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A纳米纤维的水稳定性与夹心净化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瑞雪 刘太奇 操彬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2-155,159,共5页
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可以生成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但纤维的水稳定性较差,用于液体过滤时一般需进行预处理。文中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提高PVA纳米纤维的水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PVA纳米纤维结晶度有所增加;在150... 聚乙烯醇(PVA)的水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可以生成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但纤维的水稳定性较差,用于液体过滤时一般需进行预处理。文中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提高PVA纳米纤维的水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PVA纳米纤维结晶度有所增加;在150℃热处理10min后纤维的结晶度最大,增加了12%。处理后的纤维在水中不溶解,只发生凝集和膨胀。通过热压技术将PVA纳米纤维制成夹心净化材料,当纤维密度为5g/m2时,该夹心材料对粒径1μm的PS微球的过滤效率为95.50±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纳米纤维 水稳定性 结晶度 夹心净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竹纤维素/PAN超细纤维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小龙 刘太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1-184,190,共5页
利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溶剂体系先后溶解竹纤维素和聚丙烯腈(PAN),配成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直径为130 nm^450 nm的竹纤维素/PAN超细纤维。通过研究竹纤维素/PAN超细纤维平均直径与纺丝参数关系发现,该... 利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溶剂体系先后溶解竹纤维素和聚丙烯腈(PAN),配成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出直径为130 nm^450 nm的竹纤维素/PAN超细纤维。通过研究竹纤维素/PAN超细纤维平均直径与纺丝参数关系发现,该超细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竹纤维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纺丝电压的增大而减小,随纺丝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最佳纺丝参数是竹纤维素质量分数为0.8%,纺丝电压为16 kV,接收距离为14 cm。采用该复合纤维制成夹心净化材料并做过滤测试发现,其过滤效率随着夹心层中超细纤维的膜密度和浊液的起始浊度值增加而增大,最大过滤效率可达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竹纤维 应用 纳米材料 夹心净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制备竹纤维素/PAN超细纤维的工艺技术与过滤实验
3
作者 马传顺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8年第9期16-18,共3页
在研制超细纤维的实验初始阶段,借助于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化学试剂有效处理竹纤维素和聚丙烯腈(PAN),直至完全溶解。将所得到的反应产物按照一定的配比制备成为纺丝液,之后经过静电纺丝工艺手段得到竹纤维素/PAN超细纤... 在研制超细纤维的实验初始阶段,借助于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化学试剂有效处理竹纤维素和聚丙烯腈(PAN),直至完全溶解。将所得到的反应产物按照一定的配比制备成为纺丝液,之后经过静电纺丝工艺手段得到竹纤维素/PAN超细纤维,其直径尺寸维持在130-450nm的区间范围内。对产物直径数值和影响因素深入探讨可以得出,纤维直径数值与制备环节所使用竹纤维含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比关联,与纺丝间隔尺寸呈现反比,由实验测定数据可得,纺丝制备系数最优解是质量分数在0.8%节点,处理电压在16kV,在14cm的间隔位置。使用该制备材料并通过综合过滤实验得知,过滤水平和纤维膜密度以及初始试剂含量有正相关联系,从数据得出过滤极值可稳定在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竹纤维 夹心净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