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4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把大事做得大美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林业与生态》 2025年第2期1-1,共1页
春雨润林。“2024年湖南林业十件大事”在《本期策划》新鲜出山。这“十件大事”涉及湖南林业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全国林长制督查考核中湖南获评优秀等次”,还是“林业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无论是“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佳绩”,还... 春雨润林。“2024年湖南林业十件大事”在《本期策划》新鲜出山。这“十件大事”涉及湖南林业工作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全国林长制督查考核中湖南获评优秀等次”,还是“林业科技创新持续推进”;无论是“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佳绩”,还是“森林防火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成绩”,都事关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件件都是“大美”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产业 森林防火 湖南林业 生态文明建设 持续推进 高质量发展 林业科技创新 大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美青海
2
作者 姜博涵 黄岑岑(指导) 《作文(5-6年级适用)》 2025年第1期58-59,共2页
游隼低鸣着划过天空,我静静地听,仿佛听得到远古的从容。湛蓝的天空,滚动着朵朵白练,随轻风翩翩。望不尽苍茫的绿,听不完边塞的曲。在诗和远方的诱惑下,一路西行。数次梦里记取青海的长云,横亘在无边的雪山。雪山下,身着紫色僧袍的僧侣... 游隼低鸣着划过天空,我静静地听,仿佛听得到远古的从容。湛蓝的天空,滚动着朵朵白练,随轻风翩翩。望不尽苍茫的绿,听不完边塞的曲。在诗和远方的诱惑下,一路西行。数次梦里记取青海的长云,横亘在无边的雪山。雪山下,身着紫色僧袍的僧侣喃喃低语,环山而行,踏过幽幽的草地,播撒下智慧,经过澄清的山溪,祈愿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喃喃低语 边塞 大美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视角报道边疆高质量发展的传播样本分析——以《大美边疆行》为例
3
作者 王玮 《传媒》 CSSCI 2024年第13期60-62,共3页
我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公里,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边疆的美丽风景,感受边疆的社会、经济、文化在过去十余年间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重磅推出特别节目《大美边疆行》,由总台的主持人和记者团队,带领... 我国陆地边境线长达2.2万公里,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边疆的美丽风景,感受边疆的社会、经济、文化在过去十余年间发生的重大变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重磅推出特别节目《大美边疆行》,由总台的主持人和记者团队,带领观众深入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边疆九省区,通过“海陆空”多视角、全方位、近距离等方式为观众呈现当地社会发展的全貌,获得了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本分析 我国陆地 广西边疆 多视角 高质量发展 大美 黑龙江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美中原》社区教育研究
4
作者 陈道山 常书辉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不到50年。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等具有重大意义。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原地域的根和魂,面向社区居民以课程教学的方式有计划、... 社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不到50年。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社区教育,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等具有重大意义。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原地域的根和魂,面向社区居民以课程教学的方式有计划、有重点、常态化普及中原优秀传统文化,极具时代价值。针对当前《大美中原》社区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机制不顺、资金投入不足、居民学习时间难以保障、课程创新难等问题,遵循《大美中原》社区教育的目标定位,从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扩宽教育教学路径、搭建社区教育共享平台等方面,探讨《大美中原》课程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与对策建议,以推动社区在中原文化传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的综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教育 中原文化 大美中原》 中原崛起 文化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万里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美”精神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奎英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4,共8页
张大千的长卷泼墨山水画《长江万里图》,描绘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中国画的瑰宝巨制,也是长江美学的恢宏集中体现。从《长江万里图》的表现对象、绘画技法、美学风格和精神意蕴来看,这幅画作可以说具有一种鲜明的“大... 张大千的长卷泼墨山水画《长江万里图》,描绘了长江流域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中国画的瑰宝巨制,也是长江美学的恢宏集中体现。从《长江万里图》的表现对象、绘画技法、美学风格和精神意蕴来看,这幅画作可以说具有一种鲜明的“大美”精神。“大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种天地自然之美,是一种“大象”混成之美,更是一种大德“生”“成”之美、大境“合”“和”之美。这种“大美”同时也是一种“生态之美”。深入体会《长江万里图》的“大美”精神,对于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美”精神,建构具有“大美”精神的长江美学和长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万里图》 大美精神 长江 生成之德 混成大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拍城市纪录片中的形象建构技巧探微——以《大美天津》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袈利 《海河传媒》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城市纪录片能够通过航拍的视觉呈现方式,凝结历史、人文、地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元素,向观者描绘出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韵。本文以航拍城市纪录片《大美天津》为例,通过深入探讨航拍技术的创新运用、情感认同和审美取向,剖析了该纪录片的... 城市纪录片能够通过航拍的视觉呈现方式,凝结历史、人文、地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元素,向观者描绘出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韵。本文以航拍城市纪录片《大美天津》为例,通过深入探讨航拍技术的创新运用、情感认同和审美取向,剖析了该纪录片的航拍技术魅力、情绪感染力和声画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纪录片 航拍 人文精神 取向 大美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韵:大美无言》、《雅韵:大音希声》
7
作者 沈致中 张译月 《上海纺织科技》 2024年第5期I0034-I0034,共1页
作品说明: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大美,是画面上用笔墨装点的似象非象的山水意蕴;是深埋于土壤间那历尽千年的往事历历;更是孤身一人至此人世,茕茕孑立的深沉现实。大美无言,是韵雅万千集于一身... 作品说明: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大美,是画面上用笔墨装点的似象非象的山水意蕴;是深埋于土壤间那历尽千年的往事历历;更是孤身一人至此人世,茕茕孑立的深沉现实。大美无言,是韵雅万千集于一身,投足间那落落的大方,是泰山崩于人前而岿然不动的静中之势。大美无言,无须大热大烈,此美乃是盛装于内心的自然之境,从中流淌出的那一分贵气、雅致与安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音希声 雅韵 大美 自然之境 无言
原文传递
行走高原大地 感悟青海大美
8
作者 李克海 金浩昊 《群众》 2024年第15期67-69,共3页
筑绿色之基,山宗水源树牢生态屏障;悟思想之力,高原大地绽现时代新貌。仲夏的高原,长天流云,气象万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团深入高原大地,近距离体味大美青海的自然之美、精神之美、和谐之美,切... 筑绿色之基,山宗水源树牢生态屏障;悟思想之力,高原大地绽现时代新貌。仲夏的高原,长天流云,气象万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主题采访团深入高原大地,近距离体味大美青海的自然之美、精神之美、和谐之美,切身感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力在青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谐之 自然之 高原 大美青海 落地生根 大地 切身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大美 建构盛世文化——我的大美艺术发展观
9
作者 周韶华 《人民周刊》 2024年第3期91-93,共3页
建设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文化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性的责任与使命。我认为,建构盛世文化是应有之义。
关键词 责任与使命 盛世文化 现代文明 艺术发展观 中华文化复兴 建设文化强国 大美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美教育”理念下的美育实践
10
作者 高小玲 《留学》 2024年第23期68-68,共1页
美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重庆市梁平区实验小学的前身桂香书院始建于1684年,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也为学校的美育实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校秉承“大美自然”的... 美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重庆市梁平区实验小学的前身桂香书院始建于1684年,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也为学校的美育实践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学校秉承“大美自然”的校训,弘扬“美美与共,孜孜以求”的精神,确立了培养“健康、宽厚、睿智的大美少年”的育人目标,积极践行“大美写人生,七彩画未来”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实践 校训 与共 育人目标 教育理念 实验小学 大美 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美青海的拍摄快感
11
作者 焦生福(文/图) 《青海国土经略》 2024年第1期74-75,共2页
在中国摄影家的心目中,青海是摄影创作的天堂。对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来说,拍摄大美青海,有一种独特的快感。山宗水源是青海的代名词,既有“世界屋脊”“中华水塔”的美誉,也有“地球第三极”和“三江之源”之称。
关键词 摄影创作 中国摄影家 地球第三极 中华水塔 快感 大美青海 拍摄 代名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美青海”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绩效评估体系探讨
12
作者 杨青雨 《河北企业》 2024年第11期73-76,共4页
品牌化作为应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同质化、竞争越加激烈的目的地营销的新利器,越发受到目的地管理者的重视,品牌传播绩效也被运用到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过程中。近年来,“大美青海”旅游品牌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品牌传播绩效的评估却不... 品牌化作为应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同质化、竞争越加激烈的目的地营销的新利器,越发受到目的地管理者的重视,品牌传播绩效也被运用到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过程中。近年来,“大美青海”旅游品牌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对品牌传播绩效的评估却不够完善。为了推动青海省旅游品牌的进一步品牌化,激励有关部门再接再厉,以品牌资产的四维模型,即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品牌质量、品牌忠诚为基础,结合区域旅游形象绩效评估理论、生态文明建设和理念,借鉴因素评分法构建“大美青海”品牌传播绩效评估指标,以政府、游客、社区居民和第三方评估机构构成品牌绩效评估主体,构建“大美青海”品牌传播绩效评估体系。该体系为青海省旅游品牌传播绩效评估提供了参考,响应了青海省生态保护大省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资产 品牌绩效评估 生态文明理念 大美青海 旅游目的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港澳地区青年看祖国国——百名香港青少年大美青海行”交流活动在青海举行
13
《中国西藏》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七月的青海山清水秀、风光无限。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香港地区回归祖国27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 七月的青海山清水秀、风光无限。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香港地区回归祖国27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青年联合会举办了2024年“港澳青年看祖国——百名香港青少年大美青海行”交流活动。在为期七天的研学活动中,140余名香港地区青少年在西宁市、海南州、海北州、海西州多地观摩学习,领略了青海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力量,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了青港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共同开创青港发展与祖国繁荣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祖国 中国式现代化 青年联合会 观摩学习 粤港澳 海北州 大美青海 香港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书法文献”的价值生成——以《大美长江》为个案
14
作者 薛元明 《书法》 2024年第2期60-63,共4页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近几年的关注点除书法的理论与创作本体之外,更着重于书法社会功用的实践与探求。无论是《日读论语》等古代文化经典的书写,还是“运河颂”“大美长江”等的专题创作,都是积极以中国书法这种独特的形式,...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近几年的关注点除书法的理论与创作本体之外,更着重于书法社会功用的实践与探求。无论是《日读论语》等古代文化经典的书写,还是“运河颂”“大美长江”等的专题创作,都是积极以中国书法这种独特的形式,记录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和宣传国家大政方针。这些,都体现了她作为一位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觉悟与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文献 国家大政方针 理论与创作 价值生成 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功用 大美
原文传递
论教学大美的实现路向——老庄大美思想的教学启示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者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28-134,共7页
在功利化倾向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借鉴老庄的大美思想,提出并研究教学大美,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学大美就是教学活动中的"道之美",是教学的本源之美,教学的理想之美,也是教学美的终极关怀。教学大美的实现,不在于... 在功利化倾向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借鉴老庄的大美思想,提出并研究教学大美,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教学大美就是教学活动中的"道之美",是教学的本源之美,教学的理想之美,也是教学美的终极关怀。教学大美的实现,不在于把学生拉到社会的美学框架中,而是使学生展现其自身的本然之美。教学大美的实现,需要不断超越功利和道德的局限,最大限度地彰显教学的生本性、课堂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并确立宽广的生命意识,实践生命化教学,把教学大美的成果体现在师生生命的大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美 教学大美 超越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21世纪中华大美学几个重大问题
16
作者 彭强民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11期108-111,共4页
21世纪中华大美学是生成美学。中华大美学的思想体系以人有大美为核心而逐步展开。中华大美学的中心任务是探究天地人之大美并通晓其规律,从而使人类和谐自适地生存发展并逐步走向更加美好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21世纪中华大美 生成 大美 中心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大美与康德的崇高之美 被引量:4
17
作者 贺天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6-120,F003,共6页
广义的崇高观或壮美观包括狭义壮美、狭义的崇高和悲剧性艺术三大类型。康德的崇高主要是指令人惧怕和具有毁灭性力量的对象 ;庄子的大美主要指能激起人自豪和无限力量的对象。崇高感是由痛感转化为快感的 ,而大美感是不经历痛感而直接... 广义的崇高观或壮美观包括狭义壮美、狭义的崇高和悲剧性艺术三大类型。康德的崇高主要是指令人惧怕和具有毁灭性力量的对象 ;庄子的大美主要指能激起人自豪和无限力量的对象。崇高感是由痛感转化为快感的 ,而大美感是不经历痛感而直接产生自由豪放的美感。从本质上看 ,崇高感是由于审美对象的威压、强制、阻碍使主体由矛盾冲突的不自由而达到审美自由 ;壮美感则是由于审美对象的无限、博大、雄浑由矛盾冲突的和谐自由而达到审美自由。壮美可看作是从优美到崇高的过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大美 康德 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庄子的“大美”思想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5,共4页
“大美”是由庄子最早提出的一个原创性美学范畴 ,它在道家美学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崇尚“大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特征的突出表现 ,他的整个美学体系都贯穿着“大美”的思想。在庄子美学中 ,“大美”思想与其崇尚自然之道、推崇淡... “大美”是由庄子最早提出的一个原创性美学范畴 ,它在道家美学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崇尚“大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特征的突出表现 ,他的整个美学体系都贯穿着“大美”的思想。在庄子美学中 ,“大美”思想与其崇尚自然之道、推崇淡泊无为的人格精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大美”的思想内涵包括澹然无极、寂漠无为的自然美品格 ,朴素、本真、天全的真美形态 ,浩瀚博大、雄浑磅礴的壮美境界。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理想人格的建构和人生境界的提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大美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道德经》中大美的生成及其内涵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永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3-186,共4页
道是《道德经》中的核心观念,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基,也是老子美学思想产生的源泉。老子追求的美是一种生于道而成于道的大美,主要体现为:道本体具有的"大""妙"审美属性,体道过程中呈现出的"涤除玄鉴"审... 道是《道德经》中的核心观念,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根基,也是老子美学思想产生的源泉。老子追求的美是一种生于道而成于道的大美,主要体现为:道本体具有的"大""妙"审美属性,体道过程中呈现出的"涤除玄鉴"审美方式以及得道而成的"微妙玄通"等审美人格形象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审美人生境界。通过对《道德经》中蕴含的美学思想进行以上多个层面的建构,不仅能够生成兼具哲学本体论与价值实践论意义的大美,而且能够从大美的逻辑生成中梳理出一系列具有中华文化识别标志的美学范畴或原初审美形态,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美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子》“大美”之境论 被引量:7
20
作者 方国武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50-456,共7页
《淮南子》的大美之境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观。大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是大"道",大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大审美观视野和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大美的内涵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神... 《淮南子》的大美之境是一种汇融万千、宽宏博大、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审美理想观。大美的理论前提和哲学依据是大"道",大美的表现特征为无限丰富性、大审美观视野和雄浑壮大的审美形态,大美的内涵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神化"境界。大美之境是汉初时代精神的突出表现,对中国的审美文化传统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大美之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