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甲苷通过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
作者 马莉 赵俊杰 +2 位作者 王鹏 钱建华 李良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1-508,共8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通过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及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通过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抑制氧化应激及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sham、MCAO/R、AS-IV及线粒体分裂抑制剂1(mitochondrial division inhibitor-1,Mdivi-1)组。AS-IV及Mdivi-1组腹腔注射AS-IV(20 mg/kg,每天1次,连续7 d),Mdivi-1组同时给予Mdivi-1腹腔注射(1.2 mg·kg^(-1)·d^(-1)),sham和MCAO/R组则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Zea-Longa法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自噬,酶标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PINK1、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MCAO/R组大鼠经AS-IV治疗后,脑组织神经元及线粒体的损伤明显减轻,自噬小体增多(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亦明显减轻(P<0.05),PINK1、parkin及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ROS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增加(P<0.05);Mdivi-1干预后则完全逆转了ASIV的作用,阻抑了PINK1/parkin通路的激活,LC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下调,线粒体明显损伤,自噬小体减少,ROS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下降,脑梗死体积增加,神经功能缺损加剧(P<0.05)。结论:AS-IV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线粒体自噬 氧化应激 缺血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血醒脑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2
作者 曾子修 刘晓君 +3 位作者 官玥玥 冉丽 罗晓琼 唐军 《中国中医急症》 2025年第3期409-415,共7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探究刺血醒脑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刺血醒脑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并对模型组大鼠实施刺血醒脑...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探究刺血醒脑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刺血醒脑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并对模型组大鼠实施刺血醒脑法干预。在缺血再灌注后0、24、48、72 h关键时间点,记录大鼠存活率和体重变化,采用Garci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旷场试验评价行为学表现,TTC染色法观察和定量分析脑梗死体积,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形态学,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利用RNA-seq技术筛选刺血醒脑法治疗后的关键靶点及调控途径,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验证相关通路。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后72 h,刺血醒脑法显著改善了MCAO/R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行为学测试结果,缩小了脑梗死体积,保护了脑组织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并减少了神经细胞凋亡(P<0.05);转录组学研究显示,刺血醒脑法干预后,差异基因富集通路与NOD样受体信号通路显著相关,其中Nlrp3、Casp1、IL-18等基因表达显著下调。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刺血醒脑组中NLRP3、ASC、Caspase-1、IL-1β、IL-18等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刺血醒脑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抑制NLRP3/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 针刺 刺血醒 转录组学 NLRP3/Caspase-1/IL-1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3
作者 李猛 左春月 +3 位作者 靳晓飞 张天赐 周晓红 高维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1-491,共11页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Huanwu decoction,BYHWD)是否通过调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自噬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Buyang-Huanwu decoction,BYHWD)是否通过调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自噬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1)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R)组、BYHWD组和丁苯酞(3-n-butylphthalide,NBP)组。通过Zea Longa评分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皮质缺血半暗带区的病理损伤情况;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染色检测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透射电镜观察BMECs的超微结构;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在BMECs中的表达情况及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皮质区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和occludin的表达水平。(2)制备大鼠BMECs氧糖剥夺/复氧复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模型。(1)将大鼠BMECs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CON)组、OGD/R组、二甲基亚砜组、雷帕霉素组和3-甲基腺嘌呤组,用单丹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观察细胞的自噬程度;(2)将大鼠BMECs分为CON组、OGD/R组、含BYHWD血清(BYHWD-containing serum,BHDS)组和NBP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MDC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自噬程度。结果:(1)与sham组相比,MCAO/R组神经功能学评分增高(P<0.01);脑梗死体积增加(P<0.01);缺血半暗带区损伤严重,组织结构紊乱,细胞间隙增宽、结构消失;EB染料渗透严重(P<0.01);BMECs结构被破坏,细胞膜结构损伤,高尔基体肿胀,内质网囊泡化扩张,线粒体损伤;LC3+CD31+/CD31+比值显著升高(P<0.01);ZO-1、claudin-5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CAO/R组相比,BYHWD组和NBP组的神经功能学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EB渗透性降低(P<0.05);BMECs的形态有所恢复;ZO-1、claudin-5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2)与CON组相比,OGD/R组LC3和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6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OGD/R组相比,BHDS组和NBP组细胞活力升高(P<0.01),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6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BYHWD可以通过抑制大鼠BMECs自噬减轻C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微血管内皮细胞 自噬 屏障 缺血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脑舒通胶囊抑制铁死亡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4
作者 李华妮 刘长河 +3 位作者 郭晓燕 钟鑫 张薇 葛文静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6-311,共6页
目的 研究心脑舒通胶囊调控铁死亡途径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脑舒通低、高剂量组(220、440 mg/kg),银杏叶提取物组(阳性对照,150 mg/kg)。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生理盐水,连续7 ... 目的 研究心脑舒通胶囊调控铁死亡途径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脑舒通低、高剂量组(220、440 mg/kg),银杏叶提取物组(阳性对照,150 mg/kg)。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生理盐水,连续7 d。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复制CIRI模型,术后24 h进行取材,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并计算脑梗死率;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总铁和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检测大鼠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心脑舒通各剂量组大鼠脑梗死率、脑组织中总铁水平、血清中LPO水平(银杏叶提取物组和心脑舒通低剂量组除外)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GSH水平以及脑组织中Nrf2、HO-1、GPX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神经细胞数目增多,水肿减轻,核膜平整。结论 心脑舒通胶囊可抑制铁死亡,减轻C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通胶囊 缺血灌注损伤 铁死亡 Nrf2/HO-1/GP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黄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5
作者 林俊瀚 林传琦 刘长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5年第3期201-206,F0002,F0003,共8页
目的 探讨漆黄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30只雄性SD大鼠建立脑I/R模型,将其分为五组:Sham组(假手术)、I/R组、FIS组(漆黄素+I/R)、SB203580组(SB203580+I/R)以及FIS+SB203580组(漆黄素+SB203580+... 目的 探讨漆黄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治疗效果和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30只雄性SD大鼠建立脑I/R模型,将其分为五组:Sham组(假手术)、I/R组、FIS组(漆黄素+I/R)、SB203580组(SB203580+I/R)以及FIS+SB203580组(漆黄素+SB203580+I/R)。利用GEO数据库中的GSE202659和GSE131193数据集对脑I/R关键信号通路进行分析,筛选出关键的信号通路。检测比较各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大脑组织含水量、脑梗塞面积、神经元存活率、细胞凋亡和相关蛋白表述差异。结果 GEO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筛选出p38 MAPK为共同的信号通路。与I/R组比较,FIS组脑梗死面积、细胞凋亡率、脑组织p-p38、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分别=-10.40、-6.74、-6.79、-8.78、-7.27,P均<0.05),神经细胞计数和脑组织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分别=3.06、5.11,P均<0.05)。与FIS组比较,FIS+SB203580组脑梗死面积、脑组织p-p38、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分别=-3.85、-4.87、-4.57、-6.03,P均<0.05)。结论 漆黄素通过下调p-p38的表达明显减轻了大鼠I/R损伤引起的神经元损伤,与SB203580联合使用可以增加这一疗效,这为治疗脑I/R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黄素 灌注损伤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神经元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双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局部微血管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超 程广清 +3 位作者 李长生 王爱帅 王安荣 杨晓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61-1267,共7页
目的:探讨银杏双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所致神经功能损伤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银杏双黄酮(40 mg/kg)处理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目的:探讨银杏双黄酮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所致神经功能损伤和血管新生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模型组、银杏双黄酮(40 mg/kg)处理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大鼠模型模拟脑I/R,且在再灌注后连续注射银杏双黄酮7 d。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通过尼氏染色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ron-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的神经元密度。CD31标记法与BrdU/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双标免疫荧光染色法分析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新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半暗带中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水平。结果:与I/R模型组比较,银杏双黄酮处理组脑梗死体积显著变小(P<0.01),缺血半暗带中神经元、微血管密度和血管新生以及HIF-1α、VEGF和HSP70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银杏双黄酮能促进MCAO大鼠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恢复,并上调缺血半暗带中HSP70、VEGF和HIF-1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双黄酮 缺血卒中 缺血/灌注 神经保护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璐 张士滨 +3 位作者 吕雪 杨占君 贾建新 吴丽娥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1332,共12页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 目的探究肉苁蓉总苷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肉苁蓉总苷组、尼莫地平组。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大鼠CIRI模型。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缺损状况,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计算各组模型大鼠脑梗死面积,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凋亡相关因子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IRI模型大鼠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严重,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运动能力减退,脑梗死面积增大,凋亡细胞增多,促凋亡因子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 sociated X,Bax)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表达增加(P<0.05),Bcl-2、Bcl-2/Bax、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protein kinase B,p-Akt)、p-Akt/Akt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肉苁蓉总苷能够促进CIRI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小脑梗死面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抑制Bax、CytC的表达(P<0.05),促进Bcl-2、Bcl-2/Bax、PI 3K、p-Akt、p-Akt/Akt的表达。结论肉苁蓉总苷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对CIRI模型大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信号通路 缺血灌注 肉苁蓉总苷 细胞凋亡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调控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_(2)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8
作者 杨迎春 杨莹 +4 位作者 张小良 高赛红 姜庆良 李宇凤 贾书雨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68-474,共7页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_(2)(PGE_(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HSY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保护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CIRI组)、HSYA组和塞来昔布组(C组),HSYA组...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_(2)(PGE_(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HSY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保护机制。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CIRI组)、HSYA组和塞来昔布组(C组),HSYA组进一步分为HSYA低剂量组(HSYA-L组)、HSYA中剂量组(HSYA-M组)和HSYA高剂量组(HSYA-H组),每组15只。线栓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给药,HSYA各组分别给予HSYA 10、15、25 mg/kg,C组给予塞来昔布40 mg/kg,S组和CIRI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模型制作苏醒后立刻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再灌注24 h时进行脑梗死体积检测,同时Niss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损伤,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OX-2 mRNA和蛋白的变化,ELISA检测PGE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CIRI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显著升高(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增加(P<0.05),神经细胞损伤较重,数目显著降低(P<0.05),COX-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多,同时PGE_(2)、TNF-α和IL-1β的表达也显著增多(P<0.05);与CIRI组比较,HSYA组及C组神经功能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P<0.05),神经细胞损伤减轻,数目明显增加(P<0.05),COX-2 mRNA和蛋白及PGE_(2)、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且HSYA各组之间及HSYA-L组和HSYA-M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较显著(P<0.05),而HSYA-H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SYA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抑制COX-2/PGE_(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红花素A 缺血灌注损伤 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_(2)信号通路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胆红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9
作者 李丹 斯依提·阿木提 +2 位作者 恰合班·恩特马合 刘艳梅 孟新玲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40-243,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其对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R组)、5 mg/kg胆红素组(I/R+5 mg组)、10 mg/kg胆红素组(I/R+10 mg组)和15 mg/kg胆红素组(I/R+15 mg组),造模前连续给药7... 目的:研究外源性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及其对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I/R组)、5 mg/kg胆红素组(I/R+5 mg组)、10 mg/kg胆红素组(I/R+10 mg组)和15 mg/kg胆红素组(I/R+15 mg组),造模前连续给药7 d,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I/R模型。造模24 h后取材,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区域病理改变,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p-caspase 3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I/R+10 mg组脑梗死面积显著降低;与I/R组相比,I/R+5 mg组和I/R+10 mg组脑组织形态较为正常;与I/R组相比,I/R+10 mg组脑组织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I/R+5 mg组、I/R+10 mg组和I/R+15 mg组脑组织p-caspase 3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外源性胆红素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预防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抑制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灌注损伤 外源性胆红素 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花总黄酮通过抑制TNF-α/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10
作者 余孝海 金宇 +2 位作者 孙敏琼 郭欠影 从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7-1052,共6页
目的探索杜鹃花总黄酮(TFR)通过抑制TNF-α/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术(MCAO)建立大鼠I/R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脑缺血再灌注(MCAO)和脑缺血再灌注术... 目的探索杜鹃花总黄酮(TFR)通过抑制TNF-α/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术(MCAO)建立大鼠I/R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脑缺血再灌注(MCAO)和脑缺血再灌注术后TFR 200 mg/kg干预(TFR 200 mg/kg)组,制备MCAO大鼠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后,TFR 200 mg/kg组连续14 d给予TFR(200 mg/kg)药物溶液。术后14 d,依据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血流图观察脑血流情况,处死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或LD)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两种酶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白细胞介素-1(IL-1)和IL-6水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同时检测大鼠脑组织中裂解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aspase-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处理后,MCAO导致了大鼠神经功能异常,神经功能评分指数显著升高,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和脑血流量变化明显,脑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caspase-8、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血清中LDH、NSE、IL-1、IL-6水平明显升高;TFR 200 mg/kg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改善,脑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caspase-8、TNF-α蛋白的表达以及血清中LDH、NSE、IL-1、IL-6水平降低。结论TFR可能通过抑制TNF-α/caspase-8/caspase-3信号通路减轻脑缺血缺氧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总黄酮 缺血灌注 缺血缺氧性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泡辅助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探讨
11
作者 马洁华 王慕通 +4 位作者 郭帆 刘旭 王悦瑶 赵宇 张辉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第4期34-37,4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辅助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微泡组(超声辐照+微泡+溶栓)和对照组(超声辐照+溶栓)各20例。2组大鼠均以1次·d^(-1)的频率...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辅助治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微泡组(超声辐照+微泡+溶栓)和对照组(超声辐照+溶栓)各20例。2组大鼠均以1次·d^(-1)的频率接受治疗,持续治疗15 d。溶栓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血栓清除评分、神经损伤严重情况、脑组织含水率。结果:分组后3、6 h微泡组血栓清除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组后10、15 d微泡组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组后8 d,微泡组脑组织含水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微泡用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助于血栓的清除,能够减轻神经损伤及脑组织含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泡 缺血 灌注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
12
作者 李松林 李贤 +1 位作者 胡黎黎 邓厚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11-616,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来探讨外源性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质量约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改良Longa线栓法...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来探讨外源性注射右美托咪定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保护作用,以及对铁死亡通路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45只,体质量约22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改良Longa线栓法构建模型。24 h后取血肿周围组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和凋亡率,氯代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普鲁士蓝染色检测铁沉积量,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还原酶4(GPX4),Western blot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血红素转运蛋白(HPC1)、转铁蛋白受体(TfR)和铁输出蛋白(FPN1)。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元凋亡率[(18.6±1.6)%vs(2.3±0.4)%]、脑梗死体积[(42.7±5.7)%vs(3.1±0.5)%]、铁沉积量[(35.1±4.4)%vs(2.6±0.3)%]、血清MDA水平[(42.52±6.63)mmol/L vs(15.63±3.26)mmol/L]、组织COX-2(0.79±0.13 vs 0.41±0.06)、HPC1(0.62±0.08 vs 0.34±0.03)和TfR蛋白(0.53±0.07 vs 0.24±0.03)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而血清GSH[(18.65±3.52)μmol/L vs(30.21±5.62)μmol/L]和GPX4水平[(24.52±4.65)μmol/L vs(39.63±6.03)μmol/L]及组织FPN1蛋白(0.36±0.03 vs 0.54±0.05)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神经元凋亡率[(9.1±1.1)%vs(18.6±2.3)%]、脑梗死体积[(22.3±3.2)%vs(42.7±6.1)%]、铁沉积量[(12.6±2.1)%vs(35.1±4.3)%]、血清MDA水平[(28.65±4.21)mmol/L vs(42.52±6.63)mmol/L]、组织COX-2(0.60±0.08 vs 0.79±0.13)、HPC1(0.55±0.06 vs 0.62±0.08)和TfR蛋白(0.41±0.05 vs 0.53±0.07)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而血清GSH[(25.52±3.69)μmol/L vs(18.65±3.52)μmol/L]和GPX4水平[(33.26±5.25)μmol/L vs(24.52±4.65)μmol/L]及组织FPN1蛋白(0.42±0.04 vs 0.36±0.03)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影响铁死亡通路蛋白表达,进而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铁死亡 缺血灌注损伤 环氧合酶-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复元方通过调控miRNA-137/线粒体铁死亡通路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邓秋媚 吴林 +3 位作者 袁莉 陈炜 黄秋霞 胡跃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温阳复元方对miRNA-137/线粒体铁死亡通路的调控作用,阐明该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CIRI模型,将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模型(I/R)组、补阳还五汤对照(BYHW)组、温阳复元... 目的探讨温阳复元方对miRNA-137/线粒体铁死亡通路的调控作用,阐明该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CIRI模型,将1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模型(I/R)组、补阳还五汤对照(BYHW)组、温阳复元方(WYFY)组、温阳复元方+miRNA-137模拟物(WYFY+mimic)组、温阳复元方+miRNA-137抑制物(WYFY+Inhibitor)组,每组按再灌注时间点分为3个亚组。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S);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qRT-PCR和Western blot法观察miRNA-137、膜铁转运蛋白(FPN)和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NFS结果:I/R组NFS较SO组显著增加(P<0.01),与I/R组相比,BYHW组NFS仅在12 h时评分降低(P<0.05),而WYFY组在24 h和3 d的NFS明显降低(P<0.05或P<0.01),WYFY+mimic组NFS显著下降(P<0.01),WYFY+Inhibitor组在3 d时NFS降低(P<0.05);与WYFY组相比,WYFY+mimic组NFS仅在12 h时明显降低(P<0.05)。(2)TTC染色结果:I/R组梗死体积较SO组显著增大(P<0.01),BYHW组和WYFY组较I/R组明显减小(P<0.05或P<0.01),WYFY组梗死体积较BYHW组进一步减小(P<0.01);相较于WYFY组,WYFY+mimic组能进一步减小其梗死体积(P<0.05),而WYFY+Inhibitor组梗死灶明显增大(P<0.05)。(3)miRNA-137 mRNA表达水平:I/R组miRNA-137mRNA的表达较SO组显著下降(P<0.01),WYFY治疗后其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且WYFY组其表达水平较BYHW组进一步增高(P<0.01);与WYFY组同期比较,WYFY+mimic组miRNA-137 mRNA表达量均进一步升高(P<0.01),WYFY+Inhibitor组抑制该表达(P<0.01)。(4)FP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R组FP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SO组均降低(P<0.01),WYFY组能显著增加其表达(P<0.01),该组在12 h和3 d时的表达量较BYHW组进一步增加(P<0.05或P<0.01);与WYFY组同期对比,WYFY+mimic组其表达水平在24 h及3 d时增加(P<0.01),而WYFY+Inhibitor组其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5)DMT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R组DMT1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SO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I/R组比较,WYFY能降低其表达水平(P<0.01),且WYFY组在3 d时其表达量较BYHW组进一步降低(P<0.05);与WYFY组同期相比,WYFY+mimic组其表达水平在24 h和3 d时均降低(P<0.01),而WYFY+Inhibitor组其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温阳复元方可能通过上调miRNA-137的表达,进而上调铁转运蛋白FPN的表达,下调DMT1的表达,调节铁代谢,最终抑制线粒体铁死亡,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其疗效优于补阳还五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缺血灌注损伤 温阳复元方 miRNA-137 线粒体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GC-1α通路探索珍龙醒脑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
14
作者 项颖卿 徐安琪 +1 位作者 谭丽红 王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7期1329-1333,共5页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索珍龙醒脑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珍龙醒脑低、中、高剂量组(ZLXNl、ZLXNm、ZLXNh)组。...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索珍龙醒脑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珍龙醒脑低、中、高剂量组(ZLXNl、ZLXNm、ZLXNh)组。每组12只。除Sham外采用改良的Longa 法复制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模型,造模后除I/R外,3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珍龙醒脑50、100及200mg/(kg·d),I/R组和Sham组同步给予0.9%氯化钠溶液,疗程1周。造模后第6,12,24h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治疗干预1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 A(TFAM)的mRNA表达。结果:与I/R组比较,ZLXNm、ZLXNh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珍龙醒脑胶囊各剂量组的 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ZLXNl组SOD活性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LXNm、ZLXNh组SOD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珍龙醒脑各剂量组海马组织PGC-1α和 TFAMmRNA 表达显著升高(P<0.05),NF-κB蛋白表达在ZLXNm、ZLXNh组显著降低(P<0.05),NRF1蛋白表达在ZLXNm、ZLXNh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珍龙醒脑胶囊可以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并抑制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NF-κB表达的下调和 PGC-1α 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龙醒 缺血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PGC-1Α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3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 被引量:1
15
作者 丛岩 王艳飞 +1 位作者 董文超 于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组、MCAO/R+NT-3组。应用改良Garcia评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3(NT-3)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组、MCAO/R+NT-3组。应用改良Garcia评分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脑组织中NT-3和LC3B表达。将新生大鼠皮质来源的神经元分成正常组(Normal)、糖氧剥夺(OGD)组、OGD+NT-3组、OGD+NT-3+PF-06273340(TrkC抑制剂)组、OGD+NT-3+ZSTK474(PI3K抑制剂)组、OGD+NT-3+CCT128930(AKT抑制剂)组。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神经元中TrkC、p-PI3K、p-AKT及LC3B的水平。观察Normal组、OGD组、OGD+NT-3组中神经元形态变化并应用自噬体荧光染色剂染色,观察神经元自噬现象。结果:通过动物实验发现,NT-3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组织中表达增多(P<0.05),且应用外源性NT-3治疗后,改良Garcia评分升高(P<0.05),自噬水平减弱(P<0.05)。通过细胞实验发现,NT-3能够抑制缺血缺氧状态下的神经元自噬并且最大限度的维持神经元形态。应用PF-06273340后p-PI3K、p-AKT表达减少(P<0.05)。应用ZSTK474、CCT128930后,NT-3抑制自噬的作用减弱(P<0.05)。结论:NT-3经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自噬以维持神经元存活,从而促进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3 缺血灌注损伤 自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通过cAMP/PKA/PPARγ通路调控脂质代谢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阳银 陈博威 +4 位作者 刘英飞 曾繁佐 易健 田丰铭 刘柏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673,共7页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通过cAMP/PKA/PPARγ通路调控脂质代谢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组及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补阳...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通过cAMP/PKA/PPARγ通路调控脂质代谢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组及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予不同剂量补阳还五汤灌胃(6.413、12.825、25.65 g·kg^(-1)),丁苯酞(NBP)组予丁苯酞灌胃(54 mg·kg^(-1)),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4 d。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大脑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缺血侧磷酸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甘油二酯(DA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RT-q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中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P<0.01);缺血侧皮质出现病理形态损伤;PC、PE含量降低,DAG、FFA含量升高(P<0.01);cAMP的mRNA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P<0.05),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各给药组细胞排列相对规整,细胞间隙减小,正常细胞增多;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PC、PE明显升高,DAG、FFA明显降低(P<0.0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PC升高,FFA、DAG明显降低(P<0.05,P<0.01);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PPARγ的mRNA表达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cAMP、PKA、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cAMP/PKA/PPARγ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的表达,调节脂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缺血灌注 cAMP/PKA/PPARγ信号通路 脂质代谢 神经保护 大鼠
原文传递
基于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经典途径探讨菊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莹 陈阳燕 +2 位作者 周明博 乌凯迪 蒋希成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5-10,共6页
目的: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经典途径探讨菊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菊花低剂量组(2.0 g·kg^(-1))、菊花中剂量组(4.0 g·kg^(-1))和... 目的:基于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经典途径探讨菊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菊花低剂量组(2.0 g·kg^(-1))、菊花中剂量组(4.0 g·kg^(-1))和菊花高剂量组(8.0 g·kg^(-1)),每组18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模型,造模前连续给药7 d,假手术组与模型组造模前连续7 d灌服生理盐水,造模成功24 h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检测大鼠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1、GSDMD、NLRP3、IL-18、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病理性体征明显(P<0.01);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结构呈筛网状,可见明显坏死灶。与模型组相比,菊花各剂量组大鼠状态有所改善,各组神经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各组脑组织含水量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细胞破裂溶解的数量、核固缩程度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都有所缓解。菊花各剂量组血清中IL-6、TNF-α、IL-18、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1),Caspase-1、GSDMD、NLRP3、IL-18、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菊花可能通过抑制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发挥拮抗脑缺血再灌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缺血灌注损伤 细胞焦亡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梓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园 吴启航 杨洁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12期6-10,共5页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究地黄梓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地黄梓醇组(5 m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模型组和地黄梓醇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究地黄梓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地黄梓醇组(5 m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模型组和地黄梓醇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术后清醒后,地黄梓醇组腹腔注射地黄梓醇生理盐水溶液,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7 d,1次/d。随后采用Longa评分标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干/湿称重法检测实验大鼠脑含水量;ELISA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缺血侧皮层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黄梓醇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增加(P<0.01),表现出一定的水肿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地黄梓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SOD水平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黄梓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中SOD水平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p-PI3K、p-Akt、p-mTOR蛋白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黄梓醇组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地黄梓醇可明显改善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减轻脑水肿程度,显著上调脑组织中SOD、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的水平,显著下调MDA的水平。地黄梓醇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与促进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梓醇 缺血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otho蛋白灌胃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9
作者 张晶 张祎 +2 位作者 马晨 李雯 杨玉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Klotho蛋白灌胃对急性脑梗死(ACI)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Klotho低剂量组、Klotho中剂量组、Klotho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Klotho低剂量... 目的观察Klotho蛋白灌胃对急性脑梗死(ACI)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Klotho低剂量组、Klotho中剂量组、Klotho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Klotho低剂量组、Klotho中剂量组、Klotho高剂量组大鼠建立ACI后CIRI模型。假手术组只做颈动脉血管分离和伤口缝合,不做颈动脉夹闭处理。大鼠继续饲养24 h后,Klotho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用25、50、100 mg/kg的Klotho蛋白进行灌胃处理,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均采用等体积生理盐水进行灌胃处理。5组大鼠均每天灌胃处理1次,持续处理14 d。取各组大鼠,采用Longa评分法和平衡木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取各组大鼠,断头处死后取脑组织,采用苏木精染色法测算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1)、RIP3蛋白,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炎症介质IL-1β、TNF-α、IL-6,采用TBA法检测MDA,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SOD,采用紫外比色法检测GSH-Px。结果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大脑皮层神经元凋亡率均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模型组均高于其余各组(P均<0.05),Klotho高剂量组均高于Klotho低剂量组、Klotho中剂量组(P均<0.05),Klotho中剂量组均高于Klotho低剂量组(P均<0.05)。假手术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RIP1、R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和IL-1β、TNF-α、IL-6、MDA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余各组,SOD、GSH-Px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余各组(P均<0.05),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RIP1、R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和IL-1β、TNF-α、IL-6、MDA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余各组,SOD、GSH-Px表达水平均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Klotho高剂量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RIP1、R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和IL-1β、TNF-α、IL-6、MDA表达水平均低于Klotho低剂量组、Klotho中剂量组,SOD、GSH-Px表达水平均高于Klotho低剂量组、Klotho中剂量组(P均<0.05),Klotho中剂量组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中RIP1、RIP3蛋白相对表达量和IL-1β、TNF-α、IL-6、MDA表达水平均低于Klotho低剂量组,SOD、GSH-Px表达水平均高于Klotho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100 mg/kg Klotho蛋白灌胃对ACI大鼠CIRI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大脑皮层组织中RIP1和RIP3蛋白表达、抑制脑损伤部位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蛋白 缺血灌注损伤 急性梗死 神经元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20
作者 毛艺锟 王士雷 +2 位作者 吴秀云 赵芹 李瑜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5-129,133,共6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PF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I/R+七氟烷后处理组(ISP组)、脑I/R+七氟烷后处理+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 目的探讨七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SPF级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脑I/R+七氟烷后处理组(ISP组)、脑I/R+七氟烷后处理+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组(ISPB组),每组20只。除S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 h并再灌注24 h的方法制备脑I/R损伤大鼠模型(S组大鼠只在大脑中动脉下穿线不结扎)。ISP组大鼠于再灌注即刻吸入3%七氟烷30 min,ISPB组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Nrf2抑制剂鸦胆子苦醇(2 mg/kg),其余处理同ISP组。建模成功后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评估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随后获取大鼠左心室血及脑组织病理切片,以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相关因子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联x(Bax)、半胱胺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Nrf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大鼠脑组织细胞核内外Nrf2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ISP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以及血清IL-1β、TNF-α、MDA水平和脑组织总蛋白Bax、Caspase-3水平均下降(t=5.76~18.39,P<0.05);血清中SOD水平及脑组织总蛋白Nrf2、HO-1、Bcl-2水平均升高(t=5.73~14.08,P<0.05),Nrf2免疫荧光强度增强。与ISP组相比,ISP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以及血清中IL-1β、TNF-α、MDA水平和脑组织总蛋白Bax、Caspase-3水平均升高(t=3.06~8.19,P<0.05);血清中SOD水平和脑组织总蛋白Nrf2、HO-1、Bcl-2水平均下降(t=2.67~9.01,P<0.05),Nrf2免疫荧光强度减弱。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以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减轻大鼠脑I/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缺血后处理 缺血 灌注损伤 NF-E2相关因子2 信号传导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