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穗小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良荣 杜娟 +2 位作者 邹春梅 何玉梅 杨志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18,共3页
采用 Griffing( 6-2 )对 3个推广品种和 3个大穗材料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结果表明 :( 1 )株高、小穗数以加性效应为主 ,遗传力高 ;不孕籽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遗传力低 ;其余性状 GCA与 SCA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主穗粒数、穗长... 采用 Griffing( 6-2 )对 3个推广品种和 3个大穗材料的配合力与遗传力分析 ,结果表明 :( 1 )株高、小穗数以加性效应为主 ,遗传力高 ;不孕籽以非加性效应为主 ,遗传力低 ;其余性状 GCA与 SCA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主穗粒数、穗长遗传力高 ,抽穗期中等 ,单株穗数、单株产量低。 ( 2 ) 1 0 5-2 -3-6的穗长、主穗粒数、小穗数的 gi最高 ,Vsi最高 ,F1 正向超亲显性或部分显性 ,有利于作大穗粒多的杂交亲本 ,同时便于早期选择 ;攀 82 0 0 7-1株高、抽穗期 gi最高 ,Vsi最高 ,部分隐性遗传 ,可作早熟、矮杆种质利用 ;兰考 770 2 0 5-9-1是穗长短、主穗粒数多、分蘖少的矮杆密穗小麦资源。 ( 3)新春 6号× 1 0 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产量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小麦发育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6
2
作者 庞红喜 闵东红 +1 位作者 李学军 宋哲民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7,共4页
在中等地力水平下研究了目前我省种植的几个代表性大穗小麦品系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大穗小麦穗分化速率,穗分化时间品系间差异较大;大穗小麦有效分蘖少,分蘖形成速度慢,分蘖成穗率低,抽穗开花较晚单产不高。提出目前关中麦区大... 在中等地力水平下研究了目前我省种植的几个代表性大穗小麦品系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大穗小麦穗分化速率,穗分化时间品系间差异较大;大穗小麦有效分蘖少,分蘖形成速度慢,分蘖成穗率低,抽穗开花较晚单产不高。提出目前关中麦区大穗育种应注重穗多、穗匀、稳重并举,选育穗分化速度快,偏春性或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的类型,丰产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发育 小麦 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大穗小麦与受体小麦差异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静 李艳红 +2 位作者 陆雪莹 张志强 吴思雅 《广东蚕业》 2021年第7期13-16,共4页
文章以转基因大穗小麦和春麦761幼苗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化学发光生物素探针标记Southern杂交法检测转基因大穗小麦中的特异性外源DNA片段,为进一步研究分析转基因大穗小麦中该特异性外源DNA片段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大赖草生物素标记探... 文章以转基因大穗小麦和春麦761幼苗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化学发光生物素探针标记Southern杂交法检测转基因大穗小麦中的特异性外源DNA片段,为进一步研究分析转基因大穗小麦中该特异性外源DNA片段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大赖草生物素标记探针与转基因大穗小麦酶切总DNA杂交有一条特异性杂交条带,片段长度约为750 bp~1000 bp,与春麦761酶切总DNA杂交后为空白,推测特异性条带所显示的外源性DNA片段来自大赖草总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穗小麦 外源DNA片段 生物素标记探针 SOUTHERN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大粒大穗小麦太空4号
4
作者 胡杰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18期28-28,共1页
太空4号属冬性小麦,幼苗匍匐状,中熟,株高70~80厘米,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穗粗长,大四棱,秆粗壮抗倒。叶片宽厚、色深绿、叶功能期长、活秆成熟。穗长13-15厘米,穗粒100粒左右,最高可达120粒,小穗排列适中,一般18-22个,千粒... 太空4号属冬性小麦,幼苗匍匐状,中熟,株高70~80厘米,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成穗率高,穗粗长,大四棱,秆粗壮抗倒。叶片宽厚、色深绿、叶功能期长、活秆成熟。穗长13-15厘米,穗粒100粒左右,最高可达120粒,小穗排列适中,一般18-22个,千粒重55~60克,籽粒大,白色、透明,白壳角质,容重860克/升,蛋白质含量18.7%,湿面筋40%,属强筋质小麦。该品种高抗白粉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高产优质 蛋白质含量 抗白粉病 分蘖能力 活秆成熟 大粒 湿面筋 功能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魏艳丽 王彬龙 +2 位作者 李瑞国 蒋会利 张安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66-1371,共6页
为给大穗小麦材料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以小麦大穗品系9110192和多穗品系密穗矮秆为亲本,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杂交后代穗长、小穗数、小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长、小穗密度、... 为给大穗小麦材料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以小麦大穗品系9110192和多穗品系密穗矮秆为亲本,采用P1、P2、F1、F2四世代联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杂交后代穗长、小穗数、小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穗长、小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均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与多基因共同控制;小穗数为多基因遗传,无主基因存在,各性状均不同程度受环境影响。穗长、小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2.14%、88.69%、62.71%、59.6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58%、3.19%、11.87%、13.1%。穗长与小穗密度受环境影响较小,早代选择可靠性较高,穗粒数、穗粒重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在稍晚世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部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种——新冬52号 被引量:2
6
作者 林霞 洪雪梅 罗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84-884,共1页
新冬52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粮油所2000年以高产晚熟新冬17号为母本,以自育品系95-7-13-2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的中早熟、高产、大穗、多抗冬小麦新品种,2015年11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15... 新冬52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粮油所2000年以高产晚熟新冬17号为母本,以自育品系95-7-13-2为父本进行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的中早熟、高产、大穗、多抗冬小麦新品种,2015年11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新审麦2015年08号。已申请品种保护,品种权申请公告号:CN017770E。1品种特性新冬52号冬性,全生育期264d。幼苗半匍匐,苗期叶色浓绿,生长健壮,越冬性好。春季返青拔节早,两极分化快,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80.17cm,抗倒性中等,株型紧凑,旗叶宽、长、平展,穗层整齐,茎秆、穗部蜡质厚。穗长方形,长芒,白壳,小穗排列较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审定委员会 大穗小麦 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冬17号 系谱法选育 新疆自治区 品种保护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黑大穗小麦挤压膨化加工研究
7
作者 刘苗苗 《现代面粉工业》 2016年第4期52-52,共1页
以普冰9946小麦为对照,研究西农黑大穗挤压膨化过程中加工温度、物料含水量、喂料速度变化对挤压膨化的扭矩、4区压力、5区压力、单位机械能耗、产品比容、径向膨化率、脆度、硬度的影响。
关键词 挤压膨化加工 大穗小麦 加工温度 膨化过程 速度变化 含水量 膨化率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小麦新品种—宪章1号
8
作者 刘宝杰 《农村农业农民》 2003年第9期53-53,共1页
该品系是河南省太康县农科所王宪章先生于1994年从所里小麦混系选择圃中优选变异单株,经连续6年系统选育而成,被农民称为"大穗之王"小麦。品种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80厘米,苗期长势强,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偏强。... 该品系是河南省太康县农科所王宪章先生于1994年从所里小麦混系选择圃中优选变异单株,经连续6年系统选育而成,被农民称为"大穗之王"小麦。品种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株高80厘米,苗期长势强,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偏强。茎秆粗壮,高抗倒伏,叶片宽、厚、大,灌浆快,成熟落黄好。对白粉病、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叶枯病等有抗性。穗层整齐,长方大穗,穗长16~18厘米、最长穗超过20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新品种 “宪章1号”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小麦新品系 烟辐188
9
《技术与市场》 2001年第3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大穗小麦 新品系 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超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种
10
作者 柴桂贞 黎民 《专业户》 1995年第5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大穗92-6A品种 麦分33品种 特征特性 大穗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条锈矮秆大穗型小麦茎叶穗遗传及各性状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欧俊梅 王治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10期235-238,共4页
以4个矮秆大穗型小麦材料为母本,6个高产小麦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15个茎叶穗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的表现都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的。15个性状遗传力均较高,除旗叶宽、旗叶面积和单株... 以4个矮秆大穗型小麦材料为母本,6个高产小麦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15个茎叶穗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5个农艺性状的表现都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的。15个性状遗传力均较高,除旗叶宽、旗叶面积和单株粒重三性状外,其余性状主要由加性基因决定。除叶宽和结实小穗两性状外,其余各性状的GCV均较大,表明对其选择和改良的潜力较大。各茎叶穗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指出小麦高产育种应注意协调好提高结实小穗、穗长、每穗粒数与提高穗下节长和穗颈节长以及穗长与单株穗数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秆大穗小麦 茎叶 株型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年型下水分处理对大穗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12
作者 冯伟 郭天财 +2 位作者 李晓 朱云集 曹卫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195,199,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探讨了不同降水年型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大穗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用不同方程对籽粒生长动态进行拟合,Cubic方程最精确。2000~2001干旱年型W和Ws与两个灌浆持续期参数(Se、S)相关性显著,2001~2... 在大田条件下,探讨了不同降水年型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大穗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用不同方程对籽粒生长动态进行拟合,Cubic方程最精确。2000~2001干旱年型W和Ws与两个灌浆持续期参数(Se、S)相关性显著,2001~2002丰雨年型W和Ws与3个灌浆速率参数(V、Vs、Vmax)间相关性达显著水平。两年度相比,2000~2001年度籽粒灌浆持续期短,灌浆速率小,导致粒重降低。灌水对灌浆参数的效应年际间存在差异,2000~2001年度随灌水次数增多,S和Se延长,灌浆速率降低;而2001~2002年度随灌水次数增多,S和Se缩短,灌浆速率以灌一水处理最小,灌两水处理最高。灌水对产量的影响,2000~2001年度显著增产,2001~2002年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灌三水处理较灌两水处理反而减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大穗型冬小麦 籽粒灌浆 产量 降雨年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朱新开 郭文善 +2 位作者 王永吉 封超年 彭永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71,共5页
通过分析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特征及粒数与粒重之间的关系 ,表明 :(1)大穗条件下穗粒数和粒重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与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不同年度之间极值相近 ;(2 )随着每小穗结实粒数增加 ,每小穗平均粒重增加 ,二者呈极显... 通过分析大穗型小麦穗粒重分布特征及粒数与粒重之间的关系 ,表明 :(1)大穗条件下穗粒数和粒重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与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不同年度之间极值相近 ;(2 )随着每小穗结实粒数增加 ,每小穗平均粒重增加 ,二者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 ,但不同花位粒重变异幅度增大 ,籽粒整齐度变小 ;(3 )不同结实粒数的小穗每花位籽粒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2时 ,以第 1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3、4、5时 ,以第 2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6、7时 ,以第 3粒粒重最大 ,当每小穗结实粒数为 8时 ,以第 4粒粒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粒重 分布规律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叶片性状、养分含量及氮素分配特征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丽芳 王德轩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219-5227,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8个大穗型小麦新品系和西农979不同生育期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养分含量的差异性,并对其不同器官氮素积累和分配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穗型小麦的SLA和LDMC平均值小于西农979;小麦叶片养分含量...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8个大穗型小麦新品系和西农979不同生育期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与养分含量的差异性,并对其不同器官氮素积累和分配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穗型小麦的SLA和LDMC平均值小于西农979;小麦叶片养分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全氮(N)、全钾(K)和全磷(P);成熟期大穗型小麦品系各器官平均氮素积累能力都高于对照,氮素积累量及分配比例的大小顺序为籽粒>茎+鞘>穗草(穗轴+颖壳)>旗叶>倒二叶>余叶;大穗型小麦平均转移率和贡献率较西农979低;抽穗期旗叶SLA和LDMC呈负相关关系,SLA和N含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和P、K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小麦叶片结构性状与养分含量影响体内有机物质的积累与转运,通过水肥调控措施来提高大穗型小麦养分利用效率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叶片性状 养分含量 N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黑大穗黑小麦营养特性与蒸煮食品加工品质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燕雯 张正茂 阿尔哈力合.叶热仙巴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46-150,共5页
以黑小麦品种西农黑优为对照,研究西农黑大穗黑小麦的营养特性及蒸煮加工品质。结果表明:西农黑大穗千粒质量50.81g,高于西农黑优;灰分含量2.38%、蛋白质含量16.49%、总氨基酸含量13.12%,均高于西农黑优;面条感官评价得分84.63,馒头感... 以黑小麦品种西农黑优为对照,研究西农黑大穗黑小麦的营养特性及蒸煮加工品质。结果表明:西农黑大穗千粒质量50.81g,高于西农黑优;灰分含量2.38%、蛋白质含量16.49%、总氨基酸含量13.12%,均高于西农黑优;面条感官评价得分84.63,馒头感官评价得分78.07。西农黑大穗黑小麦具有良好的面条加工性能,作为一种黑色食品新原料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农黑大穗小麦 营养特性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新品种绵阳35号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生荣 杜小英 +3 位作者 庞启华 欧俊梅 周强 陶军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大穗小麦 绵阳35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增穗措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布 李广贤 王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14896-14897,共2页
针对大穗型小麦分蘖成穗困难的问题,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田间试验。结合大穗型小麦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试验结果,总结出"高肥力、早播种、窄行距、适播量、控旺长"的组合增穗措施。
关键词 大穗小麦 措施 超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新品种浙麦8号的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利华 郭方其 +1 位作者 徐兴伟 赵振培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57,共2页
浙麦 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高产新品系87选 6作母本与地方优质良种临浦早杂交 ,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其产量、抗性等方面均超过“九五”浙江省小麦育种攻关指标 ,适宜浙江省肥力水平较高地区推广种植。 2 0 0 1年 4月通... 浙麦 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高产新品系87选 6作母本与地方优质良种临浦早杂交 ,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其产量、抗性等方面均超过“九五”浙江省小麦育种攻关指标 ,适宜浙江省肥力水平较高地区推广种植。 2 0 0 1年 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浙麦 8号。该品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提高浙江省的小麦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新品种 “浙麦8号” 选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品种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东 李瑞峰 刘绡立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7,共1页
关键词 大穗小麦 品种特点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型小麦新品种绵阳30
20
作者 李生荣 庞启华 +3 位作者 陶军 杜小英 欧俊梅 周强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大穗小麦 绵阳30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