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俄乌冲突导航对抗的GNSS干扰源天基监测研究
1
作者 宗文鹏 贾小林 +1 位作者 王龙 张奋 《舰船电子对抗》 2025年第1期12-17,23,共7页
卫星导航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覆盖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武器装备,然而卫星导航天然的脆弱性导致其容易被干扰,战时将对武器装备效能发挥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战争失利。以卫星导航对抗为主体的导航战已成为一种新... 卫星导航凭借其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覆盖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武器装备,然而卫星导航天然的脆弱性导致其容易被干扰,战时将对武器装备效能发挥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战争失利。以卫星导航对抗为主体的导航战已成为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干扰源监测作为一种防御性对抗手段对于掌握战场导航对抗态势与指挥决策具有重大意义。分析了俄乌冲突中的卫星导航干扰情况,表明以GNSS干扰与干扰源监测为代表的导航对抗已深度融入现代信息化战争,亟需有效的干扰源监测手段支撑未来战场;梳理总结了GNSS干扰监测的现状,指出GNSS干扰源天基监测的必要性和优势。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鹰眼360天基监测系统,并给出了启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对抗 干扰源天基监测 电子对抗 卫星导航干扰 干扰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照相机监测空间目标定轨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秀红 李俊峰 王彦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4-1403,共10页
考虑天基照相机观测中小尺寸空间目标时具有能耗低、精度高以及易于小型化实现等优势,研究了利用天基照相机监测空间目标的轨道确定和可观测性计算方法。分析了太阳同步轨道作为天基监视轨道的优点,结合目前国外的几种天基卫星轨道类型... 考虑天基照相机观测中小尺寸空间目标时具有能耗低、精度高以及易于小型化实现等优势,研究了利用天基照相机监测空间目标的轨道确定和可观测性计算方法。分析了太阳同步轨道作为天基监视轨道的优点,结合目前国外的几种天基卫星轨道类型,设计了天基卫星轨道,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对不同轨道类型空间目标的可见观测弧段。根据目前地基光学观测设备的测轨精度和轨道动力学模型误差,添加了不同的测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及一定的动力学模型误差,仿真分析了对不同轨道高度空间目标的定轨精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6天7分钟/两天的天基光学测轨数据对近地轨道的空间目标定轨时,若测轨精度优于30″,动力学模型误差小于50%,则定轨精度与美国编目轨道(TLE)精度相当。采用10分钟/天的天基光学测轨数据对地球同步轨道上的空间目标定轨时,若测轨精度优于10″,动力学模型误差小于50%,则定轨精度在美国编目轨道精度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相机 天基监测 空间目标 轨道确定 定轨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高轨空间碎片监测系统配置方案及效能分析
3
作者 胡太彬 李怀锋 +2 位作者 潘腾 贺东雷 庄海孝 《空间碎片研究》 2017年第3期8-12,共5页
目前,我国空间碎片监测系统主要依赖地基设备,但地基布站范围非常有限,使得我国地基空间碎片监测系统的监测时间和空间覆盖率难以提升。天基空间碎片监测系统是地基监测系统的扩展与补充,可有效提升我国对空间碎片监测的覆盖性、时效性... 目前,我国空间碎片监测系统主要依赖地基设备,但地基布站范围非常有限,使得我国地基空间碎片监测系统的监测时间和空间覆盖率难以提升。天基空间碎片监测系统是地基监测系统的扩展与补充,可有效提升我国对空间碎片监测的覆盖性、时效性和编目精度。但是,天基空间碎片监测系统相对于地基系统存在尺寸重量等条件制约,所以必须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开展优化设计和效能分析。本文分析国内外空间碎片监测系统的现状,提出用于高轨空间碎片监测的天基监测系统。分析不同轨道高度、卫星数量、载荷能力情况下系统总体效能,形成天基空间碎片监测系统配置方案,可以为我国天基空间碎片监测、预警、清除等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天基监测 配置方案 效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平台的发展态势和展望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赤 陈志青 +17 位作者 胡连欢 胡泽骏 薛向辉 徐轻尘 张贤国 李发泉 王威 宗位国 杜丽芳 袁伟 王一楠 刘正宽 丁宗华 郝永强 张清和 罗冰显 王喜珍 龚晚林 《航天器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5-239,共15页
文章简要回顾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设施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空间环境天基监测已具备一定规模,覆盖主要的轨道类型,探测要素基本齐全,正在工程实施阶段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 文章简要回顾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设施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空间环境天基监测已具备一定规模,覆盖主要的轨道类型,探测要素基本齐全,正在工程实施阶段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计划、空间先进太阳观测台(ASO-S)计划,以及规划中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监测,将促进天基监测能力的大幅提升。地基监测方面,网络化综合监测能力快速发展,“子午工程”二期正在建设的覆盖全国和高/中/低纬的、日地空间全圈层的立体式监测网络将使我国地基监测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有序推进标志着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正迈出辐射全球的步伐。我国空间环境监测平台已经进入天/地基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监测 天基监测 监测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毛虫害天基空间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许章华 余坤勇 +3 位作者 刘健 龚从宏 赖日文 李增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5-41,共7页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森林食叶害虫,具有危害面积大、暴发周期短、成灾极严重的特点,有效地开展马尾松毛虫害监测是开展森防检疫与森林资源持续经营管理的必然要求。空间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发展为继续推进马尾松毛虫害的卫星遥...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森林食叶害虫,具有危害面积大、暴发周期短、成灾极严重的特点,有效地开展马尾松毛虫害监测是开展森防检疫与森林资源持续经营管理的必然要求。空间技术尤其是3S技术的发展为继续推进马尾松毛虫害的卫星遥感监测工作,构建预警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综述了马尾松毛虫害传统监测技术现状以及虫害空间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介绍马尾松毛虫害适发因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马尾松毛虫害在空间监测技术研究、应用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CBERS、HJ-1系列国产卫星数据的诞生为马尾松毛虫害天基空间监测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带来了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害 空间监测 预警 适发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天基光学监测信噪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新涛 郑建华 李明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763-2773,共11页
针对小行星天基光学监测中的可见性问题,基于辐射度传输理论,引入黄道光和银道光亮度模型,建立了小行星天基光学监测的信噪比模型。结合设计的可见光传感器和望远镜的性能参数,计算了目标小行星相对望远镜的信噪比和视星等随时间的变化... 针对小行星天基光学监测中的可见性问题,基于辐射度传输理论,引入黄道光和银道光亮度模型,建立了小行星天基光学监测的信噪比模型。结合设计的可见光传感器和望远镜的性能参数,计算了目标小行星相对望远镜的信噪比和视星等随时间的变化;考虑极限信噪比和太阳规避角,计算了地球领航轨道可见光望远镜对不同直径小行星的极限监测距离;改变小行星的物理参数,研究了信噪比和视星等对小行星物理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目标小行星在给定的场景时间内相对望远镜距离增大了约0.09AU,视星等增大了约0.51,目标小行星在口径为0.7 m的望远镜中信噪比减小了约3.78;由于观测天区覆盖地球周围0.05AU的空间,在地球领航轨道部署可见光望远镜预警来自太阳方向的小行星具有明显的优势,能为直径20 m的小行星提供750万公里的预警距离;在可见光波段,小行星的信噪比和视星等对反照率敏感,对温度和发射率不敏感。所建立的小行星天基光学监测信噪比模型可为小行星天基光学监测的信噪比动态分析和预警距离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 小行星天基监测 空背景 可见光传感器 信噪比模型 视星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公转轨道危地小行星天基光学监测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新涛 郑建华 李明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63-2571,共9页
小行星监测预警是开展行星防御的前提,针对地基望远镜无法监测来自太阳方向小行星的问题,本文论证了地球公转轨道天基光学望远镜任务概念。考虑地球第三体引力摄动,建立了望远镜轨道维持模型;考虑小行星视星等约束和望远镜视场约束,建... 小行星监测预警是开展行星防御的前提,针对地基望远镜无法监测来自太阳方向小行星的问题,本文论证了地球公转轨道天基光学望远镜任务概念。考虑地球第三体引力摄动,建立了望远镜轨道维持模型;考虑小行星视星等约束和望远镜视场约束,建立望远镜对小行星的可见性模型,评估了地球公转轨道光学望远镜的观测和预警效能。仿真结果表明施加约580 m/s的速度增量可使望远镜6年内的漂移距离相对初始状态不超过6%;对构建的危地小行星数据库,在极限视星等为24的条件下,地球公转轨道光学望远镜在6年内可观测84.5%直径超过140 m的危地小行星,能够对来自太阳方向的危地小行星进行有效预警。地球公转轨道望远镜对危地小行星具有较好的观测预警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防御 危地小行星 光学监测 地球公转轨道 轨道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系统CMOS图像传感器成像距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雷鹏 王俊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4,18,共6页
CMOS图像传感器以其集成度高、功耗低、抗辐射能力强和成本低等优势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天基空间目标可见光监测系统中。作为系统成像能力和识别能力的重要指标,准确地分析和评估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距离是天基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对... CMOS图像传感器以其集成度高、功耗低、抗辐射能力强和成本低等优势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天基空间目标可见光监测系统中。作为系统成像能力和识别能力的重要指标,准确地分析和评估CMOS图像传感器的成像距离是天基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在对CMOS和CCD传感器进行对比的基础上,从信噪比的角度出发,以深空作为背景,根据光度学和辐射度学的基本原理,对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天基空间目标监测系统的成像距离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公式推导,并以STAR-1000 CMOS图像传感器为例验证了理论模型和计算公式的正确性,最后对进一步提高CMOS图像传感器成像距离的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图像传感器 成像距离 信噪比 可见光 天基监测系统 空间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天基多星组网高精度测定轨
9
作者 宋叶志 邵瑞 +5 位作者 王蕾 胡小工 叶钊 曾春平 刘佳 姜庭威 《空间碎片研究》 2022年第1期40-48,共9页
针对空间碎片的地基监测存在时间与空间的盲区,开发了星载导航接收机的平台高精度定轨软件,其轨道确定精度达到厘米级。利用平台组网对空间碎片进行光学测量定轨及编目,单平台对空间目标跟踪测定轨精度与平台和目标的空间轨道构型有关... 针对空间碎片的地基监测存在时间与空间的盲区,开发了星载导航接收机的平台高精度定轨软件,其轨道确定精度达到厘米级。利用平台组网对空间碎片进行光学测量定轨及编目,单平台对空间目标跟踪测定轨精度与平台和目标的空间轨道构型有关。以低地轨道(LEO)跟踪地球静止轨道(GEO)为例,当前相机测量水平情况下,凝视跟踪可以达到几十米至百米精度。为满足空间编目需要,开发了多星组网进行空间碎片监测定轨软件,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碎片监测进行很好的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轨道确定 多星组网 天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小行星远距离逆行轨道监测布局与效能评估
10
作者 张嵬 李润道 +3 位作者 施晓廉 武迪 袁渊 王伟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针对近地小行星地基监测系统对日不可见盲区限制、监测体系发现与编目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天基远距离逆行轨道4星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据此定量化分析了天基监测系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能力,建立了配套的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对应评估软件... 针对近地小行星地基监测系统对日不可见盲区限制、监测体系发现与编目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天基远距离逆行轨道4星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据此定量化分析了天基监测系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能力,建立了配套的效能评估模型,给出了对应评估软件的实现流程,按照可见光和红外谱段完成了各要素整合后得到评分。通过分析评估,印证了远距离逆行轨道监测布局对地基监测系统不可见盲区全时可见的补偿效能,以及对目标发现编目能力的提升,可为后续天基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小行星 天基监测 远距离逆行轨道 系统布局 盲区补偿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袁伟明 曾令旗 +1 位作者 张波 宋青鹏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19,共4页
结合空间目标环境,阐述了空间碎片监测的重要性。对国外空间碎片地基和天基监测手段(雷达、光学望远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相应的监测效能。通过对国外空间碎片监测技术的研究,指出了空间碎片监测的发展方向。该文对空间碎片监测发展... 结合空间目标环境,阐述了空间碎片监测的重要性。对国外空间碎片地基和天基监测手段(雷达、光学望远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相应的监测效能。通过对国外空间碎片监测技术的研究,指出了空间碎片监测的发展方向。该文对空间碎片监测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监测 天基监测 雷达 光学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星间光学测量的多星联合定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凤岐 张轲 +1 位作者 叶修松 薛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为了节约测控资源。方法采用天地基测量的卫星星座联合轨道确定,同时阐述了基于星间光学测量的多星精密轨道确定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星间光学测量模型及对应的偏导数计算公式,分析了多星联合定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的解决方案。... 目的为了节约测控资源。方法采用天地基测量的卫星星座联合轨道确定,同时阐述了基于星间光学测量的多星精密轨道确定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星间光学测量模型及对应的偏导数计算公式,分析了多星联合定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的解决方案。结果实现了真正的多星同步轨道积分。结论对天基监测的非合作目标卫星轨道确定进行了计算分析,为天地基一体化联合多星定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视卫星 联合定轨 天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光学监测空间碎片初始轨道确定
13
作者 郭玲玲 汪少林 +4 位作者 代海山 吴泽鹏 刘波 周军 桑峰 《光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25-136,共12页
天基光学监测可以有效弥补地基设备监测空间碎片频次低的问题。为了提升天基光学监测下初始轨道确定的收敛性与计算效率,构建一种扩展目标函数模型,提出在距离距离差解空间内利用Adam优化算法进行最优求解的初始轨道确定算法。分别对不... 天基光学监测可以有效弥补地基设备监测空间碎片频次低的问题。为了提升天基光学监测下初始轨道确定的收敛性与计算效率,构建一种扩展目标函数模型,提出在距离距离差解空间内利用Adam优化算法进行最优求解的初始轨道确定算法。分别对不同轨道类型的目标适应性、初值适应性、算法时效、收敛性与精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地球同步轨道(GEO)、中地球轨道(MEO)、低地球轨道(LEO)空间碎片均能适用,在恶劣初值设置下也能够收敛至合理位置,但迭代次数增加。所提方法在初值设置下算法时效较高,所有测试弧段均收敛,对于GEO空间碎片,初始轨道确定的2.5~3.5 min中间观测时刻位置均方根误差在十千米量级,轨道半长轴均方根误差在百千米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监测 初始轨道确定 空间碎片
原文传递
LEO卫星接收天线对北斗三号MEO覆盖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宜稳 王峻 +2 位作者 陈玲玲 赵雯雯 朱向鹏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低轨增强系统是将低轨卫星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天基监测站,与中高轨卫星定位系统形成互补,可增强定位的精度和完好性,助力构建GNSS全球天基监测网,同时通过提供高精度导航信号,助力提供全球准实时高精度服务。低轨导航增强系统处... 低轨增强系统是将低轨卫星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天基监测站,与中高轨卫星定位系统形成互补,可增强定位的精度和完好性,助力构建GNSS全球天基监测网,同时通过提供高精度导航信号,助力提供全球准实时高精度服务。低轨导航增强系统处在同时同频全双工的工作状态,系统存在同频自干扰信号。针对该情况,首先,分析同频干扰对消技术对天基GNSS接收天线波束宽度的需求;其次,理论推导出GNSS接收天线与BDS-3 MEO卫星覆盖之间的关系,给出LEO卫星GNSS接收天线波束宽度最优值,该值既能最大限度降低同频干扰对消实现复杂度,又能实现LEO卫星作为导航增强的系统需求;最后通过工程实际证明该波束宽度的设置合理性,为后续实际工程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卫星 GNSS接收线 同频自干扰 MEO卫星 高精度导航 天基监测 覆盖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天体与空间目标初轨确定的多解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柯昕 甘庆波 +1 位作者 杨志涛 刘静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14-2921,共8页
针对近地天体与空间目标光学观测资料初轨确定过程中求解Laplace或Gauss八次方程时遇到的多个根无法判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选择算法。通过构建Laplace八次方程,分析了八次方程系数与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观测平台地心距对八... 针对近地天体与空间目标光学观测资料初轨确定过程中求解Laplace或Gauss八次方程时遇到的多个根无法判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选择算法。通过构建Laplace八次方程,分析了八次方程系数与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利用观测平台地心距对八次方程进行归一化,消除了平凡解,并分析了方程非伪解个数与观测几何之间的关系。从求解半通径的方程出发,利用Shefer方程,推导了斜距约束,得到了观测时间间隔和斜距变化量之间应满足的方程组的解析形式,给出了利用该方程组判别非伪解的方法。最后,对近地天体和空间目标的初轨确定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快速且有效地选择出正确的根,解决了多个非伪解难以选择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轨确定 近地 空间目标 空间目标监测 八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气候观测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秘晓东 张强 胡文超 《干旱气象》 2005年第1期78-83,89,共7页
建立一体化观测系统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站在西北区域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上,在充分分析西北地区天气气候和环境特征以及气候观测系统现状的前提下,对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进行了初步设计。系统由地基观测... 建立一体化观测系统是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确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站在西北区域气象事业发展的高度上,在充分分析西北地区天气气候和环境特征以及气候观测系统现状的前提下,对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进行了初步设计。系统由地基观测、空基探测、天基监测和信息传输与共享系统4部分构成,其中地基观测站网分为气象站(代表站)、生态气候试验站(重点站)和陆面过程综合试验基地(关键站)3个层次。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的建成将实现对西北地区内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5大圈层以及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三维综合的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气候观测系统(ACOS) 观测 探测 天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仅角度甚短弧初轨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祥旭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83,共1页
随着各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持续增多的空间碎片对在轨航天器或卫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空间碎片编目是开展空间碰撞预警、航天器规避等工作的基础,研究空间碎片编目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光学观测空间碎片常用观测手... 随着各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持续增多的空间碎片对在轨航天器或卫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空间碎片编目是开展空间碰撞预警、航天器规避等工作的基础,研究空间碎片编目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光学观测空间碎片常用观测手段之一,利用甚短弧光学数据实现新空间目标编目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初轨关联。无任何先验信息条件下,判断两组初轨参数是否来自同一目标就是所谓的初轨关联问题。没有有效的初轨关联技术,将无法发挥天基监测在小碎片编目库扩建中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手段 初轨 短弧 空间碎片 光学观测 关联技术 天基监测 先验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月DRO星载光学测量近地小行星轨道确定
18
作者 刘佳 宋叶志 +2 位作者 黄乘利 胡小工 谭龙玉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98,共18页
针对地基光学监测系统对近地小行星在近太阳方向的监测存在盲区的问题,提出了远距离逆行轨道(Distant Retrograde Orbit,DRO)天基光学平台对近地小行星进行跟踪定轨的方法.通过可视性分析,筛选仿真观测数据,利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 针对地基光学监测系统对近地小行星在近太阳方向的监测存在盲区的问题,提出了远距离逆行轨道(Distant Retrograde Orbit,DRO)天基光学平台对近地小行星进行跟踪定轨的方法.通过可视性分析,筛选仿真观测数据,利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公布的小行星初始轨道信息对不同轨道类型的目标天体进行轨道确定,将计算结果与参考轨道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测量精度2角秒,定轨弧长3年的情况下,DRO平台对仿真算例中所选择的近地小行星的定轨精度可以达到几十公里量级,其中Atira型轨道精度可达10公里以内.由此可见,DRO天基平台对近地小行星具有较好的监测能力,定轨精度能实现对目标小行星的精确跟踪,并对其进行轨道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近地小行星 器:DRO卫星 体力学:轨道确定 方法:光学监测 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轨星座导航增强能力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23
19
作者 高为广 张弓 +5 位作者 刘成 卢鋆 王威 陈颖 李敏 吕飞仁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8,共11页
低轨卫星星座具有几何图形变化快、落地信号功率强、全球天基监测覆盖等天然优势,可对中高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星座进行有效补充和增强,提升全球定位、导航与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 and ... 低轨卫星星座具有几何图形变化快、落地信号功率强、全球天基监测覆盖等天然优势,可对中高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星座进行有效补充和增强,提升全球定位、导航与授时(Positioning,Navigation and Timing,PNT)服务的精度、完好性、可用性和抗干扰等能力,已成为下一代卫星导航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总结了国内外低轨星座发展现状,对不同低轨星座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低轨星座提升导航定位精度、加速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收敛、全球天基监测等导航增强能力进行了分析,重点论证了低轨星座突破现有中高轨GNSS技术瓶颈的机遇和体系增量能力,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分析结果,以期对我国低轨星座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星座 导航增强 精密单点定位 天基监测 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