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区水位对云南宾川大容量气枪震源子波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刘春禹 杨宏峰 +5 位作者 杨微 王伟涛 杨军 茶文剑 李孝宾 叶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60-4170,共11页
近些年来,大容量气枪震源逐渐被用于研究中国大陆地壳结构以及其时变特征,但激发水库的水位不可控,气枪震源子波信号的重复性受到严重影响,研究地壳介质时变特征存在着很大挑战.以往研究环境因素对气枪子波的影响时,假设水体为半无限空... 近些年来,大容量气枪震源逐渐被用于研究中国大陆地壳结构以及其时变特征,但激发水库的水位不可控,气枪震源子波信号的重复性受到严重影响,研究地壳介质时变特征存在着很大挑战.以往研究环境因素对气枪子波的影响时,假设水体为半无限空间介质,常忽视气枪至水体底部的距离,而陆地有限水体的水位因素不应该被忽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经验公式角度解析云南宾川大银甸水库水位变化对气枪子波信号的影响,包括子波主脉冲振幅、优势频率、气泡脉冲优势频率和主脉冲-气泡脉冲振幅比等.研究结果表明4支气枪在激发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显示气泡脉冲优势频率、主脉冲振幅和优势频率与气枪至水库底距离呈正相关关系,主脉冲-气泡脉冲振幅比与气枪至水库底距离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成果可优化有限水体气枪震源激发实验参数,为利用陆地大容量气枪震源开展地下介质时变特征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体 大容量气枪 气枪子波特征 气枪相互作用 气枪子波经验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震源子波激发特性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林建民 王宝善 +2 位作者 葛洪魁 徐平 陈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2-349,共8页
大容量气枪水库激发作为陆地震源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已经得到成功验证.为进一步提高气枪震源激发效果,本文通过水库气枪激发试验对单枪容量为2000 in^3的气枪震源激发子波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研究.依据近场水听器和远场短周期地震仪记录数据... 大容量气枪水库激发作为陆地震源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已经得到成功验证.为进一步提高气枪震源激发效果,本文通过水库气枪激发试验对单枪容量为2000 in^3的气枪震源激发子波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研究.依据近场水听器和远场短周期地震仪记录数据,分析气枪震源沉放深度、工作压力等不同激发条件对压力脉冲和气泡脉冲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根据不同尺度地下结构探测对震源激发信号的要求,调整气枪激发参数和激发环境,获得最佳激发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沉放深度对压力脉冲波形影响较小,其优势频率不随沉放深度而改变;(2)随着沉放深度从5 m增加到11 m,气泡脉冲的优势频率由5 Hz增加至7 Hz,其最大振幅亦近线性递增;(3)工作压力越大,激发压力脉冲能量越强,而对气泡脉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主频降低.适合远距离深穿透地下结构探测的低频信号主要来自大容量气枪所激发气泡的反复振荡,由于气枪振荡过程非常复杂,本文通过较为简洁的数学和物理模型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水库 激发条件 子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震源主动探测技术系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58
3
作者 杨微 王宝善 +2 位作者 葛洪魁 王伟涛 陈颙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9-410,共12页
针对地下介质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中的信噪比、震源可重复性和波速精确测量等关键问题,利用大容量气枪震源,构建了一套高性能的主动探测技术系统,该系统包括气枪震源激发和信号接收,并在河北、云南和新疆等地的内陆水库和人工水体等不同激... 针对地下介质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中的信噪比、震源可重复性和波速精确测量等关键问题,利用大容量气枪震源,构建了一套高性能的主动探测技术系统,该系统包括气枪震源激发和信号接收,并在河北、云南和新疆等地的内陆水库和人工水体等不同激发环境,开展了探索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气枪震源激发频率低,能量强,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可通过叠加提高信噪比、探测距离大、绿色环保等特征,是一种理想的低频震源;②该探测技术系统操作简单,易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探测精度高,能观测到固体潮引起的连续变化,可应用于区域尺度地下介质动态变化监测和开展4D地震学研究;③气枪震源激发产生的信号震相丰富,有较强的S波,为研究地壳介质特性、应力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等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人工震源 重复性 主动探测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主动源波形资料处理(一):云南宾川 被引量:18
4
作者 栾奕 杨宏峰 王宝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5-318,共14页
宾川气枪地震信号发射台以水库大容量非调制气枪阵列为震源,可以连续不断地激发重复性极高的地震信号。本文利用其2013年的数据,对地下介质进行了观测。由于水库水位的变化对震源波形及远处台站接收到的地震波形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区... 宾川气枪地震信号发射台以水库大容量非调制气枪阵列为震源,可以连续不断地激发重复性极高的地震信号。本文利用其2013年的数据,对地下介质进行了观测。由于水库水位的变化对震源波形及远处台站接收到的地震波形会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区分介质变化与震源变化,研究了陆上水库环境下激发气枪震源所产生的地震波形的特征和合适的处理流程。结果表明:1水库水位变化较大时,同一台站记录的地震波形之间的互相关系数过小,不能直接进行叠加处理,需进行震源聚类分析,而震源聚类受水位变化量的控制;2为消除水位的影响,进行了反褶积处理,当震中距小于10km时,对不同水位激发的信号进行叠加再进行反褶积的效果优于直接进行叠加的效果;3通过互相关计算和信噪比分析发现,4个台站的波形变化可能是由地下介质变化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相位加权叠加 互相关 反褶积 地下介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震源长江定点激发信号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徐嘉隽 蔡辉腾 +3 位作者 金星 王善雄 夏季 李培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9-389,共11页
地学长江计划安徽段实验是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长江的首次激发。本文对布设在气枪固定激发点附近的流动台和周边固定台接收到的气枪信号进行线性叠加,以分析近场、远场信号的时频特性,并利用叠加结果检测气枪信号的传播特性,分析不同环境... 地学长江计划安徽段实验是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长江的首次激发。本文对布设在气枪固定激发点附近的流动台和周边固定台接收到的气枪信号进行线性叠加,以分析近场、远场信号的时频特性,并利用叠加结果检测气枪信号的传播特性,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信号传播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岸首台可以接收到清晰的压力脉冲、气泡脉冲的体波和面波信号;2气枪信号主频为5Hz左右,随着震中距的增加,压力脉冲信号衰减很快,信号主频频带变窄;3对信号传播距离进行初步检测发现,最近的传播距离为180km,最远共有3个激发点传播达到260km,夜晚激发时信号传播距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定点激发 时频分析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震台网对新疆呼图壁大容量气枪震源信号的接收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苏金波 王琼 +5 位作者 王海涛 史勇军 陈向军 冯磊 陈昊 张文秀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2-208,共7页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资料和功率谱密度法,以台站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中值曲线作为评估台站噪声水平的依据,对6个台站的噪声水平进行了评估。对比不同台站的功率谱密度和气枪震源信号的识别情况发现,通过2000次叠加可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台站的... 利用新疆地震台网资料和功率谱密度法,以台站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中值曲线作为评估台站噪声水平的依据,对6个台站的噪声水平进行了评估。对比不同台站的功率谱密度和气枪震源信号的识别情况发现,通过2000次叠加可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台站的噪声水平均低于无法识别的台站,噪声功率谱密度最大差值为40d B,最小差值15d B。最后通过对噪声水平的评估判断,部分台站无法识别气枪震源信号的主要原因是台站噪声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概率密度函数法 噪声水平 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大容量气枪主动源最大探测范围 被引量:6
7
作者 秦满忠 刘旭宙 +5 位作者 邹锐 张元生 郭晓 魏从信 王亚红 孙点峰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0-1075,共6页
叠加甘肃和青海数字测震台网记录到的甘肃祁连山大容量气枪连续激发的大量观测波形。结果显示,单次激发的气枪震源信号最远可以在距气枪震源304km的古浪台(GLT)识别,通过110次叠加的信号最远可以追踪到412km的安西台(AXX),4 600次叠加... 叠加甘肃和青海数字测震台网记录到的甘肃祁连山大容量气枪连续激发的大量观测波形。结果显示,单次激发的气枪震源信号最远可以在距气枪震源304km的古浪台(GLT)识别,通过110次叠加的信号最远可以追踪到412km的安西台(AXX),4 600次叠加的信号最远可以在距气枪震源677km的乌图美仁台站(WTM)观测到。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甘肃祁连山大容量气枪主动源观测系统的监测能力和微弱信号的提取能力,探讨祁连山区域内部介质速度变化等工作提供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祁连山大容量气枪主动源 最大探测范围 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监测大容量气枪震源信号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孝宾 宋政宏 +2 位作者 杨军 曾祥方 王宝善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5-1265,共11页
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高密度地震观测系统——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有望提高地震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为探索该技术在监测介质动态变化方面的应用,在云南省宾川县布设了长约180m的传感光缆,对9.6km外的宾... 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高密度地震观测系统——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有望提高地震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为探索该技术在监测介质动态变化方面的应用,在云南省宾川县布设了长约180m的传感光缆,对9.6km外的宾川大容量气枪震源的激发信号进行了监测。在为期2d的实验期间,对气枪震源进行了24次高重复激发,采用时频域加权相位叠加算法对多炮和多道记录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了高质量的地震波信号,与共址观测的地震仪记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通过此次观测实验,初步验证了利用DAS监测大容量气枪震源信号的可行性,未来有望将其推广应用于高分辨率4D地震成像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 台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反射地震探测技术——以“地学长江计划”铜陵段试验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宏伟 酆少英 +3 位作者 秦晶晶 姬计法 魏学强 李稳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0-591,I0001,共13页
为了探索大容量气枪震源在探测区域结构以及在内陆水体进行水陆联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015年在安徽铜陵完成了长江航道走航激发、陆地接收反射波的“地学长江计划”铜陵段试验。本文从试验观测系统、共中心点分布、覆盖次数以及单炮数... 为了探索大容量气枪震源在探测区域结构以及在内陆水体进行水陆联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015年在安徽铜陵完成了长江航道走航激发、陆地接收反射波的“地学长江计划”铜陵段试验。本文从试验观测系统、共中心点分布、覆盖次数以及单炮数据属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反射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大容量气枪震源在内陆水体激发能够用于地壳结构的探测;②在水陆联测勘探中,根据目标层段合理设计反射角,能够有效地解决小炮检距反射角不足、大炮检距能量弱的问题;③在进行弯线数据采集时,需要对观测系统进行设计,以提高共中心面元的有效覆盖次数;④根据气枪震源容量的大小,进行最大、最小炮检距设计,是确保面元成像速度分析精度和面元炮检距属性分布合理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震源 反射地震探测 安徽铜陵段试验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陆内反射地震探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宏伟 田晓峰 +3 位作者 酆少英 秦晶晶 谭雅丽 魏学强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4-440,共7页
为探索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陆内地壳结构反射地震探测中的应用前景,在安徽长江中下游池州—铜陵段完成气枪震源流动水体激发、岸上反射地震仪器接收的探测试验,获得测线下方反射地震数据剖面。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 为探索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陆内地壳结构反射地震探测中的应用前景,在安徽长江中下游池州—铜陵段完成气枪震源流动水体激发、岸上反射地震仪器接收的探测试验,获得测线下方反射地震数据剖面。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信号具有传播距离远、穿透深度大等特点,在距炮点13 km处获得清晰地震波初至起跳信号,纵向上双程走时10.5 s可分辨出连续反射震相,推测为Moho面在剖面上的显示。通过试验对比选取最大覆盖次数面元网格输出线,最终获得较为清晰的叠加剖面,达到探测目标,证明气枪震源作为新型人工震源,可用于陆内流动水体反射地震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震源 反射地震勘探 共中心面元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震源地震动衰减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辉腾 陈颙 +2 位作者 金星 徐逸鹤 李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455,共11页
为进一步加深对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传播特性的认知,利用福建海陆多个气枪震源固定激发点重复激发的实验数据,通过线性叠加和仿真技术得到等效单次激发高信噪比速度和位移记录,然后利用不同震中距的位移峰值计算不同固定点气枪... 为进一步加深对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传播特性的认知,利用福建海陆多个气枪震源固定激发点重复激发的实验数据,通过线性叠加和仿真技术得到等效单次激发高信噪比速度和位移记录,然后利用不同震中距的位移峰值计算不同固定点气枪激发的等效震级,进而建立等效震级、震中距和速度峰值的衰减关系。结果表明:(1)震中距为0~270km时,大容量气枪单次激发得到的速度峰值为700~4nm/s,位移峰值为200~0.2nm;(2)总容量为8000 in^3的气枪震源P波等效震级为0.181~0.760,S波等效震级为0.294~0.832,总容量为12000 in^3的气枪震源P波等效震级为0.533~0.896,S波等效震级为0.611~0.946,气枪震源激发产生的S波能量大于P波能量,激发环境不同,激发效能相差较大;(3)速度峰值随等效震级增大而增大,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P波速度峰值三分量中垂直分量最大,S波相反,其垂直分量最小,二者水平分量相近。研究结果可为定量判断气枪震源激发的地震波的传播能力以及利用气枪震源进行深部探测或监测的观测系统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震源 速度峰值 位移峰值 等效震级 衰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调制大容量气枪信号处理中反褶积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天为 王宝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5,I0002,共9页
利用云南宾川主动源资料,对比分析了阻尼系数法、水准法、最小二乘法、时间域迭代法以及维纳法去除气枪信号震源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①在参数选择正确时,以上方法得到的波形差异不大。其中阻尼系数法、水准法参数选取难度最大,最小二... 利用云南宾川主动源资料,对比分析了阻尼系数法、水准法、最小二乘法、时间域迭代法以及维纳法去除气枪信号震源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①在参数选择正确时,以上方法得到的波形差异不大。其中阻尼系数法、水准法参数选取难度最大,最小二乘法虽然能够自动找到最优解,但步长设置过小时,计算效率低,步长设置过大时,易出现假极值点。时间域迭代法及维纳法的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相对较小。②对于高信噪比叠加信号,时间域迭代法得到的信号信噪比最高,计算时间对比其他方法增加不大,是一种较好的反褶积方法。对于单枪低信噪比信号,当只需要到时信息时,可使用时间域迭代法,但需波形信息时,从波形的可信度及计算效率上考虑,维纳法是更加折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源 气枪震源 非调制大容量气枪 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海峡大容量气枪震源海陆联测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姚道平 张艺峰 +3 位作者 闫培 李普春 王笋 郭晓然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7-178,328,共12页
本文利用在我国台湾海峡采用大容量气枪震源开展海陆联测获得的广角地震测线HX9,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法反演得到了HX9剖面的地壳二维速度结构和地壳界面形态,初步探明了福建—台湾海峡海陆过渡带的深部构造.结果表明:HX9剖面的地壳内存在... 本文利用在我国台湾海峡采用大容量气枪震源开展海陆联测获得的广角地震测线HX9,采用二维射线追踪法反演得到了HX9剖面的地壳二维速度结构和地壳界面形态,初步探明了福建—台湾海峡海陆过渡带的深部构造.结果表明:HX9剖面的地壳内存在两个速度间断面,即C界面和莫霍面,其中:C界面为上、下地壳的分界面,是一个小的速度不连续面,速度变化值达0.08—0.16km/s;而地壳底部的莫霍面则有较大的速度反差,变化值达1.02—1.29km/s,莫霍面上、下的速度分别为6.75—6.97km/s和8.00—8.07km/s.沿剖面的地壳界面形态总体起伏不大,陆域上、下地壳的厚度和界面变化趋势均相似,从陆域到海域呈微倾斜变化趋势,表现为减薄陆壳的特征.莫霍面陆域埋深约为31.6km,向福建东南沿海逐渐减薄至27.4k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震源 台湾海峡 海陆联测 深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气枪震源在南黄海海相高速屏蔽层下VSP资料采集中的应用——以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祁江豪 吴志强 +2 位作者 郭兴伟 丘学林 贺恩远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1-1670,共10页
CSDP-2井为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第一口以探查南黄海海相地层属性的科学钻探井,为了建立地震层位与钻井地层界面两者准确的对应关系,实施了垂直地震剖面(VSP)测井.针对浅部存在速度突变界面对地震波能量屏蔽作用严重的难题,根据大容量气... CSDP-2井为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第一口以探查南黄海海相地层属性的科学钻探井,为了建立地震层位与钻井地层界面两者准确的对应关系,实施了垂直地震剖面(VSP)测井.针对浅部存在速度突变界面对地震波能量屏蔽作用严重的难题,根据大容量气枪激发的地震信号主频低、穿透能力强的优势,采用了4支容量为1500 in3的Bolt气枪,组合设计形成总容量6000 in3的气枪阵列,作为VSP资料采集的地震激发震源.在较小的井源距条件下,解决了海相地层顶部高速屏蔽层对地震波的强烈阻滞问题,获得了井孔内高信噪比的纵波波场信号特征,并得到了高速屏蔽层之下的有效转换波信号,为地震层位与钻井地层的关系建立、地层弹性波速度提取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而且为推广VSP观测与大容量气枪联合应用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海相沉积层 VSP采集 大容量气枪 高速屏蔽层
原文传递
大容量气枪震源广角地震数据的高频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笋 丘学林 +2 位作者 郭晓然 赵明辉 李普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9-386,共8页
大容量气枪震源由于能量集中在低频段、子波一致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广角地震探测中,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地壳结构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气枪信号的有效频带是地震数据质量评价和精细处理一个重要基础参数,以往研究由于数... 大容量气枪震源由于能量集中在低频段、子波一致性好、绿色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广角地震探测中,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地壳结构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气枪信号的有效频带是地震数据质量评价和精细处理一个重要基础参数,以往研究由于数据源和研究方法的局限,认为最高有效频率在10 Hz以下.本文基于福建省地震局采集的大容量气枪源广角地震数据,根据地震道褶积模型分析了有效频带及其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不同台基条件的地震接收仪器记录的大容量气枪信号数据进行了分频扫描,结果显示台基条件较好的台站数据,在10~20 Hz频段仍有较高的信噪比,说明大容量气枪激发的地震波在经过深部地层衰减后,仍存在相当可观的高于10 Hz的成分.这些高频成分可以显著提升地震信号的倍频程,减少频带过窄带来的旁瓣效应等不利影响,是准确提取走时的必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大容量气枪源数据中PmP震相的主频可达10~12 Hz,显著高于震源子波的主频,据此推断Moho面的广角反射系数有显著的蓝谱特征,因此10 Hz以上成分对准确提取走时、获取更为精细的地壳结构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大容量气枪源广角地震探测的野外采集和数据处理提供了关键质量指标,同时提出从构造反演向岩性反演推进是广角地震探测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震源 广角地震资料 有效频带 分频扫描 反射系数频散
原文传递
利用水库大容量非调制气枪阵列进行区域尺度地下结构探测和监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蒙 《国际地震动态》 2015年第3期41-42,共2页
大量的地震学证据表明,地震的发生与深部的结构密切相关。除去与地下结构相关,地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与地下的结构和状态的变化有关。地震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地下应力的积累和释放造成的,因此,应力状态及其变化是影响地震发生的关键因素。... 大量的地震学证据表明,地震的发生与深部的结构密切相关。除去与地下结构相关,地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与地下的结构和状态的变化有关。地震通常被认为是由于地下应力的积累和释放造成的,因此,应力状态及其变化是影响地震发生的关键因素。如果我们能够对地震危险区(例如断层带、各级速度块体的边界以及高低速层的过渡带)地下的应力状态进行连续监测,将会有助于我们判断这个地区发生地震灾害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尺度 主动探测 水库大容量非调制气枪阵列 地下波速变化监测 地震背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气枪实验固定台层析成像初步结果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云鹏 王宝善 +1 位作者 王伟涛 徐逸鹤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1-342,共12页
为探索气枪震源在探测区域性地壳结构中的应用,2015年10月10~ 20日在长江马鞍山-安庆段开展了气枪流动激发实验(安徽实验),在20个固定点激发2973炮,中间流动激发1872炮,由周边109个固定台、700个流动台(包括11条测线)进行接收.为... 为探索气枪震源在探测区域性地壳结构中的应用,2015年10月10~ 20日在长江马鞍山-安庆段开展了气枪流动激发实验(安徽实验),在20个固定点激发2973炮,中间流动激发1872炮,由周边109个固定台、700个流动台(包括11条测线)进行接收.为获取郯庐断裂带南端较为精细的地壳速度结构,本文利用安徽气枪实验中采集到的固定台数据进行初至P波震相拾取,对20个气枪源、52个台站、335个震相进行体波层析成像,验证了利用气枪震源激发进行体波层析成像的可行性,并得到了P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结果:①利用大容量气枪震源激发可进行三维体波层析成像;②15km深度的成像结果显示出大区域高、低速异常区的清晰轮廓,即从研究区中心向外整体呈现出低-超低-低-高的分布特征,该特征与地质构造背景相关,具有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③秦岭-大别造山带显示出高速异常,与其深部超高压变质岩相对应,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呈现低速异常,与其特殊的成矿背景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南端 大容量气枪 震相拾取 体波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库气枪震源数据的频域水准比例因子反褶积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游秀珍 李军 +3 位作者 林彬华 黄艳丹 巫立华 郭阳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于2016年福建南一水库气枪实验资料,利用频率域水准因子反褶积方法和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研究水准比例因子及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对反褶积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反褶积法消除不同枪压引起的震源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准比例... 基于2016年福建南一水库气枪实验资料,利用频率域水准因子反褶积方法和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研究水准比例因子及台站的背景噪声水平对反褶积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对反褶积法消除不同枪压引起的震源影响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水准比例因子越小,反褶积计算后的波形信噪比越小,当水准比例因子取值过小时,走时识别误差较大;(2)台站气枪记录的信噪比越大,走时识别精度越高,参考台记录的信噪比对结果的影响远大于远场台,当远场台记录的信噪比大于10时,走时误差一般小于6ms,而当参考台记录的信噪比为30左右时,走时误差可能达到20ms;(3)气枪震源差异较大时,频域水准反褶积方法去除震源效应的效果较好,而在震源差异较小时,可能引入方法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 频率域水准反褶积 互相关时延 格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气枪主动震源浮台漂移钢索悬吊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元生 邹锐 颜文华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8-442,共5页
针对地下介质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中的信噪比、震源可重复性和波速精确测量等关键问题,利用大容量气枪作为主动震源,构建了一套高性能的主动源探测技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气枪震源和信号接收2部分组成。为了解决浮台偏离设定位置的问题,提... 针对地下介质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中的信噪比、震源可重复性和波速精确测量等关键问题,利用大容量气枪作为主动震源,构建了一套高性能的主动源探测技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气枪震源和信号接收2部分组成。为了解决浮台偏离设定位置的问题,提出了浮台漂移控制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气枪激发后浮台受到水流冲击作用而偏离设定位置的问题。本研究结果可为一定激发场地情况下的气枪主动震源重复探测工作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源 大容量气枪 浮台漂移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常用叠加方法提取气枪信号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游秀珍 李军 +2 位作者 邵平荣 赵文波 李水龙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2-522,共11页
基于安砂水库气枪震源实验资料,采用线性叠加、频谱白化叠加和相位加权叠加三种常用叠加技术进行处理,从信噪比、波形相关性和震相走时差等方面,分析评估三种叠加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相位加权叠加方法提高信噪比的能力最强... 基于安砂水库气枪震源实验资料,采用线性叠加、频谱白化叠加和相位加权叠加三种常用叠加技术进行处理,从信噪比、波形相关性和震相走时差等方面,分析评估三种叠加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相位加权叠加方法提高信噪比的能力最强,但是与线性叠加一样,两者都无法有效地消除强干扰,而频谱白化则可以削弱强干扰的影响,有利于信号准确识别;对低信噪比波形,频谱白化提高信噪比的效果优于线性叠加,反之亦然。(2)以线性叠加结果为参考,相位加权的相关性高,走时差基本为零,但波形中较小幅值的信号可能会被压制,影响小幅值波形信号的判别;频谱白化在台站信噪比高时,波形相关性较差,且存在一定走时差,可能出现震相到时前的波形被放大,使震相初至变得模糊,影响到时拾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气枪震源 线性叠加 频谱白化 相位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