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大豆蛋白膜改善预油炸春卷微波加热后的脆性 被引量:9
1
作者 范大明 陈卫 +3 位作者 赵建新 田丰伟 严青 张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65-268,共4页
针对预油炸春卷经冷冻、微波加热后因水分外迁造成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了涂布大豆蛋白膜对保持春卷皮脆性的影响。通过对大豆蛋白膜的成型条件及机理的研究,由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得出大豆蛋白膜的最佳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40 g/L、甘油1... 针对预油炸春卷经冷冻、微波加热后因水分外迁造成产品品质下降的问题,研究了涂布大豆蛋白膜对保持春卷皮脆性的影响。通过对大豆蛋白膜的成型条件及机理的研究,由单因素与正交实验得出大豆蛋白膜的最佳配方为大豆分离蛋白40 g/L、甘油15 g/L、谷氨酰胺转胺酶1.5 g/L;应用此涂膜后,电镜观察显示春卷皮层较未涂膜前致密而平整,经微波加热后能保持良好的脆性。进一步对涂膜春卷的微波升温特性进行考察,发现大豆蛋白膜的应用提高了春卷皮对微波的感受能力,缩小了春卷表皮和馅心之间的温度梯度,进而可缩短微波复热时间,对保持微波复热后的脆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卷 微波 复热 脆性 大豆蛋白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姜爱莉 孙利芹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69,73,共4页
研究了不同的pH值、溶剂系统、增塑剂和盐类对大豆蛋白膜(ISPF)的机械性质(抗张强度TS和延伸率E)和水蒸气渗透性(WVP)的影响.研究表明,当pH=4时,ISPF的机械性质最差,pH9时ISPF的TS值最高(6 8MPa),pH=11时E值最高(238%),而pH=9时的WVP值... 研究了不同的pH值、溶剂系统、增塑剂和盐类对大豆蛋白膜(ISPF)的机械性质(抗张强度TS和延伸率E)和水蒸气渗透性(WVP)的影响.研究表明,当pH=4时,ISPF的机械性质最差,pH9时ISPF的TS值最高(6 8MPa),pH=11时E值最高(238%),而pH=9时的WVP值最低(0 82ng·m/m2·s·Pa).随着加入的增塑剂中甘油(GLY)/聚乙二醇(PEG)的比值的增加,ISPF的机械性质降低,WVP值也降低.当溶剂系统中乙醇浓度逐渐增加时,所制备的ISPF的机械性质和WVP值均有所下降.当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Cl和MgCl2时,可降低ISPF的机械性质,提高其WVP值.加入CaCl2时,ISPF的机械性质降低,WVP值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膜 抗张强度 延伸率 水蒸气渗透性 制备 食品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大豆蛋白膜的性能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莫文敏 曾庆孝 《粮油食品科技》 2001年第3期12-13,共2页
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SPI)膜的特性及各种强化方法:热处理和碱处理,交联作用,多组分复合,物理处理对SPI膜的影响,提出了SPI膜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可食性大豆蛋白膜 大豆分离蛋白 特性 强化 应用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改性大豆蛋白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怡薇 李祝其 +3 位作者 卫国强 梁振烜 金世存 陈惠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8-80,81,82,共5页
采用环氧氯丙烷和聚乙烯亚胺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壳聚糖,并利用聚乙烯亚胺、壳聚糖和改性壳聚糖分别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处理,共混浇铸制备大豆蛋白膜材料。探讨了不同改性处理对大豆蛋白膜微观结构、疏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 采用环氧氯丙烷和聚乙烯亚胺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壳聚糖,并利用聚乙烯亚胺、壳聚糖和改性壳聚糖分别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处理,共混浇铸制备大豆蛋白膜材料。探讨了不同改性处理对大豆蛋白膜微观结构、疏水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壳聚糖处理得到的大豆蛋白膜的结晶度增加,表面疏水性增强,力学性能提高,热稳定性提升。当改性壳聚糖添加量为5%(以大豆分离蛋白质量计)时,整体改性效果最优,此时大豆蛋白膜的表面疏水性增强了23.32%,力学强度提高了36.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壳聚糖 大豆蛋白膜 表面疏水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纳米粒子增强大豆蛋白膜功能特性的比较
5
作者 胡婧瑶 李丹 +5 位作者 王明月 王思琪 张婉慧 张嘉欣 王喜泉 郑环宇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4-252,共9页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完全可降解性的生物聚合物,无抗菌性、机械性能及阻隔性能差限制了其在包装领域中的应用,该研究通过将纳米ZnO和纳米TiO_(2)分别加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中制备SPI/纳米ZnO复合膜和SPI/纳米TiO_(2)... 大豆分离蛋白作为完全可降解性的生物聚合物,无抗菌性、机械性能及阻隔性能差限制了其在包装领域中的应用,该研究通过将纳米ZnO和纳米TiO_(2)分别加入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中制备SPI/纳米ZnO复合膜和SPI/纳米TiO_(2)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包装特性进行比较,确定一种更有利于提升大豆分离蛋白基薄膜相关性能的纳米材料。分析结果表明:纳米ZnO在SPI膜液中的分散性优于纳米TiO_(2)在SPI膜液中的分散性,纳米ZnO和大豆蛋白的相容性更好,且成膜后能更好的发挥协同作用,SPI/纳米ZnO复合膜较SPI/纳米TiO_(2)复合膜的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更为突出(P<0.05)。纳米ZnO和大豆蛋白以3%的质量比制备复合膜时,SPI/纳米ZnO(SZ3)复合膜相比较于SPI膜,拉伸强度从6.64 MPa升至18.33 MPa,水蒸气透过率从20.63×10^(-2)g·mm/(m^(2)·h·kPa)降至2.94×10^(-2)g·mm/(m^(2)·h·kPa),氧气透过率从3.32×10^(-5)g·m/(m^(2)·d·kPa)降至1.54×10^(-5)g·m/(m^(2)·d·kPa)。此外,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抑菌性随着纳米粒子的添加呈上升趋势,在活性包装应用中具有极大潜力。以上研究结果将为大豆蛋白基薄膜的未来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膜 纳米ZNO 纳米TiO_(2) 机械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食性大豆蛋白包装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元汇 郭玉花 +1 位作者 黄震 滕立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8-50,60,共4页
制备了大豆蛋白包装膜,研究了大豆蛋白包装膜的冲击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透光率、透湿率和雾度等性能。研究表明:SPI质量分数为6%时制得的大豆蛋白包装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关键词 包装 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膜 可食性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膜生产工艺关键环节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黄伟 刘东红 孟瑞峰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23,共7页
为研究大豆浸泡、固形物含量、pH值和温度对大豆蛋白膜得率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通用旋转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大豆蛋白膜生产工艺的关键环节。研究结果表明:60℃浸泡大豆2h后磨浆,可提高大豆蛋白溶出率约10%;豆浆固形物含量6%时蛋白膜得率高(6... 为研究大豆浸泡、固形物含量、pH值和温度对大豆蛋白膜得率及品质的影响,采用通用旋转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大豆蛋白膜生产工艺的关键环节。研究结果表明:60℃浸泡大豆2h后磨浆,可提高大豆蛋白溶出率约10%;豆浆固形物含量6%时蛋白膜得率高(64.12%)且品质较好;豆浆pH值控制在7.0时蛋白膜得率高(64.92%)且品质较好;豆浆温度为80℃时蛋白膜得率高(63.96%)且品质较优。由通用旋转试验设计得到的较佳工艺参数为固形物含量5.0%,pH7.0,温度85℃,且已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膜 固形物含量 PH值 温度 生产工艺 通用旋转试验
原文传递
阿魏酸和明胶对大豆蛋白包装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元汇 郭玉花 +1 位作者 黄震 滕立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60-62,共3页
添加阿魏酸和明胶,制备大豆蛋白包装膜,研究了阿魏酸、明胶对大豆蛋白包装膜的力学性能、透湿性能、雾度、透光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阿魏酸后,大豆蛋白膜的性能明显提高,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都显著上升;加入阿魏酸和... 添加阿魏酸和明胶,制备大豆蛋白包装膜,研究了阿魏酸、明胶对大豆蛋白包装膜的力学性能、透湿性能、雾度、透光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加入阿魏酸后,大豆蛋白膜的性能明显提高,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都显著上升;加入阿魏酸和明胶后,冲击强度、撕裂强度进一步上升,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加入阿魏酸和明胶后,膜的透光率下降,雾度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明胶 大豆蛋白膜 可食性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海洋 尹国强 冯光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5-70,共6页
在概述大豆蛋白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大豆蛋白膜的成膜机理、成膜方法及其性能改进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大豆蛋白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改性以增强其机械性能、阻湿性能和耐水性能,从而制备新型可降解的... 在概述大豆蛋白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大豆蛋白膜的成膜机理、成膜方法及其性能改进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大豆蛋白的各种物理和化学改性以增强其机械性能、阻湿性能和耐水性能,从而制备新型可降解的环境友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膜 机理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塑剂对大豆蛋白包装薄膜机械性能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支雅雯 张华江 +3 位作者 王晓琪 吴永庆 刘媛媛 曹文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5-251,共7页
大豆蛋白膜是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为主料,添加适量增塑剂形成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包装薄膜,但其在贮藏过程中机械性能的不稳定是制约其在实际中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本实验选取甘油、山梨醇、油酸3种增塑剂制备... 大豆蛋白膜是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为主料,添加适量增塑剂形成具有一定机械性能的包装薄膜,但其在贮藏过程中机械性能的不稳定是制约其在实际中应用的主要因素。因此本实验选取甘油、山梨醇、油酸3种增塑剂制备SPI膜,以贮藏期间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水蒸气透过率、水溶失率的变化为评价指标,探讨添加不同增塑剂的SPI膜在贮藏期间机械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甘油、山梨醇和油酸组合(2∶1∶1,m/m)作为增塑剂制备SPI膜时,SPI膜机械性能稳定性最佳,与空白组(单独由甘油增塑的SPI膜)相比,抗拉强度稳定性提高了64%,断裂延伸率稳定性提高了65%,水蒸气透过率稳定性提高了27%,对水的稳定性提高了20%。本实验可为SPI包装薄膜在实际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塑剂 大豆蛋白膜 包装 机械性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甲酯对大豆蛋白胶胶膜快干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路清 杨光 +1 位作者 杨波 隋宁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346,共3页
提出了大豆蛋白胶胶膜概念,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酸甲酯对大豆蛋白胶胶膜快干性及胶膜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甲酯可以显著提高胶膜的快干性,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快,综合考虑乙酸甲酯大豆蛋白胶膜的干燥速率及胶合强度的影... 提出了大豆蛋白胶胶膜概念,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酸甲酯对大豆蛋白胶胶膜快干性及胶膜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甲酯可以显著提高胶膜的快干性,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快,综合考虑乙酸甲酯大豆蛋白胶膜的干燥速率及胶合强度的影响,100 g大豆蛋白胶添加15 mL乙酸甲酯为最适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胶胶 乙酸甲酯 快干性 胶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膜性能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石云娇 张华江 +4 位作者 李昂 邵华 葛小源 李其轩 孙琳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5,共8页
以大豆蛋白和明胶为主要原料,采用戊二醛溶液交联方式和戊二醛饱和蒸汽交联制备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膜,通过对两种交联方式制备的复合膜机械性能稳定性和降解性测定,比较分析戊二醛不同交联方式对复合膜机械性能稳定性、降解性及微观结... 以大豆蛋白和明胶为主要原料,采用戊二醛溶液交联方式和戊二醛饱和蒸汽交联制备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膜,通过对两种交联方式制备的复合膜机械性能稳定性和降解性测定,比较分析戊二醛不同交联方式对复合膜机械性能稳定性、降解性及微观结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月贮藏期内,戊二醛溶液交联改性、蒸汽交联改性处理复合膜拉伸强度稳定性提高了20.58%、38.51%,延伸率稳定性提高了31.71%、54.49%,水蒸气透过系数稳定性提高了31.74%、52.19%,透氧率稳定性提高了0.24%、18.01%,降解实验中降解速率分别为未经改性处理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膜>溶液交联改性处理复合膜>蒸汽交联改性处理复合膜。同时,蒸汽交联复合膜表面及拉伸断面形成结构致密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因此,戊二醛蒸汽交联制备的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膜机械稳定性能及微观结构均优于戊二醛溶液交联改性处理复合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交联 溶液交联 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 稳定性 降解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水热塑性大豆蛋白膜
13
《科技开发动态》 2003年第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耐水 热塑性 大豆蛋白膜 制备 生物降解材料 大豆 提取物
原文传递
双醛淀粉交联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及微观结构表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昂 郭建华 +1 位作者 王燕 王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2-55,61,共5页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差式量热扫描、扫描电镜分析以及接触角测定,探讨普通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双醛淀粉交联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醛淀粉交联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三维网络结构更加致密,热塑性和...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差式量热扫描、扫描电镜分析以及接触角测定,探讨普通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双醛淀粉交联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醛淀粉交联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三维网络结构更加致密,热塑性和疏水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聚乙烯醇复合 双醛淀粉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活性可食膜对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远清 林卫平 徐敏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年第2期199-199,186,共2页
本文采用大豆蛋白活性可食膜浸渍法保存冷鲜牛肉制品,分析其品质变化。研究了不同添加浓度1%、5%、9%(w/w)的抑菌剂Nisin和植酸的可食活性膜在0℃-4℃中冷藏1、7、14 d时对冷鲜牛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藏条件下,浸渍保... 本文采用大豆蛋白活性可食膜浸渍法保存冷鲜牛肉制品,分析其品质变化。研究了不同添加浓度1%、5%、9%(w/w)的抑菌剂Nisin和植酸的可食活性膜在0℃-4℃中冷藏1、7、14 d时对冷鲜牛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藏条件下,浸渍保藏对冷鲜牛肉的品质保鲜效果明显比新鲜牛肉的保鲜效果好;且抑菌剂的添加浓度为5%时保鲜效果最佳,而1%和9%浓度的保鲜效果次之,新鲜牛肉的保鲜效果最差,进而为冷鲜牛肉提供了更简便又经济的保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大豆蛋白活性可食 品质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胱氨酸-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机械特性和吸湿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国琴 李琳 +4 位作者 李冰 陆启玉 陈铃 陈洁 郭祀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3-158,共6页
以硬脂酸作为增塑剂,胱氨酸作为交联剂制备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和良好抗湿性能的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将膜放存25℃,相对湿度为50%的干燥器中平衡两天,用质构仪测定膜的抗拉强度(TS),延伸率(E(%))。在水分活度aw为0.10~0.9... 以硬脂酸作为增塑剂,胱氨酸作为交联剂制备具有一定力学性能和良好抗湿性能的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将膜放存25℃,相对湿度为50%的干燥器中平衡两天,用质构仪测定膜的抗拉强度(TS),延伸率(E(%))。在水分活度aw为0.10~0.90的范围内研究了复合膜在25℃的吸湿特性。吸湿速率和吸湿等温线数据分别拟合到Peleg’s方程和GAB(Guggenheim—Anderson—de Boer)模型。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复合膜的TS、延伸率E(%)以及吸湿速率随着硬脂酸和胱氨酸的添加比率显著地变化。硬脂酸和胱氨酸的最佳添加比率为40∶60(w/w)(每升蛋白溶液中加入10g混合添加剂),此时,大豆蛋白膜的强度比原来提高2倍,并且有最佳的吸湿速率。吸湿数据和GAB模型有很高的拟合度,拟合系数最高达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大豆蛋白复合 吸湿性质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醛淀粉交联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降解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昂 郭建华 +1 位作者 王燕 王欢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6-61,共6页
以普通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为对照组,分析双醛淀粉交联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的降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双醛淀粉交联作用不影响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的降解;双醛淀粉交联后的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拉伸... 以普通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为对照组,分析双醛淀粉交联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的降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双醛淀粉交联作用不影响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的降解;双醛淀粉交联后的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拉伸强度、延伸率、水蒸气透过系数和透氧率的稳定性较普通大豆分离蛋白/聚乙烯醇复合膜的稳定性分别提高了40.38%,44.12%,40.03%和1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 双醛淀粉 稳定性 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方式对大豆蛋白复合膜机械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石云娇 张华江 +2 位作者 吕雪鹏 魏春立 李昂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144,共7页
以大豆蛋白和明胶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交联方式和戊二醛饱和蒸汽交联制备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膜。通过测定该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对比分析微观结构,研究两种交联方式对复合膜机械性能及微观结构影响。结果表明,在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20%时... 以大豆蛋白和明胶为主要原料,采用溶液交联方式和戊二醛饱和蒸汽交联制备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膜。通过测定该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对比分析微观结构,研究两种交联方式对复合膜机械性能及微观结构影响。结果表明,在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20%时溶液交联改性复合膜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值为(3 120.26±38.92)MPa,延伸率为(48.26±1.92)%;在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15%时蒸汽交联改性复合膜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拉伸强度为(3 406.53±32.47)MPa,延伸率为(39.53±1.47)%,蒸汽交联改性红外伸缩振动峰明显增强,对晶态的破坏强于溶液交联改性。蒸汽交联改性膜接触角为107.2°,溶液交联改性膜接触角为84.7°,显著大于溶液交联接触角,达到典型疏水界面。同时,蒸汽交联复合膜表面及拉伸断面复合膜形成结构致密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戊二醛饱和蒸汽交联制备的大豆蛋白基明胶复合膜机械性能及微观结构均优于溶液交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交联 溶液交联 大豆蛋白复合 机械性能 微观结构
原文传递
买家卖家
19
《中国建材》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2-92,共1页
酚基-吡啶金属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低噪音碳纤维纳米电极,纳米孔材料离子交换淡化海水、咸水、苦水,抗腐蚀功能型涂料,有机真空镀膜掩膜板,复合本体溶胶——凝胶制备技术。
关键词 碳纤维纳米电极 电致发光材料 金属配合物 纳米孔材料 功能型涂料 大豆蛋白膜 离子交换 真空镀 制备技术 低噪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s of Soy Protein IsolatelCarboxymethyl Chitosan Blend Films
20
作者 Pornchai Rachtanapun Rungsiri Suriyatem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2年第1期50-57,共8页
Soy protein isolate/carboxymethyl chitosan (SPI/CMCH) blended films incorporated with glycerol were prepared using solution casting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SPI and CMCH ratios (100:0, 88:12, 67:33, 50... Soy protein isolate/carboxymethyl chitosan (SPI/CMCH) blended films incorporated with glycerol were prepared using solution casting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SPI and CMCH ratios (100:0, 88:12, 67:33, 50:50, 33:67, 12:88, 0:100) on the water sorption isotherm. The moisture sorption isotherm of the SPI/CMCH blended films was determined using various relative humidity's (16%, 35%, 55% and 76% RH) at 25 ± 1℃. The isotherms showed that the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EMC) of the film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MCH content and the EMC value sharply increased above aw = 0.55. Understanding of sorption isotherms is important for prediction of moisture sorption properties of films via moisture sorption empirical models. The Guggenheim-Oswin, 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and Anderson-de Boer (GAB) sorption model predictions were tested against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values from the Oswin, BET, and GAB models respectively ranged from 698.54 to 1,557.54, 38.85 to 58.30, and 52.52 to 95.95. Therefore, the BET model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fit model for SPI/CMCH blended films at 25 ±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xymethyl chitosan FILM MODEL sorption isotherm soy prot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