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失调与道德消费主义:电商平台如何促进消费者选择购买
1
作者 任贝贝 《电子商务评论》 2025年第1期2131-2136,共6页
在当代电商环境中,道德消费主义逐渐受到关注,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产品的环保性、社会责任及生产条件。然而,消费者的道德信念与实际购买行为之间常常存在不一致,这会引发认知失调,即当行为与信念不符时产生的心理不适感。已有研究表明,电... 在当代电商环境中,道德消费主义逐渐受到关注,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产品的环保性、社会责任及生产条件。然而,消费者的道德信念与实际购买行为之间常常存在不一致,这会引发认知失调,即当行为与信念不符时产生的心理不适感。已有研究表明,电商平台可以通过信息透明度、设计引导、价格激励等方式减少消费者的认知失调,进而促进道德消费选择。本文回顾了认知失调理论在道德消费领域的应用,分析了电商平台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帮助消费者做出符合其道德信念的购买决策。最终,研究表明,电商平台在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道德产品价格壁垒以及设计对用户友好的界面方面可以促进可持续的消费行为。In the contemporary e-commerce environment, ethical consumerism is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with consumers becoming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products. However, there is often a discrepancy between consumers’ ethical beliefs and their actual purchasing behavior, which leads to cognitive dissonance—a psychological discomfort that arises when behavior conflicts with belief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e-commerce platforms can help reduce cognitive dissonance by enhancing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providing user-friendly design, and offering price incentives, ultimately promoting ethical consumer choices. This review explores how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applies to ethical consumerism and analyzes how e-commerce platforms can leverage technological tools to guide consumers towards decisions that align with their moral valu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commerce platforms have great potential in improving transparency, reducing price barriers for ethical products, and designing interfaces that foster sustainable purchasing behavi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道德消费主义 电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理论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学习态度探析
2
作者 周鹏生 《昌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新时期大学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离不开对学习态度规律的把握。形成和改变学习态度均与恢复认知协调关系密切,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为我们理解铸牢教育中学习态度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探讨... 新时期大学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离不开对学习态度规律的把握。形成和改变学习态度均与恢复认知协调关系密切,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为我们理解铸牢教育中学习态度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探讨大学生学习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和问题表现在:大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存在较高期待,但学习成效面临挑战;大学生的行为与认知之间尚未达到完全统一;大学生急于摆脱学习态度消极的状态,但缺少有效的激励方法。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一要引导大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中缩小期待和学习成效之间的差距;二要引导大学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中做到知行合一;三要激发大学生内在的需求,防止过度依赖外在的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认知失调理论 学习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职晓燕 冀紫阳 王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93-698,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某院收治的8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干预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认知行为干预(CBT)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遵医行为及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10月某院收治的8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干预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CBT)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功能失调性认知水平、抑郁程度及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水平。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t=2.051,P<0.05);干预后干预组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DAS)总分低于对照组(t=-11.938,P<0.001);干预后干预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低于对照组(t=-16.376,P<0.001),康纳·戴维森复原力量表(CD-RISC)“乐观”、“自强”、“坚韧”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5.164,5.919,7.544;P<0.001);干预后干预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5.354,P<0.001),“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3.883,P<0.001);干预后干预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4.520,3.246,5.002;P<0.01)。结论:健康教育联合CBT能有效增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心理弹性,改善功能失调性认知水平及应对方式,降低抑郁程度,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整体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认知行为干预 青少年抑郁症 遵医行为 功能失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背景下数字原住民网络谣言接受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知 周赵鋆 张窈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8-148,共11页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数字原住民用户认知特性,探究其网络谣言接受影响因素,并梳理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为网络谣言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使用事先调节的方法将数字原住民对自身的认知水平调整至合理水平,通过深度访谈获取... [目的/意义]深入分析数字原住民用户认知特性,探究其网络谣言接受影响因素,并梳理影响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为网络谣言治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使用事先调节的方法将数字原住民对自身的认知水平调整至合理水平,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数据,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构建网络谣言接受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认知结构、个人情绪、因果推测是数字原住民谣言接受的内部直接影响因素,信息属性、来源渠道、社群因素是外部直接影响因素,认知结构通过影响个人情绪和因果推测对网络谣言的接受产生间接影响,涉入程度起调节作用,结合数字原住民在谣言接受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谣言治理和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谣言 接受意愿 数字原住民 扎根理论 认知失调
原文传递
功能失调性睡眠认知与孕妇失眠症状的关系:睡眠安全行为的中介与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5
作者 盛祺 李强 +1 位作者 翟宏堃 李爱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睡眠认知与孕妇失眠症状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变量。方法:采用简式功能失调性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失眠严重程度量表、睡眠相关行为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455名健康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功能失调性睡眠认知显著负...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睡眠认知与孕妇失眠症状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变量。方法:采用简式功能失调性睡眠信念与态度量表、失眠严重程度量表、睡眠相关行为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455名健康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功能失调性睡眠认知显著负向预测睡眠安全行为(B=-0.361,P<0.001),睡眠安全行为正向预测失眠症状(B=0.455,P<0.001);睡眠安全行为在功能性失调睡眠认知与失眠症状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社会支持显著负向调节睡眠安全行为与失眠症状之间的关系。结论:功能失调性睡眠认知会增加睡眠安全行为的使用频率,进而加重个体的失眠症状;高社会支持可以缓和睡眠安全行为对失眠症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睡眠认知 失眠症状 睡眠安全行为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讯中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形成机制、启动路径及模型建构
6
作者 李佳强 赵桂芬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2-41,共10页
认知失调现象是指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由于个体认知与自身内在追求不一致而产生心理不适感的现象。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因素主要有犯罪嫌疑人所处的环境因素、犯罪嫌疑人个体认知因素和侦查人员相关因素。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通... 认知失调现象是指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由于个体认知与自身内在追求不一致而产生心理不适感的现象。影响犯罪嫌疑人认知失调现象的因素主要有犯罪嫌疑人所处的环境因素、犯罪嫌疑人个体认知因素和侦查人员相关因素。犯罪嫌疑人往往会通过“改变决定中涉及的被择物的吸引力”“在选择所涉及的被择物中建立认知重叠”“改变或撤销自己的行为”三种方式来避免认知失调。据此,应从失调差异的察觉、失调情绪的唤醒与失调程度的判断、失调压力的调节、改变拒供行为四个方面来构建认知失调应用的结构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讯 犯罪嫌疑人 认知失调 如实供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课程思政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子祥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是促进学生社会认知、态度、情感、价值观朝着一定方向发展改变的过程。以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为例,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方式进行,会... 大学生课程思政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是促进学生社会认知、态度、情感、价值观朝着一定方向发展改变的过程。以心理学家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为例,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方式进行,会发现当前课程思政存在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灌输式教学方法居多、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等问题。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在课程思政实施中需经历认知差异、失调、冲动、失调减少四个典型的心理过程,据此以普通心理学课程中的“创造思维的内涵和发展阶段”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详细介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学的应有之义,树立问题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解决学生实际问题;需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运用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经验分享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制定以测量学生认知差异的变化量为重点的教学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课程思政 普通心理学 思政元素 教学设计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超载对在线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毕天宇 贾映彬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基于压力交互与处理理论,采用多元回归与Bootstrap方法对383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信息超载对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的影响机制,以及错失焦虑、认知努力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信息超载对消费者购后认... 基于压力交互与处理理论,采用多元回归与Bootstrap方法对383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信息超载对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的影响机制,以及错失焦虑、认知努力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信息超载对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具有正向影响;错失焦虑、认知努力在信息超载和消费者购后认知失调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信息超载顺次通过错失焦虑和认知努力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体验,导致购后认知失调。研究结论为电商平台及商家科学制定推广营销方案,改善信息质量,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超载 错失焦虑 认知努力 购后认知失调 压力交互与处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对就餐体验的影响: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9
作者 郭梓颖 汪福超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7期62-64,共3页
目的:探究认知失调对就餐体验的影响以及积极情绪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自2022年11月起,2023年2月止。用G-Power软件计算出计划样本量为52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某高校抽取样本进行行为实验。实验工具使用... 目的:探究认知失调对就餐体验的影响以及积极情绪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自2022年11月起,2023年2月止。用G-Power软件计算出计划样本量为52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某高校抽取样本进行行为实验。实验工具使用认识失调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Panas)积极维度部分、就餐体验量表。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积差相关、中介效应检验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分析。结果:认知失调与就餐体验呈显著负相关(r=0.595,p<0.01);认知失调和积极情绪呈显著负相关(r=0.557,p<0.01);积极情绪和就餐体验呈显著正相关(r=0.977,p<0.001);积极情绪在认知失调与就餐体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1.3312,占总效应的87.60%。结论:认知失调既可以直接影响顾客外出就餐时的就餐体验,又可以间接通过积极情绪影响顾客的就餐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就餐体验 积极情绪 拍照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与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自我肯定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阳海英 张力为 +2 位作者 惠悲荷 陆雯 张连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7,54,共10页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 研究旨在检验认知失调是否使大学生运动员产生自我损耗,以及探讨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自我损耗的预防作用。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实验范式进行了2项实验。实验1中,2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上表现更差,该结果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实验2中,60名大学生运动员先完成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任务,然后完成认知失调任务,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较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在Stroop任务不一致错误数上更少,而属性肯定和无肯定组间无差异。该结果表明,价值肯定而不是属性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自我损耗 价值肯定 属性肯定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功能失调性认知的比较 被引量:17
11
作者 卞清涛 谢光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6-628,共3页
目的 :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 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目的 :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关系。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量表 (D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 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6~ 8周 )进行评定 ,并与 3 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 1)治疗前后三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 2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 )三组DAS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 /或HAMA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 ,而非抑郁症所独具 ,且共病患者较前两者严重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功能失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失调与运动员自我损耗:自我肯定的补偿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阳海英 张力为 +2 位作者 张连成 惠悲荷 陆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9-255,共7页
探讨认知失调对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同时,检验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范式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由60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价... 探讨认知失调对运动员自我损耗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同时,检验价值肯定与属性肯定对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效应。采用自我损耗双任务范式进行试验研究,分别由60名运动员先完成5 min认知失调任务,然后分别完成5 min价值肯定和属性肯定,最后完成Stroop任务。结果发现,认知失调较无认知失调在Stroop任务不一致反应时上表现更差,表明认知失调使运动员产生了自我损耗。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补偿作用的研究发现:在认知失调情况下,价值肯定相对于属性肯定和无肯定在Stroop任务一致和不一致错误数上出现更少的错误数,属性肯定和无肯定在这2个任务成绩上差异不显著;在无认知失调情况下,不同自我肯定对自我损耗均无补偿作用。表明,价值肯定对认知失调产生的自我损耗具有补偿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价值肯定与自我损耗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价值肯定部分通过提高自我概念清晰性减少自我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自我损耗 价值肯定 属性肯定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失调的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雪 陈为东 马捷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0-55,共6页
文章在梳理了信息人认知失调的心理过程并结合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描绘了认知失调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出认知失调造成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衡、运行不畅、阻滞、崩溃等不良现象;并以认知失调理论为指导,提出减少... 文章在梳理了信息人认知失调的心理过程并结合网络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描绘了认知失调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出认知失调造成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失衡、运行不畅、阻滞、崩溃等不良现象;并以认知失调理论为指导,提出减少认知失调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影响的策略;构建了以相应技术支持减少认知失调的网络信息生态系统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网络信息生态系统 优化模型 技术支持
原文传递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功能失调性认知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卞清涛 谢光荣 刘健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有无差异。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 目的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探讨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有无差异。方法 使用功能失调性状况评定量表(DAS)、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对 3 5例抑郁症、3 0例焦虑症及 3 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于治疗前后 ( 6~ 8周 )进行评定 ,并与 3 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 1)治疗前后患者组DA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 ;( 2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组治疗前后的DAS总分值及大多数因子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及抑郁症组 (P <0 .0 5 ) ,而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 3 )患者组治疗前后的DAS减分值与各自相应的HAMD和 /或HAMA减分值均无相关性。结论 焦虑症、抑郁症及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 ,后者较前两者严重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抑郁症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 功能失调认知 认知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大学生厌学原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闫祥林 李阿特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34,共3页
从认知失调理论出发,大学生厌学是因学习认知失调所致。认识错位、环境改变、教育自身、社会问题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大学生学习认知失调。通过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认知元素以及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可以促进学习认知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 从认知失调理论出发,大学生厌学是因学习认知失调所致。认识错位、环境改变、教育自身、社会问题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大学生学习认知失调。通过改变行为认知元素、环境认知元素以及增加新的认知元素,可以促进学习认知从失调到协调的转变,从而达到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学 认知 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密薪酬:认知失调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9
16
作者 魏峰 张文贤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71,共4页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基本原理,保密薪酬制度下的组织员工会产生一系列的认知失调,并进一步产生损害组织的行为。保密薪酬制度充其量只能起到“保健”作用,而无法发挥薪酬管理作为重要的激励手段的核心职能。薪酬管理的本质不是薪酬方案的... 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基本原理,保密薪酬制度下的组织员工会产生一系列的认知失调,并进一步产生损害组织的行为。保密薪酬制度充其量只能起到“保健”作用,而无法发挥薪酬管理作为重要的激励手段的核心职能。薪酬管理的本质不是薪酬方案的设计而是薪酬过程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密薪酬 认知失调理论 失调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基层就业中的认知失调现象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承 罗尧 张晗雨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基层就业认知失调的有效缓解关乎到大学生群体的基层融合与自我实现,也会直接影响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采取以叙事访谈法为导向的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来自体制内基层岗... 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基层就业认知失调的有效缓解关乎到大学生群体的基层融合与自我实现,也会直接影响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本文基于认知失调理论,采取以叙事访谈法为导向的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来自体制内基层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从认知失调的产生、发展以及缓解机制等三个方面展开全过程研究。研究发现,基层就业者认知失调普遍存在,且会伴随工作经历潜在期、萌芽期和外显期等三个阶段。同时,对基层就业者从认知失调到协调的过程,根据助力来源、协调方向以及缓解效果,本研究提出了"四象限"缓解模型,即被动协调、虚假协调、认可协调和积极协调。并基于上述结论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大学生 基层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海洛因依赖劳教人员功能失调性认知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武 郝伟 苏中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408-409,413,共3页
目的 :探讨女性海洛因依赖劳教人员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模式。方法 :以自设一般情况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 (DA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 -CV)对 16 5例女性海洛因依赖劳教人员进行测评 ,并与 90例正常人或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 目的 :探讨女性海洛因依赖劳教人员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模式。方法 :以自设一般情况问卷、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 (DA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FES -CV)对 16 5例女性海洛因依赖劳教人员进行测评 ,并与 90例正常人或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女性戒毒劳教人员DAS各因子分及总分、FES -CV各因子分 (独立性、娱乐性因子除外 )与正常人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 ,女性戒毒劳教人员DAS与FES -CV的某些因子间以及DAS的完美化、强制性因子与戒毒次数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女性海洛因依赖劳教人员存在明显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模式与不良家庭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海洛因依赖 劳教人员 家庭环境 功能失调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的三维模型构建 被引量:7
19
作者 石岩 周璠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3-30,共8页
回顾了国内、外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的三维模型。该模型由个体体重控制认知行为状态、体重效价和个性特点3个维度构成,3个... 回顾了国内、外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研究的进展和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在文献分析和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的三维模型。该模型由个体体重控制认知行为状态、体重效价和个性特点3个维度构成,3个维度的特点共同决定了女性体重控制认知行为失调的大小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体重控制 认知行为失调 三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认知失调理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5
20
作者 项光勤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55,共4页
作为认知一致性理论中的一种,本文着重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知失调理论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从认知失调理论与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与角色冲突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的缺陷这三个方面对认知失调理论进行... 作为认知一致性理论中的一种,本文着重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原理、认知失调理论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从认知失调理论与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与角色冲突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的缺陷这三个方面对认知失调理论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失调 认知一致性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