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类风湿因子联合红细胞沉降率检验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1
作者 刘艳 李娜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检验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属于RA将其分为参照组(... 目的:探讨应用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联合红细胞沉降率(ESR)检验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属于RA将其分为参照组(否,52例)和研究组(是,53例)。比较两组患者CCP抗体、RF水平及ESR,CCP抗体、RF、ESR检验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RA的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CCP抗体、RF水平及ESR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发现,CCP抗体、RF、ESR检验联合诊断RA的ROC下面积大于CCP抗体、RF、ESR检验单一诊断(P<0.05)。结论:应用CCP抗体、RF联合ESR检验诊断R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红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A多肽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雷小妹 何培根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1-302,共2页
目的 比较两种检测可溶性核抗原 (ENA)多肽抗体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正确认识ENA抗体。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 (IBT法 )和免疫双扩散法 (ID)检测 13 3例结缔组织病和 413例非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ENA抗体。结果  13 3例结缔组织病患... 目的 比较两种检测可溶性核抗原 (ENA)多肽抗体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正确认识ENA抗体。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 (IBT法 )和免疫双扩散法 (ID)检测 13 3例结缔组织病和 413例非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中的ENA抗体。结果  13 3例结缔组织病患者 ,IBT法检测抗Sm、抗u1RNP、抗SSA、抗SSB的敏感性均高于ID法 ,但由于IBT法抗原制作过程中某些技术性原因 ,造成IBT法不可避免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结论 IBT法检测ENA抗体敏感性高于ID法。IBT法和ID法在临床抗ENA抗体的检测中可以互相验证和补充 ,二者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A多肽抗体 免疫印迹法 免疫双扩散法 结缔组织疾病 可溶性核抗原多肽抗体 TBT法
原文传递
多肽抗体免疫富集-质谱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多肽标志物 被引量:12
3
作者 原剑 孙云波 +11 位作者 周晓明 杨帆 杨保安 郑俊杰 甄蓓 貌盼勇 李楠 白洁 林利忠 徐淑芳 肖汉族 魏开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9-1133,共5页
血清多肽是癌症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针对其复杂多样、丰度低、易降解的特点,多种多肽组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建立并优化了检测多肽标志物的免疫质谱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肿瘤多肽标志物。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0pmol;检出限为0.5pm... 血清多肽是癌症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近年来针对其复杂多样、丰度低、易降解的特点,多种多肽组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建立并优化了检测多肽标志物的免疫质谱方法,用于检测血清中的肿瘤多肽标志物。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0pmol;检出限为0.5pmol;对5pmol合成肽5标准品平行检测3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9.5%。采用本方法检测出浓度为35.2nmol/L的血清多肽标志物。本方法适用于临床样本中低浓度标志物的检测研究,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抗体 免疫富集 质谱 肿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Resistin合成多肽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明辉 王彦 +2 位作者 张春明 王德芝 韩佩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制备抵抗素合成肽及其抗体。方法根据人抵抗素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抵抗素分子22~34位的13个氨基酸的多肽(CSMEEAINERIQE),并利用MBS双功能试剂将人工合成多肽成功地与KLH进行偶联,免疫家兔制备抗抵抗素合成多肽的抗体,并经亲... 目的制备抵抗素合成肽及其抗体。方法根据人抵抗素cDNA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合成抵抗素分子22~34位的13个氨基酸的多肽(CSMEEAINERIQE),并利用MBS双功能试剂将人工合成多肽成功地与KLH进行偶联,免疫家兔制备抗抵抗素合成多肽的抗体,并经亲和层析进行了纯化。结果对此抗体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抗人抵抗素合成多肽抗体可与天然抵抗素分子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可用于免疫沉淀和Westernblot。结论该抗体的制备为Resistin分子功能的研究及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载体蛋白 多肽抗体 亲和层析 制备 鉴定 激素蛋白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抗体检测原发性肝癌血清标志物ELIS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晓明 傅海媛 +9 位作者 黄亚娟 侯利平 孙云波 原剑 杨保安 郑俊杰 甄蓓 肖汉族 貌盼勇 魏开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9-184,共6页
血清多肽是癌症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建立、优化了检测多肽标志物的直接ELISA法,并应用于肝癌血清中的多肽标志物的检测。制备及纯化针对多肽标志物Pep5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用其建立检测相应抗原的直接ELISA法。方法... 血清多肽是癌症诊断信息的重要来源,建立、优化了检测多肽标志物的直接ELISA法,并应用于肝癌血清中的多肽标志物的检测。制备及纯化针对多肽标志物Pep5的单克隆抗体并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用其建立检测相应抗原的直接ELISA法。方法线性范围为1.5-20 ng/mL,检测限为1.24 ng/mL;标准品批内及批间CV分别小于3.66%及4.89%,血清样本批内及批间CV分别小于11.69%及18.18%;线性范围内(9、12和15 ng/mL)的回收率分别为98.98%,99.61%和101.58%。应用该方法共检测160例正常血清、104例肝硬化及156例肝癌患者血清,正常组与肝硬化组及肝癌组间差异显著(P<0.001),Pep5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8%和96.2%。同时检测94例HCC血清中的AFP和Pep5,AFP检出率为63.8%,Pep5检出率为90.4%,AFP联合Pep5检测时,能将HCC的检出率提高至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抗体 ELISA 肝癌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抗新城疫病毒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毒株和弱毒株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树双 孙书华 吴时友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39-242,共4页
利用JeffGorman建立的用抗新城疫病毒(NDV)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弱毒株的方法,对国内的Ⅰ系、Ⅱ系、LaSota和两株分离毒进行了毒力分析。结果证明,上述毒株的毒力顺序为:Ⅰ系>Ⅱ系和LaSota>V4(... 利用JeffGorman建立的用抗新城疫病毒(NDV)膜蛋白特异多肽抗体鉴别强弱毒株的方法,对国内的Ⅰ系、Ⅱ系、LaSota和两株分离毒进行了毒力分析。结果证明,上述毒株的毒力顺序为:Ⅰ系>Ⅱ系和LaSota>V4(澳大利亚弱毒疫苗株)>临床分离株(青岛)。其结论为:Ⅰ系毒株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分离株(AV)的F2蛋白片段有类似的氨基酸序列,属中发型毒株。虽然Ⅱ系和LaSota比V4和临床分离株(青岛)毒力稍强,但认为这4株均为缓发型毒株。该方法敏感、特异,结果精确可靠,不仅可用于临床分离野毒的致病性分析,而且也可用于疫苗株研究中毒力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 病毒 膜蛋白 多肽抗体 毒株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抗多肽抗体鉴别新城疫病毒强弱毒株 被引量:2
7
作者 古长庆 金宁一 +6 位作者 金扩世 郭志儒 龚伟 王兴龙 李萍 刘子 殷震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在克隆我国流行的新城疫病毒 ( NDV)强毒株 F4 8E8株、四平株及弱毒株长春株、V4株的 HN和 F基因并进行测序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流行的 NDV强毒株 F蛋白前体 ( F0 )的 F2片段的特异结构 ,人工合成特异性多肽 ,将其与小牛血清白蛋白 ( B... :在克隆我国流行的新城疫病毒 ( NDV)强毒株 F4 8E8株、四平株及弱毒株长春株、V4株的 HN和 F基因并进行测序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流行的 NDV强毒株 F蛋白前体 ( F0 )的 F2片段的特异结构 ,人工合成特异性多肽 ,将其与小牛血清白蛋白 ( BSA)化学偶联制备成全抗原 ,免疫小鼠制备出抗多肽血清。经 ELISA检测 ,该抗体与 NDV强毒株呈强阳性反应 ,而与鸡痘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NDV弱毒株长春株和 V4株呈阴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 ,该抗体可以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多肽抗体 毒力鉴定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RF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林川 于燕 +3 位作者 马列婷 徐丽 李雯 党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检测126份RA患者,44份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30份体检者血清的anti-CCP抗体和RF,分析其在R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RA组anti-CCP...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检测126份RA患者,44份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和30份体检者血清的anti-CCP抗体和RF,分析其在R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RA组anti-CCP抗体和RF水平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anti-CCP抗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独测定anti-CCP,RF,对RA检出的敏感度分别为57.1%,62.7%,特异度为95.9%,78.4%,二者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面积分别为0.826 0,0.733.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16%,98.65%,anti-CCP抗体与RF呈正相关.结论 anti-CCP抗体对RA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很高的特异度,作为RA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anti-CCP抗体优于RF.二者联合检测对于提高早期RA筛查的 敏感度和诊断的特异度,以及RA的预后判断、治疗观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朴 张立营 +1 位作者 李熙建 龙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150例RA患者和75例非RA患者血清中的RF、抗CCP抗体和AKA水... 目的:研究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ELISA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150例RA患者和75例非RA患者血清中的RF、抗CCP抗体和AKA水平,并分析三种抗体在R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单一抗体检测中敏感性以RF最高(82.0%),特异性以AKA最高(93.33%),阳性预测值以AKA最高(94.05%),阴性预测值以RF最高(67.47%);联合检测中敏感性以RF+抗CCP抗体最高(43.33%),特异性以RF+抗CCP+AKA最高(100%),阳性预测值以RF+抗CCP+AKA最高(100%),阴性预测值以RF+抗CCP抗体最高(44.81%)。结论:RF诊断RA的灵敏性最高,但特异性以RF+抗CCP+AKA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提核抗原多肽抗体谱的临床检测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书谦 叶庆佾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对临床63例常见免疫性疾病进行了检查。其中,疾病组48例,主要为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15例。同时观察了荧光ANA、dsDNA、LBT的结果。疾病组抗ENA抗体阳性率为58.3%,...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BT),对临床63例常见免疫性疾病进行了检查。其中,疾病组48例,主要为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对照组15例。同时观察了荧光ANA、dsDNA、LBT的结果。疾病组抗ENA抗体阳性率为58.3%,同一患者可有2~3种抗体。FANA阳性率为54.2%,dsDNA阳性率为18.8%,LBT阳性率为50%,对照组1例阳性(6.7%)。SLE33例中ENA阳性率为66.7%,主要是RNP和Sm抗体。其中Sm抗体与FANA斑点型显著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多肽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趋化素样因子1羧基端多肽抗体的制备、鉴定及组织芯片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石爽 张颖妹 +7 位作者 邱晓彦 朱晓辉 刘雅楠 甘启霓 杨田 宋泉声 马大龙 韩文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6-499,i001,共5页
目的制备及鉴定抗人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多克隆抗体,为CKLF1表达和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KLF1蛋白序列,设计、合成CKLF1羧基端多肽,与钥孔戚血蓝素穴KLH雪偶联,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经ELISA法测定... 目的制备及鉴定抗人趋化素样因子1(CKLF1)多克隆抗体,为CKLF1表达和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CKLF1蛋白序列,设计、合成CKLF1羧基端多肽,与钥孔戚血蓝素穴KLH雪偶联,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经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Western-blot鉴定抗体与原核细胞体外翻译和果蝇S2细胞稳定转染表达的CKLF1反应,组织芯片检测该抗体与内源性表达的CKLFs结合。结果抗CKLF1C端多肽抗体的效价为10-4,能识别在原核细胞体外翻译系统和真核细胞中表达的CKLF1蛋白,也可与多种组织中天然表达的CKLFs发生特异性反应熏在正常支气管软骨、胃粘膜和平滑肌中呈阳性表达,在正常直肠和高分化直肠癌的腺上皮中呈强阳性表达,而在低分化的直肠癌中为阴性。结论抗CKLF1多克隆抗体效价高,亲和力强,可用于CKLF1的检测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素样因子1 多肽抗体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检测可提取核抗原多肽抗体的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钰钰 甘小丹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6-27,共2页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IB)检测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的性能。方法以检测抗ENA抗体中的抗U1RNP抗体为研究对象,用免疫印迹法(IB)和免疫双扩散法(ID)分别进行检测,以高特异的ID法检测结果为对照,统计IB法的符合率。结果用IB法检测抗U1... 目的评价免疫印迹法(IB)检测可提取核抗原(ENA)多肽抗体的性能。方法以检测抗ENA抗体中的抗U1RNP抗体为研究对象,用免疫印迹法(IB)和免疫双扩散法(ID)分别进行检测,以高特异的ID法检测结果为对照,统计IB法的符合率。结果用IB法检测抗U1RNP抗体有7种不同的蛋白质排列组合,其中以73,32,17.5kDa三条蛋白带同时出现与ID法的符合率最高(84.1%),而32kDa的符合率最低(30.7%),这两组的差异最显著(P<0.01)。结论单独采用IB法检测抗ENA抗体尚欠可靠,须结合其它方法,取长补短,提高ENA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 可提取核抗原多肽抗体 免疫双扩散 抗U1RNP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核抗体、抗ds-DNA和ENA多肽抗体的血清学检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晓萍 李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766-3767,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体内抗体较多,并且对于抗原的检测试剂不全,检测方法多样,导致检查率出现差异。单一抗体检测对于SL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无法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可提取性核抗原多肽抗体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对SLE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义德 张玉蓉 +1 位作者 王刚 王利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1期646-647,共2页
目的 探讨ANA、抗ds -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诊断SLE病人中的应用。方法ANA、抗ds -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 (IBT)。结果 检测 16 7例SLE患者 ,ANA阳性率为 86 .8% ;抗ds-DNA阳性率为 6 7.1% ;抗... 目的 探讨ANA、抗ds -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诊断SLE病人中的应用。方法ANA、抗ds -D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ENA多肽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 (IBT)。结果 检测 16 7例SLE患者 ,ANA阳性率为 86 .8% ;抗ds-DNA阳性率为 6 7.1% ;抗ENA多肽抗体阳性率为 71.9% ,其中 18例ANA为阴性而抗ENA多肽抗体为阳性。结论 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 ,并能提高检出率。对SLE的诊断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ANA ENA多肽抗体 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ENA多肽抗体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谭庆梅 翁孟武 苏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分析46例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清ENA(盐水可提取抗原)多肽抗体与临床的关系。结果表明ENA多肽抗体中 ,抗Scl 70抗体与肺间质纤维化紧密相关 ,检测SSc患者抗Scl 70抗体有助于估计其器官累及情况。早期不发生器官累及的皮肤弥漫型系统... 分析46例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血清ENA(盐水可提取抗原)多肽抗体与临床的关系。结果表明ENA多肽抗体中 ,抗Scl 70抗体与肺间质纤维化紧密相关 ,检测SSc患者抗Scl 70抗体有助于估计其器官累及情况。早期不发生器官累及的皮肤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dcSSc)可称为慢性dcS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ENA-多肽抗体 抗Scl-70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伊娜 宋宁 +8 位作者 李萍 邓垂文 王迁 冷晓梅 郑文洁 胡朝军 张奉春 曾小峰 李永哲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结果,并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应用ELISA和ECLIA同时检测14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含25例早期RA患者)、155例其他风湿...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结果,并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应用ELISA和ECLIA同时检测14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含25例早期RA患者)、155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50例骨性关节炎、35例强直性脊柱炎、30例干燥综合征、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10例系统性硬化症)、50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共400例血清样本的抗CCP抗体含量。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并分别对3例ECLIA检测高浓度抗CCP抗体血清样本做1∶20、1∶30、1∶40、1∶80和1∶160稀释后进行线性分析。结果 ELISA和ECLIA检测400例血清样本抗CCP抗体的一致性极好;两种方法检测RA患者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似,ECLIA分别为77.24%和98.00%,ELISA分别为76.55%和98.00%。3例ECLIA检测高浓度抗CCP抗体血清样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浓度稀释至1∶160,线性R2值均>0.9。结论 ECLIA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ECLIA线性范围较宽,ECLIA检测抗CCP抗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LUNC1多肽抗体的设计、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后德 赵瑾 +5 位作者 张晋 欧阳珏 周鸣 彭淑平 李小玲 李桂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3-518,共6页
通过设计SPLUNC1蛋白的一段多肽,快速制备抗SPLUNC1的多肽抗体,检测多肽抗体的性能,为SPLUNC1的功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平台.用DS Gene1.1软件分析SPLUNC1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疏水性、亲水性以及抗原性等,综合考虑抗体设计的其它因... 通过设计SPLUNC1蛋白的一段多肽,快速制备抗SPLUNC1的多肽抗体,检测多肽抗体的性能,为SPLUNC1的功能研究提供可靠的平台.用DS Gene1.1软件分析SPLUNC1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疏水性、亲水性以及抗原性等,综合考虑抗体设计的其它因素,设计出两段15~20个氨基酸的多肽.将合成后的多肽与钥孔戚血蓝素(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偶联,同时初筛出宿主血清与SPLUNC1无交叉反应的新西兰家兔,用与KLH相连的SPLUNC1多肽免疫家兔,2个月后获取血清,亲和纯化出抗SPLUNC1多肽抗体,通过ELISA法检测其效价,免疫印迹与免疫组化检测其特异性与适用范围.通过该方法得到了高效价与高特异性的SPLUNC1多克隆特异性抗体,ELISA法测定其效价可达到1:105,通过对包含有PLUNC家族不同成员的蛋白混合物进行Western印迹检测证明,该多肽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不与同一家族中的其它蛋白发生交叉反应,而且该抗体可用于免疫组化,说明所制备的分泌性蛋白SPLUNC1抗体具有高特异、高效价等特点,将为SPLUNC1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有用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LUNC1 多肽抗体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海 李瑞清 +1 位作者 何建发 李荣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03-2004,共2页
目的: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各亚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96例早期RA患者、132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以ELISA... 目的:同时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Anti-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各亚型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早期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96例早期RA患者、132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者,以ELISA方法体外定量检测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以速率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RF-IgM,以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RF-IgA及RF-IgG,比较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与单独测定RF相比,联合检测RF和Anti-CCP抗体可提高敏感性(从80.2%升到85.4%),但特异性相当,均为70.3%。Anti-CCP抗体在单独测定中的特异性最高达98.1%,但敏感性最低为43.8%。RF及Anti-CCP抗体均阳性对RF的诊断特异性高达99.4%。结论:Anti-CCP抗体可作为RA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和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的诊断率,尤其是RF阴性的R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抗dsDNA、ANCA、抗ENA多肽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周炳华 刘玉琴 +1 位作者 普雄明 吴卫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80-281,共2页
为探讨ANA、抗dsDNA、ANCA、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抗dsDNA、ANCA,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ENA多肽抗体。结果:检测170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88.2%,抗dsDNA阳性率为66.5%,ANCA阳性率... 为探讨ANA、抗dsDNA、ANCA、抗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的价值。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抗dsDNA、ANCA,采用免疫印迹法(IBT)检测抗ENA多肽抗体。结果:检测170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88.2%,抗dsDNA阳性率为66.5%,ANCA阳性率为55.2%,抗ENA多肽抗体阳性率为73.5%。SLE患者组ANA、dsDNA、抗ENA多肽抗体、ANCA4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NA、抗dsDNA、ANCA、抗ENA抗体联合检测在SLE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对SLE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对SLE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ENA多肽抗体 抗DSDNA ANCA 联合检测 ANA SLE 抗ENA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SEE 免疫印迹法 抗体阳性率 正常对照组 诊断分型 临床价值 互补性 特异性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地区SLE患者ANA及ENA多肽抗体谱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淑子 金春花 +1 位作者 姜春善 崔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3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ENA多肽抗体 SLE患者 延边地区 谱分析 ANA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功能紊乱 多种自身抗体 免疫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