上最大延伸范围可达 6... 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中 晚奥陶世碳酸盐陆棚边缘相带中发育 4期明显的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和 4个旋回的大气成岩透镜体 ,分别见于不同旋回的礁滩沉积序列顶部 ,厚度一般为 1 5~ 5 0m ,在横穿陆棚边缘相带方向上最大延伸范围可达 6~ 8km宽。在大气成岩透镜体中 上部发育的厚度几米至 2 0余米的透镜状孔隙层 ,是目前塔中Ⅰ号断裂构造带中 上奥陶统灰岩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储层和油气藏的主要发育层位。它们在纵向剖面上呈2~ 4层发育 ,区域上分布范围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成岩透镜体 孔隙层 发育特征 碳酸盐陆棚边缘 中-晚奥陶世 塔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7
18
作者 冯增昭 彭勇民 +1 位作者 金振奎 鲍志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本文是笔者等的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在对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地区 (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和... 本文是笔者等的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在对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地区 (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和台湾地区 )的地质资料 ,编制出了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图 ,并撰写出本文。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 ,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都是定量的。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 ,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或概略性的。在中国晚奥陶世 ,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一直存在的“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的岩相古地理基本格局已经改变 ,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中的北山槽地和蒙辽吉槽地已不再是槽地而变成了台地。因此 ,准噶尔台地、北山台地、蒙兴台地、蒙辽吉台地和华北台地就连在一起了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北方台地群。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其他古地理单元也与以前各世的大不相同或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地质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9
19
作者 冯增昭 彭勇民 +1 位作者 金振奎 鲍志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16,共16页
本文是中国早、中和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1— 3] 。在笔者等的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地区的地质资料 ,编制出了中国早奥陶世早期和晚期岩相古地理图两幅 ... 本文是中国早、中和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1— 3] 。在笔者等的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地区的地质资料 ,编制出了中国早奥陶世早期和晚期岩相古地理图两幅 ,并撰写出本文。在华北地区 ,作图单位分早奥陶世早期和晚期 ,以冶里期和马家沟二期分别代表其早期和晚期。在华南地区 ,作图单位亦分早奥陶世早期和晚期 ,以新厂期和宁国期分别代表其早期和晚期。在西北地区和其他地区 ,作图单位均为早奥陶世 ,不分早期和晚期。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研究程度较高 ,其岩相古地理图和相应的文字论述都是定量的和比较详细的。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 ,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都是定性的或概略性的。定量 ,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都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和定量图件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矿产的预测和勘探最有用处。中国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的基本格局仍和寒武纪各世的一样 ,是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 ,三台即准噶尔蒙兴台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这些古地理单元及其次级古地理单元的范围和特征 ,有些与晚寒武世或中及早寒武世的相同或基本上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地质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27
20
作者 冯增昭 彭勇民 +1 位作者 金振奎 鲍志东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3-278,共16页
本文是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在笔者等的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地区 (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地区和台... 本文是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在笔者等的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其他地区 (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地区和台湾地区 )的地质资料 ,编制出了中国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图 ,并撰写出本文。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 ,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都是定量的。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 ,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和概略性的。中国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的基本格局仍和寒武纪及早奥陶世的一样为“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 ,三台即准噶尔蒙兴台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但是这些古地理单元及其次级古地理单元的特征却和寒武纪及早奥陶世的有所不同或大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