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后期贵州安顺屯堡地区“异姓庙田”制度研究——以大屯契约文书和吉昌契约文书为中心
1
作者 杨军 申政晴 《安顺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根据大屯契约文书汇编和吉昌契约文书汇编的文书记载,清代贵州安顺屯堡地区的“异姓庙田”制度,是生活居住于同一屯堡不同宗族的主体以地缘性为基础形成的,集体享有土地经营权的组织制度,大多数以庙为组织名称,其精神核心是屯堡文化。... 根据大屯契约文书汇编和吉昌契约文书汇编的文书记载,清代贵州安顺屯堡地区的“异姓庙田”制度,是生活居住于同一屯堡不同宗族的主体以地缘性为基础形成的,集体享有土地经营权的组织制度,大多数以庙为组织名称,其精神核心是屯堡文化。民间组织是该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屯堡文化的弘扬者,是文化价值的发挥者,也是屯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推动者。“异姓庙田”制度助力屯堡文化向更好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田 契约文书 安顺屯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至民国客家契约文书词语考释十则
2
作者 叶帅杰 张磊 《客家文博》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客家珍稀文书丛刊》是清至民国时期粤赣闽等省份客家地区的历史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和语言学价值。这些文书大多为手写,存在较多不易理解的俗字和方俗语词。本文通过排比用例、字形佐证、参证方言、异文比勘等途径,考释了客家珍... 《客家珍稀文书丛刊》是清至民国时期粤赣闽等省份客家地区的历史文献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和语言学价值。这些文书大多为手写,存在较多不易理解的俗字和方俗语词。本文通过排比用例、字形佐证、参证方言、异文比勘等途径,考释了客家珍稀文书中的十则疑难词语,这可为文书的释读和利用扫清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契约文书 词语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新见契约文书俗字考释二十五则
3
作者 王阳 马雨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俗字考释,既是契约文书文字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目前学界对河南契约文书的俗字考释成果并不多见,这不利于河南契约文书这一珍贵语料的利用与研究。通过选取河南新见契约文书中二十五个俗字进行考释,以期为契约文书的整理、字典辞... 俗字考释,既是契约文书文字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目前学界对河南契约文书的俗字考释成果并不多见,这不利于河南契约文书这一珍贵语料的利用与研究。通过选取河南新见契约文书中二十五个俗字进行考释,以期为契约文书的整理、字典辞书的编订、汉语俗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契约文书 俗字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至民国屯堡妇女经济生活研究——基于安顺大屯契约文书的考察
4
作者 余光杰 蔡飘 《安顺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7-14,共8页
清代以来,卫所制度的瓦解促进了黔中地区传统封建农业社会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屯田、科田等土地的自由买卖和流转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屯堡人的日常经济生活形态。在安顺城郊发现的晚清至民国时期涉及土地田宅流转的契... 清代以来,卫所制度的瓦解促进了黔中地区传统封建农业社会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屯田、科田等土地的自由买卖和流转在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屯堡人的日常经济生活形态。在安顺城郊发现的晚清至民国时期涉及土地田宅流转的契约文书反映了当时屯堡村落社会中妇女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屯堡妇女在家庭经济生活中已经拥有了较高的地位,并且还有充分的权利对土地和财产进行自由支配,社会地位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契约 妇女 屯堡 经济生活 大屯契约文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契约文书中土地面积代指现象研究
5
作者 黑学静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契约文书中有诸多度量衡单位,但在有些南方地区,计量土地面积时,不用面积单位,而用田地播种或产出物的容量、重量单位代指田地面积;有些北方地区则用一天的耕作量来代指田地面积,从而确定交易价格。文章对契约文书中土地面积常见的代指... 契约文书中有诸多度量衡单位,但在有些南方地区,计量土地面积时,不用面积单位,而用田地播种或产出物的容量、重量单位代指田地面积;有些北方地区则用一天的耕作量来代指田地面积,从而确定交易价格。文章对契约文书中土地面积常见的代指方式进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度量衡单位 田地面积 代指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文书所见清至民国大屯之田地典当
6
作者 张振兴 董柠柠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大屯契约文书汇编》是屯堡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屯堡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真实记录与呈现,展现了大屯人民的生活常态。通过对其中收录的典当田地文契探究,发现典当的标的物可以是田面权,亦可以是田底权,... 《大屯契约文书汇编》是屯堡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屯堡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真实记录与呈现,展现了大屯人民的生活常态。通过对其中收录的典当田地文契探究,发现典当的标的物可以是田面权,亦可以是田底权,典当的回赎期限主要为三年和不计年限,人们在契中约定“十当十赎”,在必要时典当还可以进行转移。这些典当田地文契反映了在契约文化影响下人们的生活状况,为人们了解清至民国时期屯堡社会的经济与文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屯 契约文书 田地典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源原则在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中的遵循:价值、困境及出路
7
作者 赵辉 钟文荣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8期88-93,共6页
从明清契约文书整理的相关成果来看,当前研究探讨多集中于“归户性”整理方面,而来源原则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在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来源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按档案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保持同一来源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 从明清契约文书整理的相关成果来看,当前研究探讨多集中于“归户性”整理方面,而来源原则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在明清契约文书整理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来源原则的核心思想是按档案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保持同一来源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档案不得混淆,遵循来源原则对保障契约文书的完整性,保持契约原有整理方法和体系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在实践中,遵循来源原则也面临着契约文书完整性和关联性在前端已被破坏,来源信息追溯困难,整理、出版中有关信息被删节等困境。为了突破困境,在明清契约文书的整理、出版中应尊重契约的原貌和原有整理方法,尽最大可能开展研究补充与契约文书完整性和关联性密切相关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源原则 明清契约文书 完整性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与前瞻:中国契约文书研究演化与发展的计量分析
8
作者 贺琳 黑维强 《地方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契约文书是中国历史变迁的载体,是民间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态多样的契约文书中可以审视中国民间社会的务实、契约和法治精神。21世纪以来,我国契约文书的研究成果丰富,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中的契约文书研究成果为样本... 契约文书是中国历史变迁的载体,是民间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态多样的契约文书中可以审视中国民间社会的务实、契约和法治精神。21世纪以来,我国契约文书的研究成果丰富,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中的契约文书研究成果为样本,通过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统计计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契约文书研究的六大领域发展特征及前沿演进趋势,并认为契约文书研究领域亟待实现学科的话语体系建设,用时代语境对契约精神的内涵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矩阵特征 多维尺度 社会网络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文书的民俗学研究
9
作者 吴丽平 《民间文化论坛》 CSSCI 2024年第3期61-74,共14页
契约文书是中国传统社会为处理财产、社会关系等而撰写具有一定格式规范的文字。作为记录民间生活的一手文献史料,契约文书受到法制史、社会经济史、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契约文书因其创制者和使用者为“民”、包含丰富之“俗”... 契约文书是中国传统社会为处理财产、社会关系等而撰写具有一定格式规范的文字。作为记录民间生活的一手文献史料,契约文书受到法制史、社会经济史、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契约文书因其创制者和使用者为“民”、包含丰富之“俗”,既可为民俗学研究提供诸多有效信息,也可直接成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民俗学视角下的契约文书,在分类体系上可与现代民俗学分类框架进行对接,由此讨论契约文书作为民俗文献资料,可以丰富和充实物质生产民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的事象和整体研究。同时,从民俗学本位出发,借用孙末楠“民俗社会”理论所引申出的“俗、礼、法、制”理论体系,可以分析契约文书背后的契约观念、契约行为,理解中国传统社会中“如此大量的和成熟的契约活动”,在调整社会秩序、带动社会运转中所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民俗文献 俗法礼制 民俗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州契约文书词语考辨
10
作者 赵永明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徽州契约文书中有许多语义晦涩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些是需要考释的疑难性词语,有些是流行于古徽州的方言俗语词,有些则是表面普通但却另有含义的语词。今拣选“栈平”“看倖”“断卖”“碎领”“推扒”“解纳”“摽账”“花撘”“是身”... 徽州契约文书中有许多语义晦涩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些是需要考释的疑难性词语,有些是流行于古徽州的方言俗语词,有些则是表面普通但却另有含义的语词。今拣选“栈平”“看倖”“断卖”“碎领”“推扒”“解纳”“摽账”“花撘”“是身”等进行考辨,以利于对徽州文书的解读和对徽州古文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契约文书 疑难词 考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粤北民族古籍研究——基于契约文书的考察
11
作者 赵双喜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7-62,共6页
契约文书不仅是粤北地区民族经济活动的直接记录,也是粤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估证材料。以粤北地区民族古籍中的契约文书作为研究对象,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出发,分析契约文书中所体现的粤北各民族经济往来、法律制度、民族... 契约文书不仅是粤北地区民族经济活动的直接记录,也是粤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估证材料。以粤北地区民族古籍中的契约文书作为研究对象,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出发,分析契约文书中所体现的粤北各民族经济往来、法律制度、民族交往、社会变迁等方面信息,以及在形式上集中展现的具有多文风、多语种、多载体特点,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客观地载录了中华文化在粤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粤北各民族 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契约文书反映的民间佛教信仰
12
作者 宋博文 张铁山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
回鹘契约文书在反映回鹘人经济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其中两件放良书渗透着冥报、功德回转的佛教思想,一件结拜契体现了对往生净土的追求,一件借经契则反映了借经活动要遵循的程式。这些活动反映的多是民众... 回鹘契约文书在反映回鹘人经济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其中两件放良书渗透着冥报、功德回转的佛教思想,一件结拜契体现了对往生净土的追求,一件借经契则反映了借经活动要遵循的程式。这些活动反映的多是民众从实用角度出发所关注的佛教思想内容。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世俗活动与宗教信仰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在高昌回鹘,佛教信仰并非仅仅停留在僧侣信仰的层面上,其已经深入民间,内化为民众的行为准则,对世俗生活具有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契约文书 佛教 民间信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买卖契约文书专有名词“质剂”起源的历史语言学研究
13
作者 康胜利 丁海斌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0,共7页
在买卖契约文书溯源研究中,学术界多已认识到在买卖契约文书发展演变史上居于源头位置的是“质剂”,与其有关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但《周礼》本身并非全为可靠信史,其中混杂有作者的理想设计等非现实内容,既有研究较普遍存在“未加... 在买卖契约文书溯源研究中,学术界多已认识到在买卖契约文书发展演变史上居于源头位置的是“质剂”,与其有关的记载最早见于《周礼》。但《周礼》本身并非全为可靠信史,其中混杂有作者的理想设计等非现实内容,既有研究较普遍存在“未加考证或辨析便将《周礼》等同于西周史实”等谬误。针对“质剂”一词的起源及其嬗变为买卖契约文书专有名词的过程等问题,以二重证据法为贯穿,遵循历史语言学研究法的逻辑进路,阐明单音节名词“质”和“剂”的起源与内涵,辨析“质要”“质律”等更早出现的契券泛称类双音节名词与“质剂”的异同,指出“质剂”一词不是被记载于《周礼》而是起源于《周礼》,是我国古代用以指代买卖契约文书的第一个专有名词。该研究既有助于解决学界关于“质剂”存在的误读误用和似是而非的问题,也对现代合同制度尤其是电子合同制度之构建与完善以及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具有显著的借鉴与促进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卖契约文书 质剂 《周礼》 文档名词 历史语言学 文书档案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城出土汉文、西夏文契约文书格式比较研究
14
作者 韩树伟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46-56,共11页
黑水城出土了大量的契约文书,从民族文字看既有汉文契约,又有西夏文契约、蒙古文契约等。通过对汉文契约、西夏文契约文书格式的比较研究,得知契约的开头皆为立契时间,然后是契约主体内容,接着是违约纳罚,最后是签字画押,契约的整个程... 黑水城出土了大量的契约文书,从民族文字看既有汉文契约,又有西夏文契约、蒙古文契约等。通过对汉文契约、西夏文契约文书格式的比较研究,得知契约的开头皆为立契时间,然后是契约主体内容,接着是违约纳罚,最后是签字画押,契约的整个程式基本上一致。通过探讨汉文契约、西夏文契约间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探寻文书格式背后的社会习惯法,说明西夏文契约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同时,也对汉文契约有一定的借鉴与效仿,体现了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发展,展现出中华契约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古代西北民族间的源远流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城 汉文 西夏文 契约文书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买卖契约文书“质剂”法律效力的时空属性考
15
作者 康胜利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8期74-81,共8页
作为我国最早的买卖契约,“质剂”的法律效力于《周礼》有简要记载,但这些记载是否真实、其时空属性设定是否可行,至今未被有效考证。文章基于先秦典籍和考古实物等多重证据,从历史语言学角度厘清“旬”“期”等时间类名词和“国中”“... 作为我国最早的买卖契约,“质剂”的法律效力于《周礼》有简要记载,但这些记载是否真实、其时空属性设定是否可行,至今未被有效考证。文章基于先秦典籍和考古实物等多重证据,从历史语言学角度厘清“旬”“期”等时间类名词和“国中”“郊”“野”“都”“邦国”等空间类概念,用历史地理学研究法将《周礼》所载“质剂”法律时效与西周行政区划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其匹配程度高、现实可行性强,指出《周礼》对“质剂”法律效力的记载是可信的。据此阐明讼主逾期不至的原因、商品所有权变更不适用“质剂”的法律时效及其时空属性设定对司法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旨在丰富历史文书学理论内容和促进档案管理实践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卖契约文书 质剂 法律效力 《周礼》 文书档案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文书所见清至民国广西少数民族女性的地位与权利
16
作者 董柠柠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留存了大量的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记录着广西少数民族女性参与家庭财产处置的事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西少数民族女性地位与权利的实情。广西少数民族女性在家庭财产处置上拥有一定...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留存了大量的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记录着广西少数民族女性参与家庭财产处置的事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广西少数民族女性地位与权利的实情。广西少数民族女性在家庭财产处置上拥有一定话语权,她们可以作为立契人与他人订立契约,也可以作为契约第三方参与契约的订立,甚至可以作为放债人向他人借贷。清至民国时期,广西少数民族女性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广西少数民族女性 地位与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至民国时期左江流域民间契约文书中身份再生产研究——以何村契约文书为例
17
作者 杨丽云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7-57,共11页
何村契约文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角度呈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左江流域农民以土地为媒介进行身份再生产的过程。何村人利用契约中永佃和允葬条款依身定份地建村定居生活,成功打造实践孝礼和祭祀的重要精神场所。何村土地在永佃制催化下... 何村契约文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角度呈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左江流域农民以土地为媒介进行身份再生产的过程。何村人利用契约中永佃和允葬条款依身定份地建村定居生活,成功打造实践孝礼和祭祀的重要精神场所。何村土地在永佃制催化下实现土地流转,使得外地人能够买地入籍定居何村,导致何村人出现贫富分化的现象。何村契约文书中身份再生产的成功案例,证实永佃属性的契约是契约中身份再生产的基础,乡土性契约为身份再生产提供了动力,完备性契约条款和传统习惯法是实现契约中身份再生产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佃 土地 何村契约文书 祭祀 身份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民间契约文书“代笔人”称谓演变考释——以《中国历代契约会编考释》为例
18
作者 黑学静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民间契约文书中“代笔人”的称谓经历过一个历时演变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称为“书券”;唐代时称为“倩书”“倩书人”;宋元至明清时多称为“代书”“代字”“奉书”,亦可称为“书契人”“写契人”“奉书人”“代书人”,还可在其前加“... 民间契约文书中“代笔人”的称谓经历过一个历时演变的过程,魏晋南北朝时称为“书券”;唐代时称为“倩书”“倩书人”;宋元至明清时多称为“代书”“代字”“奉书”,亦可称为“书契人”“写契人”“奉书人”“代书人”,还可在其前加“依口”二字,称为“依口书契人”“依口代书人”“依口奉书人”;清及民国时多变“书”“契”为“笔”字,称为“代笔”“秉笔”“执笔”或“依口代笔”等。由于保人、中人、见人等可充任“代笔人”,契约中还出现了很多身份兼职的称谓;同时,为明确交易双方的关系,还可在“代笔人”称谓上叠加亲属称谓及关系称谓。通过对“代笔人”称谓发展变化的梳理,展现了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并揭示了在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地域性、时代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代笔人” 称谓 考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國克羅特科夫收藏品中八件回鶻文契約文書研究
19
作者 張鐵山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 2024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外的一些探險隊、考古隊先後來到新疆的吐魯番、甘肅的敦煌等地,獲取了大量的文物資料,其中就有不少的回鶻文契約文書。這些回鶻文契約文書現收藏於各個國家的博物館和圖書館中。目前已知全世界共收藏400多件回鶻文...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國外的一些探險隊、考古隊先後來到新疆的吐魯番、甘肅的敦煌等地,獲取了大量的文物資料,其中就有不少的回鶻文契約文書。這些回鶻文契約文書現收藏於各個國家的博物館和圖書館中。目前已知全世界共收藏400多件回鶻文文書,其中大部分原件或照片的收藏地點已經查明。1898—1918年間,俄國駐烏魯木齊總領事克羅特科夫(N.N.Krotkov,1868—1919)陸續收集到一些回鶻文、梵文、吐火羅文、藏文、粟特文、叙利亞文殘卷,其收集品大多來自吐魯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約文書 吐魯番 收藏品 粟特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契约文书所见的儒佛道融合
20
作者 姚泓泽 《理论观察》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敦煌契约文书中涉及大量的儒佛道融合内容。三教融合影响了民众的行孝方式,对于民风教化也有积极作用。三教在融合的过程中虽然一同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但敦煌民间社会的文化底色还是以儒为主,佛、道仅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而存在。三教... 敦煌契约文书中涉及大量的儒佛道融合内容。三教融合影响了民众的行孝方式,对于民风教化也有积极作用。三教在融合的过程中虽然一同向着世俗化方向发展,但敦煌民间社会的文化底色还是以儒为主,佛、道仅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而存在。三教融合不仅满足了民众的心理需求,也使三教获得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契约文书 儒佛道 三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