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夫妻间供肾移植(附6例报告)
1
作者 谢续标 彭龙开 +3 位作者 彭风华 余少杰 王彧 蓝恭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793-3796,共4页
目的探讨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6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名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第7天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平均升高19.1μmol/L,术后7~10d出院。6... 目的探讨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6例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名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第7天血清肌酐水平较术前平均升高19.1μmol/L,术后7~10d出院。6例受者术后2~6d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无急性排斥反应出现。平均随访15个月,人/肾存活率为100%。结论夫妻间供肾是安全可行的;夫妻间供肾移植效果明显优于尸体供肾移植;夫妻间供肾是扩大供肾来源的较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活体 夫妻供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妻间供肾移植疗效观察
2
作者 蒋欣 曲青山 +2 位作者 苗书斋 李明 王凯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3620-3621,共2页
目的:探讨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共实施21例夫妻供肾肾移植,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供者围手术期无外科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都进行了... 目的:探讨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夫妻间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我院共实施21例夫妻供肾肾移植,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供者围手术期无外科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工作,时间为12~41个月,所有患者没有肾功能异常、蛋白尿、高血压等表现。21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并发症等情况发生。在手术之后26~42d出院。对患者随访结果显示存活率为100%,没有出现排斥现象等情况发生。结论:夫妻间供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夫妻供肾 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妻间肾移植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海云 陈瑜 +4 位作者 曾力 袁清 赵闻雨 王立明 朱有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4期8690-8692,共3页
为总结夫妻间肾移植经验,探讨近期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05-10/2008-06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10例夫妻间肾移植临床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6-38个月。所有供者均为妻子,年龄29-42岁,平均(34.4±4.0)岁,身体健康,均为开放手术取肾,7... 为总结夫妻间肾移植经验,探讨近期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05-10/2008-06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科10例夫妻间肾移植临床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6-38个月。所有供者均为妻子,年龄29-42岁,平均(34.4±4.0)岁,身体健康,均为开放手术取肾,7例取左肾,3例取右肾。受者均为首次肾移植,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5.8±4.6)岁,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供受者ABO血型相同,HLA配型5个抗原错配2例,完全错配8例。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强的松三联抗排斥治疗。所有供者移植后1周内出院,出院时血肌酐平均(78.9±15.2)μmol/L,随访期间肾功能均正常。受者移植后2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抗排斥治疗后逆转,无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及其他并发症。出院时血肌酐(98.1±30.1)μmol/L,随访期间肾功能稳定。总之,夫妻间肾移植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在缺少尸体或亲属供肾的情况下,夫妻间肾移植可以作为尿毒症患者早期肾移植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活体 夫妻供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属供体肾移植9例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少玲 杨亦荣 +2 位作者 夏鹏 翁志梁 李澄棣 《浙江临床医学》 2002年第7期488-489,共2页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及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总结9例亲属活体供肾的移植效果 ,分析有关因素及其预后 。结果 9例供受者全部存活。1例供者术后发生肾病综合征 ,治疗后尿蛋白转阴 ,肾功能正常。1例受者...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及夫妻间供肾移植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总结9例亲属活体供肾的移植效果 ,分析有关因素及其预后 。结果 9例供受者全部存活。1例供者术后发生肾病综合征 ,治疗后尿蛋白转阴 ,肾功能正常。1例受者术后1个月内发生急性排异征象。抗排斥治疗后逆转。1例急性肾衰 ,2周后肾功能恢复。结论 亲属及夫妻之间的活体肾移植不仅安全 ,移植效果优于尸肾移植 ,且能缓解肾源短缺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活体 夫妻供肾 亲属 临床观察 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偶供肾移植后微嵌合体发生与急性排斥反应
5
作者 康运凯 郭娟 +3 位作者 袁彩红 齐莹莹 李红娟 韩鸿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3期9925-9928,共4页
背景:微嵌合作为移植物与受者之间的双相细胞移动的标志,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夫妻生活与嵌合体的发生,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及其他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将接受肾脏移植的女性受者(有过生育史的女性除外)分... 背景:微嵌合作为移植物与受者之间的双相细胞移动的标志,在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夫妻生活与嵌合体的发生,与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及其他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将接受肾脏移植的女性受者(有过生育史的女性除外)分为丈夫活体供肾组、无关男性尸体供肾组,并设立接受妻子活体供肾的对照组。STR方法检测女性受者体内男性供者来源的Y染色体反映微嵌合体的存在,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关系,并比较配偶间供肾效果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尽管配偶间供肾移植存在供者年龄偏大以及人类白细胞抗原错配率较高的因素,但与接受无关男性尸肾移植的女性受者相比,接受丈夫活体供肾移植的女性更易检测出微嵌合体,而且肾移植后恢复情况好,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而与接受妻子供肾的丈夫相比,接受丈夫供肾的妻子肾移植效果好。说明夫妻间长期相处导致女性接受丈夫体液的机会多,由此产生免疫耐受对于肾移植后人/肾的相容性好,急性排斥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微嵌合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活体 夫妻供肾 配偶间 移植 错配率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19例报告
6
作者 李建新 罗功唐 +6 位作者 刘致中 韩利忠 赵海涛 黄学宏 齐军 梁国力 曹文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7期866-867,共2页
目的:对亲属活体供肾的优点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总结19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受体11例,女性受体8例,年龄20 ~50岁,平均28.6岁;男性供体10例,女性供体9例,年龄38 ~62岁,平均52.8岁。结果:19例中有16例术后2... 目的:对亲属活体供肾的优点和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总结19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临床资料。其中,男性受体11例,女性受体8例,年龄20 ~50岁,平均28.6岁;男性供体10例,女性供体9例,年龄38 ~62岁,平均52.8岁。结果:19例中有16例术后2 ~5d肾功能恢复正常,另外3例中,其中1例术后1周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经抗排斥治疗,3周后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2个月发现移植肾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行输尿管再植后肾功能恢复,1例术后出现肾功能恢复延迟。结论:术前全面地对供受者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化验是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成功的保证。亲属肾移植的组织配型好,供肾缺血时间短,排斥反应发生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少,移植效果优于尸肾移植,且能缓解肾源短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活体 夫妻供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妻间供肾移植一例报告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少玲 杨亦荣 +1 位作者 翁志梁 李澄棣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夫妻移植 移植 配型 手术方式 免疫抑制剂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夫妻间肾移植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朝阳 李铁强 +5 位作者 蔡宪安 杜信毅 姜鸿胥 张帆 谢青南 刘冰山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6-376,共1页
关键词 移植 夫妻移植术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