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耐药患者在机械通气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钟文娥 王菊廷 +1 位作者 何淑贤 徐东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21期138-140,共3页
目的探究多重耐药患者在机械通气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60例多重耐药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究多重耐药患者在机械通气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60例多重耐药患者进行探讨分析,按照均衡、随机化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应用密闭式吸痰,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后上呼吸机10 d时进行细菌学培养,观察培养结果和两组患者对周围患者交叉感染情况,并收集各种指标数据,对两组被感染者的同源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同源感染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重耐药患者在机械通气中采取密闭式吸痰方式预防交叉感染的效果显著,不仅有效缩短了被同源感染时间,而且显著降低了同源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患者 机械通气 预防交叉感染 感染率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R沟通模式在多重耐药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邓建妹 黄翔平 张建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12期188-189,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多重耐药患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多重耐药者为干预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规范对...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多重耐药患者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72例多重耐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班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多重耐药者为干预组,实施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规范对多重耐药(MDOR)患者床旁交接班的顺序和内容。结果干预组应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知晓情况、对MDRO感染患者实施隔离措施的执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护士对交班现状的满意度为80.3%,应用后的满意度为9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了MDRO感染患者交接班顺序及内容,能使护士全面掌握MDRO患者整体情况,能提高呼吸科护士对MDRO患者隔离措施的落实率,降低MDRO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沟通模式 多重耐药患者 交接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的有效性分析
3
作者 王俊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22-0125,共4页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本研究旨在评估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方法 本研究在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从我院呼吸内科挑选了72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经计算机随机分配,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 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本研究旨在评估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际效果。方法 本研究在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从我院呼吸内科挑选了72名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经计算机随机分配,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6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研究主要对比了两组患者在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医疗环境合格率以及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的表现。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达到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P<0.05)。此外,实验组在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上也均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同样在统计学上显著(P<0.05)。结论 呼吸内科多种耐药性感染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可快速改善患者的感染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呼吸内科 多重菌感染患者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多重耐药患者肠道内乳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林迎春 孙杰 +1 位作者 伦永志 许梅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从临床潜在多重耐药患者粪便中分离获得乳杆菌,完成种属鉴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临床患者粪便,在MRS和含碳酸钙的LBS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培养,挑取目的菌落反复分离获得纯化菌株,利用生化鉴定方法进行种属鉴定。结果 45份样本... 目的从临床潜在多重耐药患者粪便中分离获得乳杆菌,完成种属鉴定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临床患者粪便,在MRS和含碳酸钙的LBS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培养,挑取目的菌落反复分离获得纯化菌株,利用生化鉴定方法进行种属鉴定。结果 45份样本共得到7株乳杆菌,其中植物乳杆菌5株、鼠李糖乳杆菌2株。结论研究发现,分离到的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可能具有更强的耐受性与生物学活性。分离获得的植物乳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有待日后对其开展特性、耐受性及安全性等研究,以便对分离的菌株有更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潜在多重耐药患者 分离 种属鉴定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落实查检单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燕 刘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204-205,共2页
目的:通过设计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查检单(简称查检单),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落实的正确执行率。方法2012年8月-2013年3月,将查检单应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措施进行每日查检。观察... 目的:通过设计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查检单(简称查检单),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落实的正确执行率。方法2012年8月-2013年3月,将查检单应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管理措施进行每日查检。观察医护人员执行措施的正确执行率、MDRO每千住院日分离量。结果实施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查检单后的MDRO感染患者的手卫生执行率达到95.85%,隔离单元设置、医疗废物处理合格率达到100%,个人防护用品、医疗用具专用项目分别达到92.50%和98.65%,各项隔离措施执行率前后比较显著提高(P〈0.05);住院日MRSA、IRPA、IRAB月分离量呈下降趋势,且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落实查检单能提高MDRO感染患者隔离措施的执行率,降低MDRO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格式查检单 多重菌感染患者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评价
6
作者 孙雪洁 王慧如 韩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我科室2019年3月-2021年10月80例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身心全方位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 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将我科室2019年3月-2021年10月80例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身心全方位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护理满意度、呼吸内科住院时间、细菌培养转阴时间、院内交叉感染出现率。结果:实验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呼吸内科住院时间、细菌培养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院内交叉感染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身心全方位优质护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出现,缩短住院的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多重菌感染患者 护理对策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潘昭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2期261-261,263,共2页
分析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本地区内不同医院的护士人员,共抽取88人,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态度、知识和行为进行测评,对护理人员隔离依从性进行测评,分析ICU护士对多... 分析重症监护室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本地区内不同医院的护士人员,共抽取88人,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多重耐药菌防控态度、知识和行为进行测评,对护理人员隔离依从性进行测评,分析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消毒隔离措施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多方调查问卷,测评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防控态度得分(48.06±6.14)分,行为得分(138.45±17.54)分,知识得分(23.08±2.29)分;在众多不同学历、年龄等基本资料不一致的护士之间存在的影响因素也较多,但是影响力度最强的前三个分别是科室缺乏相关防护用品、护士管理负责的床位太多、科室监督措施不到位。结论:ICU护士对多重耐药菌防控相关行为、态度表示以及知识了解程度都属于正常水平,但是依从性水平较低,影响重症监护室护士实施消毒措施依从性的因素较多,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重大影响因素进行改善,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护士 多重菌感染患者 消毒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Preval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ce MRSA and VRSA of Different Infections from AI-Jumhuory Teaching Hospital Patients in Mosul 被引量:1
8
作者 Ibrahim H. Yaseen Adeeba Y. Shareef Awwad Sh. Daoud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3年第12期1255-1259,共5页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major human pathogen causing large variety of infections worldwide.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o isolate S. aureus from different clinical cases, also detection of MRSA prevalence and VRSA emerge... Staphylococcus aureus is major human pathogen causing large variety of infections worldwide. This study carried out to isolate S. aureus from different clinical cases, also detection of MRSA prevalence and VRSA emergence, in addition to shedding light on strains that have to be multidrug resistance against various antibiotics, The clinic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I-Jumhuory Teaching Hospital patients in Mosul, isolates identification were achieved by conventional procedures including bio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tests, and the specific latex agglutination test. The sensitivity pattern achieved by using disk diffusion technique, for MRSA and VRSA detection oxacillin-disk (1 μg) and vancomycin-disk (30 μg) were used respectively. Results revealed, among 17 S. aureus isolates, 7 (41%) were mostly isolated from patients with wound and burn infections. Isolates had high resistance rate against ampicillin (100%) and cefotaxime (81%), and lower resistance rate against several antibiotics. MRSA was 88% of total isolates, 93.3% of MRSA were multidrug resistance to 3-9 of antibiotics. Six isolates (40%) of MRSA were VRSA. It is concluded that antibiotics other than vancomycin can be used as anti-MRSA agents after a sensitivity test to prevent the prevalence of VRSA, the major cause of this chemotherapy problems maybe irrational and indiscriminate use of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RUG-RESISTANCE MRSA VRSA Mosu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