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病毒短发夹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沉默对肝癌细胞MHCC97-L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赵克昌 王伟 +2 位作者 杨金煜 冯鹏才 吴世乐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沉默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肝癌细胞MHCC97-L,构建慢病... 目的探讨慢病毒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沉默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肝癌细胞MHCC97-L,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AGL2-shRNA与对照NC-shRNA,转染MHCC97-L细胞,采用嘌呤霉素筛选稳转株;CCK-8、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沉默PLAGL2后MHCC97-L细胞的增殖活力以及迁移和侵袭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PI3K和p-Akt蛋白表达。用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MHCC97-L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肝癌组织中PLAG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9株MHCC97-L细胞转染PLAGL2-shRNA可明显降低PLAGL2表达水平,同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5),p-PI3K、p-Akt表达受抑制(P<0.05);PI3K/Akt激活剂可明显逆转上述现象。结论慢病毒shRNA载体介导的PLAGL2沉默,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短发夹RNA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肝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B信号通路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在CBFβ/MYH11阳性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和意义
2
作者 颜晓燕 蒋丽媛 +2 位作者 贾志强 谢旭磊 林凤茹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11期1120-1121,共2页
多形性腺瘤基因(PLAG)家族为锌指蛋白的新亚科,包括PLAG1、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PLAGL)1和PLAGL23个成员,三者有高度的同源性。其中PLAG1在染色体8q12的易位的多形性腺瘤涎腺、成脂细胞瘤、肝毒细胞瘤中表达升高[1-3]。有研究证明P... 多形性腺瘤基因(PLAG)家族为锌指蛋白的新亚科,包括PLAG1、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PLAGL)1和PLAGL23个成员,三者有高度的同源性。其中PLAG1在染色体8q12的易位的多形性腺瘤涎腺、成脂细胞瘤、肝毒细胞瘤中表达升高[1-3]。有研究证明PLAGL2能与CBFβ/MYH11融合基因协同起到转录因子的作用,使有此融合基因的细胞大量增殖,诱导白血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 急性白血病 基因 CBF 蛋白2 成脂细胞 PLAG1 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基因锌指蛋白PLAGL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薛明明 宁仁利 +1 位作者 徐慧莉 董强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0-943,948,共5页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是一类源于多形性腺瘤基因(PLAG)家族的锌指蛋白,家族成员还包括PLAG1和PLAGL1,三者在结构上高度同源,但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与结合的DNA不同有关。近年来,对于PLAG1、PLAGL1和PLAGL2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是一类源于多形性腺瘤基因(PLAG)家族的锌指蛋白,家族成员还包括PLAG1和PLAGL1,三者在结构上高度同源,但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与结合的DNA不同有关。近年来,对于PLAG1、PLAGL1和PLAGL2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且发现PLAGL2与细胞代谢及多种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而在肿瘤抑制或肿瘤促进方面存在争议。文章就PLAGL2的结构、转录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系统性疾病和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转录机制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L2基因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杨思遥 王媛媛 +1 位作者 刘建兵 刘志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分析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绘制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5个成员的ELL2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6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口腔颌面... 目的分析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绘制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5个成员的ELL2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6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12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17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检测两组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分层分析评估吸烟与基因型的协同作用;并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基因型个体ELL2的表达水平。结果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ELL2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1119T>C多态性位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该位点纯合子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1%vs.11.9%,P=0.002)。纯合子CC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风险增加相关(OR=3.059,95%CI 1.494~6.263)。分层分析显示,吸烟与1119C等位基因协同作用可增加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的风险(OR=3.200,95%CI 1.460~7.014)。CC基因型个体EL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T或TT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ELL2基因变异可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吸烟联合1119C等位基因可增加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基因 ELL2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K基因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9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尹小朋 凌彬 +6 位作者 龚忠诚 王冰 刘慧 陈青立 杜柏兴 阿依努尔.艾比布拉 林兆全 《新疆医学》 2015年第12期1733-1737,共5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RECK基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在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初发、复发及恶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RECK基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在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初发、复发及恶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4年至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外科收治并经手术治疗的腮腺PA标本50例,其中初发36例,恶变7例,复发7例和10例正常腮腺组织(初发组中远离腮腺肿物的正常腮腺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ECK、MMP-2和MMP-9在各组标本中的表达,并采用半定量方法进行计量。对RECK与MMP-2及MMP-9在各组中的表达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MP-2及MMP-9在正常组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与恶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与恶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CK与MMP-2、MMP-9在各个组的表达都呈负相关(r=-0.887,P<0.05;r=-0.844,P<0.05)。结论 RECK基因与MMP-2及MMP-9在腮腺PA复发、恶变中的表达呈均呈负相关,RECK基因可能通过调控MMP-2及MMP-9参与PA的浸润、复发和恶变的过程,这对于判别肿瘤侵蚀性和预后指标是极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 免疫组化 MMP-2 MMP-9 RECK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腮腺多形性腺瘤中骨形成蛋白-2成熟肽编码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6
作者 黄红杰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克隆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中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片段,构建含有该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并DNA序列分析。方法从5例腮腺PA标本中分别提取总RNA,用特异性引物经逆转录-... 目的克隆腮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中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2)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片段,构建含有该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并DNA序列分析。方法从5例腮腺PA标本中分别提取总RNA,用特异性引物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扩增BMP-2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片段,连接质粒载体pGEM-T,转化至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挑选阳性克隆培养,抽提重组质粒DNA,测序鉴定。结果重组质粒DNA测序表明,插入的基因片段中有2个碱基发生改变,但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变。结论从腮腺PA标本中成功克隆BMP-2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片段,并构建重组质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2 基因克隆 多形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449a与多形性腺瘤基因锌指蛋白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俊锋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8期4105-4108,共4页
目的观察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449(miR-449a)和多形性腺瘤基因锌指蛋白2(PLAGL2)的表达水平及二者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90例卵巢癌患者的术后癌组织和癌旁对照正常组织,... 目的观察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449(miR-449a)和多形性腺瘤基因锌指蛋白2(PLAGL2)的表达水平及二者关系,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90例卵巢癌患者的术后癌组织和癌旁对照正常组织,分别采用反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miR-449a及PLAGL2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癌组织的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qRT-PCR结果显示miR-449a在癌组织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37±0.17),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LAGL2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68.89%)显著高于正常组织(31.11%)(P<0.05)。miR-449a、PLAGL2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其他病理特征无关(P>0.05)。癌组织中miR-449a表达水平与PLAGL2呈负相关(r=-0.358,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中miR-449a高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PLAGL2阴性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卵巢癌癌组织中miR-449a相对表达量较低,PLAGL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二者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推测miR-449a、PLAGL2均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微小核糖核酸 -449a 多形性腺 因锌指蛋白 2 表达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青松 张阳 +1 位作者 曹迎九 张金伟 《海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9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究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所有受试者入组24 h内收集并整理临床... 目的探究多形性腺瘤基因样因子2(PLAGL2)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妇科2014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所有受试者入组24 h内收集并整理临床基础资料,采用常规免疫组化法对卵巢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PLAGL2表达进行检测。随访观察患者预后,并根据预后结局分为预后不佳组和预后良好组。COX回归分析影响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PLAGL2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2个月内,106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死亡19例,生存率82.08%。卵巢癌组织中PLAGL2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χ^(2)=9.339,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6~58岁、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Ⅲ~Ⅳ期、病理分级低分化、术后残余病灶直径>1 cm及PLAGL2阳性表达均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LAGL2表达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RO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9.47%、66.67%、0.781(P<0.05)。结论PLAGL2在预后不佳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较高,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LAGL2表达对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多形性腺基因因子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良性多形性腺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erbB-2和bcl-2蛋白产物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蒋书勤 侯芝艳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为了探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在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瘤旁腺体,21例良性多形性腺瘤和2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erbB-2和bcl-2蛋白产物的表达进行形态学... 目的:为了探讨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在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例瘤旁腺体,21例良性多形性腺瘤和2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中c-erbB-2和bcl-2蛋白产物的表达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c-erbB-2和bcl-2在良性多形性腺瘤中均有过度表达,表达率分别为29%和19%,主要分布于腺管样结构的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在恶性多形性肿瘤中c-erbB-2的表达率为58%,主要分布于腺癌细胞的胞膜;bcl-2表达率为46%,主要分布于腺癌细胞的核膜及部分胞浆中。5例瘤旁腺体内导管上皮细胞也存在c-erbB-2和bcl-2的过度表达。结论:c-erbB-2蛋白产物的过度表达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 多形性腺 C-ERBB-2 BCL-2 蛋白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维新 徐江 +2 位作者 赵瑾 蒋金芳 梁卫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蛋白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27例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蜡块标本22例,共49例标本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涎腺多形性腺瘤瘤旁正常组织...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蛋白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27例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蜡块标本22例,共49例标本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涎腺多形性腺瘤瘤旁正常组织、涎腺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hMSH2、hMLH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8.57%和42.86%、96.3%和85.19%及90.91%和86.36%。hMSH2及hMLH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均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HMLH1蛋白 唾液腺多形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c-erbB-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小玲 孙善珍 魏奉才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408-409,412,共3页
目的 :探讨ras及c erbB 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观察ras、c erbB 2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织的阳性率为 0 ;ras在良性多形性腺瘤 (BPA... 目的 :探讨ras及c erbB 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观察ras、c erbB 2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织的阳性率为 0 ;ras在良性多形性腺瘤 (BPA)的阳性率为 5 0 0 % ,在恶性多形性腺瘤 (MPA)为 6 1 5 % ,均较正常组织显著增加 (P <0 0 0 0 5 ) ;c erbB 2在BPA阳性率为 19 2 % ,在MPA为 5 3 9% ,均较正常组织显著升高 (P <0 0 0 0 5 ) ,且MPA阳性率较BPA显著升高 (P <0 0 0 5 ) ,复发组阳性率也明显升高。结论 :ras过表达对多形性腺瘤的发生起始动作用 ,c erbB 2过表达则可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及恶性转化 ,并可能是其复发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基因 C-ERBB-2基因 涎腺肿 基因表达 涎腺多形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P185蛋白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2
作者 孙善珍 郭小玲 +2 位作者 魏奉才 杨丕山 马伯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1期8-9,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52 例良性多形性腺瘤(BPA)、13 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患者及6 例正常涎腺(对照组)者涎腺组织中的C-erbB-2P185 蛋白进行检测,结果:C-erbB-2P185 蛋白阳性表...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52 例良性多形性腺瘤(BPA)、13 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PA)患者及6 例正常涎腺(对照组)者涎腺组织中的C-erbB-2P185 蛋白进行检测,结果:C-erbB-2P185 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为0,BPA组为69.23% ,MPA组为92.31% ;BPA组、MPA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0.001),BPA组与MPA组之间亦有显著差异(P< 0.01)。提示C-erbB-2P185 蛋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BB-2基因 涎腺肿 多形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CD1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研究
13
作者 唐瑞平 伍爱民 +3 位作者 郑本强 李敬 邓凌 何红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CD1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的临床表达效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预测、发生及转归提供意义参考.方法:选取1998-01/2011-01于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多形性腺瘤初发瘤患者30例,...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CD1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中的临床表达效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的预测、发生及转归提供意义参考.方法:选取1998-01/2011-01于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多形性腺瘤初发瘤患者30例,多形性腺瘤复发瘤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0例健康人的正常腮腺组织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MMP-2以及CD147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观察组患者进行一定的治疗干预,对两组患者的MMP-2以及CD147含量进行再次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治疗前,MMP-2和CD147在初发瘤和复发瘤患者体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MP-2和CD147在初发瘤和复发瘤患者体内的阳性表达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2和CD147与腮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有着直接关系,在临床诊断时,其可作为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为预测该病的发生及转归提供有效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CD147 腮腺多形性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i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肖翠翠 汪廷乐 +2 位作者 宋萌 徐立群 陈万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Gli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和20例相对应的瘤旁正常腮腺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 目的:探讨Gli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和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和20例相对应的瘤旁正常腮腺组织,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Gli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变化,并探讨Gli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与正常腮腺组织相比,多形性腺瘤组织中Gli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多形性腺瘤中Gli2 mRNA的高表达可诱导肿瘤细胞持续增殖,提示Gli2基因可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 Gli2基因 HEDGEHOG信号通路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中bcl-2和p53基因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光丽 蒋书勤 韩雪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5-16,F004,共3页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bcl 2 ,p5 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对 3 9例多形性腺瘤和 3 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中bcl 2和 p5 3的表达进行观察 ,分析bcl 2 ,p5 3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bcl 2 ,p5 3基因的表达及其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对 3 9例多形性腺瘤和 3 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中bcl 2和 p5 3的表达进行观察 ,分析bcl 2 ,p5 3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相关性。 结果 :bcl 2 ,p5 3在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多形性腺瘤 (P <0 0 5 ) ,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bcl 2与 p5 3基因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p5 3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恶性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BCL-2 P53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及survivin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旭 王洁 +2 位作者 董福生 董玉英 侯亚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及生存素(survivin)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 0例良性、17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OX- 2与survivin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腮腺组织...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及生存素(survivin)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 0例良性、17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OX- 2与survivin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腮腺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正常腮腺组织COX-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 %、10 0 %、0 ,其荧光指数(FI)分别为1.79±0 .12、3.0 1±0 .4 0、0 .82±0 .0 5。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6 %、10 0 %、0 ,FI分别为1.0 6±0 .5 9、1.85±0 .16、0 .5 6±0 .0 8。各组间COX- 2与survivin表达量有明显差异(P均<0 .0 1)。在17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COX- 2与survivin的协同表达率为10 0 %。结论 COX- 2与survivin基因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恶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COX-2 定量研究 survivin基因 腮腺组织 阳性表达 环氧合酶 技术检测 流式细胞 发生发展 对比分析 恶性 生存素 表达及 组织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基因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书勤 王育强 李淑萍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与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观察 2 1例多形性腺瘤和 2 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癌基因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表达情况 ,分析c -erbB - 2 ,H-ras,...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与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观察 2 1例多形性腺瘤和 2 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癌基因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表达情况 ,分析c -erbB - 2 ,H-ras,p5 3和bcl- 2基因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相关性。结果 c -erbB - 2与p5 3和bcl- 2基因呈正相关 (P <0 0 5 ) ,p5 3与bcl- 2基因呈正相关 (P <0 0 5 )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用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判别 ,bcl- 2基因意义最显著。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是多种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erbB - 2 ,H -ras ,p5 3和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涎腺多形性腺 相关性 C-ERBB-2 H-RAS P53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多形腺瘤与腺样囊性癌中MMP-2的表达差异与MVD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旭 何伟 +1 位作者 张兰 肖燕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63-165,F002,共4页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涎腺肿瘤中表达及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其与该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观察 3 6例涎腺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MP 2、CD3 4表达。并在CD3 4染色切片上检测间质微血管密度...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涎腺肿瘤中表达及对微血管密度的影响。探讨其与该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观察 3 6例涎腺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MP 2、CD3 4表达。并在CD3 4染色切片上检测间质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MMP 2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阳性率 ( 68 2 %) ,明显高于涎腺多形性腺瘤 ( 2 8 6%)。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MVD的平均值 ( 63 41± 4 43 )明显高于涎腺多形性腺瘤 ( 4 5 43± 4 3 0 )。MMP 2高表达阳性组的MVD的平均值 ( 66 84± 4 65 )明显高于MMP 2表达阴性组 ( 4 4 76± 3 5 3 )。结论 MMP 2促进涎腺肿瘤间质血管生成 ,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癌 涎腺多形性腺 MMP-2 M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中H-ras和P53蛋白产物的表达及其意义
19
作者 蒋书勤 侯芝艳 《武警医学》 CAS 1998年第8期14-16,共3页
为探讨癌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例瘤旁腺体21例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PA)和2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pleomo... 为探讨癌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和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例瘤旁腺体21例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adenoma,PA)和2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pleomoephicadenoma,MPA)中H-ras和P53蛋白产物的表达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5例瘤旁腺体导管上皮细胞浆H-ras呈弱阳性表达,而P53未见表达。H-ras在PA中的表达率为48%,在MPA中的表达率为38%;P53在PA的表达率为19%,在MPA中的表达率为50%。结果表明:H-ras蛋白产物的过度表达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基因途径,而P53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 基因 蛋白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啸 汪廷乐 +2 位作者 王丽 欧学平 宋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人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及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在人正常涎腺组织和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人66例正常涎腺组织、4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及42例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中,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的表达,采用χ2检验比较3种组织中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表达的差异。结果:MMP-2在人正常涎腺组织,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9%、46.67%、85.71%;MT1-MMP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9.09%、53.33%、78.57%;TIMP-2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1%、44.44%、59.52%;EMMPRIN在以上3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64%、48.89%、83.33%。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涎腺组织,且MMP-2、MT1-MMP及EMMPRIN在涎腺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MT1-MMP、TIMP-2及EMMPRIN的表达与MMP-2的活化有关,且MMP-2、MT1-MMP、TIMP-2及EMMPRIN有可能作为判断多形性腺瘤侵袭性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 基质金属蛋白2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