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初创期的官吏培养制度
- 1
-
-
作者
向洁
-
机构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文教资料》
2020年第1期84-85,共2页
-
基金
“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6C0144,项目名称:中日律令制体系下官吏培养制度的比较研究
-
文摘
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正式确立了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由此起步,日本政府效仿唐朝,设置专门培养官吏的教育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教育制度。本文考察日本教育机构中学生的构成和考试两个方面,就中日古代律令体制下官吏培养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对古代日本律令制国家初创期的官吏培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
关键词
律令制
官吏培养
大化改新
大宝律令
考试制度
-
分类号
K313.2
[历史地理—世界史]
D731.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遣唐使的使命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王金林
-
机构
天津社科院日本研究所
中国日本史学会
-
出处
《日本研究》
CSSCI
1998年第3期65-70,共6页
-
文摘
众所周知,唐代时期,中日两国之间有过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交流。当时日本朝廷派遣的遣唐使,被誉为构架两国友好关系和推进文化交流的渡桥。长期以来,中日学者对遣唐使有过许多研究,不乏真知灼见。本文拟对遣唐使的使命再作探视,并以此文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鉴订二...
-
关键词
遣唐使
文化交流
大化改新
高元度
大宝律令
邪马台国
唐文化
弥生文化
藤原常嗣
《日本书纪》
-
分类号
K313.2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论吉备真备
被引量:5
- 3
-
-
作者
刘明翰
-
机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6,共7页
-
文摘
论吉备真备刘明翰日本奈良时代(710—794年)曾是中日历史上友好和文化交流的盛世。据日本史书记载:“我朝学生播名唐国者,唯大臣及朝衡二人而已。”①中国史学界对朝衡(晁衡,即阿倍仲麻吕)的生平以及同时代的鉴真、空海等人的事迹,叙述较多,但系统地评价“...
-
关键词
阿倍仲麻吕
日本史
留学生
天皇
遣唐使
日本古典文学
《乐书要录》
大宝律令
政治改革
封建化
-
分类号
K313.2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从中日法文化的历时性比较看日本文化的基本结构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吴之桐
-
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2-95,共4页
-
文摘
日本古代法文化的基本精神源于中国儒学的思想体系。但随着日本社会形态的变化,以庄园制为中心的武家政治逐渐取代了传统律令政治,其法律内涵也发生了嬗变。故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前是一种双重结构的氏族律令国家,这一政治形态与文化形态是一致的。而且,时至今日,仍然可以见到这一基本结构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
关键词
儒学
大宝律令
御成败式目
养老律
唐律疏议
大明律
双重结构
中国
日本
法文化
历史性比较
-
分类号
G131.3
[文化科学]
D90-05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试论大化革新的性质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文定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
-
出处
《日本研究》
1985年第2期43-47,共5页
-
文摘
关于日本古代历史的分期,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日本没有经过奴隶制,在公元二世纪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另一种认为,日本也像多数国家一样,经历了奴隶制社会。至于奴隶制的时期,主要的分岐在于对大化革新的评价。我国目前流行大化革新封建说,把大化革新看做是日本奴隶制的结束和封建制的开始。按照此说。
-
关键词
大化革新
国史学界
土地买卖
古代历史
班田制
大宝律令
陵户
班田收授法
土地私有权
户税
-
分类号
K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日本班田制与中国均田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赵汝清
-
出处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47-59,共13页
-
文摘
班田收授制是日本律令社会①土地制度的根干。在这种制度下,土地归国家所有;每个农民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龄,就由国家班给一定面积的口分田,向国家交纳租庸调。在他们死亡后,口分田复收归国有。从法令条文上看,班田制及租庸调。
-
关键词
班田制
口分田
大化改新
部民制
家族公社
收归国有
大宝律令
受田
永业田
畿内
-
分类号
K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唐律》东传日本之原因探析
- 7
-
-
作者
张弦
-
机构
安徽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76-78,共3页
-
文摘
在中国四千余年的法制发展史中,《唐律》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其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仅为后世立法者奉为圭臬,而且在东亚诸国的封建法典中都可以寻觅其存在的痕迹。而在这之中,日本学习《唐律》无疑是最成功的,日本仿效《唐律》建立起了自己的律令制度,大大加强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使日本稳速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日本选择《唐律》作为其进行律令变革的模范并非偶然。
-
关键词
《唐律》
日本
《近江令》
《大宝律令》
《养老律令》
-
Keywords
Tang Law
Japan
Jinjiang Code
Taiho Code
Pension Fund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K313.2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日本国名称谓小史
- 8
-
-
作者
张慧荣
-
机构
南昌大学
-
出处
《日语知识》
2002年第4期36-36,共1页
-
文摘
「日本」这一国名称谓有两种读音,一是「ニホン」,一是「ニツポン」.平时多用「ニホン」这一读音,单独使用时则往往读成「ニツポン」.比如,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日本人给自己国家队员加油时,往往会高喊「ニツポン」.
-
关键词
小史
大宝律令
圣德
辞林
马可波罗游记
寰宇记
葡萄牙人
中国南部地区
古代中国
三省堂
-
分类号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比较民俗学的崭新篇章——评《千里同风录》
- 9
-
-
作者
乌丙安
-
机构
辽宁省民俗学会
-
出处
《日本研究》
1988年第3期75-77,共3页
-
文摘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微观研究领域中是千真万确的。研究者们常常在地域民俗的相互比较中,找到大量风俗的变异现象,用来探索民俗文化发展流变的轨迹。但是,这种变异现象,在民俗传承的宏观领域中,又常常受到历史文化源流的制约,形成大量同源、同形态、同意义的民俗,成为民俗流变的根基。从广泛的民俗文化圈观察,同质民俗是基础,多种变异是形式。
-
关键词
变异现象
同风
宏观领域
百里不同俗
文化源流
信仰观念
婚姻形式
成年礼
人生仪礼
大宝律令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孔子在国外
- 10
-
-
作者
孔德懋
-
出处
《对外传播》
1999年第Z2期37-38,共2页
-
文摘
孔子不仅在中国影响很大,而且早已越过国界,在东南亚乃至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孔子儒学思想是在公元前3世纪传入朝鲜半岛的,1398年汉城建立孔庙(成均馆),占地100亩,有大成殿、明伦堂等宏伟建筑。韩国目前仍保存着232座孔庙,每年都举行春祭或秋祭。全国4000多万人口中,有1000万信仰儒教,有孔子后代8万人,是中国元朝时迁徙去的。他们成立了孔氏大宗会,会长由韩国前海军陆战队司令孔正植担任。孔会长曾多次率领韩国孔子后代代表团到山东曲阜寻根问祖。儒学传入日本是公元3世纪。日本政府在8世纪颁布的《大宝律令》中,规定《论语》、《孝经》等儒学经典为全国必读书籍。江户时代。
-
关键词
孔子
朝鲜半岛
儒学思想
韩国
东南亚
大宝律令
孔庙
日本政府
山东曲阜
大成殿
-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藤原京迁都与日本律令制的中央落实
- 11
-
-
作者
韩宾娜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3,共7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SS006)
-
文摘
日本对唐朝律令制的切实导入,与藤原京迁都相与表里。在此过程中,宫都空间布局、官僚机构组织和土地所有制形式,都首次以整体面貌在日本的中央得到确定的落实。它使"大化改新"时代停留在"畿外"的改革因此番的"畿内"推进而变得全面和完整。当人们去追究日本何以会如此热衷唐制导入的动力原因时,日中之间古已有之的竞争关系,则为人们认识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
关键词
日本
藤原京迁都
大宝律令
宅地班给
唐制
-
分类号
K313.2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日本移植唐朝法律考述
被引量:13
- 12
-
-
作者
石田琢智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6-17,共2页
-
文摘
公元645年,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等革新派势力发动政变,推翻了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建立起新的政权,并仿效中国,制定年号为大化元年,这就是历史上的“大化改新”。新即位的孝德天皇任命精通唐朝法制的留唐学生高向玄理、舒明、南渊请安等人为国博士,针对日本的社...
-
关键词
《日本书纪》
大宝律令
大化改新
律考
养老律
租庸调制
《唐律疏义》
班田收授法
地方行政制度
巩固封建统治
-
分类号
D931.3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试论古代日本移植中国封建制法的三大阶段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杨振洪
-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
-
出处
《法学家》
CSSCI
1995年第5期31-40,共10页
-
文摘
古代日本移植中国封建制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期准备阶段(公元3世纪——644年),第二阶段是全面移植、合理选择阶段(645—1191年),第三阶段是改造、融合阶段(1192—1868年)。本文试图对此探赜索隐,略陈管见。
-
关键词
日本学者
封建制法
移植
日本法制
天皇
合理选择
中国法律
养老律
准备阶段
大宝律令
-
分类号
D931.3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日本傩史梗概
被引量:5
- 14
-
-
作者
钱茀
-
出处
《民族艺术》
1994年第4期103-125,共23页
-
文摘
日本傩史梗概上海钱我国珍贵的古傩,在国内有广泛的继承和深远的影响;汉唐之际又先后传到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至今仍有遗存;而国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滩文化事象,更是世代相沿,传承不息①。笔者曾向日本民俗学家请教“日本有无追傩史专著?”答曰:“据我所知,还没有...
-
关键词
日本傩
阴阳师
桃崇拜
平安时代
阴阳五行说
朝鲜半岛
百科事典
大宝律令
味摩之
法隆寺
-
分类号
J809.3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大化改新”管见
- 15
-
-
作者
井上亘
-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北大史学》
CSSCI
2009年第1期300-315,455,共17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对改新的目的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其目的在于克服"大夫制"和加强王权;然后对中央豪族的经济基础"部民制"(私地私有民制)和政治制度"大夫—伴造制"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对"前期难波宫"和新出土的木简等考古学成果的研究认为编户制和八省百官制的施行可以追溯到孝德朝(645—654),由此"天皇大权"得以确立。
-
关键词
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
部民制
难波
大宝律令
朝堂
编户
天武
食封
皇极天皇
-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论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国家与法
- 16
-
-
作者
李放
-
出处
《当代法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7-81,共5页
-
文摘
一关于日本古代社会的形成,在历史研究上,包括某些日本学者在内,其观点也是多岐的。但是根据近代考古学的发展,从地下发掘的文物的考证,早在几万年以前,当日本土地和亚洲大陆相联接时,那里就有了原始居民,他们同其他国家前期的居民一样,依靠群体力量从事打猎和采集,来维持其低下的生活。约在距今一万年左右。
-
关键词
日本学者
大化革新
日本明治维新
政治法律制度
大宝律令
世纪初
天皇
亚洲大陆
邪马台国
奴隶制国家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中日外交により生まれた万葉集
- 17
-
-
作者
山口博
-
机构
富山大学
-
出处
《日语学习与研究》
1986年第2期1-7,共7页
-
文摘
西安市乾乾陵。南侧最大陪陵章懷太子妃陵墓。陵壁50余壁画。狩獵·儀仗青竜·白虎·馬球共,使節画。唐王朝朝貢各国人使節描,一人日本使節。六人三人厚毛皮衣,秃頭高鼻唐王朝汇朝贡匕九各国人O使蹄.
-
关键词
南石
大宝律令
行幸
天皇
志石
唐王朝
中日外交
王有声
武后
五王
天子
协石
律令国家
诗亡
作歌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