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农村宅基地退出风险传导效应评价——以江西赣州大余县为例
1
作者 吴泽斌 邝晓均 +1 位作者 谢柳燕 杨彩珠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5期39-52,共14页
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而这些风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风险传导效应。为了探讨宅基地退出风险之间的传导,本文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从经济、社会、居住、生产4个维度识别宅基地退出风险表征,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 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而这些风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形成复杂的风险传导效应。为了探讨宅基地退出风险之间的传导,本文基于可行能力理论从经济、社会、居住、生产4个维度识别宅基地退出风险表征,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风险传导模型。以江西赣州大余县为调查区域,在353份调查问卷基础上,运用Vensim PLE仿真软件对宅基地风险传导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假设在现有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宅基地退出风险系统和子系统的风险值均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应尽早尽快推进宅基地退出相关政策的落实;“家庭经济收入”“就业岗位机会帮扶”“生活成本承接能力”和“家庭风险承载能力”是传导路径上的关键风险。基于研究结论从风险传导的角度为防范宅基地退出风险、完善宅基地退出制度提出政策建议,为宅基地退出风险规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宅基地退出风险 风险传导 传导效应 大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富硒小麻鸭致富大产业
2
作者 《江西农业》 2024年第15期16-16,共1页
近日,位于大余县池江镇坳上村马蹄山的大余麻鸭特色产业基地内,几排错落有致的鸭棚格外醒目。鸭舍内,一群褐色羽毛的麻鸭扭动着身子争抢吃食,鸭叫声此起彼伏,给山岭增添了几分生机。“这是大余特有的麻鸭,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鸭品种资... 近日,位于大余县池江镇坳上村马蹄山的大余麻鸭特色产业基地内,几排错落有致的鸭棚格外醒目。鸭舍内,一群褐色羽毛的麻鸭扭动着身子争抢吃食,鸭叫声此起彼伏,给山岭增添了几分生机。“这是大余特有的麻鸭,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鸭品种资源。”说起麻鸭,基地负责人卢致峰头头是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基地 麻鸭 大余县 基地负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识别研究:以江西省大余县为例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晓平 胡紫红 +1 位作者 危小建 黄耀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31-1040,共10页
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关键区-保护修复策略”思路,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生态源地、生态“夹点”、障碍点、断裂点和破碎生态空间等关键区数量及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及其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大余县生态源地共14... 依据“生态安全格局-关键区-保护修复策略”思路,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生态源地、生态“夹点”、障碍点、断裂点和破碎生态空间等关键区数量及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及其相应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大余县生态源地共147.36 km 2,涉及林地、水域和草地,生态廊道69条,呈现出两横五纵的空间特征。研究识别生态“夹点”12处,生态障碍点13处,生态断裂点23处,破碎生态空间57.46 km 2。(2)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包括矿山修复区、山水治理区、农田整治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区和交通用地优化区,建议分别采取矿山复绿、山体治理和水污染防控、农用地整理和耕地污染防控、居民点整合和农村道路复垦、建立野生动物通道和沿线植被恢复等策略。(3)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从区域整体视角识别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依据关键区所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划分生态保护修复类型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系统性的保护修复策略。研究结果有助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系统从关键点、线、面的修复工程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保护修复 生态源地 关键区 大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退化风险视角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以大余县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晓平 胡紫红 张璐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8-152,169,共6页
在转型发展压力下,资源枯竭型城市仍将面临一定的生态退化风险,其生态保护修复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全域生态退化风险及其空间特征,划分生态保护修复区类型,并提出相应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大余... 在转型发展压力下,资源枯竭型城市仍将面临一定的生态退化风险,其生态保护修复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江西省大余县为研究区,识别全域生态退化风险及其空间特征,划分生态保护修复区类型,并提出相应生态保护修复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大余县生态退化风险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呈现“四片一带”的空间格局;②全县生态退化风险总体较低,局部生态退化风险主要源于生态压力,其中矿业开采是导致局部生态压力升高的关键因素;③将全县划分为生态治理区、生态涵养区、生态保育区和生态提升区,并采取差异化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生态保护修复 退化风险 大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大余县光伏扶贫助力精准脱贫 被引量:1
5
作者 水木 于龙广 《老区建设》 2018年第1期23-25,共3页
“您尾号7303的账户20目09时16分存·入光伏发电收入573.30元,余额583.30元。”新城镇店孜里村石屋组石风亮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这是我安装光伏发电以来收到的第一笔发电收益。按0.98元每度计算,这个月我家光伏电站发了585... “您尾号7303的账户20目09时16分存·入光伏发电收入573.30元,余额583.30元。”新城镇店孜里村石屋组石风亮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这是我安装光伏发电以来收到的第一笔发电收益。按0.98元每度计算,这个月我家光伏电站发了585度电,一年下来至少有6000元的发电收入,比种5亩水稻都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 大余县 光伏发电 脱贫 扶贫 输血 光伏电站 新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开展“三帮”活动帮扶返乡农民工
6
作者 蒋群 《老区建设》 2008年第23期60-61,共2页
为了帮助返乡农民工的生产安排和生活安置,激发返乡农民工再次创业,建设家乡的热情,大余县扶贫办开展帮思想、帮生活、帮就业“三帮”活动。
关键词 农民工 大余县 返乡 帮扶 再次创业 生活 安置 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开展灾后重建家园“六比六看”活动
7
作者 蒋群 《老区建设》 2009年第17期56-57,共2页
为加快大余县“7·3”特大洪灾后重建家园工作进度,着力改善受灾村镇人居环境,大余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六比六看”活动:一是比规划、看品位。主要比各乡镇、各挂点单位组织编制的灾后重建家园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二是... 为加快大余县“7·3”特大洪灾后重建家园工作进度,着力改善受灾村镇人居环境,大余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六比六看”活动:一是比规划、看品位。主要比各乡镇、各挂点单位组织编制的灾后重建家园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美观性。二是比策略、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家园 大余县 灾后 新农村建设 工作进度 人居环境 组织编制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大余县扶岔办开展重点村绩效考评及对今年工作进行摸底
8
作者 蒋群 《老区建设》 2010年第7期6-6,共1页
3月1日至5日,大余县扶贫办全体干部职工下到16个重点村,对重点村09年的扶贫工作进行绩效考评并对2010年的扶贫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县扶贫办对各重点村的整村推进、“一村一名中专生”、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灾后重建、“一大四... 3月1日至5日,大余县扶贫办全体干部职工下到16个重点村,对重点村09年的扶贫工作进行绩效考评并对2010年的扶贫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县扶贫办对各重点村的整村推进、“一村一名中专生”、劳动力转移培训、产业扶贫、灾后重建、“一大四小”等工作进行考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评 大余县 江西省 劳动力转移培训 扶贫工作 2010年 干部职工 产业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一村一产业”成农民增收新亮点
9
作者 蒋群 《老区建设》 2006年第11期37-37,共1页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余县通过专业户带动、资金扶持、协会拉动等举措,着力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如今,以生猪、白鸭、脐橙和甜毛米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产业”格局渐入佳境,正朝专业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纵深推进。为抓好“一村一产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余县通过专业户带动、资金扶持、协会拉动等举措,着力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如今,以生猪、白鸭、脐橙和甜毛米等为主导产业的“一村一产业”格局渐入佳境,正朝专业化和标准化的要求纵深推进。为抓好“一村一产业”,大余县通过技术指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把1000多名农村技术能人培育成农业专业户,通过他们带动2万多户农民发展“花、果、菜、禽、瓜”等特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产业发展 农民增收 大余县 新农村建设 农业专业户 资金扶持 农村技术 主导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大余县职业中专、农民学院“雨露计划”培训现状及前瞻性问题浅析
10
作者 蒋群 黄振伟 《老区建设》 2010年第7期47-48,共2页
一、背景 2010年既是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又是扶贫开发下一个十年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过去的五年,我校“雨露计划”培训在摸索中前进,克服了一些困难,也取得了一... 一、背景 2010年既是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和“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又是扶贫开发下一个十年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奠基之年。过去的五年,我校“雨露计划”培训在摸索中前进,克服了一些困难,也取得了一点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现状 雨露计划 职业中专 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十一五”规划 大余县 江西省 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产权身份 实现稳定发展——江西省大余县章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改革调查
11
作者 谢元鉴 文林 蔡益民 《水利发展研究》 2003年第10期47-49,共3页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水利改革最主要、最紧迫的内容之一,目前,各地正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改革。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江西省大...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水利改革最主要、最紧迫的内容之一,目前,各地正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体改办《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改革。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通过对江西省大余县的调查,介绍了兼有公益性资产和非公益性资产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其做法核心在于资产分离重组,实行“先内后外”原则,妥善安置职工,实现了经营性资产成功置换成民营资产,职工“国家人”身份成功置换为“社会人”,公益性资产管理有了保障,实现了国家、单位和职工的“三赢”,确保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 产权身份 江西省大余县章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光远 林联盛 +2 位作者 蔡海生 刘木生 严玉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利用遥感技术与G IS技术,对遥感解译得到的大余县1990、200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在空间图形库系统支持下,从数量及空间变化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及通过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标、空间转化类型及强度等,分析该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结... 利用遥感技术与G IS技术,对遥感解译得到的大余县1990、200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在空间图形库系统支持下,从数量及空间变化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及通过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标、空间转化类型及强度等,分析该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和斑块伸长指数上升,同期景观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内在过程基本以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间相互转化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空间格局 RS GIS 大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制创新天地宽——大余县企业改制的调查
13
作者 黄样兴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1998年第21期28-28,共1页
以驿道、梅关、梅花、钨闻名天下的大余县,是我省重点调度的工业县之一,创出了一批自己的品牌,如"金莲山"牌钨精矿、"南安"牌板鸭、"牡丹亭"牌多味花生、"南安"牌羽绒衣、"好学生"... 以驿道、梅关、梅花、钨闻名天下的大余县,是我省重点调度的工业县之一,创出了一批自己的品牌,如"金莲山"牌钨精矿、"南安"牌板鸭、"牡丹亭"牌多味花生、"南安"牌羽绒衣、"好学生"牌衬衫等,然而,由于体制滞后,产权不清,责任不明,政企不分,分配上吃大锅饭等同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艰难,效益滑坡,工业强县的优势日趋弱化,1997年底,全县国有企业平均负债率高达70%,亏损面达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改制 大余县 国有企业 多味花生 工业强县 市场竞争 政企不分 调查 牡丹亭 效益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农村农民需求分析——对江西省大余县五乡镇200个农户的调查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和菊 胡朝东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5-68,共4页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广大农村积极有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9亿农民的幸福生活,事关我国21世纪头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当前农村农民需求最盼、最想的调查,我们对应该建设一个怎样和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有了一...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在我国广大农村积极有效地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9亿农民的幸福生活,事关我国21世纪头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当前农村农民需求最盼、最想的调查,我们对应该建设一个怎样和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同时加大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余县 农民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县宜耕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研究——以赣州市大余县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青洲 张晓平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469-473,共5页
在我国众多以资源开采为主要产业的县区,由于矿产的大面积开采,导致部分原有耕地被占用,耕地总量持续下降,对宜耕未利用地进行合理开发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证耕地保有量指标不被突破,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针对县域未利用... 在我国众多以资源开采为主要产业的县区,由于矿产的大面积开采,导致部分原有耕地被占用,耕地总量持续下降,对宜耕未利用地进行合理开发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保证耕地保有量指标不被突破,是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针对县域未利用地开发潜力进行研究,确定待开发土地的范围,选择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多项评价因子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确定宜耕未利用地的等级,最后测算出各等级潜力区的新增耕地面积.评价结果得出:大余县县域宜耕未利用地待开发区总面积517.7622 hm 2,预计完成新一轮土地开发项目后可新增耕地面积为490.6759 hm 2.其中池江镇、南安镇、青龙镇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最大,开发后可补充耕地规模分别为105.3377、78.2877 hm 2和117.5026 hm 2,占大余县未利用地开发潜力的61.37%,为规划期内重点整治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利用地 适宜性评价 矿区 开发潜力 大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大余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符勋 肖志坚 黄国平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4年第11期285-287,共3页
大余县是个山区县,具备了产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文中总结了县域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分析了产生地质灾害的基础条件和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型地质灾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为区内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防治措施 大余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发现西汉南野古城址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小平 《南方文物》 1984年第2期31-33,共3页
一九八二年文物普查期间,我县池江乡长江村寨上发现一处古城址,采集了一些筒瓦标本。一九八二年初,我们对该城址作了进一步调查,并获得了各种印纹陶片和陶罐等遗物。经地区文物普查验收工作组的复查,确定为汉城遗址,并初步认为即西汉南... 一九八二年文物普查期间,我县池江乡长江村寨上发现一处古城址,采集了一些筒瓦标本。一九八二年初,我们对该城址作了进一步调查,并获得了各种印纹陶片和陶罐等遗物。经地区文物普查验收工作组的复查,确定为汉城遗址,并初步认为即西汉南野城故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普查 南野 陶片 寨上 弦纹 大余县 底径 灰陶 硬陶 鼓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出土明代青花瓷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海根 夏金瑞 《南方文物》 1981年第1期57-75,共2页
一九八○年六月上旬,我馆在大余县南安镇新民大队第十七生产队所属之六安亭一带进行考古调查,社员何兆祥向我们反映:他们在其屋后山岗上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出土了二件青花瓷瓶。我们前往现场进行了清理。 该墓是一座长方形券顶砖室... 一九八○年六月上旬,我馆在大余县南安镇新民大队第十七生产队所属之六安亭一带进行考古调查,社员何兆祥向我们反映:他们在其屋后山岗上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出土了二件青花瓷瓶。我们前往现场进行了清理。 该墓是一座长方形券顶砖室墓,以素面青砖平铺叠砌墓室,刀形砖券顶。墓底平铺。墓室长2.84、宽1.25、高1.40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券顶 砖室墓 大余县 古墓葬 南安镇 考古调查 面青 青花梅瓶 兆祥 缠枝莲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出土唐代铜镜和铁钱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福元 《江西文物》 1990年第1期117-117,共1页
1987年8月,大余县赤石乡大叶屋村民在后山取土时发现一座唐墓,出土一青瓷罐,内藏有一件海兽葡萄纹铜镜(图一)及一批“开元通宝”铁钱(图二)。这种铜镜,《金石索》收有图录。1987年2月安徽太湖县也出土过(《中国文物报》1987年10月23日)... 1987年8月,大余县赤石乡大叶屋村民在后山取土时发现一座唐墓,出土一青瓷罐,内藏有一件海兽葡萄纹铜镜(图一)及一批“开元通宝”铁钱(图二)。这种铜镜,《金石索》收有图录。1987年2月安徽太湖县也出土过(《中国文物报》1987年10月23日)。铜镜直径1.0厘米,三角缘,半球形钮,内区饰海兽葡萄纹,外区铸楷书铭辞,文曰:“光流素月,质禀玄精,澄空鉴水,照回凝清,终古永固,莹此心灵。” 铁钱,始铸于西汉,此后历代均有铸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钱 开元通宝 大余县 葡萄纹 中国文物报 唐墓 私铸钱 素月 太湖县 瓷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余县:创新推行“防贫保”项目 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先昊 《老区建设》 2020年第9期57-59,共3页
为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大余县创新推行防贫保险项目,瞄准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非高标准脱贫户(简称“两非户”)两类临贫易贫重点人群,用改革的办法消除贫困存量,控制贫困增量。2019年... 为建立精准防贫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大余县创新推行防贫保险项目,瞄准处于贫困边缘的非贫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非高标准脱贫户(简称“两非户”)两类临贫易贫重点人群,用改革的办法消除贫困存量,控制贫困增量。2019年,大余县“防贫保”发生赔款案件70件,赔款金额53.94万元,其中有42户非贫低收入户、28户非高标准脱贫户获得防贫保险金赔付,有效防止了“两非户”因病、因学、因灾致贫返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险项目 脱贫户 脱贫攻坚 低收入户 长效机制 消除贫困 大余县 返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