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绩效影响因素的组态效应——基于“动机-能力-机会”(AMO)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潭 张均辉 陈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0期143-152,共10页
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如何提升转型绩效是当前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但学界针对此议题的深入研究尚较为缺乏。对此,首先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概念作出定义并分析其内涵要素;其次,鉴于组织、团队或个体... 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是多种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而如何提升转型绩效是当前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但学界针对此议题的深入研究尚较为缺乏。对此,首先对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概念作出定义并分析其内涵要素;其次,鉴于组织、团队或个体的绩效水平会受到其能力(ability)、动机(motivation)和机会(opportunity)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动机-能力-机会”(AMO)理论框架构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绩效影响因素的组态模型;最后,采用面向全国制造企业的103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并结合典型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企业转型能力(企业动态能力、企业知识禀赋)、转型动机(内在转型需求、外部竞争压力)以及转型机会(政府政策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于样本企业智能化转型绩效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能力、动机和机会均无法单独构成制造企业高智能化转型绩效的必要条件;存在8种会导致企业高智能化转型绩效的条件组态并可归纳为能力主导机会支持型、动机主导能力支持型、动机主导机会支持型、机会主导能力支持型和能力、动机、机会兼备型五大组态类型;有1种条件组态会导致企业非高智能化转型绩效,可归纳为能力、动机、机会兼不具备型。由此得到启示:制造企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须重视对自身能力、动机和机会三者情况进行综合性考量,结合实际选择合理的转型升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 转型绩效 要素协同 “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 组态分析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Dirac-Fock计算方法对类镁离子价电子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能勋 金佛荣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0-696,共7页
类镁离子在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的框架下,考虑相对论多组态相互作用,计算出了类镁等电子数系列3s2-3s3p跃迁的各种原子结构参数,其中考虑了价电子与价电子、价电子与原... 类镁离子在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的框架下,考虑相对论多组态相互作用,计算出了类镁等电子数系列3s2-3s3p跃迁的各种原子结构参数,其中考虑了价电子与价电子、价电子与原子实内的电子以及原子实内电子之间的关联效应.在计算中,初态和末态不能相同,还要独立,跃迁矩阵元的赋值通过一种高效的转换方法来实现.计算所得的能级分离和跃迁几率与最近的实验数据符合得相当好,原子实内电子与价电子的关联效应与其它理论和实验值也符合得非常好.所得的大量计算结果还为以后的实验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相对论多组态相互作用 能级结构 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的杂化多组态密度泛函方法λ-DFCAS
3
作者 应富鸣 计辰儒 +1 位作者 苏培峰 吴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18-2226,共9页
提出了一种杂化多组态密度泛函新方法——λ-DFCAS.在λ-DFCAS方法中,电子相关能被分为静态和动态相关能.静态相关能由多组态波函数方法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ASSCF)得到,而动态相关能由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描述.两种相关能的杂化比例由一... 提出了一种杂化多组态密度泛函新方法——λ-DFCAS.在λ-DFCAS方法中,电子相关能被分为静态和动态相关能.静态相关能由多组态波函数方法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CASSCF)得到,而动态相关能由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描述.两种相关能的杂化比例由一个可调节的参数λ控制.参数λ的取值取决于分子体系的多组态特性,在0~1之间变化,从而使得λ-DFCAS可以应用于各种强相关分子体系.该方法能够以与CASSCF相当的计算代价获得接近完全活性空间二阶微扰(CASPT2)的计算精度,并具备了大小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活性空间自洽场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多组态 电子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相对论扭曲波理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董晨钟 杨宁选 +1 位作者 蒋军 颉录有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9,共10页
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基础上发展的研究电子-离子(原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给出了利用这种方法对氦原子和类氦离子、锂原子、类铍离子、类氖离子、类镍离子以及氙原子的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最新... 介绍了本课题组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基础上发展的研究电子-离子(原子)碰撞激发过程的全相对论扭曲波方法,给出了利用这种方法对氦原子和类氦离子、锂原子、类铍离子、类氖离子、类镍离子以及氙原子的电子碰撞激发过程的最新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碰撞激发 相对论扭曲波方法 多组态dirac-fock理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I离子禁戒跃迁几率的理论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袁萍 颉录有 +2 位作者 刘欣生 张树东 董晨钟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用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 ,系统考虑了相对论效应、电子关联、延迟效应等重要贡献 ,计算了NII离子 2p3d— 2p2 以及 2p3d— 2p3p (ΔL =± 2 ,ΔS =± 1)禁戒跃迁的几率 .与已有的理论相比 ,目前计算的精度有了明显提高 .
关键词 NⅡ离子 理论计算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禁戒跃迁 跃迁几率 氮原子 辐射跃迁 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后的UTA模型对金M带谱的理论计算
6
作者 欧阳永中 唐鸽 +2 位作者 易有根 朱正和 郑志坚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应用不可分辨跃迁阵(UTA)模型结合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方法,对金激光等离子体0.40~0.62nm范围内的带状谱和线状谱的主要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理论计算值和实验结果较之于单纯用UTA模型计算所得结果符合得更好。研究表明,对于... 应用不可分辨跃迁阵(UTA)模型结合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方法,对金激光等离子体0.40~0.62nm范围内的带状谱和线状谱的主要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理论计算值和实验结果较之于单纯用UTA模型计算所得结果符合得更好。研究表明,对于谱线数目较少而又稀疏的跃迁,基于线谱的单独计算对UTA模型进行修正是合理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M带谱 UTA模型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文化建设效益影响因素组态与路径研究——基于15个案例的fsQC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高升 梁伟婷 +2 位作者 王韵雨 宋瑞洋 缪岗辉 《水利经济》 2023年第5期64-70,99,共8页
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后,水文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但现阶段水文化建设仍存在保护不力、破坏生态等问题。为探索最佳水文化建设路径,基于组态视角结合fsQCA方法,选择政策制度、经济基础... 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后,水文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但现阶段水文化建设仍存在保护不力、破坏生态等问题。为探索最佳水文化建设路径,基于组态视角结合fsQCA方法,选择政策制度、经济基础、资金投入、资源禀赋、市场需求5个条件变量,以水文化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分值为结果变量,分析不同因素条件的组合如何影响并促进水文化建设效益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存在高位推动型、资金驱动型、政策助力下资源支撑型、市场辅助型以及4种措施并举复合驱动型5条路径,并针对这5条研究路径,分别从制度完善、改革鼓励、财政支持方面提出建设,以提高水文化建设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化 组态理论 fsQCA方法 定性比较分析 水文化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金等离子体中Au^(49+)能级寿命的相对论多组态计算
8
作者 朱志艳 朱正和 蒋刚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根据扩展的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理论,采用"多功能相对论原子结构程序",计算了类锌Au49+的能级寿命、能级宽度和光谱跃迁波长。计算所得的波长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能级寿命与能级宽度的大小关系符合海森堡的能量与时间测... 根据扩展的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理论,采用"多功能相对论原子结构程序",计算了类锌Au49+的能级寿命、能级宽度和光谱跃迁波长。计算所得的波长值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能级寿命与能级宽度的大小关系符合海森堡的能量与时间测不准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金等离子体 能级寿命 Au^49+ 能级宽度 光谱跃迁波长 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理论 计算 等离子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剥离类镁等电子序列的磁偶极M1和电四极E2光谱跃迁理论研究
9
作者 易有根 郑志坚 +1 位作者 唐永建 朱正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5,共7页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系统地计算了类镁离子3s3p磁偶极M13P2-3P1和电四极E23P2-3P0(Z=20~103)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进行了高阶Breit修正和QED修正,... 利用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 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系统地计算了类镁离子3s3p磁偶极M13P2-3P1和电四极E23P2-3P0(Z=20~103)光谱跃迁的能级间隔、跃迁几率和振子强度。计算中考虑了原子核的有限体积效应,进行了高阶Breit修正和QED修正,所得到的能级间隔和最近的实验数据及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高原子序数的高荷电离子的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几率和中性原子的电偶极E1的相当,在ICF和MCF高温激光等离子体中,磁偶极矩M1和电四极矩E2跃迁过程不容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剥离态 类镁离子 磁偶极 跃迁几率 振子强度 能级间隔 全相对论性多组态dirac-fock广义平均能级方法 电四极E2光谱跃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荷态类锂等电子序列(Z=31~40)1s^22p态能级结构的理论计算
10
作者 胡木宏 刘博文 +2 位作者 徐恩慧 马玉龙 吴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9-823,共5页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本文研究了高电荷态类锂等电子序列(Z=31~40)离子1s^22p激发态的精细结构.考虑高关联轨道的电子关联影响以及Breit相互作用、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和原子核运动效应等高阶修正,计算了2P1/2和2P3/2精细能级的本征能... 利用多组态Dirac-Fock方法,本文研究了高电荷态类锂等电子序列(Z=31~40)离子1s^22p激发态的精细结构.考虑高关联轨道的电子关联影响以及Breit相互作用、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和原子核运动效应等高阶修正,计算了2P1/2和2P3/2精细能级的本征能量,能级劈裂结果与已有理论计算一致.结果表明,类锂离子1s^22p态精细结构劈裂满足高电荷态的等电子序列标度规律(~Z4);发现离子空间尺寸随着原子序数增加收缩,相对论轨道1s1/2和2p3/2的径向电荷密度分布趋向于原子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类锂等电子序列 1s^22p态精细结构劈裂 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eit相互作用对类铍离子电子碰撞激发过程辐射光子角分布和极化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王金霞 杨慧慧 龙林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45-50,I0003,共7页
采用全相对论扭曲波和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理论计算了高电荷态类铍离子(47≤Z≤92)在电子碰撞激发过程中,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1s2s^(2)2p_(3/2)J=1的取向参数和该激发态的各磁子能级截面,进而得到了辐射跃迁1s2s^(2)2p_(3/2)... 采用全相对论扭曲波和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理论计算了高电荷态类铍离子(47≤Z≤92)在电子碰撞激发过程中,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1s2s^(2)2p_(3/2)J=1的取向参数和该激发态的各磁子能级截面,进而得到了辐射跃迁1s2s^(2)2p_(3/2)J=1→1s^(2)2s^(2)J=0过程中辐射光子的极化度和角分布,同时讨论了Breit相互作用对磁子能级碰撞激发截面、线性极化度和角分布的影响,发现Breit相互作用对磁子能级碰撞激发截面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导致随后退激辐射谱线极化度和角分布的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扭曲波方法 角分布和极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4(D_(2d))EPR理论及ZnS:Cr^(2+)的光-磁性质研究
12
作者 吴平锋 王慧素 赵尚勃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85-286,共2页
ZnS:Cr^(2+)半导体是重要的光——电器件材料。由于Zn离子处在四硫配位的D畸变四面体位置,所以许多工作企图用D四面体模型(T_2为基态)对Cr^(2+)杂质的光学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资料进行理论解释,但都未成功。本文改用D八面体模型(... ZnS:Cr^(2+)半导体是重要的光——电器件材料。由于Zn离子处在四硫配位的D畸变四面体位置,所以许多工作企图用D四面体模型(T_2为基态)对Cr^(2+)杂质的光学谱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资料进行理论解释,但都未成功。本文改用D八面体模型(~5E→~5B_2为基态),利用赵等的简化强场方法及全组态混合EPR理论方法建立的含T(t_2~4)激态的d^4-D(s=2)强场矩阵[A_1(6)、B_1(4)、A_2(4)、B_2(4)、E(8)]的本征矢和本征值,并借助自旋哈米顿=DS_2~2+E(S_x^2-S_y^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质 EPR ZnS:Cr d^4 本征矢 本征值 组态混合 方法 器件材料 理论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腈二硫纶·邻菲咯啉镍(II)配合物的电子光谱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甘雄 谢音 +3 位作者 任小明 沈玉芳 彭正合 周运鸿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307-1312,i003,共7页
测量了标题配合物Ni(mnt)(phen)在多种介质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分子轨道理论的PM3方法研究了其气态分子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成键,用ZINDO/S方法通过多组态的组态相互作用(CI)计算解释了实验光谱... 测量了标题配合物Ni(mnt)(phen)在多种介质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分子轨道理论的PM3方法研究了其气态分子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成键,用ZINDO/S方法通过多组态的组态相互作用(CI)计算解释了实验光谱.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为平面结构,对称性属于点群C2v,基态为自旋三重态,配位键Ni—N和Ni—S为典型的共价结合,Ni的3d电子反馈效应较显著;可见区的吸收带和发射带(对应于基态电子组态到较低能量激发态组态的跃迁)本质上属于配体phen到mnt2-的荷移跃迁(LL′CT),紫外区的吸收带本质上属于配体的π→π*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Ⅱ)配合物 理论研究 电子光谱 邻菲咯啉 二硫纶 B3LYP方法 电子吸收光谱 分子几何构型 分子轨道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 组态相互作用 PM3方法 ZINDO 自旋三重态 发射光谱 多种介质 电子结构 平面结构 反馈效应 3d电子 ph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原子外壳层电子波函数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殷耀鹏 杜磊强 +2 位作者 武芳线 丁晓彬 董晨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2-377,共6页
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的原子结构性质计算程序包GRASP 2K,在考虑和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超铀元素镎的外壳层电子轨道波函数和轨道束缚能,分析了相对论效应对轨道波函数以及束缚能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对论效... 利用基于多组态Dirac-Fock(MCDF)方法的原子结构性质计算程序包GRASP 2K,在考虑和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超铀元素镎的外壳层电子轨道波函数和轨道束缚能,分析了相对论效应对轨道波函数以及束缚能的影响,并讨论了相对论效应对锕系元素原子半径收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态dirac-fock方法 相对论效应 锕系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氰合镍(Ⅱ)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15
作者 黄元乔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5,共2页
用RHF-SCF-PM3方法对标题配合物Ni(CN)42-进行了几何优化,研究了配合物基态和激发态组态的电子结构。由ZINDO /S方法的组态相互作用(CI)计算给出了理论电子吸收光谱,并对其成键性质、几何结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电子吸收光谱 镍(Ⅱ)配合物 理论研究 组态相互作用 PM3方法 ZINDO 几何优化 电子结构 成键性质 几何结构 SCF 激发态 S方法 基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咔唑间连接方式不同引起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理论研究
16
作者 王会萍 白福全 +2 位作者 郑清川 赵增霞 张红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34-2438,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下优化了咔唑分子和14种双咔唑结构异构体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在相同基组水平下计算了模型分子的吸收和发射波长及电... 利用密度泛函方法(DFT)和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CIS)方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下优化了咔唑分子和14种双咔唑结构异构体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含时密度泛函(TD-DFT)方法在相同基组水平下计算了模型分子的吸收和发射波长及电荷跃迁性质.讨论了双咔唑构型的变化带来的性质上的变化,与实验值相比得到了精确的计算结果.通过双咔唑的前线轨道能量值、电离能和亲和势及重组能的变化,全面研究了不同构型的应用,为实验上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 密度泛函理论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 吸收发射光谱 重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环境与个体认知的联动效应对工作狂形成的影响——基于QCA方法的实证分析
17
作者 于展可 尹健伟 《衡水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5个条件变量并采用问卷法搜集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和组态思维对条件变量和以工作狂为结果变量间的多元路径进行分析,实证考察了工作狂的形成... 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提出5个条件变量并采用问卷法搜集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方法和组态思维对条件变量和以工作狂为结果变量间的多元路径进行分析,实证考察了工作狂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工作狂的形成机制存在3条路径,在各路径中个体认知和外部环境均同时存在,说明两者结合是工作狂形成的必备条件;在完美主义存在的两条路径中,完美主义均为核心条件,说明完美主义是工作狂形成的重要因素;而高工作需求和工作狂家人或榜样在一定条件下呈替代关系,说明两者仅需之一即可推动工作狂的形成;当外部环境条件缺失时,即使个体认知满足相应条件,也会产生非工作狂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比较分析方法 工作狂 组态思维 社会认知理论 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动态视角下的组态理论与QCA方法: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410
18
作者 杜运周 李佳馨 +2 位作者 刘秋辰 赵舒婷 陈凯薇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97,共18页
组态视角和QCA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研究范式,能较好地分析多要素并发的因果复杂性问题,已被广泛用于管理学研究。然而,日益复杂动态的管理现象也给传统静态的组态理论和QCA方法带来诸多挑战。结合复杂动态视角,推进组态理论化和动态QCA方... 组态视角和QCA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研究范式,能较好地分析多要素并发的因果复杂性问题,已被广泛用于管理学研究。然而,日益复杂动态的管理现象也给传统静态的组态理论和QCA方法带来诸多挑战。结合复杂动态视角,推进组态理论化和动态QCA方法有助于解决这些挑战。本文梳理了复杂因果关系、组态理论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动态视角下组态理论与QCA方法的进展和局限,比较了耦合理论、生态理论与组态理论等解释多要素组合效应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复杂动态视角下,组态理论和QCA方法的重点发展方向,包括:细化和深化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展动态QCA方法以深化动态组态理论研究,促进组态理论和QCA方法与其他多要素理论的交叉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复杂性 组态理论 动态组态视角 QCA方法 耦合理论 生态理论
原文传递
与闪电过程有关的NⅡ离子光谱 被引量:8
19
作者 袁萍 刘欣生 张义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将原子结构理论应用于与雷电相关的物理过程的研究 ,用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 ,且系统考虑了相对论效应、电子关联、延迟效应等重要贡献 ,计算了与闪电过程有关的NⅡ离子光谱线波长、跃迁几率、振子强度以及相应的激发能量等参数 ,据此 ... 将原子结构理论应用于与雷电相关的物理过程的研究 ,用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 ,且系统考虑了相对论效应、电子关联、延迟效应等重要贡献 ,计算了与闪电过程有关的NⅡ离子光谱线波长、跃迁几率、振子强度以及相应的激发能量等参数 ,据此 ,对已观测到的闪电光谱做了比以前更详细的指认 ,为闪电过程物理机制的探讨以及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电过程 原子结构理论 多组态dirac-fock 相对论效应 电子关联 延迟效应 NⅡ离子 闪电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Ne等电子系列离子(Z=11,…,18)2p^53s—2p^6辐射跃迁的多组态相对论理论计算 被引量:5
20
作者 颉录有 董晨钟 +3 位作者 马新文 袁萍 颜君 曲一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965-1971,共7页
利用多组态Dirac Fock(MCDF)理论方法 ,系统研究了延迟、相关和相对论效应对类Ne等电子系列离子 (Z =11,… ,18)的较低的激发组态 2p53s和基组态 2p6 的能级结构及其能级之间辐射跃迁特性的影响 .给出了 2p53s1 ,3P01 — 2p6 1 S0 电偶... 利用多组态Dirac Fock(MCDF)理论方法 ,系统研究了延迟、相关和相对论效应对类Ne等电子系列离子 (Z =11,… ,18)的较低的激发组态 2p53s和基组态 2p6 的能级结构及其能级之间辐射跃迁特性的影响 .给出了 2p53s1 ,3P01 — 2p6 1 S0 电偶极 (E1)共振和复合跃迁、2p53s3P02 — 2p6 1 S0 磁四极 (M2 )跃迁和 2p53s3P00 — 2p53s3P01 磁偶极(M1)跃迁的跃迁能以及激发态1 P01 ,3P00 ,3P01 ,3P02 的辐射寿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Ne等电子系列离子 多组态相对论 理论计算 MCDF方法 相关效应 跃迁概率 辐射跃迁 延迟效应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 大气等离子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