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格兰尼娅对基督教夫权制的审视
1
作者 刘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2-55,共4页
爱米莉·劳利斯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把女性和自然结合起来,进而解释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她的代表作《格兰尼娅:一座岛屿的故事》(1892)(Grania:The Story of an Island)通过对女主人公格兰尼娅短暂一生的描写展示了女性与大自... 爱米莉·劳利斯在她的文学作品中经常把女性和自然结合起来,进而解释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她的代表作《格兰尼娅:一座岛屿的故事》(1892)(Grania:The Story of an Island)通过对女主人公格兰尼娅短暂一生的描写展示了女性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与女性认同的异教、物质和与男性认同的基督教、精神之间的对立。复兴女神崇拜、恢复女性地位、弘扬物质与精神平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跃然纸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夫权制文化 异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沙文主义者还是女性主义盟友——试论D·H·劳伦斯对女性的矛盾态度 被引量:3
2
作者 于爱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2-113,共2页
在男女关系上,劳伦斯常常是自相矛盾的,在赞美女性的同时,他也不时流露出男性中心的思想。劳伦斯是妇女解放的拥护者,也是实践者,但父权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始终沉淀在他的心里,使劳伦斯在尝试指出妇女达到真正完美幸福生活的途径... 在男女关系上,劳伦斯常常是自相矛盾的,在赞美女性的同时,他也不时流露出男性中心的思想。劳伦斯是妇女解放的拥护者,也是实践者,但父权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始终沉淀在他的心里,使劳伦斯在尝试指出妇女达到真正完美幸福生活的途径时,不免流露出男权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沙文主义 女性主义盟友 夫权制 女性主义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中弃妇形象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健 李清文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在中国古典文学人物长廊中,有许多弃妇形象。《诗经》是弃妇诗的滥筋,其中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批弃妇形象·这些形象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在文学史上显示出十分重要的思想认识价值和道德审美价值。
关键词 《诗经》 弃妇形象 中国 古典文学 夫权制 自我意识 道德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戴·赫·劳伦斯的矛盾女性观 被引量:1
4
作者 于爱琴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82-83,共2页
在男女关系上,劳伦斯常常是自相矛盾的,在赞美女性的同时,他也不时流露出男性中心的思想。劳伦斯是妇女解放的拥护者,也是实践者,但父权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始终沉淀在他的心里,使劳伦斯在尝试指出妇女达到真正完美幸福生活的途径... 在男女关系上,劳伦斯常常是自相矛盾的,在赞美女性的同时,他也不时流露出男性中心的思想。劳伦斯是妇女解放的拥护者,也是实践者,但父权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的思想始终沉淀在他的心里,使劳伦斯在尝试指出妇女达到真正完美幸福生活的途径时,不免流露出男权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子沙文主义 女性主义盟友 夫权制 女性主义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时代 相同的命运——从卫女、刘兰芝到莺莺的悲剧看古代中国妇女的命运
5
作者 刘建华 《湘南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6-48,54,共4页
从先秦、两汉到元代,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始终没有变化,其原因在于封建家长制和夫权制的根深蒂固《诗经》中的卫女、《汉乐府民歌》中的刘兰芝、到元杂剧中莺莺这三个女性的翡剧,我们可以看到她们虽处于不同的时代,却遭遇相同的命运。
关键词 中国妇女 刘兰芝 莺莺 古代 封建家长 汉乐府民歌 悲剧命运 《诗经》 夫权制 元杂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城才女方令孺“家”的困境与突围策略
6
作者 汪黎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4-47,共4页
桐城才女方令孺身处父权制家族和夫权制家庭的双重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她寻觅着可行的突围路径:求学求职、邂逅爱情、扩大社交、融入时代。方令孺的突围策略为进一步研究民国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方令孺 父权 夫权制 突围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屋”里的女人:困守抑或突围——《庭院里的女人》与《大红灯笼高高挂》比较分析
7
作者 李艳 《电影评介》 2001年第10期40-41,共2页
一边是江南秀丽乡的富贵门庭,一边是西北黄土高坡的深宅大院;一边“养妻纳妾”,一边“妻妾成群”……影片《庭院里的女人》(以下简称《庭》)与《大红灯笼高高挂》
关键词 《庭院里的女人》 比较分析 封建夫权制 自我拯救 铁屋子 摄影机定位 黄土高 女性 宗法 第五代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看西方男权文化中的女性身份地位
8
作者 牛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Thomas Hardy的力作,也是命运悲剧小说的经典之作。他塑造了一位为追求自由,平等而愤然反抗的女性形象——Tess。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从Tess的女性身份地位的角度进行...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Thomas Hardy的力作,也是命运悲剧小说的经典之作。他塑造了一位为追求自由,平等而愤然反抗的女性形象——Tess。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从Tess的女性身份地位的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出在男权传统势力的压迫下女性的生存状况。Tess的悲剧必然性也正根源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TESS 父权 夫权制 女性身份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