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路径并行传输中接收缓存阻塞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宋飞 王博 +1 位作者 张宏科 张思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52-555,共4页
本文研究了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接收缓存阻塞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分析的建模方法.该模型能够通过路径丢包率、往返传输时间等参数对吞吐量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了快速重传、拥... 本文研究了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接收缓存阻塞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分析的建模方法.该模型能够通过路径丢包率、往返传输时间等参数对吞吐量进行估计,并综合考虑了快速重传、拥塞窗口与接收缓存容量的关系对结果的影响.通过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该模型能够在网络性能参数发生变化时很好的预测吞吐量的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吞吐量模型 接收缓存阻塞 往返传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径并行传输中吞吐量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宋飞 苏伟 +1 位作者 张宏科 张思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87-893,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吞吐量的建模方法,并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给出了优化算法.模型结合不同传输阶段的特点对拥塞窗口的增长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通过往返传输时间和拥塞窗口的变化情况对吞吐量进行估计.在Matlab平台... 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吞吐量的建模方法,并在保证准确度的前提下给出了优化算法.模型结合不同传输阶段的特点对拥塞窗口的增长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通过往返传输时间和拥塞窗口的变化情况对吞吐量进行估计.在Matlab平台上实现该模型可以发现,优化算法能够大大降低复杂度,同时模型计算结果和仿真结果的拟合程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吞吐量模型 拥塞窗口 往返传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径并行传输中传输路径选择策略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杰民 白雪松 王兴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1-1524,共4页
该文首先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在互联网端到端传输层多路径并行传输(CMT)中,当端到端关联中路径间的特性参数如丢包率和延迟存在较大差异时,部分路径并行传输的吞吐量优于全部并行传输的吞吐量,从而论证了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传输... 该文首先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在互联网端到端传输层多路径并行传输(CMT)中,当端到端关联中路径间的特性参数如丢包率和延迟存在较大差异时,部分路径并行传输的吞吐量优于全部并行传输的吞吐量,从而论证了多路径并行传输情况下传输路径选择的必要性及对传输性能的影响。其次,建立了路径吞吐量与不同丢包率和延迟的拟合关系,并以路径吞吐量为路径权值,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权值的传输路径选择策略CMT-PW(PathWeight),给出了该策略的算法实现和相应的伪代码实现。仿真实验表明,CMT-PW策略优于传统CMT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传输路径选择 路径权值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卫星网络多路径并行传输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力娟 蔡冬 +2 位作者 肖甫 叶晓国 王汝传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2-587,共6页
针对传统多路径并行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CMT)协议无法适应卫星网络高误码特性,提出了一种CMT改进算法。首先,在缓解接收端缓存阻塞的基础上,根据链路中传输的传输序列号(trans mission sequence number,TSN)相对连续... 针对传统多路径并行传输(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CMT)协议无法适应卫星网络高误码特性,提出了一种CMT改进算法。首先,在缓解接收端缓存阻塞的基础上,根据链路中传输的传输序列号(trans mission sequence number,TSN)相对连续的分组时延抖动,正确判断网络的拥塞状况;然后,接收端选取返回时延最短的路径,将拥塞因子及时反馈给源端,源端调节相应链路的拥塞窗口,调整注入网络的数据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缓解因卫星链路差异造成的接收缓存阻塞的同时,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适应区分拥塞与误码,实现链路的高效利用。相对于传统CMT协议,改进的CMT协议在网络吞吐量、窗口抖动、时延和丢包率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网络 高误码 丢包识别 多路径并行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学习选路算法的多路径并行传输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畅 宋飞 +1 位作者 鄢欢 张思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90-1296,共7页
本文针对多路径并行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思想的路径选择算法.这种自学习机制首先根据具体服务提出的需求,如吞吐量、延时、丢包等,综合定义一个用于计算服务体验的目标函数,再将路径选择算法中的一些参数设定为可学参数.在传输过程... 本文针对多路径并行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学习思想的路径选择算法.这种自学习机制首先根据具体服务提出的需求,如吞吐量、延时、丢包等,综合定义一个用于计算服务体验的目标函数,再将路径选择算法中的一些参数设定为可学参数.在传输过程中,系统通过分析不同可学习参数与目标函数值之间的对应变化关系,逐渐进行自我学习,得到最佳的可学参数配置,从而获得最优化的服务体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了自学习选路算法的可行性、收敛性和稳定性,并且证明了该算法能够根据网络状态的实时变化,通过自学习机制自行调整路径分配并得到最佳的目标函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习 多路径并行传输 最优化 选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网络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建模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艳伟 倪宏 刘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6-171,184,共7页
在分析多路径并行传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异构网络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的建模方法.通过引入状态转换概率矩阵对各条路径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的拥塞窗口增长机制进行分析,从而估算多路径并行传输的吞吐量;然后合并拥塞窗口值... 在分析多路径并行传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异构网络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的建模方法.通过引入状态转换概率矩阵对各条路径慢启动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的拥塞窗口增长机制进行分析,从而估算多路径并行传输的吞吐量;然后合并拥塞窗口值相同的状态,将对应的状态转换概率相加,从而降低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仿真和实验表明,即使在路径特性不同时,该方法也能准确估算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的变化,在异构网络环境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多路径并行传输 吞吐量 拥塞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径并行传输的临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畅 宋飞 张思东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6,共8页
在使用多路径并行传输时,路径差异引起的数据乱序是不可避免,这会导致多路径的传输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单路径.本文利用路径延时、带宽和接收缓存大小这3个属性,建立网络传输模型.通过模型分别计算单路径和多路径的传输速度并进行比... 在使用多路径并行传输时,路径差异引起的数据乱序是不可避免,这会导致多路径的传输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低于单路径.本文利用路径延时、带宽和接收缓存大小这3个属性,建立网络传输模型.通过模型分别计算单路径和多路径的传输速度并进行比较,最终给出多路径优于单路径的临界条件.临界条件的最终结论分为公式形式、推广形式和简化应用方法.最后通过网络测试结果,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传输吞吐量 路径差异 数据乱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TP多路径并行传输的性能评估 被引量:4
8
作者 鄢欢 高德云 宋飞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0年第11期29-32,41,共5页
SCTP-CMT是一种基于SCTP多路径并行传输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在SCTP-CMT实现过程中不能尽快启用所有可用路径同时传输数据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IP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性能的评估方法。使用该方法对优化后的SCTP-CMT... SCTP-CMT是一种基于SCTP多路径并行传输的实现方法。阐述了在SCTP-CMT实现过程中不能尽快启用所有可用路径同时传输数据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同时提出了一种IP网络环境下数据传输性能的评估方法。使用该方法对优化后的SCTP-CMT和TCP的传输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了带宽、往返传输时延及接收缓存区大小等因素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在接收缓存区大小合适的情况下,使用优化后的SCTP-CMT在聚合带宽、提高传输吞吐量、增加可靠性等方面的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控制传输协议 多路径并行传输 带宽 往返传播时延 接收缓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路径并行传输的拥塞控制及公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冲 凌志浩 +1 位作者 袁宜峰 曹建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从多路径传输拥塞控制算法设计原则出发,综合分析了多路径传输的特点及公平性问题,提出值得探讨的多路径公平性评价体系。综述了现有的多路径拥塞控制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拥塞控制的发展方向以及值得研究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拥塞控制 TCP友好性 瓶颈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径并行传输的路径动态决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晓玲 于萌 王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3,共8页
针对目前多路径并行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路径质量的差异会导致网络传输性能整体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的路径动态决策方法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dynamic selection,CMT-DS)。该方法考虑到路径传输质量对网络吞... 针对目前多路径并行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路径质量的差异会导致网络传输性能整体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的路径动态决策方法 (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fer-dynamic selection,CMT-DS)。该方法考虑到路径传输质量对网络吞吐量的影响,通过测量时延、抖动、丢包率、缓存占用比4个路径传输属性,并拟合成路径质量的关联函数,根据该关联函数来对路径进行动态的选择。通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CMT-DS方法对属性参数测量趋近于Spirent网络测试仪测量结果,对路径动态的选择较其他方法可使得网络吞吐量提高1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路径质量 动态决策 网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色域视频图像多路径并行传输研究
11
作者 于夫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了在控制宽色域视频图像多路径传输时延的同时,增强视频传输质量,提出宽色域视频图像多路径并行传输方法。根据色域标准条件和颜色测量原理,计算并获得色域边界的具体数值。建立宽色域视频图像信息之间的扩展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 为了在控制宽色域视频图像多路径传输时延的同时,增强视频传输质量,提出宽色域视频图像多路径并行传输方法。根据色域标准条件和颜色测量原理,计算并获得色域边界的具体数值。建立宽色域视频图像信息之间的扩展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定义数据包中的周期性数据帧、非周期性数据帧,提高了多路径环境中的传输稳定性。通过发现节点并建立链接的处理方式,完成视频图像的多路径并行传输编码,实现了宽色域视频图像多路径并行传输。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Kirsch算子图像分割法相比,多路径并行传输方法在处理宽色域视频图像时始终保持较低的传输时延(未超过30 ms),且在实验过程中显示带宽均高于700 Kb/s,实现了增强视频传输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宽色域视频图像 色域边界 传输时延 链接处理 周期性数据帧 非周期性数据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路径并行传输下路径差异对业务性能影响研究
12
作者 张海锋 霍永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年第19期168-169,共2页
路径差异对多路径并行传输下的业务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基于EX-Padhye模型,对系统路径参数等价与不等价情形下的业务传输性能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对仿真系统路径差异参数进行合理设计,对仿真结果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业务性能对路径差异... 路径差异对多路径并行传输下的业务性能有较大影响,本文基于EX-Padhye模型,对系统路径参数等价与不等价情形下的业务传输性能进行了定性分析,最后对仿真系统路径差异参数进行合理设计,对仿真结果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业务性能对路径差异的敏感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差异 多路径并行传输 EX-Padhy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路径并行传输中单路径的超时检测和快速恢复算法
13
作者 冯利爽 陈宇斌 熊模昌 《软件产业与工程》 2014年第6期35-37,48,共4页
本文描述了多路径并行传输协议中单路径的超时检测和快速恢复算法,重点解决了因单路径暂时失效而引发的发送缓冲区阻塞问题。通过对单路径的超时检测,可将超时路径中的未确认数据及时向上层抛投,使得其他路径可以继续并行传输。通过在... 本文描述了多路径并行传输协议中单路径的超时检测和快速恢复算法,重点解决了因单路径暂时失效而引发的发送缓冲区阻塞问题。通过对单路径的超时检测,可将超时路径中的未确认数据及时向上层抛投,使得其他路径可以继续并行传输。通过在设置的超时时间范围内发送同步心跳包进行路径快速恢复,可避免路径销毁和路径连接的重新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恢复 超时检测 多路径并行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优先级的异构网络多路径并行视频传输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白 李红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7-423,共7页
为了在异构网络环境中使用多路径高效的并行传输高质量的视频流,本文针对H.264视频编码中不同的图像帧丢失后对解码造成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种多优先级的多路径并行视频分配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将不同图像帧分成两个优先级,并根据整个网... 为了在异构网络环境中使用多路径高效的并行传输高质量的视频流,本文针对H.264视频编码中不同的图像帧丢失后对解码造成的不同影响,提出了一种多优先级的多路径并行视频分配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将不同图像帧分成两个优先级,并根据整个网络的实时状态动态的把视频流分配到不同的路径中,使得系统在接收端丢失最少的图像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可以大大减少网络的丢帧率,提升网络传输视频数据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网络 多路径并行传输 李雅普诺夫 多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路径传输技术的移动车联网传输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伟 李沁颖 《软件导刊》 2021年第2期196-199,共4页
随着移动车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车载设备开始配备多个网络接口以满足车载应用传输需求,然而受高速移动的车载节点影响,车联网通讯链路中断和数据包丢失时常发生。为解决上述弊端,提高车联网网络通信质量,提出一种融合多路径并行传输的... 随着移动车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车载设备开始配备多个网络接口以满足车载应用传输需求,然而受高速移动的车载节点影响,车联网通讯链路中断和数据包丢失时常发生。为解决上述弊端,提高车联网网络通信质量,提出一种融合多路径并行传输的移动车联网多路径传输机制。其可充分发挥车载节点的多宿主特性,提高移动车联网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车联网 多路径传输协议 多路径并行传输 传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融合泛在网传输试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冬梅 马文峰 +2 位作者 孙保明 徐友云 益晓新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7-83,共7页
基于异构网协同融合传输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协同融合泛在网传输试验平台的设计架构,并给出了综合接入网关和业务控制服务器两类主要功能实体的功能描述。在现有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搭建了用于传输高速视频流的多路径并行传输试验平台,... 基于异构网协同融合传输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协同融合泛在网传输试验平台的设计架构,并给出了综合接入网关和业务控制服务器两类主要功能实体的功能描述。在现有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下,搭建了用于传输高速视频流的多路径并行传输试验平台,介绍了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融合泛在网 高速视频业务 多路径并行传输 传输试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X_PW:一种基于路径权值的CMT重传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杰民 王兴伟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8-1113,共6页
针对多路径并行传输(CMT)情况下当路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时,部分路径传输优于全部路径的问题,建立了路径的平均吞吐量与丢包率和延迟的拟合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权值的CMT重传策略—RTX-PW,该策略可有效减缓接收缓存阻塞,提高多路径... 针对多路径并行传输(CMT)情况下当路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时,部分路径传输优于全部路径的问题,建立了路径的平均吞吐量与丢包率和延迟的拟合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权值的CMT重传策略—RTX-PW,该策略可有效减缓接收缓存阻塞,提高多路径并行传输的吞吐量.最后,仿真结果表明RTX-PW的性能优于传统重传策略RTX_CWND和RTX_SSTHRE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路径权值 接收缓存阻塞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远距离通信网络数据流低延时传输方法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立炎 王天闻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169-172,共4页
针对多路径并行传输中接收端数据流乱序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船舶远距离通信网络数据流低延时传输方法。首先,设计二次自适应滤波对消模型,消除跟踪干扰对船舶远距离通信网络数据流传输的影响;然后,结合远距离通信网络和多路径并行传... 针对多路径并行传输中接收端数据流乱序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船舶远距离通信网络数据流低延时传输方法。首先,设计二次自适应滤波对消模型,消除跟踪干扰对船舶远距离通信网络数据流传输的影响;然后,结合远距离通信网络和多路径并行传输协议,预估接收端和发送端缓存容量。最后,基于接收端和发送端缓存容量,规划数据流传输中数据包的分配和传输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流传输中链路抖动频率、拥塞频率和传输延时较低,数据流传输带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远距离通信网络 数据流 低延时传输 多路径并行传输 拥塞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限接收缓存下CMT稳态吞吐量建模与分析
19
作者 刘杰民 徐长明 +2 位作者 于长永 王兴伟 黄敏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5-528,共14页
多路径并行传输(CMT)是一个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新传输协议,它使用SCTP协议的多宿特性,在一条端到端偶联中的多条路径上并行地进行数据分发,相对单路径传输具有聚合带宽、可以提高端到端吞吐量的优点.文中针对受限接收缓存下发... 多路径并行传输(CMT)是一个基于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的新传输协议,它使用SCTP协议的多宿特性,在一条端到端偶联中的多条路径上并行地进行数据分发,相对单路径传输具有聚合带宽、可以提高端到端吞吐量的优点.文中针对受限接收缓存下发送窗口是否受接收窗口影响两种情况分别对多路径并行传输进行建模,提出了基于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关联的CMT吞吐量模型.首先以轮为单位,分别对两种情况下的超时阶段、慢开始阶段和拥塞避免阶段的拥塞窗口进行了分析.其次,综合3个阶段传输情况,得到1个多路径并行传输过程中,稳态吞吐量关于RTT、RTO和丢包率的函数关系,它能够很好地估计多路径并行传输协议在受限接收缓存下稳态吞吐量.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验证了多路径并行传输吞吐量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吞吐量模型 发送窗口 接收窗口 受限接收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TX-CWND的改进重传策略
20
作者 刘杰民 白雪松 王兴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作为传输层多宿的端到端并行多路径传输(CMT)重传策略的典型代表,RTX_CWND重传策略通过寻找具有最大拥塞窗口的路径来进行数据重传,以减少接收缓存阻塞及一定程度地减缓由此引发的端到端吞吐量下降,然而RTX_CWND重传策略的不足表现为忽... 作为传输层多宿的端到端并行多路径传输(CMT)重传策略的典型代表,RTX_CWND重传策略通过寻找具有最大拥塞窗口的路径来进行数据重传,以减少接收缓存阻塞及一定程度地减缓由此引发的端到端吞吐量下降,然而RTX_CWND重传策略的不足表现为忽略了端到端路径特征值RTT对重传路径选择及接收缓存阻塞的影响.基于RTX-CWND提出一种改进重传策略:RTX-RTTCWND,该重传策略综合考虑路径特性值RTT和CWND以寻找最佳重传路径,进一步减轻了接收缓存阻塞造成的端到端吞吐量下降的程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重传策略在接收传输序列号数据块处理、端到端传输时间和吞吐量方面较传统的RTX_CWND重传策略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并行传输 重传策略 往返时延 接收缓存阻塞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