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朱熹理气共时性相即思路与其天理人欲观的内在矛盾
1
作者 吴洲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7年第6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天理人欲 共时性 实然状态 理一分殊 理气先后 朱子 道德判断 规定性 朱熹 形式与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存天理,灭人欲”看朱熹的道家思想 被引量:4
2
作者 熊铁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0-44,共5页
朱嘉等人的理学,在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道家思想,从“存天理,死人欲”这一理学核心和纲领的形成,也可以清楚的证明。天理、人欲对立,在《淮南子》和《礼记》中就有明显的论述,两书有完全一样的文字说明对立,但如何解决... 朱嘉等人的理学,在形成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吸收了道家思想,从“存天理,死人欲”这一理学核心和纲领的形成,也可以清楚的证明。天理、人欲对立,在《淮南子》和《礼记》中就有明显的论述,两书有完全一样的文字说明对立,但如何解决这种矛盾,两书的主张又完全不同,《礼记》主张用和乐教化,《淮南子》主张心性修养。理学家们的主张显然从黄老道家《淮南子》中得到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天理人欲 道家 淮南子 礼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天理”“人欲”
3
作者 杨达荣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37-42,共6页
再论“天理”“人欲”□杨达荣“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命题和归宿。笔者去年写过《朱熹的天理人欲辨析》一文①,主要从历史背景分析理欲之辨的伦理意义。本文打算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意义上,讨论天理人欲论在中国传统文化... 再论“天理”“人欲”□杨达荣“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命题和归宿。笔者去年写过《朱熹的天理人欲辨析》一文①,主要从历史背景分析理欲之辨的伦理意义。本文打算从更深层次和更广泛意义上,讨论天理人欲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一、“天理”“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 行为规范 天理人欲 地主阶级 封建社会 之辨 《礼记·乐记》 《礼记》 宋明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理·人欲·狐鬼神魅——《聊斋志异》的理学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谭开义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7-158,254,共13页
理学是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理学的最大特色是天理论。理学家认为“三纲五常”即至诚至善的天理,万物与人在物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禀受了天理,但人心是“气聚之物”,它包含了邪恶的因素——人欲,人若不时时具警惕之心,人欲就会将天理遮... 理学是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理学的最大特色是天理论。理学家认为“三纲五常”即至诚至善的天理,万物与人在物化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禀受了天理,但人心是“气聚之物”,它包含了邪恶的因素——人欲,人若不时时具警惕之心,人欲就会将天理遮蔽。理学家因此而认为人有两重人格心理:人心与道心。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微,天理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所以他们强调以天理来克制人欲,即“存天理,灭人欲”。二程说:“不是天理,便是人欲。……无人欲即皆天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朱熹说:“天理人欲常相对。”(《朱子语类》卷十三),“学者学圣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聊斋》 王六郎 异史氏 理学家 《朱子语类》 人物形象 天理人欲 《女论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理性面目出现的非理性现象──浅析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非理性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勤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1期74-78,共5页
关键词 程朱理学 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现象 天理人欲 理性概念 封建伦理道德 以理节 理学家 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重评朱熹的理欲观 被引量:4
6
作者 熊吕茂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14,共4页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史...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史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朱熹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对于我们反腐倡廉、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膨胀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存天理 人欲' 宋明理学 思想家 哲学家 教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士金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8-30,共3页
 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思考,是其整个理学思想的核心。正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有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朱子理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天理"的内涵并不单纯是指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更重要的是指宇宙天地间一切...  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思考,是其整个理学思想的核心。正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有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朱子理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天理"的内涵并不单纯是指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更重要的是指宇宙天地间一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正向定理;"人欲"决不是指人们的正常的物质欲望和生活欲望,而是指那些违背社会健康发展之内在规律的邪恶的不正当的个人私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哲学思想 理学思想 伦理道德 物质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理”与“人欲”的较量——《红楼梦》中的李纨悲剧意蕴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程建忠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27-30,44,共5页
李纨作为封建贵族之家的一个青春寡妇,在严酷的"存理灭欲"的封建礼制下,封建宗法社会千方百计地要把她塑造成"恪守封建礼节之完人",而李纨却自始至终燃烧着青春生命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情"与&q... 李纨作为封建贵族之家的一个青春寡妇,在严酷的"存理灭欲"的封建礼制下,封建宗法社会千方百计地要把她塑造成"恪守封建礼节之完人",而李纨却自始至终燃烧着青春生命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情"与"礼"、"天理"与"人欲"的较量中,李纨的行为语言昭示着:正常人欲的强大力量和美好人性的不可战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纨与礼完 天理人欲 人性的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天理,灭人欲”之产品设计观
9
作者 王少云 《武夷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9,共3页
针对目前在所有设计领域占主导性地位的"刺激消费者无休止的欲望为终极目标"的设计指导思想,文章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天理"自然在产品设计中的影响,探索设计者如何遵循自然,秉持持续、和谐发展设计观,并... 针对目前在所有设计领域占主导性地位的"刺激消费者无休止的欲望为终极目标"的设计指导思想,文章从产品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天理"自然在产品设计中的影响,探索设计者如何遵循自然,秉持持续、和谐发展设计观,并从产品语义学角度分析研究在设计过程中如何把握"人欲"尺度的控制与运用等,论证"存天理,灭人欲"之观点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具有切实可行的根本性指导作用,提出以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这个朴素自然规律为理论基础的产品设计观;并希望以此引起设计界的重视,重新审视当前刺激消费欲望为目的的设计思路及导向,唤醒设计师们早已消失的社会责任感,走向一条具有快速且可持续性发展的产品设计之路,利国利民,留福与子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理 人欲 产品设计 产品语义学 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现代启示——重评朱熹的理欲观
10
作者 熊吕茂 《黄山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2-25,共4页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 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 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们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的片面批判,给中国哲学史界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今天我们重新研究朱熹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存天理,灭人 欲"的思想,时于我们反腐倡廉、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膨胀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作 用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天理 人欲 宋明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理人欲,几微之间——从互文性角度透视不同文本中朱熹“天理”“人欲”思想的表述区别与内在统一
11
作者 周王蔧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第9期189-193,共5页
一、总述在朱熹(1130-1200)思想体系关于修养心性方法的论述中,"天理"和"人欲"是一组关键词汇,也是引起后人误解较多的一组词汇。后人产生误解和误读,往往是由于单拿出来朱熹的某一段论述文本,将这一文本中"天... 一、总述在朱熹(1130-1200)思想体系关于修养心性方法的论述中,"天理"和"人欲"是一组关键词汇,也是引起后人误解较多的一组词汇。后人产生误解和误读,往往是由于单拿出来朱熹的某一段论述文本,将这一文本中"天理""人欲"的含意作为朱熹"天理""人欲"整体思想的代表。但是,如果我们跨越文本,将涉及"天理""人欲"的不同文本拿到一起对比,我们会发现"天理""人欲"在这些文本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绝对的含意,这两个词汇的含意是相对化的、在一定程度上含混不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理论 文本结构 天理人欲 词意 惟精惟一 天地之性 方寸之间 自我修正 磨些 天理
原文传递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及其与朱熹理欲论之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乐爱国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53,共8页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q... 王阳明的"去人欲而存天理"来自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且二者又存在诸多差异,主要有三:其一,朱熹讲"性即理",既讲人之性又讲物之性,并且认为人、物之性都是禀赋天理而来;与此不同,王阳明讲"心即理",以为天理即人之道心,人之良知。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而穷其理"之说,认为"去人欲而存天理"只是就心上讲求,"存天理"只在于"去人欲"。其三,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人欲而存天理 朱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督教禁欲主义与“存天理,灭人欲”思想之异同
13
作者 谢扬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8期145-147,共3页
基督教禁欲主义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虽极其相似却又有差异。其二者的相似性表现为两者的规劝方式都是引导人“向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差异性则表现为:(一)完善自身之路存在差异,基督教禁欲主义包括饮食、性... 基督教禁欲主义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虽极其相似却又有差异。其二者的相似性表现为两者的规劝方式都是引导人“向善”,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差异性则表现为:(一)完善自身之路存在差异,基督教禁欲主义包括饮食、性、行为语言禁忌;而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则是提出在满足基本生存欲望后,控制不断膨胀的欲望;(二)对待女性主体存在差异,禁欲主义具有严重的反女性主义倾向,而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对女性贞节的道德要求走向了极端,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禁主义 天理 人欲 异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勒兹游牧政治哲学的欲望动力论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景君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4,共6页
游牧政治的提出是西方政治哲学自启蒙以来的一次大的转向企图。游牧式政治既是对现代政治的逃逸与反叛,也是对现代政治哲学的平面化。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架构分析游牧政治哲学的欲望动力,说明欲望、激情来源于实践活动,只有与实践的... 游牧政治的提出是西方政治哲学自启蒙以来的一次大的转向企图。游牧式政治既是对现代政治的逃逸与反叛,也是对现代政治哲学的平面化。从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架构分析游牧政治哲学的欲望动力,说明欲望、激情来源于实践活动,只有与实践的再结合才能使其转变成现实生产力,才能理解游牧政治力求冲破现代主义哲学的"理性总体化"约束,实现立足于欲望的"非理性游牧化"以把握政治哲学,无疑是一种从道德性政治向事实性政治部分回归的理论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政治 动力论 后现代政治哲学 天理人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理学家胡宏的理欲论和圣人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汉民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89年第6期65-70,共6页
胡宏(公元1105~1161年),字仁仲,号五峰,福建省崇安人,为南宋初年著名理学家。胡宏的学术思想涉及到理学的各个方面,其中的理欲论和圣人论较有特色。本文拟对这一思想作一探讨。理欲论“理欲之辨”是理学家们热烈讨论的议题之一。胡宏... 胡宏(公元1105~1161年),字仁仲,号五峰,福建省崇安人,为南宋初年著名理学家。胡宏的学术思想涉及到理学的各个方面,其中的理欲论和圣人论较有特色。本文拟对这一思想作一探讨。理欲论“理欲之辨”是理学家们热烈讨论的议题之一。胡宏理学思想的特色之一,就在于他对“理欲之辨”作出了不同于理学正统派的回答。这可以从“体”与“用”两个方面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宏 圣人 之辨 宋代理学家 天理 伦理思想 形而上 天理人欲 知言 道德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理欲观评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嘉 《学海》 2001年第4期174-177,共4页
关键词 天理人欲 人生观 享乐主义 世界观 快乐论 道德观 杨朱篇 人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熹理欲观的价值义蕴
17
作者 刘兴邦 《船山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问题是宋明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也是朱熹理学思想讨论的主要问题。天理与人欲关系讨论的中心是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社会伦理道德与社会物质利益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朱熹天理人欲关系的讨论,以揭示朱熹对社会群... 天理与人欲的关系问题是宋明理学讨论的主要问题,也是朱熹理学思想讨论的主要问题。天理与人欲关系讨论的中心是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社会伦理道德与社会物质利益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朱熹天理人欲关系的讨论,以揭示朱熹对社会群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社会伦理道德与社会物质利益关系的积极主张和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伦理道德 群体利益 《朱子语类》 社会物质利益 天理人欲 个体利益 天理人欲 物质生活 物质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船山理欲观及其哲学基础探析
18
作者 吴远 《船山学刊》 CSSCI 1995年第2期1-11,共11页
(一)天理即人欲 天理、人欲之辨,是宋明理学家(特别是程朱一系理学家)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但程朱理学在此问题上的最基本的观点之一,是严分天理、人欲,把天理、人欲分为二截,倡“存天理、灭人欲”。此一观点受到陆王一系心学家的尖... (一)天理即人欲 天理、人欲之辨,是宋明理学家(特别是程朱一系理学家)谈论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但程朱理学在此问题上的最基本的观点之一,是严分天理、人欲,把天理、人欲分为二截,倡“存天理、灭人欲”。此一观点受到陆王一系心学家的尖锐批评。陆王心学在此问题上强调合天理、人欲为一,主张天理即人欲。如果从理论思辨的角度说,天理、人欲问题至陆王心学已告一段落。但是,应该看到,陆王倡天理即人欲的理论基础是“心一元论”,把天理与人欲最终都统一到“心”之上。这种思想后来又遭到不少思想家的反对,其中,能够从哲学理论的高度对这种思想进行较深刻、系统的分析和批判的,当推明清之际的哲学家王船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船山 《读四书大全说》 哲学基础 本体论 思维模式 天理人欲 《张子正蒙注》 体用关系 程朱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特的理欲观——试论胡宏对魏了翁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鞠巍 王小丁 《船山学刊》 CSSCI 2008年第1期79-81,共3页
胡宏的"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理欲观与正统理学有很大不同。在处理天理与人欲问题上,他主张两者共同处于同一生命体之中,不能截然分开,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不能完全摒弃人欲。这种思想对湖湘后学—魏了翁... 胡宏的"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理欲观与正统理学有很大不同。在处理天理与人欲问题上,他主张两者共同处于同一生命体之中,不能截然分开,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合适的结合点,不能完全摒弃人欲。这种思想对湖湘后学—魏了翁有深刻影响。魏了翁不仅坚持了此观点,而且应用于实践之中,体现出鲜明的湖湘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宏 天理人欲 同体异用 同行异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夫之的理欲观
20
作者 王延元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8-31,共4页
怎样看待王夫之的理欲观,关系到如何判定王夫之思想的阶级属性。有些同志把王夫之视为“早期启蒙思想家”、“新兴市民阶层”的代言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认为王夫之在论及天理人欲时,提出了“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命题”。在我... 怎样看待王夫之的理欲观,关系到如何判定王夫之思想的阶级属性。有些同志把王夫之视为“早期启蒙思想家”、“新兴市民阶层”的代言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认为王夫之在论及天理人欲时,提出了“反对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命题”。在我看来这种看法未必合乎实际。启蒙论者强调王夫之的理欲观同程朱之说的对立,并藉此证明王夫之是反禁欲主义的思想家。这种看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王夫之在论述天理人欲时,所持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与程朱固然有所不同,但是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丝毫也没有动摇他的封建道德观念,恰恰相反,倒是牢固的封建道德观念限制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所以就道德观而论王夫之与程朱之间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理人欲 唯物主义观点 反禁主义 道德观念 早期启蒙思想 阶级属性 程朱 自然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