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病奈瑟菌大观霉素耐药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1
作者 杨桂琴 李梦欢 +3 位作者 王有为 雍刚 王红仁 别明江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67,共6页
目的建立淋病奈瑟菌大观霉素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淋病奈瑟菌特异性引物NG1/NG2以及淋病奈瑟菌rpsE基因突变(80_82 delTTA)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和实时荧光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分别以大观霉... 目的建立淋病奈瑟菌大观霉素耐药基因的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设计淋病奈瑟菌特异性引物NG1/NG2以及淋病奈瑟菌rpsE基因突变(80_82 delTTA)特异性引物,通过PCR和实时荧光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分别以大观霉素敏感和耐药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伤寒沙门菌等基因组核酸为待检样本,以评价该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NG1/NG2引物能够有效扩增淋病奈瑟菌特异性片段,其余细菌扩增结果为阴性;E64/E175R和E-87/E95R能够有效区分待测样本的rpsE基因是否带有突变(80_82 delTTA)。利用PCR方法,NG1/NG2、E64/E175R和E87/E95R检测目的基因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14.8、414.8、4.1拷贝/μL,而qPCR检测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1.5、41.5、4.1×10^(-2)拷贝/μL。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高特异度和高敏感度的淋病奈瑟菌大观霉素耐药性的核酸检测方法,有望为临床快速诊断淋病感染和治疗决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大观霉素耐药 rpsE基因 基因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