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极云手联合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英 王杰宁 +1 位作者 于小明 陆琰 《中医康复》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结合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接受太极云手训练结合结合机器人辅助训练,对照组接受机器人辅助训练。...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结合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手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接受太极云手训练结合结合机器人辅助训练,对照组接受机器人辅助训练。两组的训练频率为60min/天,5天/周,持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腕手部分、Wolf运动功能量表(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箱块测试(Box and Block test,BBT)、握力和捏力来评估受试者的手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4周后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组间比较,WMF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腕手部分、BBT、握力和捏力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太极云手结合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太极云手 机器人辅助训练 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太极云手中医特色功能训练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陈罗西 梁俊豪 张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8期2536-2540,2549,共6页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太极云手中医特色功能训练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效果,以优化诊疗方案。方法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40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 目的评价针刺联合太极云手中医特色功能训练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效果,以优化诊疗方案。方法选取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40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物理治疗+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太极云手中医特色功能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干预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脊髓损伤分级(ASIA神经功能分级)、肌力[下肢运动评分(LEMS)]、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评分)与运动耐力(起立-步行计时、10 m步行时间)及步行功能[步行功能分级(Holden)]。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和Holden分级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LEMS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起立-步行计时、10 m步行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太极云手中医特色功能训练可促进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平衡能力与独立行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脊髓损伤 针刺 太极云手 中医特色功能训练 神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对社区康复改善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庞秀明 庞秀宇 +4 位作者 王艳 陈晶 何鑫 王媛 赵健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1924-1925,共2页
目的:观察太极云手对社区康复改善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7年1月~2018年6月60例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及采取太极云... 目的:观察太极云手对社区康复改善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7年1月~2018年6月60例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分为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的对照组及采取太极云手训练的观察组各30例,训练12周后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训练前两组TUGT评分、单腿闭眼站立时间、BBB评分、MF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训练后观察组单腿闭眼站立时间、BBB评分大于或长于对照组,TUGT评分、MF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康复中应用太极云手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康复方法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功能障碍 社区康复 太极云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改善慢性腰痛患者本体感觉30例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志刚 龚德贵 +2 位作者 王心城 谢强文 陈水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3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太极云手改善腰痛患者本体感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腰部常规推拿治疗+太极云手锻炼,对照组30例仅以腰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及本体感觉的改变。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VA... 目的观察太极云手改善腰痛患者本体感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以腰部常规推拿治疗+太极云手锻炼,对照组30例仅以腰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及本体感觉的改变。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及本体感觉评分均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结论太极云手能够改善慢性腰痛患者本体感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云手 腰痛 本体感觉 太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对预防颈性眩晕患者复发的康复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曹云 江苏珍 李秀霞 《福建中医药》 2012年第5期41-42,共2页
颈性眩晕是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其特点是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可因颔椎小关节紊乱的纠正而得到缓解。该病以中老年人多发,也可见于部分青年人,呈反复发作性,严重影响着患者日常的生活与... 颈性眩晕是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其特点是头颈部前后屈伸及左右转动时突发眩晕,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可因颔椎小关节紊乱的纠正而得到缓解。该病以中老年人多发,也可见于部分青年人,呈反复发作性,严重影响着患者日常的生活与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太极云手 复发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训练联合中药熏洗对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丁丽 程建兰 +1 位作者 万小微 于小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9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训练联合中药熏洗对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帕金森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单纯美多芭治疗)与观察组(药物联合太极云手和中药熏蒸)各4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erg平衡(BBS)评分、...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训练联合中药熏洗对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帕金森患者8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单纯美多芭治疗)与观察组(药物联合太极云手和中药熏蒸)各40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Berg平衡(BBS)评分、“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步速步长指标,并评价临床有效率。结果干预后,2组BBS评分、TUGT时间、步速步长指标均优于干预前(P<0.05);组间对比,对照组各项指标数值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太极云手联合中药熏蒸相较于单纯使用美多芭,更有利于提高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云手 帕金森 中药熏蒸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樊秋燕 丁美舟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4期38-41,45,共5页
目的探究太极云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PCI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太极云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行PCI术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太极云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评分及心脏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LVEDV均低于干预前,LVEF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LVEDV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患者采用常规干预+太极云手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临床症状评分,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云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心脏功能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付孝翠 顾浩 +3 位作者 徐学良 孙丹 张弛 毕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每组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支持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A...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联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20例)、B组(20例)、C组(20例),每组均给予相同的基本支持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太极云手练习,B组给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C组采取太极云手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综合治疗。治疗时间为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 of Upper Extremity,FMA-UE)评定、Barthel指数(BI)评定以及利用等速测试系统进行肘关节位置觉绝对误差角度的评定。结果:2个月后,各组患者的FMA-UE和BI评分均显著提高,肘关节位置觉绝对误差角度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比较,C组优于A组、B组(P <0. 05)。结论:太极云手结合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有助于本体感觉的恢复及上肢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云手 脑卒中 本体感觉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对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燕琼 李兰丽 魏文 《福建中医药》 2013年第5期57-58,共2页
乳腺癌,中医谓"乳岩",由六淫内侵,肝脾气郁,冲任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结于乳络而成[1]。目前治疗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但手术创伤往往破... 乳腺癌,中医谓"乳岩",由六淫内侵,肝脾气郁,冲任失调,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滞血瘀、痰凝、邪毒结于乳络而成[1]。目前治疗乳腺癌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2]。但手术创伤往往破坏了患者的肌肉、血管及神经,不但使患者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也带来躯体与心理方面的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和整体护理水平不断提高,乳腺癌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练及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太极云手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对6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对象及方法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 太极云手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学说的太极云手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辉 蔡憐环 何伟秀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0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脑肠轴学说的太极云手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72例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基于脑肠轴学说的太极云手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72例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与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太极云手治疗。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疲劳程度、Bristol大便性状及血浆中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血清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疲劳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疲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大便性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HT、NPY、SP、CG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5-HT、NPY、SP、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云手对CFS患者胃肠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常规疗法,且对5-HT、NPY、SP、CGRP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云手 慢性疲劳综合征 脑肠轴 胃肠功能 功法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训练对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心缘 《临床研究》 2021年第6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丰富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功能训练项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康复病区及康复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入组顺序采用随机...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的疗效,丰富脑卒中患者上肢康复功能训练项目。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田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康复病区及康复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按入组顺序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方法基础上加入太极云手的训练。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0天后进行WOLF上肢运动功能评定(WMFT)评分、Brunnstrom分期、Lovett肌力评定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分期未见明显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MFT评分、Lovett肌力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云手训练有助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太极云手 脑卒中 上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忆生 阮雪萍 +1 位作者 李博文 张荣照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8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1例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1)。所有患者到院后均...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1例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按信封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1)。所有患者到院后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太极云手”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肺部X线片分级、呼吸功能指标[补吸气量(IC)、补呼气量(ERV)、潮气量(VT)、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和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部X线片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C、ERV、VT及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CRP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云手”联合高流量湿化氧疗可有效促进吸入性肺炎并肺实变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改善其呼吸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性肺炎 肺实变 高流量湿化氧疗 太极云手 炎症反应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对颈性眩晕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剑 陈长兴 蔡树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骨伤康复科门诊所有颈性眩晕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推拿、针灸、牵引等治疗,太极云手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太极云手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骨伤康复科门诊所有颈性眩晕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推拿、针灸、牵引等治疗,太极云手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练太极云手,观察治疗前后改善症状与功能量表评分、活动度、椎动脉血流速(Vm)等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功能评分(25.41±3.49)分、旋转角度左旋(68.79±7.48)°、右旋(68.01±7.51)°及右侧椎动脉Vm(36.18±5.81)cm/s、左侧椎动脉Vm(37.29±4.38)cm/s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云手练习可以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活动度、椎动脉血流速度,可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云手 颈性眩晕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速 颈肌功能测试仪(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下对太极云手习练者运动强度的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菊 韦伟南 华世民 《中华武术》 2021年第10期111-113,共3页
心率是一项简单且具有价值意义的能够反应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1]。且有研究发现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为了让更多习练者在练习太极云手时,了解其运动强度,本文通过心率监测实验对太极云手的运动强度进行了探究。结果:... 心率是一项简单且具有价值意义的能够反应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1]。且有研究发现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为了让更多习练者在练习太极云手时,了解其运动强度,本文通过心率监测实验对太极云手的运动强度进行了探究。结果: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太极云手运动强度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来看太极云手是一项小强度的运动,也属于有氧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因素 太极云手 运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菌轴学说探讨太极云手对卒中后疲劳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陈辉 蔡憐环 黄丽梅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28-531,共4页
目的:以脑-肠-菌轴学说为基础研究分析太极云手对卒中后疲劳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卒中后疲劳患者,时间跨度分布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通过随机数字分配,将36例纳入患者分配至治疗组,执行太极云手... 目的:以脑-肠-菌轴学说为基础研究分析太极云手对卒中后疲劳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卒中后疲劳患者,时间跨度分布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通过随机数字分配,将36例纳入患者分配至治疗组,执行太极云手干预方式,把余下36例纳入患者分配至教育组,执行行为认知教育,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胃肠功能影响、肠道菌群检测值进行对比观察。结果:(1)干预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水平相较于教育组更加优越,计算结果P<0.05;(2)干预后,治疗组疲劳程度评分相较于教育组更加优越,计算结果P<0.05;(3)两组均没有Ⅳ型、Ⅴ型大便性状患者,治疗组大便性状优良率达到91.67%(33/36),相较于教育组的72.22%(26/36)更加优越,计算结果P<0.05;(4)治疗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检测水平,相较于教育组明显偏低,计算结果P<0.05。结论:卒中后疲劳患者接受太极云手干预方式,能够调节胃肠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菌轴学说 太极云手 卒中后疲劳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在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启示
16
作者 蔡菊 华世民 +1 位作者 石杰传 韦伟南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第4期188-191,共4页
本研究通过借助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高校太极拳专业组和初学组的学生进行太极云手动作的数据采集,再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他们所学太极拳中的“云手”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探究两组太极云手的动作机制及原理的差异特征,从而得出太... 本研究通过借助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高校太极拳专业组和初学组的学生进行太极云手动作的数据采集,再采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对他们所学太极拳中的“云手”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以探究两组太极云手的动作机制及原理的差异特征,从而得出太极拳课堂教学的启发。结果表明:专业组与初学组的技术差异特征表现在髋关节、膝关节的矢状面和冠状面的运动轨迹、峰值角度上,且专业组髋关节的活动范围与初学组更大。结论:教师在太极拳教学时应设计好准备活动,同时也应提高自身太极拳运动技术,以保障太极拳教学过程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才能提升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云手 高校体育课堂 运动学 教学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金天宇 曹方正 +3 位作者 张哲宇 江秉泽 徐良额 徐彬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P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组、单纯太极云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时间为90d。观察干预前后Berg平衡...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训练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PD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组、单纯太极云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干预时间为90d。观察干预前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IⅢI(UPDRS-II)评分、计时站立-行走测试(TUGT)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MBI)评分、90d内跌倒次数以及不良事件出现率。结果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组治疗后BBS评分、UPDRS-III评分、TUGT时间均优于单纯太极云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组患者跌倒率低于单纯太极云手组和对照组(P<0.05),且总体跌倒次数也相对更少。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太极云手训练更好地改善了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减少患者跌倒率及跌倒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蒸 太极云手 帕金森病 平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太极“云手”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平衡功能以及弥散张量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覃波 邵晨兰 +3 位作者 赵卫卫 肖华 龙华 廖振洪 《颈腰痛杂志》 2020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太极“云手”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后平衡功能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SM患者58例,均行经后路... 目的探讨改良太极“云手”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术后平衡功能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SM患者58例,均行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且术后平衡功能恢复较差。将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平衡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太极“云手”训练,即10 min的常规太极“云手”训练,10 min的闭目“云手”训练,10 min的静坐调息后意念“云手”训练。干预8周,观察两组的平衡功能量表评分(BBS评分和Fugel-Meyer平衡评分)、稳定极限范围(limit of stability,LOS)、其他平衡测试(起立-走测试、强化Romberg测试、闭眼单足站立测试)以及弥散张量成像(DTI)。结果在BBS评分和Fugel-Meyer评分方面,8周后两组均获得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BB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OS平衡测试和DTI方面,8周后两组均获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的LOS平衡测试与向异性分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起立-走测试、强化Romberg测试、闭眼单足站立测试方面,8周后两组获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在3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将传统太极“云手”进行改良,运用在CSM患者的术后康复中取得较显著疗效,填补了相关空白,为临床康复提供了新依据,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平衡功能障碍 脊髓型颈椎病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手太极操”对急性心梗介入术后心脏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静 王蓓 +2 位作者 梁春 王家美 赵笑尘 《上海护理》 2017年第4期42-45,共4页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患病人数的不断上升,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医疗及经济负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AMI的有...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随着患病人数的不断上升,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医疗及经济负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AMI的有效手段,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但PCI并不能消除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致病因素…。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太极 心脏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患者ADL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史优波 张微微 +2 位作者 李宁宁 曹建平 何松彬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9期150-154,共5页
目的评价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脑卒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评价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脑卒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方案。评价两组的肢体功能、BI指数、BBS评分、FMA上肢及下肢评分、WHOQOL-BREF量表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I指数[(81.76±11.44)分vs(64.38±14.71)分]、BBS评分[(47.11±2.59)分vs(41.53±5.66)分]、FMA上肢评分[(45.62±6.77)分vs(38.01±8.42)分]及下肢评分[(27.84±5.43)分vs(23.15±6.69)分]、WHOQOL-BREF量表生理领域[(14.4±1.9)分vs(12.1±2.1)分]、心理领域[(17.1±2.5)分vs(13.5±2.4)分]、社会关系领域[(13.7±1.4)分vs(11.1±1.5)分]、环境领域[(19.1±2.4)分vs(16.4±2.6)分]等各领域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71.2±6.1)分vs(59.8±6.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云手”运动结合Orem自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有利于ADL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 Orem自理护理 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