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文理合流能否促进大学学业表现?——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的实证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金红昊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1,共10页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序推进,高中文理区隔培养体系得以有效突破,学生获得跨文理课程学习的制度空间。这深刻改变了大学升学者的知识结构与学科视野。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全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高中文理合...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序推进,高中文理区隔培养体系得以有效突破,学生获得跨文理课程学习的制度空间。这深刻改变了大学升学者的知识结构与学科视野。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全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高中文理合流对大学学业表现的影响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在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下,学生高中跨文理学习经历得以有效扩充,初步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全面培育。然而遗憾的是,高中文理合流未能显著改善学生大学学业表现,甚至在人文社科类专业及高选拔性院校学生群体中,呈现为一定程度的抑制效应。究其原因,高中教学改革的滞后限制了学生跨文理知识整合与调用能力的培育,高影响力科目的弃选现象也增加了学生知识结构缺失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文理合流 跨文理学习经历 大学学业表现 高考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受教育程度、教育卷入对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武元 吴彬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2期62-74,共13页
为探析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以及教育卷入在其间的中介作用,运用父母期待量表、父母参与量表和核心能力量表对某“985”大学1 96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学生与独生子女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教育卷入程... 为探析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学业表现的关系,以及教育卷入在其间的中介作用,运用父母期待量表、父母参与量表和核心能力量表对某“985”大学1 96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学生与独生子女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教育卷入程度更深,学业表现更佳;父母受教育程度直接预测大学生学业表现,并通过教育卷入间接预测大学生学业表现,教育卷入中父母参与的中介效应比父母期待更强;父母教育卷入水平有待提高。基于分析与讨论,从父母层面、学校层面和政府层面分别提出对策与建议,父母应转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学校应推动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政府应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受教育程度 教育卷入 大学学业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化视域下理工科大学生学业表现对其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某高校本科生为例
3
作者 邢慧 吴佳璇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4期112-115,共4页
抽取某高校同一年级6个理工科专业的95名学生,对其在校期间四年的学业表现定量化评价,以及基于学生毕业后半年就业情况精准化分析的追踪调查,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Origin图像分析,探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对其未来就业的影响。认为... 抽取某高校同一年级6个理工科专业的95名学生,对其在校期间四年的学业表现定量化评价,以及基于学生毕业后半年就业情况精准化分析的追踪调查,通过数据的比较分析、Origin图像分析,探究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对其未来就业的影响。认为:高校学生的在校学业表现与就业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绝对关系;学生就业薪资高低受综合因素的影响。建议: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帮助学生找准个人定位,做好家校沟通;帮助学生提前树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业表现 定量化评价 就业影响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头赶上: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的大学学业表现的实证案例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牛新春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101,124,共12页
基于部委直属X大学2004-2014级新生的学业记录,2014级新生的一年级调研数据,本研究考察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在精英大学的学业表现差异和差异的消减,回答地域性的基础教育差异是否延续至高等教育阶段的问题。使用双重差分分析和多元回归... 基于部委直属X大学2004-2014级新生的学业记录,2014级新生的一年级调研数据,本研究考察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在精英大学的学业表现差异和差异的消减,回答地域性的基础教育差异是否延续至高等教育阶段的问题。使用双重差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果。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在入学初期学业表现有显著差异。然而大学期间,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X大学属地学生追赶东部地区学生、西部地区学生追赶中部地区学生,这些学生最终在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赶了上来;并且学业追赶主要发生在大二和大三期间,在大三结束时已经基本完成了。不过,来自中部和东部地区学业表现的差异却没有在大学期间消减。对于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入学前因素和入学后因素对于大学学业表现差异的重要性不同。精英大学应注重学生数学及学习技巧方面的辅导,并关注学生对作业的态度,促进学生课外学习讨论,以帮助学生学业成功、促进消除基础教育差异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业表现 地域差异 精英大学 学业准备 学习投入
原文传递
何以失效:新高考改革对理工科新生大学学业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金红昊 李咏梅 鲍威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0-85,共6页
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长远发展。新高考改革期望通过升学机制调整撬动高中教育转型,促进理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衔接与贯通。全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和研究型大学师生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新高考改革并未有效提... 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乎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长远发展。新高考改革期望通过升学机制调整撬动高中教育转型,促进理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衔接与贯通。全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和研究型大学师生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新高考改革并未有效提升理工科新生的大学学业表现,对承担拔尖创新人才重任的"985工程"院校理工科学生培养呈现抑制效应,其原因是新高考改革未能有效推动高中教学模式深度变革,高中教育在形塑理工科学生科学思维、实践探究能力及自主性学业参与等方面依然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 理工科教育 大学学业表现 混合研究
原文传递
自主招生、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 被引量:15
6
作者 崔盛 吴秋翔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了自主招生生源特征及对大学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的影响作用。相比以往实证研究,论文在控制高考成绩后,发现自主招生对大学学业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自主招生对就业起薪和薪酬增长...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分析了自主招生生源特征及对大学学业表现和就业薪酬的影响作用。相比以往实证研究,论文在控制高考成绩后,发现自主招生对大学学业表现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自主招生对就业起薪和薪酬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研究认为,在现有培养体系下,大学学业表现并不能较好地评价自主招生学生的能力,而在学生毕业进入劳动力市场后,起薪与薪酬增长却能有效反映学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大学学业表现 就业薪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动态学业表现与品德人格的关系——基于回归模型残差的分析
7
作者 牛新春 熊艳青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0-59,67,共11页
高等教育的命题和难题之一是选拔品学兼优的人才。伦理学研究指出品德是行动力,而学业是大学生日常最重要的行为活动,动态学业表现其实是学生的品德实践。本研究使用某大学2020级本科生学业记录和入学前调研数据,基于个人特征、家庭背... 高等教育的命题和难题之一是选拔品学兼优的人才。伦理学研究指出品德是行动力,而学业是大学生日常最重要的行为活动,动态学业表现其实是学生的品德实践。本研究使用某大学2020级本科生学业记录和入学前调研数据,基于个人特征、家庭背景和学业准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了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的院系内预期排名、实际排名和预期排名的差距(回归模型残差),并考察这一差距和学生入学前人格特质、人生目标特征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实际排名远超出预期排名的学生具有利他人生目标,实际排名远低于预期排名的学生抱持利己人生目标,而且前者人格尽责性得分显著更高。也就是说,在中学到大学的转折时期,具有利他目标的学生在学业上超越自己,具有利己目标的学生在学业上面临挫败;前者是个人品德尽责性、公共品德利他人生目标以及学业兼优的人才。这些结果表明,实际排名和预期排名差距这一学业动态指标可以用于鉴别学生的品德人格,成为品德考察的一个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业表现 大五人格 人生目标 回归模型 残差
原文传递
高考分数和高中排名在招生中的甄别价值——基于招生倾斜政策的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牛新春 杨菲 熊庆年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24,41,共9页
招生倾斜政策使用降分的方式录取边远省份、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被指责为对择优录取原则的背离。基于X大学的学生学业记录和调研数据,分析验证了高中排名是更有效且更公平的优秀标准,为招生倾斜政策注重高中成绩的做法提供了实证支持。第... 招生倾斜政策使用降分的方式录取边远省份、农村贫困地区学生,被指责为对择优录取原则的背离。基于X大学的学生学业记录和调研数据,分析验证了高中排名是更有效且更公平的优秀标准,为招生倾斜政策注重高中成绩的做法提供了实证支持。第一,重点大学在实施倾斜政策时似乎无意中使用了高考分数和高中排名两个"择优录取"的标准,高考分数有所放松的学生高中排名优秀。第二,高中排名对于大学表现有着更好的预测力,预测力更大而且随年级上升而增强。高考分数相当程度反映了学生的基础教育地区性差异和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差异,而高中排名的内涵更独立于资源优势因此更为公平。第三,在继续实施招生倾斜政策时,为保证招生目标的实现,提高高考分数并不可行,而且仅关注提高高考分数对于促进大学学业表现而言也相对低效。适当放松高考分数而注重高中排名不仅是倾斜政策实施的现实选择也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分数 高中排名 大学学业表现 招生倾斜政策 重点大学
原文传递
基于非参数统计分析的大学生学业表现分析
9
作者 杨文帮 蒲虎 李广周 《进展》 2022年第17期59-61,共3页
为分析大学生的学业表现情况,挖掘出大学生学业表现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本文拟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中的Mood中位数、多样本的Kruskal-Wallis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了学业表现与性别、年级的关系,并对影响学业表现的四个指标进... 为分析大学生的学业表现情况,挖掘出大学生学业表现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本文拟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中的Mood中位数、多样本的Kruskal-Wallis与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分析了学业表现与性别、年级的关系,并对影响学业表现的四个指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得分不仅与性别、学届有关,而且女同学的学业表现会更好一些;随着学历的增长,学业表现得分也呈上升趋势;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增加大量的素质拓展课程、学术活动、创新创业竞赛、产学研合作等后,虽然少部分学生的学科成绩不是很高,但他们的其他得分却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学业表现 非参数统计 Mood中位数检验 多样本的Kruskal-Wallis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