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奈瑟淋球菌对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的测定
1
作者 陈培刚 段耀华 贾静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抗生素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瑟淋球菌质粒及其传播的研究
2
作者 吴承龙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6年第4期250-251,共2页
对奈瑟淋球菌质粒的3种类型:隐蔽质粒(2.6MD)、耐药质粒(3.7MD和4.5MD)、接合质粒(24.5MD)进行了检测.并通过耐药质粒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间的转化试验和接合试验,证明了耐药质粒在细菌间的可传播性,认... 对奈瑟淋球菌质粒的3种类型:隐蔽质粒(2.6MD)、耐药质粒(3.7MD和4.5MD)、接合质粒(24.5MD)进行了检测.并通过耐药质粒在同种和不同种细菌间的转化试验和接合试验,证明了耐药质粒在细菌间的可传播性,认为遗传物质在细菌间的传递,不仅是细菌生物学性状改变的物质基础,也是影响微生物正常菌丛变化的物质基础,耐药质粒DNA流向的发生,会导致某些细菌形成耐药质粒库,引起耐药性的广泛扩散,影响微生物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耐药质粒 转化 性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清合剂体外抗奈瑟淋球菌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陆原 陈达灿 +4 位作者 禤国维 李清 柴宝 何雯 翁翊 《山西中医》 2010年第6期41-42,44,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制剂尿路清在体外抗奈瑟淋球菌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对淋球菌的体外抑制试验、抑菌时间观察试验、抑菌环试验,分别检测尿路清、八正散和壮观霉素的抗淋球菌作用。结果:对尿路清、八正散和壮观霉素进行比较,对淋球菌...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制剂尿路清在体外抗奈瑟淋球菌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对淋球菌的体外抑制试验、抑菌时间观察试验、抑菌环试验,分别检测尿路清、八正散和壮观霉素的抗淋球菌作用。结果:对尿路清、八正散和壮观霉素进行比较,对淋球菌的体外抑制试验:尿路清作用最强,体外对产青霉素酶的奈瑟淋球菌(PPNG)和非产青霉素酶的奈瑟淋球菌(NPPNG)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给药浓度为1∶512(160mg/L)~1∶1024(820mg/L)时可抑制淋球菌生长;抑菌时间观察试验:尿路清高浓度能快速杀灭淋球菌,当浓度为7.81mg/mL时,30min可以对淋球菌有杀灭作用;当浓度为15.63mg/mL时,20min能杀灭淋球菌;浓度为31.25mg/mL时,10min即能杀灭淋球菌,而当浓度升为62.5mg/mL时,5min内即可杀灭淋球菌。抑菌环试验:尿路清对淋球菌的平均抑菌环为15~21mm,敏感菌株占63.63%,八正散平均抑菌环12~15mm,敏感菌株占54.55%。壮观霉素平均抑菌环为16~19mm,敏感菌株占72.72%。结论:尿路清有确切的体外抗淋球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清 奈瑟淋球菌 体外抗菌试验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瑟氏淋球菌表面蛋白A基因克隆及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季明春 陈红菊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为了研制奈瑟氏淋球菌外膜蛋白—奈瑟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surfaceProteinA ,NspA)的核酸疫苗 ,根据淋球菌NspA的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淋球菌WHO A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具有完整开放读码框架 (ORF)的Nsp... 为了研制奈瑟氏淋球菌外膜蛋白—奈瑟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surfaceProteinA ,NspA)的核酸疫苗 ,根据淋球菌NspA的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以淋球菌WHO A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获得具有完整开放读码框架 (ORF)的NspA基因 ,并将其正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script,成功构建了表达NspA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NspA。用脂质体包裹pcNspA重组质粒转染COS细胞 ,以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分析NspA基因的表达 ,发现转染pcNspA的COS细胞能高表达NspA抗原。淋球菌免疫保护性抗原NspA基因的克隆与真核细胞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表面蛋白A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荧光法检测奈瑟氏淋球菌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唐盛 林恒先 +1 位作者 龚海涛 单万水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抗体荧光标记的最佳条件、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最适抗体浓度及最佳反应条件,从而研究免疫荧光法检测奈瑟氏淋球菌方法的建立,并对奈瑟氏淋球菌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试验,评价其检测效果。采用分离培养法和奈瑟... 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抗体荧光标记的最佳条件、免疫荧光法检测的最适抗体浓度及最佳反应条件,从而研究免疫荧光法检测奈瑟氏淋球菌方法的建立,并对奈瑟氏淋球菌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盒进行临床试验,评价其检测效果。采用分离培养法和奈瑟氏淋球菌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盒对1100例临床样本进行平行检测,并以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果为对照,统计免疫荧光试剂盒与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及阴、阳性符合率。试验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受测免疫荧光试剂盒检测与分离培养法检测的总符合率为97.64%,阳性符合率为93.28%,阴性符合率为98.17%,Kappa值>0.8,表明受测免疫荧光试剂盒与分离培养法的临床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受测免疫荧光法检测试剂盒检测快速、简便、经济、准确,可用于奈瑟氏淋球菌的临床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分离培养法 免疫荧光法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和奈瑟氏淋球菌感染的生物学、处理和预防的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珊山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9-232,共4页
概述了沙眼衣原体和奈瑟氏淋球菌的生物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方面的新进展。指出处理和预防这两种感染的关键是:特异性的诊断方法,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接触者追踪,筛查无症状者和高危人群,以及公众教育的普及。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奈瑟淋球菌 感染预防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和涂片、培养法检测 奈瑟氏淋球菌感染的比较和随访研究
7
作者 郑占才 王家璧 +2 位作者 王宏伟 刘跃华 王晓峰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采用淋球菌隐蔽质粒cppB基因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116例泌尿生殖道拭子,并与淋球菌涂片、培养法进行比较。PCR最低探测值约相当于1个淋球菌细胞。PCR阳性33例,涂片或培养阳性的28例PCR全部阳性。PCR敏感性为100%,特异性... 采用淋球菌隐蔽质粒cppB基因引物建立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116例泌尿生殖道拭子,并与淋球菌涂片、培养法进行比较。PCR最低探测值约相当于1个淋球菌细胞。PCR阳性33例,涂片或培养阳性的28例PCR全部阳性。PCR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4.3%。治疗前PCR阳性者治疗结束1—2周后复诊21例,仍有33.3%(7/21)PCR阳性。结果显示:PCR可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淋球菌DNA,然而对治疗后短期内复诊患者,似乎不宜仅以PCR阳性结果作为重复治疗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奈瑟淋球菌 PCR NG 医学实验 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地区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porinⅠ基因优势型及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
8
作者 任斌 李小余 雷勋亮 《浙江预防医学》 2015年第10期989-991,998,共4页
目的分析浙江地区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porinⅠ基因优势型分布情况,构建porinⅠA与porinⅠB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方法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对确定的porinⅠA和porinⅠB基因进行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顺序,分析porinⅠA和porinⅠB的地区优势... 目的分析浙江地区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porinⅠ基因优势型分布情况,构建porinⅠA与porinⅠB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方法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对确定的porinⅠA和porinⅠB基因进行T-A克隆后测定核苷酸顺序,分析porinⅠA和porinⅠB的地区优势基因型。再构建porinⅠA和porinⅠB基因优势基因型的原核表达系统,0.5 mmo L/L IPTG诱导后,10%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的5株porinⅠA全为血清型ⅠA-6;测序的11株porinⅠB中,血清型ⅠB-3有5株,血清型ⅠB-3/6有3株,血清型ⅠB-6有1株,其余2株为变异株。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PET-42-PⅠA的PⅠA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量的30%;PET-42-PⅠB的PⅠB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量的20%。结论浙江地区奈瑟淋球菌临床菌株porinⅠA以血清型ⅠA-6为优势基因型,porinⅠB以血清型ⅠB-3为优势基因型,porinⅠA相对于porinⅠB而言更加保守。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高效表达PⅠA与PⅠB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porinⅠ基因 基因型 克隆/表达
原文传递
1999年广州地区所见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曹文苓 费实 +3 位作者 李平 颜景兰 梁艳华 宋卫忠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所见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67株淋球菌检出...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所见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67株淋球菌检出 PPNG 9株(5.4%)、TRNG 16株(9. 6%)、环丙沙星耐药率达 78. 4%,高度耐药株(MIC≥16mg/L)37株(22.2%),头孢三嗪、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头孢三嗪敏感性是上升趋势。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 产青霉素酶淋球菌 耐药性 淋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国明 陈群 +1 位作者 王胜春 吴志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1-322,328,共3页
目的 了解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对 1998年~ 1999年间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出的 98株淋球菌流行株 ,在系统鉴定的基础上 ,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了青霉素、四环素、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和环丙沙星... 目的 了解淋球菌流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对 1998年~ 1999年间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出的 98株淋球菌流行株 ,在系统鉴定的基础上 ,进行了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 ,以琼脂稀释法测定了青霉素、四环素、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和环丙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 ,并根据CDC标准判定敏感、中度敏感及耐药。结果 青霉素、四环素、壮观霉素、头孢三嗪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 2 3 .91%、49.45 %、11.11%、16 .48%和 5 9.34%。结论 广东湛江地区目前流行的淋球菌菌株耐药状况十分严重 ,尤以环丙沙星为甚 ,临床常用的头孢三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琼脂稀释法 抗生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奈瑟氏淋球菌对头孢妥仑耐药性的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锡宝 曹文苓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4期290-291,318,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奈瑟氏淋球菌对头孢妥仑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妥仑对分离的耐瑟氏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妥仑的MIC90由1993年的0.125mg/L上升至2004年的0.5mg/L,其敏感度下降2个对倍稀释度...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奈瑟氏淋球菌对头孢妥仑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妥仑对分离的耐瑟氏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头孢妥仑的MIC90由1993年的0.125mg/L上升至2004年的0.5mg/L,其敏感度下降2个对倍稀释度,而同一时间其它抗菌药MIC值的变化则远远大于该监测数据。该研究中未发现对头孢妥仑的耐药菌株。结论目前广州地区流行的奈瑟氏淋球菌的耐药情况日趋严重,喹喏酮类药物的高度耐药率表明已不再适宜被推荐为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头孢妥仑对奈瑟氏淋球菌仍然处于良好的敏感状态,推荐用于淋病的治疗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考虑到淋球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度的变化,有必要监测奈瑟氏淋球菌的耐药性,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保证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头孢妥仑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劲 林奕 +1 位作者 赖穗萍 汪培土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4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疗效,并与大观霉素相对照。方法:确诊为淋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头孢哌酮舒巴坦)67例,对照组(大观霉素)63例。治疗组以头孢哌酮舒巴坦2.0g静脉注射,1次/d,连用2d;对照组,男...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疗效,并与大观霉素相对照。方法:确诊为淋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头孢哌酮舒巴坦)67例,对照组(大观霉素)63例。治疗组以头孢哌酮舒巴坦2.0g静脉注射,1次/d,连用2d;对照组,男性以大观霉素2.0g肌肉注射,1次/d,女性以大观霉素4.0g肌肉注射,连用2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5%,细菌消除率98.5%,不良反应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96.8%,细菌消除率96.8%,不良反应率7.94%。两组总有效率经X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大观霉素 奈瑟淋球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球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新宇 杨健 杨文林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年第6期502-503,共2页
目的 了解淋球菌对 5种抗菌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 .方法 用 5种Etest试条对 5 2例淋球菌进行抗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结果 氧氟沙星耐药率为 71.2 % ,美满霉素耐药率为 13.5 % ,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耐药率同为 1.9% ,阿奇霉素耐药率... 目的 了解淋球菌对 5种抗菌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性 .方法 用 5种Etest试条对 5 2例淋球菌进行抗菌素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 .结果 氧氟沙星耐药率为 71.2 % ,美满霉素耐药率为 13.5 % ,壮观霉素和头孢三嗪耐药率同为 1.9% ,阿奇霉素耐药率为 3.8% .结论 持续监测淋球菌耐药性非常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氟喹诺的奈瑟氏淋球菌—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1997
14
作者 曹严华 《疾病监测》 CAS 1999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属于被推荐治疗非合并淋病的抗生素。耐氟喹诺奈瑟氏淋球菌菌株在90年代的远东地区经常被分离到。在美国,偶有耐氟喹诺奈瑟氏淋球菌菌株的报导;曾有一例耐药与临床治疗失败相关的报导,此病人可能是在... 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属于被推荐治疗非合并淋病的抗生素。耐氟喹诺奈瑟氏淋球菌菌株在90年代的远东地区经常被分离到。在美国,偶有耐氟喹诺奈瑟氏淋球菌菌株的报导;曾有一例耐药与临床治疗失败相关的报导,此病人可能是在菲律宾受到的感染。本报告描述了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抗药性 氟喹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2年海南地区淋球菌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其基因分型
15
作者 钟娜 乔凤 +4 位作者 刘巧 许玉军 裴东怒 郑文爱 王芳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8-779,782,共3页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在海南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TEM-1基因质粒分型。结果 2011-2012年共检测了214株淋球菌,检出PPNG65株(3...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的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在海南地区的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测定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TEM-1基因质粒分型。结果 2011-2012年共检测了214株淋球菌,检出PPNG65株(31.31%),其中55株(84.62%)携带TEM-1基因亚洲型质粒,10株(15.38%)携带TEM-1基因非洲型质粒;未见多伦多型和里约型。结论海南地区流行的PPNG以亚洲型TEM-1基因为主(84.62%),非洲型其次(1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产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 TEM-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9例淋球菌的血清学分型
16
作者 涂亚庭 黄长征 +1 位作者 刘厚君 KohlPK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 研究德国海德堡地区 1 985年~ 1 990年间淋球菌血清学分型的变化。方法 协同凝集试验。结果  6 4 9株淋球菌标本血清学分型检测显示 ,在已知的 2 4种特异性蛋白A(PIA)和 31种特异性蛋白B(PIB)中分别检出 8种和 2 6种血清型 ,... 目的 研究德国海德堡地区 1 985年~ 1 990年间淋球菌血清学分型的变化。方法 协同凝集试验。结果  6 4 9株淋球菌标本血清学分型检测显示 ,在已知的 2 4种特异性蛋白A(PIA)和 31种特异性蛋白B(PIB)中分别检出 8种和 2 6种血清型 ,其中最常见的 6种血清型分别为IB -3( 1 9.0 % )、IB -4( 1 6 .0 % )、IB -2 ( 1 5 .7% )、IB -1 ( 1 3.1 % )、IA -1 / 2 ( 1 1 .7% )和IA -6 ( 3.2 % )。此外 ,我们还发现一种未知的PIB ,其血清反应图象为 3C8,1F5 ,2D4。结论 该地区淋球菌的血清型仍以IB占大多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血清学分型 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奈瑟氏淋球菌的变异与氟喹诺酮耐药性相关
17
作者 赵然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4年第5期7-7,共1页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基因变异 氟喹诺酮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球菌nspA和大肠杆菌ltB融合基因的构建、表达及鉴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秦勇 胡四海 +3 位作者 张愉快 余敏君 唐莹 刘刚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奈瑟氏淋球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gonorrhoeae surface protein A,nspA)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B subunit of Escherichia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ltB)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表达与鉴... 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奈瑟氏淋球菌表面蛋白A(Neisseria gonorrhoeae surface protein A,nspA)和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B subunit of Escherichia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ltB)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表达与鉴定,为后续融合蛋白LTB-NspA的生物活性分析及其作为淋球菌粘膜免疫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用PCR法从标准菌株分别扩增出nspA、ltB基因,用重组PCR法通过接头将ltB与nspA融合,将其插入pEG30a中,转入BL21中表达。经测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证实成功构建了ltB-nspA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BL21中表达。ltB-nspA融合基因的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及淋球菌粘膜免疫疫苗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表面蛋白A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克隆 基因融合 表达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球菌多重耐药性与mtrR基因点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宏翔 涂亚庭 +2 位作者 林能兴 黄长征 张丽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传递耐药(mtr)外排系统中mtrR基因点突变与淋球菌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分离出55株淋球菌流行株。利用小量细菌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取淋球菌DNA,PCR扩增16株淋球菌mtr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 目的探讨多传递耐药(mtr)外排系统中mtrR基因点突变与淋球菌流行株多重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分离出55株淋球菌流行株。利用小量细菌基因组DNA快速抽提试剂盒取淋球菌DNA,PCR扩增16株淋球菌mtrR基因,并对扩增产物测序,比较淋球菌敏感株与多重耐药株的差异。结果淋球菌多重耐药株占76.36%(42/55)。4株敏感株和2株耐青霉素淋球菌无mtrR基因突变,10株多重耐药株均有mtrR基因点突变,表现为3种点突变形式:6株发生了第45位Gly(GGC→GAC)Asp,3株发生了第14位His(CAC→CGC)Arg,1株发生了第51位Phe(TTC→GTC)Val。结论淋球菌mtrR基因第45位Gly(GGC→GAC)Asp、14位His(CAC→CGC)Arg和第51位Phe(TTC→GTC)Val突变与淋球菌流行株的多重耐药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淋病 药物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谱型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国明 陈群 王胜春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153,共3页
为探讨淋球菌耐药谱与质粒谱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 1998年~ 1999年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鉴定出的 98株淋球菌 ,以碱裂解法进行质粒的抽提 ,并分析质粒谱型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 98株淋球菌流行株 ,检出质粒的有 90株 ,占91 84% ;质粒谱型 1... 为探讨淋球菌耐药谱与质粒谱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 1998年~ 1999年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鉴定出的 98株淋球菌 ,以碱裂解法进行质粒的抽提 ,并分析质粒谱型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 98株淋球菌流行株 ,检出质粒的有 90株 ,占91 84% ;质粒谱型 12种 ,以 7 4kb +4 2kb ,3 9 5kb +7 4kb +4 2kb为主 ,占3 8 76%。从而揭示湛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的分布现状 ,为该地区淋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但质粒谱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瑟淋球菌 耐药性 质粒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