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南海缘何再度成为大国角逐的舞台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吴士存
-
机构
中国南海研究院
-
出处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7,共14页
-
基金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9世纪以来马六甲海峡地区华侨华人经济网络研究”的初步成果,项目编号:17CSS017。
-
文摘
自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以来,南海作为东西方贸易和文明交流、融汇的重要地区,一直都是大国角逐之地。当前,南海的大国竞争以中美较量为主,其他域外大国竞相参与,进行对规则创设、地区力量对比优势、区域安全架构领导地位、话语权及主导权的争夺。2010年以来,南海聚集了当前国际体系中几乎所有主要大国力量,除美国外,日本、印度、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甚至澳大利亚都在南海地区拥有各种形式的军事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南海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特殊地位,同时也因为扩张型海权在西方世界经久不衰。此外,部分声索国的政策调整、地区和国际权力结构重塑、中美力量对比变化及美国对中国南海政策的"过激反应"也是重要因素。近年来,南海成为美国将国际关系推向大国竞争的试验场,中美双方在南海的竞争将长期存在,且会随着更多域外国家的介入而变得愈加复杂。未来,中国应力求保"稳",以"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契机、海上务实合作为重要手段,倡导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国建立涉南海问题的对话沟通机制,促使南海局势朝趋稳向好的态势发展,通过海上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双管齐下",最终赢得南海斗争的主动权。
-
关键词
南海局势
大国角逐
权力竞争
地缘政治
-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situation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power struggle
geopolitics
-
分类号
D8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大国角逐下的中亚:国际战略新空间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沈方吾
-
出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5期104-108,共5页
-
文摘
大国角逐下的中亚:国际战略新空间沈方吾位于欧亚大陆结合部的中亚,古有“丝绸之路”经过,今有“欧亚大陆桥”横贯,是联系东西方、沟通俄罗斯与伊斯兰世界的必经通道,紧邻“石油宝库”中东;同时,该地区又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有色金属和核原料等重要战略物资。...
-
关键词
中亚诸国
国际战略
大国角逐
土耳其
中亚国家
泛突厥主义
西北地区
中亚各国
苏联解体
独联体
-
分类号
D836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里海问题与大国角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赵龙庚
-
机构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出处
《亚非纵横》
2007年第3期52-57,共6页
-
文摘
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的结合部,西、北、东沿岸有阿塞拜疆、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南岸有伊朗。南北长1200公里,东西平均宽320公里。由于气候干旱,蒸发剧烈,水面面积已由1929年的42.2万平方公里缩减至80年代中期的36.8万平方公里。大部水深不足100米,最深(南部)1025米。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130多条河流注入。里海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被西方称为“21世纪的能源基地”。
-
关键词
大国角逐
里海
土库曼斯坦
哈萨克斯坦
欧亚大陆
阿塞拜疆
80年代
伏尔加河
-
分类号
F471.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核查危机中的大国角逐
- 4
-
-
作者
李长久
-
出处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10,共3页
-
文摘
核查危机中的大国角逐李长久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今年3月2日一致通过决议,同意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与伊拉克政府于2月23日就解决有关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达成的谅解备忘录。决议中重申了联合国全体会员国对伊拉克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承诺,强调伊拉克必须遵守...
-
关键词
伊拉克
武器核查
大国角逐
联合国秘书长
谅解备忘录
和平方式
联合国安理会
危机
和平与发展
克林顿政府
-
分类号
D815.9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20世纪大国在阿富汗的角逐
- 5
-
-
作者
林家恒
周明
-
机构
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系
-
出处
《福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76-79,共4页
-
文摘
阿富汗是当今世界的热点。本文回顾了 2 0世纪阿富汗历史 ,论及大国在阿富汗的角逐与阿政权的迭相交替 ,着重探讨了苏联侵阿对世界战略态势的深远影响。
-
关键词
阿富汗
大国角逐
苏联侵阿
20世纪
世界战略态势
政权更迭
-
Keywords
Afghan, Contest among big countries, Soviet Union aggress Afghan.
-
分类号
K372.5
[历史地理—世界史]
K372.6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小国崛起:大国角逐的另一面镜子
被引量:1
- 6
-
-
作者
石海明
刘戟锋
-
出处
《世界知识》
2012年第13期54-55,共2页
-
文摘
威尼斯这个小小水乡,何以能蝶化为中世纪末期的一代全球霸主,冠名“世界的珠韦盒”长达近六个世纪?荷兰这个北海堤岸的沼泽地,何以迅即变成了17世纪的海上帝国?瑞士这个操着四种不同语言。夹在阿尔卑斯山间的高山之家,如何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并在周边的强权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普鲁士这个曾经的欧陆边陲落后地区,如何经由铁血洗礼就统一了德意志,又是怎样的因素最后反而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灾难?身处欧洲北部的芬兰如何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定位自己,又怎样在西方列强与俄罗斯之间忍辱负重、不断壮大?长期被英国压制,人口外移最严重的爱尔兰,何以最终却成了21世纪的“翠绿之岛”?
-
关键词
大国角逐
两次世界大战
镜子
阿尔卑斯山
17世纪
落后地区
西方列强
21世纪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透过硝烟看大国角逐
- 7
-
-
作者
谭东白
-
出处
《瞭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4期7-7,共1页
-
文摘
7月末8月初,克罗地亚政府军10余万人发动“风暴行动”,向境内克拉伊纳塞族控制区大举进攻,占领许多城镇和乡村,造成20万塞族难民大逃亡.克军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不仅反映了前南斯拉夫地区各方矛盾的激化和力量对比的改变,也使人们透过这场战火的硝烟弹雨,看到大国在巴尔干地区的激烈角逐.克罗地亚政府军能够迅速击溃克拉伊纳塞族,原因何在?首先,克罗地亚独立4年来,军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兵力已达12万人,且拥有来自各国的武器、美国的军服和德国的给养.其次,克罗地亚的军事行动得到美国和德国的暗中鼓励和支持,有恃无恐.据美联社报道,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7月22日同波黑穆族领导人商讨联合进攻克拉伊纳时,美国和德国派使节参加了会议.克罗地亚外长格拉尼奇证实,在如何大规模进攻克拉伊纳塞族的问题上,“美国给克罗地亚出了主意”,“提出了强有力的建议”.
-
关键词
克罗地亚
大国角逐
前南地区
巴尔干地区
克罗地亚独立
武器禁运
前南斯拉夫
塞族
军事行动
波黑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大国角逐北冰洋拷问中国极地战略
- 8
-
-
作者
中和
-
出处
《金陵瞭望》
2007年第16期20-21,共2页
-
文摘
一旗激起千层浪,2007年8月2日,当俄罗斯科考队员在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一面钛合金制造的俄罗斯国旗时,美国、加拿大、丹麦以及挪威都迅速做出回应。—场针对北冰洋的纷争就此上演。中国作为极地考察大国,对于这场利益之争,又该如何应对?
-
关键词
北冰洋
大国角逐
中国
拷问
俄罗斯
钛合金
加拿大
-
分类号
P731.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关注亚太安全——总体形势:大国角逐难言太平
- 9
-
-
作者
陈舟
赵云
成高帅
-
出处
《环球军事》
2011年第23期6-8,共3页
-
文摘
21世纪是亚太世纪,然而,近来的亚太却并不太平。可以看出,大国权力角逐,是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影响亚太军事安全的核心因素,而且态势日渐明显。
-
关键词
亚太安全
大国角逐
体形
21世纪
大国权力
军事安全
-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
-
题名科索沃独立背后的大国角逐
- 10
-
-
作者
徐占伟
-
出处
《党课》
2008年第5期78-81,共4页
-
文摘
3月2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一项建议,称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后,俄罗斯应考虑承认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的问题。3月17日,联合国维和警察在科索沃收复一家由联合国管理但被塞族示威者强行占领的法院时,与科索沃塞族人发生严重冲突,数十名塞族人被拘捕。3月8日,塞尔维亚总理科什图尼察已宣布辞职,他表示,由于他领导的执政联盟内部在科索沃独立以及与欧盟关系的问题上立场不一,政府已无法运作。科索沃独立“后遗症”似乎正逐步显现。
-
关键词
科索沃
大国角逐
国家杜马
南奥塞梯
格鲁吉亚
维和警察
塞尔维亚
执政联盟
-
分类号
D871.20
[政治法律—外交学]
K372.5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北极冰原下的大国角逐
- 11
-
-
作者
林明
-
出处
《金陵瞭望》
2008年第9期16-17,共2页
-
文摘
由于全球变暖的原因,南北极地各种资源的开发以及打通“西北航道”等想法皆可能实现,从而使南北极地之争愈演愈烈。
-
关键词
大国角逐
北极
全球变暖
-
分类号
K372.5
[历史地理—世界史]
P731.15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优衣库怎样打造“超级店长”
- 12
-
-
作者
邓纯雅
-
机构
《中外管理》编辑部
-
出处
《中外管理》
2014年第8期126-127,共2页
-
文摘
1《时寒冰说:未来二十年,经济大趋势》时寒冰著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是什么导致了货币的持续超发?如何看待中国的股市?判断中国房价趋势转变的关键点是什么?当下与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在哪里?面对未来的大趋势,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决策、大国角逐、全球博弈三条主线,对上述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
关键词
衣服
大学出版社
大国角逐
中国
企业家
寒冰
决策
-
分类号
G239.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对当前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动荡的几点看法
- 13
-
-
作者
陈向阳
-
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出处
《亚非纵横》
2010年第4期15-18,59,共4页
-
文摘
当前中国周边地区的多个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周边不稳趋于常态化、持久化、复杂化与联动化。周边国家政局多变,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这些国家局势动荡,既有本国矛盾错综复杂的"内因",也有大国角逐与干涉的"外因"。周边动荡对中国构成挑战,中国应加快制定"大周边战略",通过积极、有效的策略妥善应对周边不稳定,为自身长远的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周边环境。
-
关键词
周边动荡
大国角逐
挑战
大周边战略
中国
-
分类号
D829.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
被引量:19
- 14
-
-
作者
何伦志
安尼瓦尔.阿木提
张新花
-
机构
新疆大学中亚战略研究所
-
出处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6,共10页
-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投资项目:中亚五国能源发展战略的政策动态跟踪研究
项目编号:新发改投资[2006]76号
-
文摘
本文认为:能源问题,不仅是中国一家所面临的大问题,而是全球,无论是超级大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作为现有格局的维系者欧美等国所面临的大问题。换言之,能源问题无疑会对21世纪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科技、文化及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中亚地区是世界载能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战略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石油、天然气为最。一场以能源为战略的"中亚逐鹿"之战正在中亚激烈展开。本文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在考察了大国和地区组织(美、俄、欧盟、日、印、中国等)在中亚地区的能源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并构建了保障中亚——新疆能源大通道的安全战略和政策支撑体系。
-
关键词
中亚能源
大国“角逐”
中国策略
-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警醒与呐喊
- 15
-
-
作者
杨泽斐
-
出处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4年第9期6-7,共2页
-
文摘
在本书中,时寒冰逐年分析当今经济趋势,纵论宏观经济、战略金融、政策逻辑、地缘政治、投资大势、货币博弈、债务危机、金融围猎、石油之战、大国角逐……未来20年每一位国人如果想要使财富保值增值,都会关注书中透辟论述的这一系列问题:货币为何持续超发?房价转变的趋势如何?宏观层面的经济增长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当下与未来的风险和机会在哪里?中国经济未来的大趋势将如何演变?投资者该如何做选择?企业家应该如何决策?本书通过分析中国决策、大国角逐、全球博弈三条主线,对上述问题一一做出解答,把宏观趋势和微观技术分析结合起来,既给读者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也帮助读者认识、掌握系统分析趋势的基本方法。
-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呐喊
经济增长模式
投资决策
宏观经济
大国角逐
中国经济
经济趋势
-
分类号
F124-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大乘经
- 16
-
-
作者
张力
-
出处
《四川省情》
2007年第12期47-47,共1页
-
文摘
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全球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世界主要大国的市场经济转型。尤以中国的表现最引人注目。事实上,正是由于中国的带动,其它非市场经济诸大国也先后开始了这一转型。由此,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全球进入市场经济制度的大国角逐时代。
-
关键词
大乘
二十一世纪初
市场经济转型
市场经济制度
二十世纪末
非市场经济
大国角逐
中国
-
分类号
F299.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中亚”变迁背后的大国角力影响
- 17
-
-
作者
许涛
-
出处
《世界知识》
2013年第22期44-45,共2页
-
文摘
“中亚”这一地理概念的含义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每次变化往往都与当时围绕这一地区的大国角逐有关。
-
关键词
中亚
变迁
地理概念
大国角逐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亚,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
被引量:5
- 18
-
-
作者
许涛
孙壮志
昝涛
孙力
葛军
-
机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
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世界知识>杂志
-
出处
《世界知识》
2015年第17期14-25,共12页
-
文摘
最早提出“中亚”这一学术名词的,是19世纪德国著名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他在晚年撰写了一部著作《中央亚细亚》,首次使用了“中亚”这一称谓。在此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亚”这一地理概念的含义发生过多次变化,而每一次变化往往都与当时围绕这一地区的大国角逐和中亚地缘政治角色的变化密切相关。
-
关键词
中亚
亚历山大
地理学家
19世纪
地理概念
政治角色
大国角逐
亚细亚
-
分类号
K825.89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美国的中亚战略及前景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邱林森
-
机构
兰州大学
-
出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5期73-78,共6页
-
文摘
冷战后尤其是“9.11”事件发生以来,中亚地区对于世界各大国或相关地区强国的地缘和能源战略的重要性凸显。美国作为一超,在企图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中逐渐认识到中亚地区的重要性并逐步调整其中亚战略,其成就令其他利益角逐者刮目相看。但是,美国在追求自己的战略目标和利益诉求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会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和掣肘。中亚地区的未来不会取决于美国的一厢情愿,但是美国依然会将建立和加强中亚地区平衡作为自身在欧亚大陆综合性地缘战略的一个主要目标。
-
关键词
美国中亚战略
地缘能源
大国角逐
前景预测
-
Keywords
American Strategy in Central Asia
geography and energy
competition among great powers
-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
-
题名中东荆棘丛中的北极熊
- 20
-
-
作者
申林
-
出处
《世界知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8-40,共3页
-
文摘
作为大国角逐之地,中东这片荆棘丛中从来就不乏俄罗斯的身影。尤其是在最近的“热点”——利比亚、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俄罗斯更是拥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
关键词
中东
北极熊
大国角逐
俄罗斯
利比亚
叙利亚
影响力
-
分类号
Q959.838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