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决明子多糖结构及热变性研究
1
作者 徐元媛 常美玲 +3 位作者 吴雨靓 于佳琳 秦佳慧 于宏伟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9-56,76,共9页
采用三级中红外(MIR)光谱分别开展了生决明子和炒决明子多糖结构研究。实验发现,生决明子多糖中含有晶体结构,而炒决明子多糖中同时含有晶体及非晶体结构。生决明子和炒决明子多糖结构吸收峰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 采用三级中红外(MIR)光谱分别开展了生决明子和炒决明子多糖结构研究。实验发现,生决明子多糖中含有晶体结构,而炒决明子多糖中同时含有晶体及非晶体结构。生决明子和炒决明子多糖结构吸收峰对热敏感程度及变化快慢顺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进行了热变性机理的研究。本研究拓展了三级MIR光谱在决明子多糖结构及热变性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决明子 炒决明子 多糖结构 三级中红外光谱 热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结构及其单糖组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何晋浙 胡飞华 +2 位作者 孙培龙 张安强 邵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50,54,共4页
枸杞经乙醚脱脂和Sevag法脱蛋白后,用热水提取并用乙醇沉淀多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和FID检测器对枸杞多糖结构和功效成分单糖进行光谱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属于蛋白多糖,构杞多糖存在有官能团如—OH,C... 枸杞经乙醚脱脂和Sevag法脱蛋白后,用热水提取并用乙醇沉淀多糖,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和FID检测器对枸杞多糖结构和功效成分单糖进行光谱分析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属于蛋白多糖,构杞多糖存在有官能团如—OH,C—O—C,C=O,-NH_2等,其糖苷键存在β-型糖苷键和α-构型的吡喃糖和呋喃糖。多糖为杂多糖,粗多糖得率为2.04%,采用DB-1701毛细管柱对乙酰化后的单糖能进行很好的色谱分离,其单糖组分至少含有8种以上的单糖: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等,其中含量较多的是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它们的摩尔比1.956:0.835:0.629,其余的单糖含量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多糖结构 单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红枣中多糖结构和组分的分析鉴定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世平 孙润广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4,62,共3页
应用光谱法和纸层析法对陕北红枣中多糖的结构和组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显示:陕北红枣中的多糖是由葡萄糖、D-(+)-木糖和D-(+)半乳糖组成;多糖样品中有-OH、C-H、C-O-O和-O基、C=C烯烷烃、酯或内酯存在。
关键词 红枣 多糖 光谱法 纸层析法 鉴定 多糖结构 陕北 组分 葡萄糖 半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多糖结构与功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晓娟 魏传晚 +2 位作者 徐淑永 吕梅香 曾和平 《广州化工》 CAS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生物活性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功能 ,其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多糖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关键词 生物活性多糖结构 功效 抗肿瘤 抗病毒 生物功能 分子量 糖苷键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人掌多糖结构分析及抗凝血活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蔡为荣 谢亮亮 汤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310-2314,共5页
[目的]分析仙人掌多糖组分和结构,并研究其抗凝血活性。[方法]以米邦塔仙人掌为试验材料,通过热水浸提、醇沉制得粗多糖CP,经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纯化,研究其单糖组成和重均分子质量分布与主链结构,并对多糖组分抗凝血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目的]分析仙人掌多糖组分和结构,并研究其抗凝血活性。[方法]以米邦塔仙人掌为试验材料,通过热水浸提、醇沉制得粗多糖CP,经交换层析和凝胶层析纯化,研究其单糖组成和重均分子质量分布与主链结构,并对多糖组分抗凝血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对仙人掌粗多糖分离纯化后共得到3个多糖组分WSP1、WSP2a和WSP3,重均分子量分别为2.32×106、1.24×106和7.92×106。对氨基苯甲酸(PMP)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表明,WSP1主要成分为半乳糖;WSP2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含量分别为6.3%、32.3%、12.9%、1.5%、4.8%、37.1%、0.64%和4.4%;WSP3主要成分为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以及少量鼠李糖、甘露糖、糖醛酸。WSP2能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而对凝血酶原时间(PT)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其是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而发挥抗凝血作用。纤维蛋白原转化纤维蛋白的抑制试验初步表明WSP2a和WSP3具有抗凝血活性。甲基化分析显示WSP2a含有1,4-连接的半乳糖酸,1,2-连接的鼠李糖和1,2,4-连接的鼠李糖构成的主链。[结论]该研究为仙人掌多糖资源优化和深度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邦塔仙人掌 抗凝血 多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多糖结构及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余彦国 张瑾 张进隆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药食两用真菌,其子实体、孢子粉、菌丝体均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灵芝能“治胸中结,溢心气”、“入心生血,助心充脉”、“安神”、“保神”、“益肺气”、“益脾气”、“益精气”...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药食两用真菌,其子实体、孢子粉、菌丝体均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灵芝能“治胸中结,溢心气”、“入心生血,助心充脉”、“安神”、“保神”、“益肺气”、“益脾气”、“益精气”、“补肝气”等,对全身五脏之气均有补益作用。灵芝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类、核苷类、多肽类、三萜类等。灵芝多糖(GLP)是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多糖 药理学作用 多糖结构 生物活性成分 《本草纲目》 担子菌纲 药食两用 多孔菌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结构的研究方法及其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丰贵鹏 《平原大学学报》 2006年第5期128-130,共3页
综述多糖研究的经典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5年来其活性的研究进展状况。
关键词 多糖结构 多糖活性 抗肿瘤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藻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会娟 毛文君 +2 位作者 房芳 李红燕 齐晓辉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0-93,共4页
关键词 多糖结构 生物活性 绿藻 海洋生物 低等植物 工业利用 人工养殖 藻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sp.SRF的菌株特性分析及胞外多糖结构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祥莲 张殿朋 +4 位作者 王翰 魏步云 李欧 王升厚 赵洪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5-25,共11页
菌株SRF是1株从意大利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果实表面分离、可产胞外多糖的新菌株。在鉴定其分类归属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胞外多糖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发酵条件优化,为寻找微生物多糖提供新的菌株,为开发利用资源微生物提供借鉴。通... 菌株SRF是1株从意大利树莓(Rubus corchorifolius)果实表面分离、可产胞外多糖的新菌株。在鉴定其分类归属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胞外多糖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发酵条件优化,为寻找微生物多糖提供新的菌株,为开发利用资源微生物提供借鉴。通过形态学和ITS序列对比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通过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确定胞外多糖结构;通过单因素检测试验,确定影响产糖量的主要因素;响应面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设计筛选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出发菌株SRF隶属于出芽短梗霉属,命名为Aureobasidium sp.SRF;SRF所产胞外多糖为普鲁兰多糖;单因素检测表明,对多糖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碳源浓度、氮源浓度、无机离子浓度,其次是碳源、氮源、无机离子、pH值;根据响应面结果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麦芽糖8%(质量分数)、酵母提取物3%(质量分数)、钙离子0.3 g/L、pH 6,产糖量达5.93 g/L。SRF是1株来源于树莓浆果表面,可产胞外普鲁兰多糖的出芽短梗霉新菌株,是1株产微生物多糖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芽短梗霉 菌株特性 普鲁兰多糖 胞外多糖结构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膳食纤维的营养成分和多糖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华梅 李珊珊 +3 位作者 曲迪 陈建波 李志满 孙印石 《特产研究》 2020年第2期20-26,共7页
以人参药渣为原料,按照国标方法提取了不同类型的人参膳食纤维,并对其营养成分、多糖结构和热稳定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药渣中总膳食纤维(G-TDF)含量达70%。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G-SDF)含量达10.24%,非水溶性膳食纤维(G-IDF)含... 以人参药渣为原料,按照国标方法提取了不同类型的人参膳食纤维,并对其营养成分、多糖结构和热稳定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药渣中总膳食纤维(G-TDF)含量达70%。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G-SDF)含量达10.24%,非水溶性膳食纤维(G-IDF)含量达60.77%。G-SDF和G-IDF均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51.36%/15.21%,G-SDF/G-IDF)、蛋白质(10.02%/11.42%,G-SDF/GIDF)、糖醛酸(18.04%/4.26%,G-SDF/G-IDF)和多种氨基酸,并且不含脂肪,可作为高营养低热量的食品原料。G-SDF和G-IDF具有较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等理化性质;能够耐受200℃以下的热加工处理。G-SDF和G-IDF还具有典型的孔洞结构和多糖官能基团,这些结构是其具有理想理化性质的结构基础。本研究为人参膳食纤维成为功能性食品原料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药渣 人参膳食纤维 营养成分 多糖结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蒸九制”对黄精滋味品质及多糖结构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心洁 周安 +5 位作者 刘亚鹏 陈文迪 陈雪莉 俞年军 吴振东 梁娟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4期46-52,共7页
目的:探究黄精“九蒸九制”过程中滋味变化规律及其与黄精多糖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以九华黄精为研究对象,利用味觉分析系统(电子舌)评价其滋味特征,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等测定黄精多糖结构,并将味觉指标与黄精... 目的:探究黄精“九蒸九制”过程中滋味变化规律及其与黄精多糖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以九华黄精为研究对象,利用味觉分析系统(电子舌)评价其滋味特征,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等测定黄精多糖结构,并将味觉指标与黄精多糖结构进行相关分析(Pearson法)。结果: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黄精的酸味、涩味和甜味增加,而鲜味和咸味减小;多糖和糖醛酸含量下降,分子量排布随炮制次数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黄精的苦味、鲜味与多糖含量(P<0.01)和糖醛酸含量(P<0.05)呈显著正相关,而酸味、涩味与多糖含量(P<0.001)和糖醛酸含量(P<0.05)均呈显著负相关;苦味和酸味的变化可能与大分子量多糖的形成和含量变化有关,甜味的变化则可能与5 kDa多糖含量减少有关。结论:在炮制过程中多糖的结构及含量变化对黄精的滋味有重要影响,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为黄精类产品食用或药用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华黄精 九蒸九制 电子舌 多糖结构 滋味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薇菜多糖结构及清除ABTS+·的反应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柯琼华 王广 +2 位作者 田瑞 梅邢 程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112,共9页
【目的】研究薇菜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对ABTS+·的清除动力学,为薇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薇菜多糖(POJT),Sevage法脱蛋白后利用SephadexG-200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薇菜多糖主要组分POJT-1,初步分析... 【目的】研究薇菜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对ABTS+·的清除动力学,为薇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薇菜多糖(POJT),Sevage法脱蛋白后利用SephadexG-200进行分离纯化,得到薇菜多糖主要组分POJT-1,初步分析其单糖组成和结构,同时测定0.2,0.4,0.6,0.8和1.0 mg/mL POJT-1对ABTS+·的清除动力学。【结果】POJT-1的红外光谱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PMP衍生结合HPLC分离可初步判断POJT-1中可能含有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岩藻糖等单糖组分。不同质量浓度POJT-1清除ABTS+·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能更好地拟合POJT-1清除ABTS+·的反应动力学过程。POJT-1对ABTS+·的清除能力具有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ABTS+·清除速率加快,POJT-1清除ABTS+·的IC 50为0.2737 mg/mL。【结论】薇菜多糖对ABTS+·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且准二级反应动力学能很好地拟合薇菜多糖对ABTS+·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菜多糖 多糖结构 ABTS+·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技术对生物活性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卢俊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15期153-153,共1页
食品加工是通过物理技术或者化学技术将原料转变为食品,或将食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过程,是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技术。基于此,本文从脱水加工技术、热加工技术、新加工技术3个方面分析了加工技术对于生物活性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以为延... 食品加工是通过物理技术或者化学技术将原料转变为食品,或将食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过程,是延长食品保质期的重要技术。基于此,本文从脱水加工技术、热加工技术、新加工技术3个方面分析了加工技术对于生物活性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以为延长食品保质期,保护食品营养价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 生物活性 多糖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技术对生物活性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王照宇 陈金龙 《饮食科学》 2018年第4X期117-117,共1页
随着现在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就通过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进而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是食品加工技术也会对生物的活性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传统食品加工技术... 随着现在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就通过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原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进而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是食品加工技术也会对生物的活性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传统食品加工技术会对生物活性多糖结构和功能特性产生哪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加工技术 活性多糖结构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蒸九制黄精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抑制氧化应激作用
15
作者 刘瑜彬 陈昶安 +4 位作者 苏怡琳 罗珍 颜瑾 黎攀 杜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2,共9页
为探讨传统炮制处理的黄精多糖(NPKP)结构特性及其抗氧化作用,通过单糖组成分析,NPKP包含鼠李糖(3.5%)、阿拉伯糖(4.6%)、半乳糖(78.2%)、葡萄糖(2.1%)、木糖(1.0%)、甘露糖(1.3%)和半乳糖醛酸(9.4%)。分子量分析结果显示,NPKP主要含有... 为探讨传统炮制处理的黄精多糖(NPKP)结构特性及其抗氧化作用,通过单糖组成分析,NPKP包含鼠李糖(3.5%)、阿拉伯糖(4.6%)、半乳糖(78.2%)、葡萄糖(2.1%)、木糖(1.0%)、甘露糖(1.3%)和半乳糖醛酸(9.4%)。分子量分析结果显示,NPKP主要含有两类组分,组分1的重均分子量为196857 Da,组分2为13653 Da。甲基化分析表明,NPKP主要通过→4)-Glap-(1→糖苷键连接,摩尔占比31.8%,分支度51.7%。结合碘-碘化钾实验,证实NPKP是一种具有复杂分支结构的多糖。体外细胞试验结果表明,NPKP在显著降低HepG2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同时,增加了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氧化物谷胱甘肽的表达,缓解了游离脂肪酸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通过这些作用机制,NPKP展示了显著的抗氧化能力,为黄精多糖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在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为其在缓解氧化应激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蒸九制黄精 黄精多糖 多糖结构 氧化应激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在多糖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宁春 古丽巴然·库瓦尼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B》 2015年第5期00036-00037,共2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近年来,气相色谱多应用于多糖结构测定中。气相色谱是多糖结构分析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测定糖类过程中具有选择性好、样品用量少、分辨率强、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等很多优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近年来,气相色谱多应用于多糖结构测定中。气相色谱是多糖结构分析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测定糖类过程中具有选择性好、样品用量少、分辨率强、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以及可用于定性及定量分析等很多优点。本文作者主要通过对气相色谱工作原理以及它在多糖结构测定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多糖结构测定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糖化滇黄精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免疫活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俊源 袁晚晴 +4 位作者 苏艺 杨淑婷 黎攀 陈建萍 杜冰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2,共9页
该论文研究了酶解糖化下的滇黄精多糖结构和免疫活性,以探究酶解糖化下的黄精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糖化黄精多糖(SPKP)的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94.05%、4.1%。多糖结构分析表明,SPKP的红外光谱在1016~1147和931... 该论文研究了酶解糖化下的滇黄精多糖结构和免疫活性,以探究酶解糖化下的黄精多糖结构特征及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糖化黄精多糖(SPKP)的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分别为94.05%、4.1%。多糖结构分析表明,SPKP的红外光谱在1016~1147和931 cm-1处有吡喃糖特征吸收峰;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果糖=0.032:0.117:0.419:0.048:0.383,重均分子量(Mw)为3820 u。甲基化结果表明SPKP主要的糖苷键连接方式为(→4-Glcp-1→),占比47.1%,分支度为34.1%结合碘碘化钾和刚果红实验结果可以推测SPKP是一种含有复杂分支的三股螺旋多糖。RAW264.7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酶解糖化黄精多糖在比较广的浓度范围内无毒性,均能促进细胞增殖,且有较高的细胞吞噬能力和NO水平,因此可以推测SPKP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且与其多糖结构有一定的关系。该研究可以为多糖与免疫活性的构效关系以及黄精新炮制方法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酶解糖化 多糖结构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竹荪菌托多糖结构及抑菌性保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旋 杨玲 +2 位作者 王万坤 康超 曾维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08,共8页
目的:通过不同方法对红托竹荪菌托多糖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多糖结构特征、抑菌活性和保湿性能差异。方法:以热水浸提法(P_(WM))、超声辅助法(P_(UM))和酶辅助法(P_(EM))提取的竹荪菌托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扫... 目的:通过不同方法对红托竹荪菌托多糖进行提取,并分析其多糖结构特征、抑菌活性和保湿性能差异。方法:以热水浸提法(P_(WM))、超声辅助法(P_(UM))和酶辅助法(P_(EM))提取的竹荪菌托多糖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表观形貌特征;通过牛津杯法试验,测定多糖抑菌效果;通过干燥器,测定其保湿性。结果:相较于P_(WM),P_(UM)和P_(EM)降低了高分子质量,增加了中小分子质量占比;3种方法的主要单糖组成相似(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和甘露糖),且P_(UM)、P_(EM)中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的含量大于P_(WM);扫描电镜显示出不同的多糖形貌结构。3种方法提取的多糖对大肠埃希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性,其中P_(U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3.4mm,最小抑菌浓度为0.3125 mg/mL。10℃下,48 h时,P_(WM)的保湿率为74.73%,显著大于P_(UM)和P_(EM);20℃下,48 h时,P_(EM)的保湿率为78.67%,显著大于P_(WM)和P_(UM)。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红托竹荪菌托多糖在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表观形貌上具有一定差异,且其抑菌活性和保湿性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菌托 多糖结构 抑菌性 保湿性
原文传递
白术多糖提取分离、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燕舞 余李涛 陈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79,共10页
白术作为我国一味补虚中药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含挥发油、多糖、内酯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其中白术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广泛的药物开发和研究价值。近年来,针对白术多糖开展了大量研究,包括白术多糖提取、分离、结构... 白术作为我国一味补虚中药材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代研究发现其主要含挥发油、多糖、内酯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其中白术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广泛的药物开发和研究价值。近年来,针对白术多糖开展了大量研究,包括白术多糖提取、分离、结构鉴定以及药理作用等。目前,白术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提取多糖的方法可采用煎煮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复合酶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分离方法主要有柱色谱分离法、乙醇分步沉淀法、超滤法等。且发现其提取、分离、测定方法不同对白术多糖含量具有较大影响。此外,白术多糖结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仅解析了部分精制多糖结构,大部分结构尚未明确。目前发现的白术多糖的生物活性主要有抗肿瘤活性、免疫调节活性、神经保护作用、胃肠功能调节作用、肝脏保护作用以及生长促进等作用,这些研究只存在于简单的药效学评价,具体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的研究还未广泛地展开。研究就近10年来有关白术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化学结构研究及其主要生物活性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多糖 提取分离 多糖结构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多糖结构和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焱 李巧珍 +3 位作者 吴迪 周帅 唐传红 刘艳芳 《菌物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147-147,共1页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多糖是猴头菌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猴头菌生长过程中多糖的合成代谢及其结构的变化目前还鲜有研究报道。该试验研究了猴头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糖的产生及其结构和活性的变化。对猴头菌0605菌株生长发育...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多糖是猴头菌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猴头菌生长过程中多糖的合成代谢及其结构的变化目前还鲜有研究报道。该试验研究了猴头菌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糖的产生及其结构和活性的变化。对猴头菌0605菌株生长发育6个时期的子实体进行了多糖和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并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了体外免疫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猴头菌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实体多糖的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成熟期含量最高,达1.54%,分裂期含量最低仅0.89%;β-葡聚糖含量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中菌刺期含量最高33.58%,成熟期最高,达到50.67%;体外免疫活性试验表明,现蕾期、分裂期、中菌刺期和成熟期的多糖均能很好地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NO,活性均优于无菌刺期和小菌刺期的多糖。分别采用体积分数为30%、50%和70%的乙醇对子实体发育后3个时期的热水浸提物进行分级醇沉,对分级分离多糖进行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小菌刺期30%醇沉的粗多糖得率高于中菌刺期和成熟期,其大分子量多糖的比例也较高;3个时期50%和70%醇沉多糖分子量相差不大;分级分离多糖的单糖种类基本相同,都含有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但摩尔比有差异;3个时期分级分离多糖均能刺激巨噬细胞分泌NO,30%醇沉多糖比50%和70%醇沉多糖的活性好;成熟期多糖的活性优于其他生长阶段。对小菌刺期、中菌刺期和成熟期50%醇沉多糖(H5FP4B、H5FP5B、H5FP6B)进行Sephacryl S300凝胶层析纯化,共得到9个组分:H5FP4B-1、H5FP5B-1、H5FP6B-1、H5FP4B-2、H5FP5B-2、H5FP6B-2、H5FP4B-3、H5FP5B-3、H5FP6B-3。对这9个组分的分子量分布进行研究,发现每个时期的主峰(H5FP4B-3、H5FP5B-3和H5FP6B-3)分子量基本相同,分子量分布差异较大的是3个时期的第1组分,在体外免疫活性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主峰H5FP4B-3的分子量为1.59万,由岩藻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5.2∶23.9∶1。经红外光谱、甲基化和核磁共振综合分析,解析出H5FP4B-3均一多糖的结构单元是以α-D-1,6连接的半乳糖和α-D-1,2,6连接的半乳糖构成主链,侧链为α构型的端基岩藻糖。研究结果表明:猴头菌不同发育阶段产生的多糖结构和活性有一定的差异,生长初期,大分子量的多糖较多,后期分子量分布差异变小并趋稳定。多糖主成分变化不大,较稳定;到成熟期,多糖的活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生长发育 多糖结构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