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 |
张洪忠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82
|
|
2
|
大众传播学受众研究的文化途径 |
华荣祥
徐丽萍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 |
6
|
|
3
|
从大众传播学视角谈一种文化现象 |
聂晶磊
王秋艳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4
|
大众传播学视域下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 |
邓晓斌
|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5
|
大众传播学的效果及理论研究——评《大众传播的效果》 |
于晗
|
《新闻爱好者》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6
|
大众传播规律与意识形态建设——对运用大众传播学服务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 |
李英田
|
《资料通讯》
|
2006 |
6
|
|
7
|
大众传播学对于健身气功推广的启示研究 |
程娜
|
《科技信息》
|
2012 |
4
|
|
8
|
研究性教学视野下的“大众传播学”课程革新 |
户松芳
|
《新闻知识》
|
2015 |
3
|
|
9
|
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
蔡尚伟
黄顺铭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0
|
体验式教学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以安徽新华学院大众传播学课程为例 |
陈琳
|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7 |
1
|
|
11
|
国外归来写会风——日本大众传播学会发表会见闻 |
陈力丹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12
|
对日本大众传播学研究学术流派的考察——以1945-1979年为视角 |
孙庚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1992年美国51篇新闻学、大众传播学博士论文 |
展江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
1995 |
0 |
|
14
|
建构大众传播学新型主体的力作——评《采访对象主体论》 |
张骏德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5
|
二战期间美国大众传播学的发展 |
张晓静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6
|
构建“大众传播学”课程教学的体验模式 |
夏吉英
印兴娣
|
《科教文汇》
|
2013 |
0 |
|
17
|
关于美国大众传播学效果研究范式转型的论述 |
肖艳
王永伦
|
《大观周刊》
|
2010 |
0 |
|
18
|
对“非诚勿扰”的大众传播学分析 |
王宁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1 |
0 |
|
19
|
大众传播学综合练习及复习重点Ⅱ |
任鹰
|
《当代电大》
|
2003 |
0 |
|
20
|
从《大众传播学总论》看编辑加工应注意的问题 |
石勇妮
|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