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阳活动区活动性的模糊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树荣 黄光力 +1 位作者 吴琴娣 方 成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9,共8页
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太阳活动区的活动性进行了预测。为了综合评估和预测活动区的活动性,根据耀斑与黑子群特征因子间的关系,构造了隶属函数。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了对活动区活动性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的准确性> 95%。已成... 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太阳活动区的活动性进行了预测。为了综合评估和预测活动区的活动性,根据耀斑与黑子群特征因子间的关系,构造了隶属函数。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了对活动区活动性较好的预测结果,预测的准确性> 95%。已成功编制了太阳活动预报的数据处理实用软件,根据黑子群的特征因子值,即刻就能得到活动区活动性的预报结果,预测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能很好地预报太阳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活动 模糊预测 黑子 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太阳活动区的自动监测、资料处理及研究的一些新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栗志 杨晓宁 周卫红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S1期135-141,共7页
本文简要介绍我们近几年研究出的对太阳活动区自动监测、资料处理及进行研究的一系列新方法, 包括: 自动预报和扑捉太阳耀斑的发生; 快速获取太阳耀斑光变曲线的高精度方法;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自动观测 处理与研究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光球磁场特征的量化
3
作者 杨晓华 王栖溪 +4 位作者 夏仲飞 包赟 彭代亮 田天 徐龙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3,共10页
为有效解决太阳活动区磁场特征量化问题,对所有SOHO卫星MDI磁图预处理后,分割出日面角45°以内的活动区,分析活动区投影面积变形来源,研究建立Cosine面积校正因子,校正活动区面积,构建具有21个特征参数的活动区磁场特征量化指标体系... 为有效解决太阳活动区磁场特征量化问题,对所有SOHO卫星MDI磁图预处理后,分割出日面角45°以内的活动区,分析活动区投影面积变形来源,研究建立Cosine面积校正因子,校正活动区面积,构建具有21个特征参数的活动区磁场特征量化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量化结果计算累积方差,结合活动区10486爆发X17.2级耀斑时的磁场变化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强梯度极性分隔线权重磁场绝对值之和R、极性分隔线长度L_(PS)、强梯度极性分隔线长度L_(sg)和强梯度极性分隔线磁场绝对值之和Φ_(PSL)能够解释活动区磁场结构变化;磁场通量绝对值总和Φ_(uns)、磁场负通量总和Φ_(-)、磁场值代数和Φ_(tot)和磁场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Φ_(mean)能够解释活动区磁场通量变化。Φ_(PSL)为本文新构建特征参数。上述参数可有效监测耀斑爆发前后活动区磁场结构和磁场通量的变化情况,量化结果可作为耀斑、质子事件监测及耀斑预报模型输入,为开展太阳爆发活动监测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面积校正 磁场 量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磁重联过程中电场加速高能电子分布的演化特征
4
作者 吴桂平 许敖敖 唐玉华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3-399,共7页
基于活动区暗条快速上升后其下方电流片重联过程中产生强电场加速电子这一物理过程 ,解包括库仑碰撞和离子声湍动散射的Fokker Planck方程 ,获得电子分布函数的演化特征 .计算结果表明 :( 1 )当电场强度为 1— 1 0V·cm- 1 时 ,在 1... 基于活动区暗条快速上升后其下方电流片重联过程中产生强电场加速电子这一物理过程 ,解包括库仑碰撞和离子声湍动散射的Fokker Planck方程 ,获得电子分布函数的演化特征 .计算结果表明 :( 1 )当电场强度为 1— 1 0V·cm- 1 时 ,在 1 0 - 5— 1 0 - 6s可将电子加速到( 0 .1— 1 )Mev量级 ;( 2 )被加速电子近似呈幂律谱分布 ,其谱指数与耀斑脉冲相微波和硬X射线推断的电子谱指数基本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加速 高能电子分布 磁重联 太阳活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5060——具有复杂结构的大黑子但没有大耀斑发生的太阳活动区(英文)
5
作者 李治凯 栾蒂 李志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89年第S1期74-80,共7页
AR5060是No.Ⅳ联测期中的第二个目标活动区。它从1988年6月25日东边缘初现到7月8日转出西边缘消失的14天中,黑子群一直保持最复杂的FKC、EKC型和最复杂的BGD磁型。6月29日黑子群面积发展到3000面积单位,是第22周以来第一群最大的黑子(... AR5060是No.Ⅳ联测期中的第二个目标活动区。它从1988年6月25日东边缘初现到7月8日转出西边缘消失的14天中,黑子群一直保持最复杂的FKC、EKC型和最复杂的BGD磁型。6月29日黑子群面积发展到3000面积单位,是第22周以来第一群最大的黑子(更大的是1989年3月的AR5395,面积达3600单位)。该活动区的黑子群发生过强烈的运动和磁性重联。似乎具备发生强烈大耀斑的位形特征和动力学条件,可是在这期间,全球耀斑监测所观测到的120多个耀斑(据SGD)中,亚耀斑占81%,1级耀斑占15%,2级耀斑只有3个占4%,而且这3个2级耀斑的X射线级别只达到M6.5,M9.2,M3.9,没有一个达到X级。 在AR5060活动区耀斑活动高峰期的6月28日,29日,30日和7月1日这四天中,云南天文台26CM太阳望远镜观测到其中一个2B/M6.5耀斑(1988年6月29日0737UT)、几个1级耀斑和其它许多亚耀斑。从黑子群和色球单色照片上作耀斑发生点同黑子相对位置的比较,结果是出乎意料的,在结构复杂、运动剧烈的黑子群内部发生的都是小耀斑,而3个2B/M级耀斑都发生在黑子群以外只有卫星黑子浮现和消失的时期和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5060 太阳活动区 面积单位 重联 云南天文台 动力学条件 太阳望远镜 发生点 位形 相对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太阳活动区磁场的一个模型
6
作者 季海生 宋慕陶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7-269,共13页
用时间缓变的非线性无力场模拟超级活动区 (弧岛式大型δ黑子 )的磁场位形 .这个复杂磁场包含了向量磁场的主要观测特征 :正负磁流极端不平衡性 (正负磁流之比为 1∶6) ,U形磁反变线 ,局域磁场的二极子、四极子差异性 .模拟结果可用来... 用时间缓变的非线性无力场模拟超级活动区 (弧岛式大型δ黑子 )的磁场位形 .这个复杂磁场包含了向量磁场的主要观测特征 :正负磁流极端不平衡性 (正负磁流之比为 1∶6) ,U形磁反变线 ,局域磁场的二极子、四极子差异性 .模拟结果可用来解释一些观测结果 :( 1 )大耀斑主要产生在U形中性线的磁性混杂区或四极子区 .( 2 )U形反变线的准双极性区几乎没有大耀斑或耀斑很小 .( 3)活动区内部的大型旋转运动和磁浮运动会导致四极子场磁拓扑分离面产生大型电流片 ,从而引起强烈磁重联 ,产生大耀斑 .计算非线性无力场方法是Woodsbury松弛法在极坐标下的自然推广 ,回避了通常的病态解问题 ,它使线性和非线性无力场解协调起来 ,有一个连续和平滑的过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D 磁场 太阳活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磁场扭绞与耀斑产率
7
作者 林元章 陈建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6-215,共10页
本文以1972年10月的太阳活动区McMath 12094为范例,研究了活动区磁场扭绞与耀斑产率的关系.先在常α无力场模型假定下,以观测到的活动区光球磁场为边值,对活动区在日面中心附近4天(10月28—31日),推算出代表活动区磁场平均扭绞程度的无... 本文以1972年10月的太阳活动区McMath 12094为范例,研究了活动区磁场扭绞与耀斑产率的关系.先在常α无力场模型假定下,以观测到的活动区光球磁场为边值,对活动区在日面中心附近4天(10月28—31日),推算出代表活动区磁场平均扭绞程度的无力因子α,从而外推出活动区在这4天的三维磁力线形态.然后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活动区磁场演化特征,磁场扭绞与耀斑产率的关系,并且近似用单极场模型估算了通过活动区前导大黑子A的电流、电流密度以及因大黑子逆时针旋转造成磁场扭绞所贮存的能量.本文主要结论为:(1)活动区McMath 12094从10月27日起保持较强扭绞,10月30日达到极大,10月31日后扭绞减弱.活动区磁场扭绞的主要原因是光球中的磁流体力学作用所导致的前导大黑子A的逆时针旋转。(2)代表活动区磁场平均扭绞程度的无力因子α与活动区耀斑产率同步变化,表明活动区磁场扭绞与耀斑产率成正相关.(3)通过活动区前导大黑子A的本影电流为4.3—6.6×10~12A,因扭绞产生的自由能贮存为0.44—1.11×10~32erg.活动区中的电流密度达到0.96—1.47×10A·m^(-2).这样高的电流密度可能是该活动区高耀斑产率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扭绞 耀斑产率 太阳活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水平电流的估算
8
作者 季海生 宋慕陶 《紫金山天文台台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在非线性无力场的模型之下,我们设计出了一个估计太阳活动区水平电流的计算方法。解析解的检验表明,该方法是收敛的。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无力场 电流 水平电流 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磁场变化及其相关爆发的研究
9
作者 闫晓理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2-353,共2页
太阳黑子活动和太阳爆发的研究一直是太阳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太阳黑子的形成及其磁场的演化和太阳爆发的关系存在很多秘密.太阳活动区中的磁流浮现、磁流对消和黑子运动都会对太阳高层大气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日珥... 太阳黑子活动和太阳爆发的研究一直是太阳物理的重点和难点.太阳黑子的形成及其磁场的演化和太阳爆发的关系存在很多秘密.太阳活动区中的磁流浮现、磁流对消和黑子运动都会对太阳高层大气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耀斑、日冕物质抛射、日珥(暗条)、日浪等爆发,特别是对地的大的太阳爆发会给日地空间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太阳爆发 磁场变化 太阳黑子活动 日冕物质抛射 日地空间环境 太阳物理 高层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人员的好参考书、研究生入门的好教材——《太阳活动区物理》
10
作者 甘为群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8-98,共1页
专著《太阳活动区物理》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发行。该专著由作者,南京大学方成院士、丁明德教授和陈鹏飞教授,以多年来的太阳物理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科研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太阳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主要阐述了... 专著《太阳活动区物理》最近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和发行。该专著由作者,南京大学方成院士、丁明德教授和陈鹏飞教授,以多年来的太阳物理学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科研为基础,并结合国内外太阳物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主要阐述了研究太阳活动区和各种太阳活动现象的观测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太阳物理学 研究生 研究人员 参考书 教材 入门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短波衰落事件的太阳活动区磁场位形先兆
11
作者 张桂清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6-186,共11页
本文利用北京天文台提供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活动区纵场磁图对1988年的18个活动区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强SWF耀斑的先兆.结果表明,一磁流在异极性磁流区浮现,同极性磁流合并、异极性磁流侵入和纵向磁场强度剧增4种磁位形演化与强SWF耀斑有... 本文利用北京天文台提供的高空间分辨率的活动区纵场磁图对1988年的18个活动区进行分析研究,以寻求强SWF耀斑的先兆.结果表明,一磁流在异极性磁流区浮现,同极性磁流合并、异极性磁流侵入和纵向磁场强度剧增4种磁位形演化与强SWF耀斑有密切关系。文中还用1988年9—10月份的25个活动区的磁图和耀斑资料佐证上面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磁场 耀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上空两个微波超快速吸收现象的观测与分析
12
作者 陈晓娟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2-397,共6页
1987年5月19日世界05h50m17-05k50m25s和1986年6月29日世界时07h38m50s-07h38m58s两个罕见的微波超快速吸收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活动区NOAA/USAF4808和5060上空的3.67GHz和4.00GHz大气层中.当云南天文台高时间分辨率射电望远镜观测到这... 1987年5月19日世界05h50m17-05k50m25s和1986年6月29日世界时07h38m50s-07h38m58s两个罕见的微波超快速吸收现象分别出现在太阳活动区NOAA/USAF4808和5060上空的3.67GHz和4.00GHz大气层中.当云南天文台高时间分辨率射电望远镜观测到这种吸收现象时,在2.84GHz和1.42GHz大气层中出现的是尖峰辐射,两次超快速吸收现象的显著观测特征是:(1)吸收期的持续时间为20—25ms;(2)吸收的流量范围在17-215s.f.u.;(3)超快速吸收形态与快速吸收形态基本相似;(4)超快速吸收现象均叠加在秒级爆发上,秒级爆发分别为44NS和46C型;(5)相伴随的Ha耀斑分别为SF级和3B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电爆发 尖峰辐射 微波吸收 太阳活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磁场与CMEs和太阳质子事件
13
作者 张桂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S1期43-51,共9页
文中选了5 个典型活动区, 分析了这些活动区的磁场, 与活动区相应的CMEs, 太阳爆发事件和太阳质子事件我们发现, 对于E ≥10meV 的太阳质子事件有相应的源活动区, 源耀斑和CME; 活动区矢量磁场有剪切, 磁场剪切... 文中选了5 个典型活动区, 分析了这些活动区的磁场, 与活动区相应的CMEs, 太阳爆发事件和太阳质子事件我们发现, 对于E ≥10meV 的太阳质子事件有相应的源活动区, 源耀斑和CME; 活动区矢量磁场有剪切, 磁场剪切越强质子事件越强; 多数在质子耀斑发生前出现磁流浮现; 太阳10cm 射电爆发持续时间长文中结果还佐证了Shealy 等的结果: X 射线耀斑的长持续时间与CME 的发生正相关另外,在5 个活动区中, 有三个大耀斑发生前没有明显的磁剪切作为它们的先兆, 它们是非质子源耀斑这是Moore, Hagyard 和Dav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CMES 太阳质子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卫星黑子与高能耀斑
14
作者 洪琴芳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8年第1期24-32,共9页
对十个活动区出现的卫星黑子进行分析,据它们不同的形态、发展状况及在耀斑活动中的作用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结果表明,高能耀斑与卫星黑子有密切关系。随着卫星黑子的出现,发展在活动区中可经常产生耀斑。如果卫星黑子是静止的,通常... 对十个活动区出现的卫星黑子进行分析,据它们不同的形态、发展状况及在耀斑活动中的作用大致分成三种类型。结果表明,高能耀斑与卫星黑子有密切关系。随着卫星黑子的出现,发展在活动区中可经常产生耀斑。如果卫星黑子是静止的,通常没有耀斑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卫星黑子 高能耀斑 太阳活动区 黑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太阳活动区中纵向磁场的分形特征(英文)
15
作者 王华宁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395-400,共6页
本文研究了1990年3月25日活动区AR5988和1990年8月30日活动区AR6233中太阳磁场的分形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活动区中的纵向磁场分布不满足分形布朗曲面;(2)两个活动区中磁场的分形特征十分不同;(3)描述这两个活动区磁场... 本文研究了1990年3月25日活动区AR5988和1990年8月30日活动区AR6233中太阳磁场的分形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两个活动区中的纵向磁场分布不满足分形布朗曲面;(2)两个活动区中磁场的分形特征十分不同;(3)描述这两个活动区磁场分形特征的四个统计参置随时间演化,本文扼要讨论了这些结果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磁场 分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FT特征检测和密度峰值聚类的太阳活动区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博 刘磊 +4 位作者 郑胜 杨珊珊 曾曙光 黄瑶 罗骁域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71,共9页
太阳活动区是太阳大气中产生各种活动现象的区域,精确地检测和识别太阳活动区对理解太阳磁场的形成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根据太阳活动区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和密... 太阳活动区是太阳大气中产生各种活动现象的区域,精确地检测和识别太阳活动区对理解太阳磁场的形成机制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根据太阳活动区结构较为复杂的特点,基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和密度峰值聚类(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DPC)算法的优越性,提出了一种太阳活动区的自动检测和识别方法.首先,对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SDO)日震和磁场成像仪(Helioseismic and Magnetic Imager,HMI)的纵向磁图进行对比度增强;然后采用SIFT方法提取出全日面磁图中的特征点;最后利用DPC算法将特征点进行聚类,从而自动检测和识别出太阳活动区.研究结果表明,SIFT和DPC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不需要人工交互的情况下准确地自动检测出太阳活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磁场 太阳活动区 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太阳活动区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健 杨云飞 +4 位作者 苏江涛 刘海燕 李小洁 梁波 冯松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0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太阳活动区是各类太阳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剧烈的太阳活动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准确地检测与跟踪太阳活动区对监控和预报空间天气非常重要.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YOLOv3-spp和DeepSort,提出了一种太阳活动区检测和跟踪方法(Active ... 太阳活动区是各类太阳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剧烈的太阳活动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准确地检测与跟踪太阳活动区对监控和预报空间天气非常重要.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YOLOv3-spp和DeepSort,提出了一种太阳活动区检测和跟踪方法(Active Regions Detection and Tracking Method,ARDTM),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易将一个太阳活动区误检测为多个,或者多个太阳活动区误检测为一个的问题;及时捕获新产生的太阳活动区和终止跟踪消失的太阳活动区,有效提高了太阳活动区的跟踪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检测和跟踪不同望远镜、不同时间间隔序列图像中的太阳活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检测与跟踪 深度学习 YOLOv3-spp DeepS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方法对太阳活动区主要参量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琳 敦金平 +1 位作者 张效信 蒋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5-772,共8页
太阳耀斑与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通常与太阳活动区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的建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1997—2010年太阳质子事件所在活动... 太阳耀斑与太阳质子事件的发生通常与太阳活动区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深入分析有助于太阳耀斑和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模型的建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1997—2010年太阳质子事件所在活动区的主要参量进行分析,选取的参量包括黑子磁分类、McIntosh分类、太阳黑子群面积、10.7 cm射电流量、耀斑指数、质子耀斑位置和软X射线耀斑强度.结果得到81个太阳活动主成分得分值排序(得分值代表每个事件的强弱),与太阳质子事件峰值流量、太阳黑子年均值以及10.7 cm射电流量年均值的对比显示相似度非常高,表明主成分得分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太阳活动的强弱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方法 太阳活动区 太阳质子事件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8年12月太阳活动区色球形态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久康 李琼英 曹莹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89年第S1期98-102,共5页
1988年12月日面(N26,L277) 出现黑子群(云台编号88374;AR5278)、13日几乎在日面同一纬度(N24,L267)又浮现一群黑子(云台88376,AR5280),在穿越日面期间两活动区爆发了一系列光学耀斑,爆发的耀斑数前者约为后者的三倍。18cm耀斑巡视望远... 1988年12月日面(N26,L277) 出现黑子群(云台编号88374;AR5278)、13日几乎在日面同一纬度(N24,L267)又浮现一群黑子(云台88376,AR5280),在穿越日面期间两活动区爆发了一系列光学耀斑,爆发的耀斑数前者约为后者的三倍。18cm耀斑巡视望远镜取得了上述活动区的大部分资料。 AR5278活动区谱斑一直都不太亮,且呈分散块状。弯曲的暗条围绕前导黑子呈复杂结构,两黑子群中间的“谱斑走廓”很窄狭,磁场图上此区域磁场梯度最大。16日的2B/X4.8级大耀斑是该活动区最大的一次。伴随强列的Ⅳ型射电爆发,还引起了电离层突然扰动及质子事件。该耀斑爆发之前的0826UT先出现几个小亮点,0832UT小亮点面积迅速增大并逐渐联成大耀斑,覆盖主黑子半影及本影。耀斑最亮处恰恰位于“走廊”之上,在耀斑爆发期间周围的谱斑有明显的增亮现象(见图1)。活动区两边有一较大暗条在耀斑爆发前后的两天里变化不大,后来才渐渐变宽至20日后瓦解、消失,活动区也逐渐衰退。 此活动区另一特点是:两活动区之间有一较大暗条,爆发的耀斑局限在暗条一侧(见图)而无法穿越。另外,有几次耀斑爆发位置跨越黑子区。 该活动区后随部分耀斑多于在前导的,异极性区更易发生(见附表)。 与AR5278活动区密接的AR5280活动区,谱斑亮度低,面积小,暗条少且不明显,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黑子半影 射电爆发 前导黑子 且不明 子群 日面 云台编 FILAMENT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活动区的自动观测方法及程序设计
20
作者 杨晓宁 栗志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1991年第1期21-28,共8页
本文提出了用计算机技术对太阳活动区进行自动观测的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所设计的自动观测系统程序。
关键词 太阳活动区 光学观测 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