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比能电池新材料与安全性新技术研究进展 Ⅱ.基于多电子反应的高能量密度电极材料 被引量:1
1
作者 艾新平 杨汉西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9-243,共5页
正在崛起的新能源技术为化学电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技术挑战:即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升能量和功率密度,以满足各个层次高效储电的要求.利用多电子反应电池体系是成倍提高化学电源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作者... 正在崛起的新能源技术为化学电源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技术挑战:即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提升能量和功率密度,以满足各个层次高效储电的要求.利用多电子反应电池体系是成倍提高化学电源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作者所在课题组的研究工作为主,简要介绍了几类典型的多电子电极反应,包括金属硼化物多电子氧化反应、合金储锂反应、高价金属化合物结构转化反应等,以及这些反应体系用于构建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关键问题,并试图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子反应 高能量密度电池 储锂合金 电化学转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子反应高能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思 李军 +2 位作者 许帅军 李雪峰 李少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7-39,共3页
如何提升正极材料的容量以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是最近研究热点,基于多电子反应机制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电子反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状况,重点阐述了以聚阴离子型化合物、金属氟化物及单质硫为... 如何提升正极材料的容量以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是最近研究热点,基于多电子反应机制是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径。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多电子反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状况,重点阐述了以聚阴离子型化合物、金属氟化物及单质硫为代表的正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基于多电子反应体系的构筑对新型化学电源和相关能源材料发展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子反应 高比能量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电子反应材料推动高能量密度电池发展:材料与体系创新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瑞琪 吴锋 +2 位作者 王欣然 白莹 吴川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49,共12页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推动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飞速发展,提高能量密度是发展新型二次电池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然而,受限于传统的嵌入式反应,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已经逐渐达到极限。要发展更高能量密度的新型二次电池,需要在新理论、新... 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推动了电化学储能系统的飞速发展,提高能量密度是发展新型二次电池的重要方向和研究热点。然而,受限于传统的嵌入式反应,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已经逐渐达到极限。要发展更高能量密度的新型二次电池,需要在新理论、新材料和新体系上进行突破。基于此,本文总结了20年来多电子反应材料概念的形成、理论的发展、材料创制的历程。在“轻元素多电子反应”和“多离子效应”核心设计准则的指导下,具有上述特征的电极材料与电池结构不断发展迭代,引领了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发展方向。从阳离子氧化还原到阴阳离子协同氧化还原,从嵌入式反应到合金化反应,从传统有机液态体系到电池固态化,本文梳理了典型的多电子反应正负极材料的结构特性、体系创新和工程化前景,剖析了多电子反应电极材料的瓶颈问题,并分析了电池固态化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对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难点进行了归纳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子反应 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 电池固态化 电极材料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电子反应机理的二次电池新体系与关键材料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锋 吴川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246-3253,共8页
以能源领域的重大需求为背景,介绍了如何通过多电子反应以及多电子电极材料的设计来构筑新型高比能二次电池,综述了以多电子反应理论为基础的二次电池新体系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对金属硼化物、金属氟化物、硫复合电极材料、金属铝... 以能源领域的重大需求为背景,介绍了如何通过多电子反应以及多电子电极材料的设计来构筑新型高比能二次电池,综述了以多电子反应理论为基础的二次电池新体系及其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对金属硼化物、金属氟化物、硫复合电极材料、金属铝电极等代表性的多电子电极材料,以及以这些材料为基础所构筑的二次电池新体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展望了基于多电子反应机理的电池体系的构筑对新型化学电源体系和相关能源材料发展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池 高比能量 多电子反应 新体系 关键材料
原文传递
具有多电子反应特性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能性能优化研究
5
作者 李延伟 姚金环 +1 位作者 潘观林 姜吉琼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24期7-8,共2页
新能源汽车、移动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的二次电池储能体系的需求.电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利用多电子反应体系来实现电极的高容量电化学储能,基于微观结... 新能源汽车、移动电子设备和大规模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的二次电池储能体系的需求.电极材料是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利用多电子反应体系来实现电极的高容量电化学储能,基于微观结构设计来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动力学特性是目前二次电池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本项目以具有多电子反应特性的氧化钒、氢氧化镍和铁酸锌材料为研究对象,从纳米材料高效制备和微观结构设计调控的角度改善材料的电化学储能特性,并阐明相关机理,以期为下一代二次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池 电化学储能 多电子反应 电极材料 氢氧化镍 循环寿命 能量密度 新能源汽车
原文传递
多电子电极反应的机理
6
作者 易先玉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76-81,86,共7页
电极过程动力学还是一门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科,目前,对许多电极反应的机理尚无一致的看法。本文以单电子反应的速度方程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多电子电极反应的机理,揭示了传递系数、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与反应历程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它们与... 电极过程动力学还是一门处于发展阶段的学科,目前,对许多电极反应的机理尚无一致的看法。本文以单电子反应的速度方程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多电子电极反应的机理,揭示了传递系数、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与反应历程之间的密切关系,将它们与实验值相对照,可以帮助人们选定适当的反应历程,进而了解研究电极反应机理的基本方法和一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子电极反应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二硼化物作为高容量负极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雅东 艾新平 杨汉西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碱性溶液中,VB2和TiB2分别发生了 11电子和 6电子氧化反应,释放出 3 100mAh/g和 1 600mAh/g的超常电化学容量.对此,初步的解释是:在二硼化物中过渡金属与硼的电子转移使硼元素电负性增强,引起硼的电化学活化.使得合金的电极电势钳制...  碱性溶液中,VB2和TiB2分别发生了 11电子和 6电子氧化反应,释放出 3 100mAh/g和 1 600mAh/g的超常电化学容量.对此,初步的解释是:在二硼化物中过渡金属与硼的电子转移使硼元素电负性增强,引起硼的电化学活化.使得合金的电极电势钳制在较负区域,导致某些过渡金属元素处于活化态,进而发生电化学氧化释放出电化学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硼化物 负极材料 多电子反应 高容量 电化学 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二次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吴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7期41-49,共9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二次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面向当前高容量、高功率新型二次电池的发展需求,以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绿色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基于多电子反应机理的新型二次电池材料的发展趋...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二次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面向当前高容量、高功率新型二次电池的发展需求,以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绿色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基于多电子反应机理的新型二次电池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池 镍氢电池 锂离子电池 多电子反应 电池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carbon material doped with both porous FeO_(x) and N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s
9
作者 GAO Jian WANG Xin-yao +4 位作者 MENG Ling-xin YIN Zhen MA Na TAN Xiao-yao ZHANG Pe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2-1212,共11页
To replace precious metal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electrocatalysts,many transition metals and N-doped car-bon composit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ast decade resulting in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as promising no... To replace precious metal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electrocatalysts,many transition metals and N-doped car-bon composit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ast decade resulting in their rapid development as promising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ts.We used Ketjenblack carbon as the precursor and mixed it with a polymeric ionic liquid(PIL)of[Hvim]NO_(3) and Fe(NO_(3))_(3),which was thermally calcined at 900℃ to produce a porous FeO_(x),N co-doped carbon material denoted FeO_(x)-N/C.Because the PIL of[Hvim]NO_(3) strongly combines with and disperses Fe^(3+)ions,and NO_(3)−is thermally pyrolyzed to form the porous structure,the FeO_(x)-N/C catalyst has a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RR in both 0.1 mol L^(−1) KOH and 0.5 mol L^(−1) H_(2)SO_(4) electrolytes.It was used as the catalyst to assemble a zinc-air battery,which had a peak power density of 185 mW·cm^(−2).Its superior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wide pH range,and easy preparation make FeO_(x)-N/C a promising electrocatalyst for fuel cells and metal-air batt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onic liquid Porous carbon ELECTROCATALYSIS FeOx N co-do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专辑序言
10
作者 陈嘉嘉 陈人杰 金钟 《电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共2页
锂硫电池是指采用硫或含硫复合物作为正极,锂或含锂材料为负极,以硫-硫键的断裂/生成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一类电池体系。由于活性物质具有质轻、多电子反应等特性,从而能够实现高达1675m Ah·g^(-1)的理论比容量和2600 Wh&... 锂硫电池是指采用硫或含硫复合物作为正极,锂或含锂材料为负极,以硫-硫键的断裂/生成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一类电池体系。由于活性物质具有质轻、多电子反应等特性,从而能够实现高达1675m Ah·g^(-1)的理论比容量和2600 Wh·kg^(-1)的质量比能量。这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出7倍左右,极有潜力成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体系,近年来一直是高能锂金属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锂硫电池的实用化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储能 理论比容量 活性物质 多电子反应 能量密度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专辑序言
11
作者 陈嘉嘉 陈人杰 金钟 《电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共2页
锂硫电池是指采用硫或含硫复合物作为正极,锂或含锂材料为负极,以硫-硫键的断裂/生成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一类电池体系。由于活性物质具有质轻、多电子反应等特性,从而能够实现高达1675m Ah·g-1的理论比容量和2600 Wh... 锂硫电池是指采用硫或含硫复合物作为正极,锂或含锂材料为负极,以硫-硫键的断裂/生成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一类电池体系。由于活性物质具有质轻、多电子反应等特性,从而能够实现高达1675m Ah·g-1的理论比容量和2600 Wh·kg-1的质量比能量。这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出7倍左右,极有潜力成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电化学储能体系,近年来一直是高能锂金属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储能 理论比容量 活性物质 多电子反应 能量密度 化学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ergistic promotion of HER and OER by alloying ternary Zn‐Co‐Ni nanoparticles in N‐doped carbon interfacial structures
12
作者 Limei Lu Yihe Zhang +5 位作者 Zhensheng Chen Feng Feng Kaixuan Teng Shuting Zhang Jialin Zhuang Qi A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5期1316-1323,共8页
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potentially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s and has received intense research attention.Synergy effects in multi‐element transition metal‐based water splitting catalysts have evoked ... 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potentially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fossil fuels and has received intense research attention.Synergy effects in multi‐element transition metal‐based water splitting catalysts have evoked special interests.Studies on catalysts in interfacial structures are especially meaningful due to their pertinence in applications.In this study,we report the synergy effects in promoting catalytic power in the ternary transition metal Zn,Co,Ni alloy nanoparticles that embeds in the carbonized Ppy/CNT multilayered matrix.By comparison with a series of binary or single metal counterparts,the mechanism under the synergy effects are elucidated.Experimental and DFT calc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ernary transition metal catalysts in the N‐doped carbon matrix present special electronic structure,which benefits the reversible transition‐state adsorption in HER and OER and render the catalysts high conductivity in room temperature.We expect our findings inspir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fficient transition metal HER and OER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splitting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Diversity of elements Electron mo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硼化物作为水溶液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容量输出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雅东 光先勇 潘牧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2649-2652,共4页
通过机械球磨法制备了TMB0.5(TM=Co,Mo,V)类过渡金属硼化物.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合成的金属硼化物表现出显著的电化学活化行为,其放电容量明显高于单质金属与硼单独放电的容量之和,其中过渡金属实现的放电容量约为其单独放电时的2倍.同... 通过机械球磨法制备了TMB0.5(TM=Co,Mo,V)类过渡金属硼化物.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合成的金属硼化物表现出显著的电化学活化行为,其放电容量明显高于单质金属与硼单独放电的容量之和,其中过渡金属实现的放电容量约为其单独放电时的2倍.同时,作为负极应用,该金属硼化物的阳极极化明显降低,与空气电极构成电池后,恒流放电电压平台相对于单质金属提高了100~300mV.表明金属硼化物中过渡金属与硼可以相互活化,从而实现电化学性能的共同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化物 多电子反应 高比容量 负极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