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卞嵩京从气血论治中风、大厥
1
作者 陈晓晖 徐立思 卞嵩京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2期38-41,共4页
介绍卞嵩京先生从气血论治中风、大厥的经验。卞先生认为中风、大厥必为两类,不可不分。中风病在气,近似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病变;大厥病在血,近似于现代医学的血管病变。治疗上当辨中风为气分病、大厥为血分病,中风实证当以开窍祛风为主,... 介绍卞嵩京先生从气血论治中风、大厥的经验。卞先生认为中风、大厥必为两类,不可不分。中风病在气,近似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病变;大厥病在血,近似于现代医学的血管病变。治疗上当辨中风为气分病、大厥为血分病,中风实证当以开窍祛风为主,虚证当以填窍熄风为法;大厥实证以逐血化瘀贯穿始终,大厥虚证厥脱当补虚固脱。然中风、大厥又可相兼为病,即为气血同病,治当分清轻重,气血同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大厥 气血 专家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厥”一证的断句浅析
2
作者 程树清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0年第2期39-39,共1页
“大厥”一证,出于《素问·调经论篇》,对此证目前通行的断句法是,“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如中医高等院校四版教材《内经选读》、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的“中风”章等,
关键词 大厥 内经选读 素问·调经论 中医高等院校 《中医内科学》 病理情况 生理运动 气并 病理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孙家华 董钰 +2 位作者 刘淑娟 韩瑞 李珍珍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目的:观察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并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ISI评分均较治疗前低,且联合治疗组PSQI、ISI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3%(22/3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耳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理论 铜砭 刮痧 耳夹 耳针 中风 失眠 脑卒中 不寐 大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治疗中风瘫痪、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葛林宝 李国安 +1 位作者 沈卫东 陈远长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3-14,79,共3页
Fourty four cases of paralysis due to windstroke were treated by eye acupuncture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4.1%. Pre post contrast in TCD among 15 cases, 5 were im... Fourty four cases of paralysis due to windstroke were treated by eye acupuncture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s.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4.1%. Pre post contrast in TCD among 15 cases, 5 were improve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72.1% in treating 27 cases of hypertension. Pre post contrasting in ATI,ATII,ACD among 11 cas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re post contrasting of fundus photograph among 16 eyes showed:11 eyes had edema,7 had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治疗方法 中风 大厥 风证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中医针刺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周华伟 胡雨华 吴文军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6-298,共3页
西医认为脑出血(ICH)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由于脑血管壁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方面因素所致;脑出血多伴有高血压病史,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临床后遗症表现各异。中医称脑出血为卒中。《黄帝内经... 西医认为脑出血(ICH)是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由于脑血管壁病变、凝血功能障碍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方面因素所致;脑出血多伴有高血压病史,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临床后遗症表现各异。中医称脑出血为卒中。《黄帝内经》记载"偏枯""仆击""大厥""薄厥"、偏风等病证,与脑出血昏迷期,或后遗症阶段相类似。中医大致把中风分为真中和类中,治疗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急性期 脑实质内出血 大厥 昏迷期 黄帝内经 中风病 血流动力学 仁智者 外风 凝血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的发病与季节和气象四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明亮 匡丕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7年第10期13-14,共2页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病因,早在金元以前就有人提出为外风所致,认为与季节和气候变化有关。
关键词 中风 大厥 风证 中脏腑 中经络 祖国医学 饮食不节 四要素 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型中风 被引量:1
7
作者 曲方 王耀山 《沈阳部队医药》 2000年第2期181-182,共2页
临床上常见到一类脑中风病人,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神经损伤症状继续加重,称之为进展型中风(progressingstroke)。近年来,随着对脑中风发病机制的逐步认识,对中风进展的机制和预报因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1 定义和发生率 1957年Millikan... 临床上常见到一类脑中风病人,在发病后一段时间内神经损伤症状继续加重,称之为进展型中风(progressingstroke)。近年来,随着对脑中风发病机制的逐步认识,对中风进展的机制和预报因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1 定义和发生率 1957年Millikan按时间发展特征对脑中风进行分类,使用了缓慢中风(slow stroke)一词;以后Millikan等描述了3种类型的脑中风,即早期中风、进展(advanc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型 中风病人 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 脑梗塞 进行性 脑梗 大厥 风证 中风 缺血性半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急性脑血管病治疗新概念的提出与阐述
8
作者 任宇丁 《新疆中医药》 2001年第S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新概念 中风 患者 大厥 风证 中医针灸 脑血管病 汤药 现代医学 中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辨证施护体会
9
作者 刘仲云 《山西中医》 2005年第S1期69-70,共2页
辨证是中医认识和判断疾病的方法。中风是以突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因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因此,临床护理需要辨证施护。现将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 辨证施护 辨证论护 中风 大厥 风证 生活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治疗老年人中风时引起的肾功能损害 被引量:15
10
作者 董正秦 王颖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4年第5期277-,共1页
关键词 甘露醇 多元醇 肾功能损害 中风 大厥 风证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针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20例及对AD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健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9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耳针治疗 中风 大厥 风证 特定部位针刺疗法 ADL 恢复期 转归期 偏瘫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继发癫痫102例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群 任炳虎 +1 位作者 凡克 陈建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86-88,共3页
中风继发癫痫并不罕见,但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前瞻性地收集我科近11年间住院的1090例中风患者中继发癫痫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中风继发癫痫,已排除原发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癫痫,也不包括去大脑强直。脑... 中风继发癫痫并不罕见,但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前瞻性地收集我科近11年间住院的1090例中风患者中继发癫痫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中风继发癫痫,已排除原发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癫痫,也不包括去大脑强直。脑出血及缺血性中风由高血压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多数由先天性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引起,少数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诊断主要由临床及腰穿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痛 发癫 继发 脑血栓 中风 大厥 风证 癫病 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斯炽教授治疗中风经验”读后研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仲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4期48-49,共2页
李老斯炽为成都名医,理论明澈,经验宏富,为病家所信赖,同道所钦佩。其哲嗣克淦同志将先人治疗中风的经验笔述成篇。不佞与李老生前常有书翰往还,素所景仰。今读其遗文。犹如面聆教益。爰不揣谫陋,写成研讨,祈读者指正!中风病机的研讨中... 李老斯炽为成都名医,理论明澈,经验宏富,为病家所信赖,同道所钦佩。其哲嗣克淦同志将先人治疗中风的经验笔述成篇。不佞与李老生前常有书翰往还,素所景仰。今读其遗文。犹如面聆教益。爰不揣谫陋,写成研讨,祈读者指正!中风病机的研讨中风为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大厥 风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中风并发呃逆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金才 《中医杂志》 1985年第12期47-47,共1页
方剂组成: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柴胡、牛膝、桔梗、枳实、柿蒂各10克。
关键词 中风 大厥 风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的胃肠障碍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淑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1988年第2期98-99,共2页
中风时偶可见到由于急性粘膜损害引起的胃肠粘膜病变。其表现为糜烂,溃疡或伪膜性肠炎。胃肠并发症可发生于中风早期,胃粘膜的这种急性坏死性病变常是大出血的原因,这可致中风病情显著加重。作者分析了1974~1985年收治的498例中风患者... 中风时偶可见到由于急性粘膜损害引起的胃肠粘膜病变。其表现为糜烂,溃疡或伪膜性肠炎。胃肠并发症可发生于中风早期,胃粘膜的这种急性坏死性病变常是大出血的原因,这可致中风病情显著加重。作者分析了1974~1985年收治的498例中风患者的尸检结果,筛选出有胃肠并发症者120例(男50,女70),平均年龄73.4岁,发现82例脑内有缺血性病灶,38例有脑出血灶。本组除外了硬膜下血肿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120例中仅2例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其余的在中风前没有消化性溃疡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并发症 病变 粘膜 大厥 风证 并发病 疾病 生物膜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胃肠 胃肠道出血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适当是防心脏病关键 被引量:1
16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9期29-29,共1页
虽然这已不是什么惊人的发现,但科学家们证实,如果药物治疗配合上适当的饮食,就可显著降低患者第二次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虽然关心健康的人们早就知道这个事实,但是这份研究发表于知名美国心脏协会期刊《中风》上,或许正昭示... 虽然这已不是什么惊人的发现,但科学家们证实,如果药物治疗配合上适当的饮食,就可显著降低患者第二次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虽然关心健康的人们早就知道这个事实,但是这份研究发表于知名美国心脏协会期刊《中风》上,或许正昭示着主流医学开始重视健康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治疗 中风 药物治疗 大厥 风证 心脏血管疾病 心脏病 心脏疾病 鸡尾酒疗法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风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定量饮食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少琴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1988年第2期97-97,共1页
为了预防首次/第二次中风,应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及外科手术消除血管腔闭塞是有价值的。而最重要的长期措施是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正常”酒量及吸烟。对上述危险因素,最有效的治疗是定量饮... 为了预防首次/第二次中风,应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及外科手术消除血管腔闭塞是有价值的。而最重要的长期措施是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正常”酒量及吸烟。对上述危险因素,最有效的治疗是定量饮食治疗。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危险指数(RI)计算法:吸烟:1分;>20支/日:2分;收缩压>150mmHg:1分;>200mmHg:2分;舒张压>90mmHg:1分;>110mmHg:2分;空腹血糖>110mg%:1分;>130mg%:2分;胆固醇>250mg%:1分;三酸甘油酯>150mg%:1分;>250mg%;2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治疗 心血管危险因素 中风 大厥 风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预防中风护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浅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晓琛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19期2696-2696,共1页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部分患者常反复发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家庭...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部分患者常反复发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本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社会、家庭、医疗资源造成巨大的负担。中医"治未病"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护理健康教育 渴而穿井 黄帝内经 脑部血液循环 神经功能缺失 续命煮散 未病先防 病已 大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尼姑精制蜜炙黄芪补气壮阳王清任善治中风当归补阳还五
19
作者 王华庚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0年第3期44-,共1页
乾隆30年春,北京菜市口东侧的“勋臣堂”门口悬出“专治风瘫”的条幅,一时间轰动了京城,求医的人不计其数。原来,中风所致的后遗症,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难症,尤其久病卧床。气血不行,脉络失养,非一般医术能妙手回春。 而年仅27岁的王清... 乾隆30年春,北京菜市口东侧的“勋臣堂”门口悬出“专治风瘫”的条幅,一时间轰动了京城,求医的人不计其数。原来,中风所致的后遗症,是历代医家所公认的难症,尤其久病卧床。气血不行,脉络失养,非一般医术能妙手回春。 而年仅27岁的王清任敢在偌大的北京城里亮出招牌,专治中风后遗症,真是没有金刚钻,哪敢搅瓷器活?说来他治风瘫,倒还有一段传奇般的经历呢。 王清任是河北玉田人,他弱冠之年开始学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清任 补气 补法 尼姑 当归 补血药 中风 大厥 风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子散加减论治中风半身不遂
20
作者 李丛 李红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56-,共1页
关键词 中风 散加 大厥 风证 急性子 血瘀 血淤证 血证 活血化瘀 活血祛瘀 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