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教“五佛”考--霞浦文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马小鹤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14,共15页
10—19世纪的中国知识界将琐罗亚斯德教及其变种祆教、基督教东方教会(旧称涅斯托利教派)和摩尼教混为一谈,与此同时,欧洲基督教对不同的异教也混淆不清。摩尼承认一系列先知,把婆罗门教先知、琐罗亚斯德、佛陀和耶稣视为自己的先驱。... 10—19世纪的中国知识界将琐罗亚斯德教及其变种祆教、基督教东方教会(旧称涅斯托利教派)和摩尼教混为一谈,与此同时,欧洲基督教对不同的异教也混淆不清。摩尼承认一系列先知,把婆罗门教先知、琐罗亚斯德、佛陀和耶稣视为自己的先驱。因此摩尼教徒对婆罗门教、琐罗亚斯德教、佛教、基督教和本教的区别很清楚。吐鲁番出土摩尼教回鹘文文书声称摩尼在四佛之后降生。吐鲁番出土的摩尼教绘画中有五个先知的画像,以释迦牟尼居于右上方,以耶稣居于右下方。宋人传说白居易曾有"五佛继光明"之句,但将明教五佛与《金刚经》五佛相混淆。通过对霞浦文书的研究,现在我们知道,明教徒崇拜的五佛是:一佛那罗延,出自婆罗门教;二佛苏路支,即琐罗亚斯德;三佛释迦文,即佛陀;四佛夷数,即耶稣;五佛摩尼,即最后光明使。中世纪知识界中的混淆,却在不经意间于中国民间宗教文书中得以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罗门教 那罗延 琐罗亚斯德教 苏路支 佛教 释迦文佛 基督教 夷数 摩尼教 摩尼
原文传递
福建霞浦抄本元代天主教赞诗辨释——附:霞浦抄本景教《吉思呪》考略 被引量:9
2
作者 林悟殊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5-134,191,共20页
本文辨释近年福建霞浦田野调查所见民间科仪抄本的一段唱词,揭示其元代天主教的源头,指出其于元代天主教研究的意义。作者还就同一抄本所见的《吉思呪》,考其景教之属性,作为本文附录。正文和附录互补,证明霞浦抄本的文献价值绝不止于... 本文辨释近年福建霞浦田野调查所见民间科仪抄本的一段唱词,揭示其元代天主教的源头,指出其于元代天主教研究的意义。作者还就同一抄本所见的《吉思呪》,考其景教之属性,作为本文附录。正文和附录互补,证明霞浦抄本的文献价值绝不止于摩尼教(明教)研究领域,而且为研究中国古代基督教史提供了难得一见的新资料,是为当初田野调查的重要意外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济各会士 景教 摩尼教 夷数 圣乔治
原文传递
从“平等王”到“平等大帝”——福建霞浦文书《奏申牒疏科册》研究之二 被引量:4
3
作者 马小鹤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7,共8页
在摩尼教里,夷数(耶稣)召唤出来的第二个力量是审判之神(不见于叙利亚文,帕提亚文作d′dbrr′tygr;粟特文作rtyy′xtw;巴克特利亚文作rtygl′dβr,源自希腊文的科普特文词汇作κριτη′s),他对人类所有的灵魂进行审判,他的居处在空... 在摩尼教里,夷数(耶稣)召唤出来的第二个力量是审判之神(不见于叙利亚文,帕提亚文作d′dbrr′tygr;粟特文作rtyy′xtw;巴克特利亚文作rtygl′dβr,源自希腊文的科普特文词汇作κριτη′s),他对人类所有的灵魂进行审判,他的居处在空中。其汉文名字当为敦煌文献中的"平等王"或"真实平等王",或"真实断事平等王"。他决定人类的灵魂应该重受轮回生死之苦,还是下地狱,还是遂入涅槃常明世界。新辨认出来的摩尼教绘画《冥王圣图》的第四层中,审判官与佛教的阎王甚为类似,但是他当即平等王或平等大帝。在福建霞浦一份文书中的〈地府〉一文里,平等大帝与道教冥王——鄷都大帝并列。我们在经过上述对平等王的分析以后,可以确定,平等王就是平等大帝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尼教 道教 夷数(耶稣) 《冥王圣图》
原文传递
西域苏鲁支汉文信息补说
4
作者 林悟殊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103,158,共14页
本文重新审视汉籍于火祆教发端的原始记载,结合近些年田野调查所见民间科仪本中涉及该教教主的信息,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证明唐宋之后,民间于祆教教主的信息传递尚不绝如缕,尤其是明清时期,八闽之地的民间宗教,更有将其奉为... 本文重新审视汉籍于火祆教发端的原始记载,结合近些年田野调查所见民间科仪本中涉及该教教主的信息,在学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解读,证明唐宋之后,民间于祆教教主的信息传递尚不绝如缕,尤其是明清时期,八闽之地的民间宗教,更有将其奉为主神者。由是,从一个侧面佐证祆教也像其他入华夷教一样,最后归宿于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祆教 苏鲁支 赞宁 《大宋僧史略》 摩尼光佛 夷数
原文传递
景教中舟船譬喻及其与摩尼教佛教之关联 被引量:2
5
作者 盖佳择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8-85,共8页
景教即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在中亚与中国传播福音时每每因循其情,方便说法,而大量援引外教术语入教,佛教、摩尼教皆是其选。景教所用历法、景教信徒所用教名多有源于摩尼教者,而其"舟船"譬喻借鉴摩尼教、佛教尤为明显。圣经本... 景教即基督教聂斯托利派,在中亚与中国传播福音时每每因循其情,方便说法,而大量援引外教术语入教,佛教、摩尼教皆是其选。景教所用历法、景教信徒所用教名多有源于摩尼教者,而其"舟船"譬喻借鉴摩尼教、佛教尤为明显。圣经本经中所涉船只、船主皆为实指,而八篇景教文献之中凡涉舟船,皆为譬喻,而多与耶稣及耶稣所说之法相关,其虽未明示,然以船主暗喻耶稣,其文字甚明,此船主耶稣形象堪堪近似于摩尼教之光明耶稣,亦大似佛主释迦牟尼,是知二教对景教影响之深,亦知景教经中之耶稣形象,不仅有道尊、儒圣、佛祖,亦有摩尼教之摩尼佛与光明耶稣之影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教 夷数 船舶
原文传递
摩尼教“四寂法身”研究
6
作者 段培华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8,139,共13页
"四寂法身"是摩尼教重要术语,出自《摩尼光佛教法仪略》。"四寂法身"、"四处"、"四寂"等词应与"四面尊严"所指相同。目前,学界主要研究"四处"、"四寂"等词与&qu... "四寂法身"是摩尼教重要术语,出自《摩尼光佛教法仪略》。"四寂法身"、"四处"、"四寂"等词应与"四面尊严"所指相同。目前,学界主要研究"四处"、"四寂"等词与"四面尊严"的关系,并没有意识到"四寂法身"涵义的复杂。本文在仔细辨析"四寂法身"词意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四寂法身"的神祇与深层义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尼教 四寂法身 大力 智慧 四面尊严 夷数 惠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