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早期大众文化产品的郑正秋电影 被引量:9
1
作者 石川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4,共6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与历史研究视角的转换,以郑正秋电影为代表的早期中国电影也正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新审视。人们将郑正秋电影放置在新兴现代工商业都市的大众文化语境,放置在一系列更为广泛的新兴媒体、大众娱乐、世俗生活消费... 近年来,随着人们文化与历史研究视角的转换,以郑正秋电影为代表的早期中国电影也正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新审视。人们将郑正秋电影放置在新兴现代工商业都市的大众文化语境,放置在一系列更为广泛的新兴媒体、大众娱乐、世俗生活消费的话语系统当中,探寻其电影修辞的跨媒体、跨文本,乃至跨文化语义,以及其与社会思潮、文化心理的互动关系。同时在叙事学上,亦将郑正秋电影重新纳入到一种类型化的民间叙事模式当中。这种具有普遍性、通俗性特征的叙事模式,一面以话语的传奇性与古典民间话语紧密勾连,另一面,又以批判性的现实指涉与激进的时代思潮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郑正秋 电影导演 电影文化 类型化 传奇性 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产品的古典诗词传播能力及传播性状考查——以对年轻受众的问卷调查为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叶烨 刘学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0-67,共8页
面向102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包括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漫画在内的大众文化产品对古典诗词具有良好的携载能力,古典诗词可以依托大众文化产品进行传播,二者的结合甚至可以造就相当成功的传播案例... 面向102名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包括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广告、漫画在内的大众文化产品对古典诗词具有良好的携载能力,古典诗词可以依托大众文化产品进行传播,二者的结合甚至可以造就相当成功的传播案例。诗词与载体的结合方式、载体本身性状等因素都直接影响传播的效果,但诗词本身是否经典则非传播的关键。调查同时显示,以大众文化产品携载古典诗词,也存在涉及诗词范围不广以及可能引致讹误等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古典诗词 传播能力 传播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丽君 《文化产业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80-91,共12页
在文化工业语境中,作为商品的大众文化产品在生产方面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生产目的的商品性、生产主体的群体化、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配方化、意义消费的娱乐化和平面化;在发展趋势上,大众文化产品越来越强化生产过程中的都市化、内容的参... 在文化工业语境中,作为商品的大众文化产品在生产方面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生产目的的商品性、生产主体的群体化、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和配方化、意义消费的娱乐化和平面化;在发展趋势上,大众文化产品越来越强化生产过程中的都市化、内容的参与性和全球化,这些新的生产特点要求文化产业注重产业伦理,回归注意力经济的行业特点,提高产品质量,构建全球性的文化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商品化 生产特点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产品:形式与意义间的游移——对“伪娘”刘著选秀的音乐表征与性别颠覆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琪杰 王树生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3,共5页
本文以"快乐男声"选手"伪娘"刘著为个案,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分析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大众文化中的"伪娘"现象及大众文化产品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伪娘"形象在电视选秀中的呈现,... 本文以"快乐男声"选手"伪娘"刘著为个案,从文化生产的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分析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大众文化中的"伪娘"现象及大众文化产品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伪娘"形象在电视选秀中的呈现,既不等同于单一的音乐表征,也不是性别错乱的简单展示。"伪娘"刘著女性化的音乐风格及身体行为,由节目制作方掌控的评委点评、短信互动、主持人主持等情境填充过程,引导受众挖掘被音乐表征的形式遮掩但又与其相随相伴、相互纠缠的性别颠覆意义。"伪娘"刘著的个案体现出大众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大众文化绝非强加给受众狭隘唯一的感知,而是以暧昧的方式,诱导受众在形式与意义间游移,获得双重的意指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形式 意义 音乐表征 性别颠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目前我国的大众文化产品
5
作者 郭玉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从构成上看 ,我国大众文化主要包括影视文化、印刷品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通俗歌乐舞文化。大众文化产品表现了快餐、闲适、宗教、媚俗、玩世、精神漂泊等 6种情绪。大众文化的发展应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媒体共同努力。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文化 情绪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及其价值观的传播特点
6
作者 王爽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18-123,共6页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得名于其解构"经典"的生产、推广和消费方式。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通过戏仿、拼贴等方式解构经典作品的语言、形象与故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参与性和娱乐性被持续强化,势必会带来经典观念、传统价值体...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得名于其解构"经典"的生产、推广和消费方式。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通过戏仿、拼贴等方式解构经典作品的语言、形象与故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参与性和娱乐性被持续强化,势必会带来经典观念、传统价值体系以及经典作品建构价值观的解构和解构之再解构。在当前的媒介环境下,伴随着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和去权威化程度的增强,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及其推广主体更趋于全民化、推广渠道更趋于全媒体化,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及其价值观传播也呈现出鲜明的对立统一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 价值观 再解构 参与性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价值观的传播和引导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爽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12-117,共6页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及其价值观以其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的大众性和解构性连接了文化内容、用户参与和媒介平台。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的推广与其价值观的传播和引导是同步的。用户参与建构的产品推广活动在带来注意力效应的同时,也带...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及其价值观以其生产、传播和消费过程中的大众性和解构性连接了文化内容、用户参与和媒介平台。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的推广与其价值观的传播和引导是同步的。用户参与建构的产品推广活动在带来注意力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的解构方向,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价值观的传播也因此极易发生分散和“偏离”,因此,对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及其价值观的传播过程进行适当引导非常必要。媒介对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价值观的传播和引导主要通过媒介形式的“全覆盖”保障、媒介内容的“聚众化”引导、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催化、传播议程的“框架式”牵制和引导效果的“全场景”强化等策略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 价值观传播 价值观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的伦理导向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丽君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0-54,共5页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它以经典的解构为生产方向,通过戏仿、拼贴与荒诞的情节处理来解构特定的价值观念。在重构秩序的时代里,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较容易受到关注,但解构型文化产品容易导致对特定传统的质疑并进而影响...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它以经典的解构为生产方向,通过戏仿、拼贴与荒诞的情节处理来解构特定的价值观念。在重构秩序的时代里,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较容易受到关注,但解构型文化产品容易导致对特定传统的质疑并进而影响文化体的价值观。在解构的过程中,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经典、形象和价值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型大众文化产品 文化产业 价值观 文化共同体 经典
原文传递
文化产业背景下大众文化产品价值观建构流程及其引导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孙丽君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0-65,共6页
在文化产业背景下,大众文化产品受产业规律和文化规律的双重制约。它必须面向大众,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以保证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它还必须营造一定的话题度,以吸引充足的注意力,来保证其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大众文化产品的价值... 在文化产业背景下,大众文化产品受产业规律和文化规律的双重制约。它必须面向大众,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以保证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它还必须营造一定的话题度,以吸引充足的注意力,来保证其经济效益。在生产过程中,大众文化产品的价值观通过生产者和生产方式建构;在流通过程中,大众文化产品的价值观通过程式化产品与文化产业链建构;在消费过程中,大众文化产品的价值观通过消费者选择与意义的共享机制建构。加大精英价值观与大众文化产品融合的力度、根据大众文化产品传播价值观的阶段和不同人群文化消费的特点进行精准引导,对大众文化产品构建良性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价值观 建构流程 引导策略
原文传递
全球化语境中的大众文化消费产品译介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9-42,共4页
大众文化消费产品即影视、媒体、广告等领域的文化产品。在复杂的全球化语境中,此类产品的翻译引入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此类产品自身的特点,其翻译引进有鲜明的目的性。但是,目的性不能成为遮盖一切的幕布,... 大众文化消费产品即影视、媒体、广告等领域的文化产品。在复杂的全球化语境中,此类产品的翻译引入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此类产品自身的特点,其翻译引进有鲜明的目的性。但是,目的性不能成为遮盖一切的幕布,译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良知始终应该是高于现实目的的标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消费产品 全球化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众文化消费与舆论引导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力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35,共9页
我国当代的大众文化是在市民大众基本形成、市场机制介入文化产生的条件下形成的。大众文化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潜藏着可能的对时代精神的疏离。大众媒介宜通过高雅文化对大众文化的融入、分流舆论以减少舆论的振荡等方式引导大... 我国当代的大众文化是在市民大众基本形成、市场机制介入文化产生的条件下形成的。大众文化的出现是一种进步,但同时也潜藏着可能的对时代精神的疏离。大众媒介宜通过高雅文化对大众文化的融入、分流舆论以减少舆论的振荡等方式引导大众文化的消费。随着文化市场的成熟与大众素质的提高,有可能出现一种精致的大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消费 高雅文化 大众文化产品 文化批评 大众传播媒介 人文精神 时代精神 大众媒介 通俗小说 文化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课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甲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40,共5页
大众文化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课题赵甲明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文化的分化已经成为事实,其中大众文化的崛起令人注目和疑惑,特别是对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尤为人们所关切。本文试图探讨大众文化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大众文化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课题赵甲明在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文化的分化已经成为事实,其中大众文化的崛起令人注目和疑惑,特别是对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尤为人们所关切。本文试图探讨大众文化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 意识形态 闲暇时间 大众文化产品 中国大众文化 私人生活空间 个人领域 社会主义精神 潜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阅读倾向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被引量:10
13
作者 毛晓红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 大学生 阅读倾向 影响及对策 消遣性阅读 消遣阅读 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产品 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校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崛起 被引量:1
14
作者 仲素梅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1年第1期86-87,共2页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一词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它特指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传播,按照市场的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大众文化作为市场经济中社会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一词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它特指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现代传播媒介传播,按照市场的规律批量生产的、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的文化.大众文化作为市场经济中社会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费方式,更多地表现了关注世俗人生的文化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民众 大众文化产品 消费 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供给要让大众文化唱主角
15
作者 张颐武 杨鹏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32-132,共1页
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核心是提供优质的文化供给,其中有两个方向值得注意:一是大家经常谈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化,在传播上还有局限,跟年轻人还有距离,如何改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二是更重要、对大家影响更大的优质大众文化产品,其对... 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核心是提供优质的文化供给,其中有两个方向值得注意:一是大家经常谈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文化,在传播上还有局限,跟年轻人还有距离,如何改进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二是更重要、对大家影响更大的优质大众文化产品,其对公众兴趣、社会潮流的左右能力,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强的。所以在经典文化之外,如何推动大众文化产品的持续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改革核心 社会潮流 作者队伍 网络作家 下游产业链 主创 网质 优质产品 市场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16
作者 张重才 《学习月刊》 2006年第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审美情趣 低俗化 当代青年 大众文化产品 感性化 知觉化 消费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批评的功能(上)
17
作者 许文郁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0-64,共5页
大众文化批评具有三大功能,即调节功能、监督功能和建设功能.调节功能指通过批评对大众文化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调节;监督功能指对承载大众文化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监督;建设功能是指在大众文化内部制定审美规范,建立大众文化生产秩序.
关键词 大众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批评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批评家 批评文本 《三国演义》 感官刺激 调节功能 批评活动 大众审美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批评的性质
18
作者 许文郁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56-61,共6页
二十世纪后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大变动的时代,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使大众文化蓬勃而起,迅速抢占着中国的文化市场.
关键词 大众文化批评 大众文化产品 人文精神 人文价值与市场价值 人文知识分子 人文关怀 技术分析 后现代主义文化 终极关怀 批评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众文化消费与精神文明建设
19
作者 李金蓉 《发展论坛》 1998年第1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消费 精神文化消费 精神文明建设 高雅文化 大众文化产品 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消费质量 社会进步 思想道德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应大众文化发展趋势 调整意识形态传播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国平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关键词 大众文化 意识形态性 主流意识形态 发展趋势 社会主义文化 大众文化的产生 私人生活空间 文化市场 大众文化产品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