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套法包皮环切术的探讨
1
作者 林阳 王苏明 +1 位作者 张力兵 刘兴存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77-77,57,共2页
目的探讨塑料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及包茎过长病例的应用。方法利用塑料钟行包皮环切术1000余例,并对其中500例患儿进行了随访。结果无1例发生感染,2例出现包皮部分残留,致塑料钟脱落较晚,1例出现尿道口开口狭窄。结论该术式简单、安... 目的探讨塑料钟包皮环切术在小儿包皮及包茎过长病例的应用。方法利用塑料钟行包皮环切术1000余例,并对其中500例患儿进行了随访。结果无1例发生感染,2例出现包皮部分残留,致塑料钟脱落较晚,1例出现尿道口开口狭窄。结论该术式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外观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包皮过长 包茎 包皮 塑料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包皮环切术与环套法包皮切除术的特征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小梅 张素珍 《四川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2141-2142,共2页
目的探讨传统环切术与环套法包皮切除术的特征比较,以便为患者采取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115例需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包皮环切手术组(A组56例),环套法包皮环切术组(B组,5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特征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 目的探讨传统环切术与环套法包皮切除术的特征比较,以便为患者采取最佳手术方式。方法对115例需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包皮环切手术组(A组56例),环套法包皮环切术组(B组,59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特征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中较重水肿的消退、出血、系带裂开等方面,B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采用环套法患者手术后不良反应小,生活质量满意度提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 传统包皮 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包皮环切术套环法800例体会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传学 《黑龙江医学》 2014年第7期762-763,共2页
目的:总结包皮环切术套环法治疗小儿包皮过长的经验。方法对2003~2013年来我院行包皮环切术套环法治疗小儿包皮过长的800例患儿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0例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套环法患儿术后效果良好。套环脱落时间为7~20d,脱落后切缘整... 目的:总结包皮环切术套环法治疗小儿包皮过长的经验。方法对2003~2013年来我院行包皮环切术套环法治疗小儿包皮过长的800例患儿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0例行小儿包皮环切术套环法患儿术后效果良好。套环脱落时间为7~20d,脱落后切缘整齐,外形美观。2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4例;包皮感染、红肿8例;套环不脱落5例;包皮撕裂3例;包皮环嵌入冠状沟4例;尿潴留2例。结论小儿包皮环切术套环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小,术后护理方便等优点,手术简单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过长 包皮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套法包皮环切术45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费江 宫济春 《西藏医药》 2011年第1期27-28,共2页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男性最常见病之一,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好方法。包皮环切术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剪刀法(传统方法)和包皮环套器法。我院自2009年7月起采用包皮环套器法治疗4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包皮 临床分析 包皮 方法 2009年 包皮过长 常见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照分析儿童不同包皮手术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阿巴拜克尔·吾布力 依玛尼古丽·吐尔地 阿布都卡哈尔·巴吐尔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4期340-340,共1页
目的:对照分析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套环环切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传统包皮手术与套环包皮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水肿、治愈时间、整形效果等多因素之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明显肿胀者分别为7例,占7.... 目的:对照分析传统包皮环切术与套环环切术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传统包皮手术与套环包皮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水肿、治愈时间、整形效果等多因素之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明显肿胀者分别为7例,占7.5%(7/93),12例,占15.8%(12/76)。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拆线时间、痊愈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环套包皮手术疗效明确,是一种安全有效、整形效果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包皮 套环包皮环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