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西石窟以大梵天帝释天为胁侍的造像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宝玺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5,共7页
河西石窟中多铺以大梵天、帝释天为胁侍的造像,长期以来都著录为菩萨和天王。以大梵天和帝释天为胁侍的造像源于犍陀罗艺术。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域上的变化,在流传过程中,其形象参入了多元文化因素。河西北魏石窟中大梵天均着菩萨装,帝... 河西石窟中多铺以大梵天、帝释天为胁侍的造像,长期以来都著录为菩萨和天王。以大梵天和帝释天为胁侍的造像源于犍陀罗艺术。随着时代的不同、地域上的变化,在流传过程中,其形象参入了多元文化因素。河西北魏石窟中大梵天均着菩萨装,帝释天则为武士装,或称天王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梵天 帝释天 菩萨装 天王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化寺如来殿大梵天、帝释天衣纹研究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薇 《博物院》 2019年第6期101-108,共8页
智化寺如来殿内如来本尊的左右胁侍为大梵天和帝释天。二者的衣纹构图华美、设计巧妙、构思独特,以"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原则,融合了皇家与民间的多种吉祥图案,描绘出一幅幅中国传统吉庆的画面,加之应用了沥粉贴金、拨金、... 智化寺如来殿内如来本尊的左右胁侍为大梵天和帝释天。二者的衣纹构图华美、设计巧妙、构思独特,以"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原则,融合了皇家与民间的多种吉祥图案,描绘出一幅幅中国传统吉庆的画面,加之应用了沥粉贴金、拨金、描金等多种装金工艺,更显示出佛像的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大梵天与帝释天的衣纹设计展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无穷智慧和高超技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化寺 如来殿 大梵天 帝释天 衣纹
原文传递
邯郸成安县出土的北魏太和六年释迦三尊像 被引量:12
3
作者 衣丽都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4,125-128,共8页
成安县出土的北魏太和六年释迦三尊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造象样式既表现出来自云冈石窟造像的影响,同时又展现了来自南朝秀骨清像的塑画风格的影响。正面释迦佛两侧的胁侍像,应认定为帝释天和大梵天。其图像来源与犍陀罗艺术有关,... 成安县出土的北魏太和六年释迦三尊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造象样式既表现出来自云冈石窟造像的影响,同时又展现了来自南朝秀骨清像的塑画风格的影响。正面释迦佛两侧的胁侍像,应认定为帝释天和大梵天。其图像来源与犍陀罗艺术有关,更直接的来源应是长安。释迦三尊像背面的无量寿佛是目前所见北魏时期最早的造像实例,其所表现的净土信仰应来源于长安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迦三尊像 无量寿佛 弥勒下生 帝释天 大梵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博本吐火罗文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第十五和十六张译释 被引量:2
4
作者 季羡林 《中国文化》 1989年第1期37-43,共7页
一九七五年,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了吐火罗文 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四十四张,八十八面。虽然还非常不完整,但却是迄今发现的最长的《弥勒会见记》残卷,非常值得重视。原件用中亚婆罗迷斜体字母书写,长约三十二厘米,宽约... 一九七五年,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了吐火罗文 A(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四十四张,八十八面。虽然还非常不完整,但却是迄今发现的最长的《弥勒会见记》残卷,非常值得重视。原件用中亚婆罗迷斜体字母书写,长约三十二厘米,宽约十八个半厘米。大多数每面八行,少数六行。由于被火焚烧,残损特甚,没有一张、一面、一行是完整的,残损最厉害的每一面只剩下几个字。这同一个剧本的残卷,在 E.Sieg 和 W.Siegling 的Tocharische Sprachreste(Berlin und Leipzig,1921)中已经刊布了一些,同样残缺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火罗文 八个半 焉耆 新疆吐鲁番 大梵天 天帝释 Berlin 译释 四大天王 释迎牟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窥基《瑜伽论劫章颂》述义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孺童 《佛学研究》 2013年第1期271-287,共17页
《瑜伽论劫章颂》,简称《劫章颂》,为唐窥基就《瑜伽师地论》卷二所述世间成坏之部分,以七言颂文形式,而加以总结阐述.该《颂》中土久佚,只有部分文句,见于诸书所引;而全文幸得日本有存,被收于《续藏经》①中.该《颂》乃从劫之“名目、... 《瑜伽论劫章颂》,简称《劫章颂》,为唐窥基就《瑜伽师地论》卷二所述世间成坏之部分,以七言颂文形式,而加以总结阐述.该《颂》中土久佚,只有部分文句,见于诸书所引;而全文幸得日本有存,被收于《续藏经》①中.该《颂》乃从劫之“名目、次第、数量”三个方面,梳理了世界成、住、坏、空的整个过程.其中对诸多名相之解说,足以修正固有认知之谬差.该《颂》虽依《瑜伽师地论》而作,但又多援《俱舍论》而释.故今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辅以《俱舍论》及窥基所撰《瑜伽师地论略纂》,科释《颂》文,以明“劫章”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师地论》 器世间 窥基 初禅天 二禅天 三千大千世界 《俱舍论》 大梵天 无间地狱 三禅天 欲界 四禅天 劫初 瑜伽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文本罗摩衍那本事私笺 被引量:1
6
作者 柳存仁 《中国文化》 1996年第1期20-37,共18页
藏文本罗摩衍那本事私笺柳存仁一敦煌原藏藏文本有关印度叙事诗(罗摩衍那)(Rdmdpena)①故事(今姑称《罗摩衍那本事》之残本现存凡六篇,其四篇即斯坦因(SirAurelStein)携归英国者,现藏伦敦印度事务局图书... 藏文本罗摩衍那本事私笺柳存仁一敦煌原藏藏文本有关印度叙事诗(罗摩衍那)(Rdmdpena)①故事(今姑称《罗摩衍那本事》之残本现存凡六篇,其四篇即斯坦因(SirAurelStein)携归英国者,现藏伦敦印度事务局图书馆(IndiaOfficeLib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摩衍那 哈奴曼 藏文 大梵天 毗湿奴 吉祥天女 阿巴噶 婆罗门 因陀罗 罗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文佛典导读:基础语法指南》译者序
7
作者 惟善 《佛学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340-347,共8页
梵语属印欧语系,英文写作Sanskrit,源自梵文词samskrta(■)。前缀sam-主要有“完成”、“彻底”、“与……一起”之意;kr.ta是过去被动分词,来自字根√kr.,意为“做”、“制作”、“执行”、“完成”等等。所以,samskrta本义是精制的或... 梵语属印欧语系,英文写作Sanskrit,源自梵文词samskrta(■)。前缀sam-主要有“完成”、“彻底”、“与……一起”之意;kr.ta是过去被动分词,来自字根√kr.,意为“做”、“制作”、“执行”、“完成”等等。所以,samskrta本义是精制的或完美的语言。婆罗门教是古印度的主流宗教,将一切都归功于大梵天的创造,所以梵语也叫“天神之语(deva-bhās.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梵天 婆罗门教 过去被动分词 印欧语系 梵语 英文写作 译者序 梵文佛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建筑色彩颜值
8
作者 张长江 《流行色》 2015年第8期84-87,共4页
圣洁的色彩黄与青可以满足色彩好奇心的城市之旅,印度可算是重要的一个国度。尤其是那"粉红之城"斋普尔,"白色之城"乌代布尔,"蓝色之城"焦特布尔等等,总是会牵动您一睹究竟的驿动之心,当我再也经不起这三番五次的诱惑,终于下定决... 圣洁的色彩黄与青可以满足色彩好奇心的城市之旅,印度可算是重要的一个国度。尤其是那"粉红之城"斋普尔,"白色之城"乌代布尔,"蓝色之城"焦特布尔等等,总是会牵动您一睹究竟的驿动之心,当我再也经不起这三番五次的诱惑,终于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踏上印度的探色之旅……印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的国度,拥有过半信众佛教的中国,一直都没有忘记这是来自于古老的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色彩 焦特布尔 唐僧取经 文学化 毗湿奴 大梵天 窣堵坡 罗摩 耆那教 拉贾斯坦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6世纪中国七尊像中的螺髻像之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金理那 洪起龙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2-79,185,共9页
关于6世纪中国七尊像中的螺髻像之研究[韩]金理那著,洪起龙译一、序言从中国佛教雕刻史看,进入6世纪后,以前带有印度或西域样式的佛教雕刻逐渐减少,中国化之倾向开始明显。云冈、龙门、巩县和天龙山等处的石窟,这些石窟的历史... 关于6世纪中国七尊像中的螺髻像之研究[韩]金理那著,洪起龙译一、序言从中国佛教雕刻史看,进入6世纪后,以前带有印度或西域样式的佛教雕刻逐渐减少,中国化之倾向开始明显。云冈、龙门、巩县和天龙山等处的石窟,这些石窟的历史记录、窟内龛室的造像之旁以及碑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髻 《维摩诘经》 《维摩诘所说经》 鸠摩罗什 舍利弗 麦积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 博物馆 大梵天 大藏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随笔之四 被引量:10
10
作者 施萍亭 《敦煌研究》 1987年第4期26-30,共5页
S.192号,《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原题为"佛经".笼统名之曰"佛经",说明原编者就认为是难以定名之物.我因为接触过敦煌壁画中的榜书,一看便知此乃壁画榜书底稿,而且是《贤愚经变》的榜书底稿(以下简称"底稿")... S.192号,《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原题为"佛经".笼统名之曰"佛经",说明原编者就认为是难以定名之物.我因为接触过敦煌壁画中的榜书,一看便知此乃壁画榜书底稿,而且是《贤愚经变》的榜书底稿(以下简称"底稿")."底稿"无头无尾,现存三十二行,录文如下(标点为笔者所加,"/"表示原件分行之处,括号内的字,系笔者所加或正误):第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时阿难入城乞食,见一老母,唯有二男/偷盗活命,财主捉得时.尔时世尊遣使阿难告白于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敦煌遗书 佛经 观世音 无量寿佛 遣使 弥勒 婆罗门 菩萨 大梵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天请问经》和天请问经变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4-185,共12页
关于《天请问经》和天请问经变的几个问题王惠民贞观十九年(645年),玄类结束长达十八年之久的西域求法活动,回到长安。在随后的二十年间,他译经“总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①《天请问经》即是其所译诸经之一。关于该经... 关于《天请问经》和天请问经变的几个问题王惠民贞观十九年(645年),玄类结束长达十八年之久的西域求法活动,回到长安。在随后的二十年间,他译经“总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①《天请问经》即是其所译诸经之一。关于该经译出时间,《开元释教录》卷8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遗书 《大正藏》 榜题底稿 《杂阿含经》 大梵天 敦煌壁画 大乘经典 小乘 唐西域 《中阿含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的梵天形象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士宏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5-37,43-126,共5页
梵天,亦称大梵天、大梵天王或梵童子。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神,与护持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并称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变为佛教世界中的色界天主。每当佛出世,必定最先来请转法轮,而且常与另一位护法神——欲界天主... 梵天,亦称大梵天、大梵天王或梵童子。原为印度婆罗门教的创造神,与护持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并称为婆罗门教的三大主神,佛教吸收为护法神,变为佛教世界中的色界天主。每当佛出世,必定最先来请转法轮,而且常与另一位护法神——欲界天主帝释一起,从天而降,侍卫于释迦牟尼佛之左右,称为左右胁侍。从《摩奴法典》所载及有关图像看,行迹不定的被婆罗门教奉为宇宙至高神的梵天,多作四面四臂,形象颇怪诞。那么,佛化以后,梵天仍是保持原来形象,还是按照佛教要求重新塑造,这虽在佛经和佛教艺术中有迹可寻,但都比较朦胧,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上,我们可一睹其形貌。克孜尔石窟第13、17、38、69、100、114、175、186窟,各绘一幅昙摩钳太子求法焚身的本生故事画,描绘释迦牟尼佛前生为昙摩钳太子时,深乐正法,遣使求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婆罗门教 克孜尔石窟壁画 大梵天 佛教艺术 释迦牟尼 阿含经 本生故事 创造神 毗湿奴 汉译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古藏文《罗摩衍那》译本介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尧 陈践 《西藏研究》 1983年第1期30-44,29,共16页
前记《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是印度人民创造的两部伟大的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它对我国文学也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研究者认为,《西游记》就是受《罗摩衍那》的启发写成的。《罗摩衍那》故事大致... 前记《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是印度人民创造的两部伟大的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它对我国文学也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研究者认为,《西游记》就是受《罗摩衍那》的启发写成的。《罗摩衍那》故事大致流传于公元前二世纪。因为它是民间流传的史诗,不可能确认一名作者,传说是蚁垤所作,实难相信。可能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摩衍那 哈奴曼 罗刹 大黑天 猴子 成就 吉祥天女 大梵天 敦煌 巨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的观音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9-100,共12页
敦煌壁画中的观音[印度]洛克什·钱德拉苏达尔沙娜·戴维·星哈尔著杨富学译敦煌,从字面看,有“辉煌之烽火”之意, ̄①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它的或塑或绘的圣像,人们怀着虔诚之心去塑造他们,其中的“观音”就是本文要探... 敦煌壁画中的观音[印度]洛克什·钱德拉苏达尔沙娜·戴维·星哈尔著杨富学译敦煌,从字面看,有“辉煌之烽火”之意, ̄①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它的或塑或绘的圣像,人们怀着虔诚之心去塑造他们,其中的“观音”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正名本文首先探讨千佛洞的名称问题。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观音 左手 右手 斯坦因 大英博物院 阿弥陀佛 大梵天 三叉戟 棕榈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故事源流考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锦池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6-73,14,共9页
关键词 三藏法师 猴行者 故事源流 《西游记》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梵天 考论 取经故事 唐僧 狮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经诗话》的成书及故事系统——孙悟空形象探源 被引量:5
16
作者 蔡铁鹰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89年第3期58-67,共10页
我曾在《孙悟空形象来源诸说质疑》中,将孙悟空的探源追溯到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诗话》)中的猴行者故事,这样,《诗话》对孙悟空形象探源的重要性已无疑义。但与《西游记》相比,《诗话》本身的研究却冷寂得多。
关键词 壁画 敦煌 三藏法师 大梵天 大唐 日本学者 猴行者 诗话 唐西域 孙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连变文、目连戏与唐僧取经故事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恒夫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 1991年第2期1-16,共16页
近年来,学术界对吴承恩《西游记》的故事成因与孙悟空形象渊源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很少人注意到唐僧取经故事与目连变文、目连戏之间十分密切的关系。而探讨这一关系,肯定能有助于《西游记》研究的进... 近年来,学术界对吴承恩《西游记》的故事成因与孙悟空形象渊源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遗憾的是,很少人注意到唐僧取经故事与目连变文、目连戏之间十分密切的关系。而探讨这一关系,肯定能有助于《西游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变文 目连戏 目连救母 学术界 劝善 取经故事 观音 大梵天 西游记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行者与麝香之路上《罗摩衍那》的传播——孙悟空形象探源之五 被引量:3
18
作者 蔡铁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56-60,2,共6页
在孙悟空原型诸说中,“外来说”(亦即“印度影响说”)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假说。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已经注意到猴行者与哈奴曼有许多相似之处,还由于《罗摩衍那》中有一位法力广大的“大梵天”,《取经诗话》中也有一位有求必应的“毗沙门... 在孙悟空原型诸说中,“外来说”(亦即“印度影响说”)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假说。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已经注意到猴行者与哈奴曼有许多相似之处,还由于《罗摩衍那》中有一位法力广大的“大梵天”,《取经诗话》中也有一位有求必应的“毗沙门大梵天王”,两者虽并非同一回事,但也未必毫无联系——大梵天本是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中介于正邪之间的神祗,在《罗摩衍那》中就扮演了一个反派角色。佛教产生后,大梵天被吸收为佛教护法神,为色界初禅天之王,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在印度佛教中较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天王 大梵天 罗摩衍那 密宗 印度佛教 猴行者 孙悟空形象 中国佛教 寂护 拉玛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金光明经》第四卷第六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铁山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8-76,共9页
回鹘文《金光明经》是一部译自汉文的佛教著作。它与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并称三大回鹘文佛教译著,对我们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语言、文字、宗教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是回鹘文《金光明经》第四卷第六... 回鹘文《金光明经》是一部译自汉文的佛教著作。它与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并称三大回鹘文佛教译著,对我们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语言、文字、宗教等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是回鹘文《金光明经》第四卷第六品的拉丁字母转写、汉译文和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 金光明 僧古萨里 卷第 三藏法师 大梵天 不退转 陀罗尼 佛教典籍 善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昭化寺大雄宝殿壁画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建中 《文物春秋》 1996年第1期33-34,共2页
昭化寺大雄宝殿壁画初探徐建中昭化寺,位于张家口市怀安县怀安城镇西街路北,系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据寺内明正统十年(1445)立"敕赐昭化寺碑"记载,昭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 昭化寺大雄宝殿壁画初探徐建中昭化寺,位于张家口市怀安县怀安城镇西街路北,系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据寺内明正统十年(1445)立"敕赐昭化寺碑"记载,昭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等,占地面积3648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雄宝殿 古代壁画 怀安县 释迦牟尼 人物故事画 大梵天 中国古代神话 阿修罗 文物保护单位 九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