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种质资源大规模多年多点多病害的自然发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48
1
作者 段灿星 董怀玉 +5 位作者 李晓 李红 李春辉 孙素丽 朱振东 王晓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35-1145,共11页
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品种的抗性是控制玉米病害的经济、安全和有效措施。2016-2019年间,在黄淮海和东华北地区,首次对2000份来源广泛且遗传背景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多年多点多病害的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抗病性鉴定,... 病害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品种的抗性是控制玉米病害的经济、安全和有效措施。2016-2019年间,在黄淮海和东华北地区,首次对2000份来源广泛且遗传背景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多年多点多病害的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抗病性鉴定,部分材料在西北地区也进行了田间鉴定,重点调查了小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粗缩病、大斑病、灰斑病和丝黑穗病的抗病性。综合4年共10个不同环境的自然发病下抗性鉴定数据表明,自然发病鉴定的结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表现为年度间和地域间的差异。在所有鉴定的病害中,小斑病在多个年份和多个鉴定点的发病均比较充分,11份种质对该病害表现出稳定抗性;茎腐病、大斑病和灰斑病,在不同年份的部分鉴定点发病较为充分,对这3种病害表现抗病的种质分别为440、356和423份,综合抗性鉴定结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弯孢叶斑病、瘤黑粉病和粗缩病仅在1个鉴定点发病较为充分,南方锈病和丝黑穗病在所有鉴定点均发生较轻,鉴定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筛选出一批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多种病害均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其中JN15、953、沈977、68122、K21、SC24-1、17MC7211、17MC7223、郑591、161191等种质的综合抗性突出,对种质的利用及后续人工接种精准鉴定的种质选择具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质 病害 多年多点 自然发病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耳43-28菌株多年多点示范综合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柯丽娜 陈国平 +2 位作者 袁滨 张志鸿 吴振强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为了进一步鉴定白背毛木耳新品种"漳耳43-28"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表现,为该菌株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在漳州3个主产地进行连续3年的示范栽培,以当地主栽菌株"43-26"为对照(CK),观察、测定供试菌株... 为了进一步鉴定白背毛木耳新品种"漳耳43-28"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表现,为该菌株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在漳州3个主产地进行连续3年的示范栽培,以当地主栽菌株"43-26"为对照(CK),观察、测定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污染率、耳片形态特征、产量,并分析不同供试菌株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功能氨基酸含量。"漳耳43-28"菌丝生长势强,洁白,浓密,菌丝生长速度比对照提高20.43%。商品性状好,耳片厚、大,绒毛多,晒干后绒毛更白。"漳耳43-28"菌株抗性明显优于对照,污染率比对照降低13.58%。平均单袋干耳产量比对照提高22.2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与CK相比,"漳耳43-28"子实体的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提高,还原糖、蔗糖、粗纤维含量降低。"漳耳43-28"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48%、4.94%、9.59%。"漳耳43-28"各方面表现优良,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毛木耳 漳耳43—28 多年多点 示范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产量组分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邵扬 郭延平 +3 位作者 周丙月 张峰 张兴民 王玉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0,共12页
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蚕豆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试点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选择提供依据。2017年和2018年在甘肃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县、... 本研究通过综合评价蚕豆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试点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选择提供依据。2017年和2018年在甘肃和政县、康乐县、积石山县、渭源县、临夏县和漳县6个试点分别种植5个蚕豆品系0215-1-4(L1)、0208-3-1(L2)、0208-3-2(L3)、0323-2-1(L4)、0161-1(L5)与1个对照品种和政尕蚕豆(L6),收获时记录株高、株粒数、小区产量、株荚数、分枝数、百粒重。采用联合方差和GGE(genotype+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GE)双标图对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联合方差分析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基因型除小区产量和株高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除株高和株粒数基因型×年份互作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外(P<0.01),其余农艺性状×年份互作效应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株荚数和株粒数正相关,与株荚数显著正相关(P<0.05),与百粒重负相关。GGE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以及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均具有较高的GGE变异值,变幅在78.54%~97.38%之间。蚕豆品系L3在康乐县、积石山县、渭源县和临夏县试点的产量适应性均较高,在和政县试点2018年产量适应性最高;丰产性高的品种(系)依次为L3>L2>L6>L4,稳定性最高的品种(系)依次为L4>L1>L5>L3。试点的区分力依次为康乐县2017年、积石山县2017年和2018年,试点的代表性依次为渭源县2017年、康乐县2018年、积石山县2018年。高产且稳定的品系是L3和L4,结合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最理想的生态区试点是积石山县。本研究利用GGE双标图对甘肃蚕豆参试品种进行产量组分性状分析,为蚕豆品种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GGE双标图 多年多点 产量组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玉米杂交种生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广成 陈现平 +1 位作者 李猛 张玉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153-154,共2页
采用“多年多地试验的方差分析法” ,对 1999和 2 0 0 0年在安徽省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 6个玉米杂交种的生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造成玉米产量变异的主要因素是随机效应 (年份 ) ,而固定效应因素 (品种和地点 )对产量变异影响... 采用“多年多地试验的方差分析法” ,对 1999和 2 0 0 0年在安徽省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 6个玉米杂交种的生态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造成玉米产量变异的主要因素是随机效应 (年份 ) ,而固定效应因素 (品种和地点 )对产量变异影响较小。玉米杂交种登海 2号高产且稳产 ;杂交组合“5 2 10 6×A9410 0 7”丰产性好 ,稳产性一般 ;掖单 19产量较高 ,对年份变化适应性好 ,但对地点适应性较差 ;苏玉 11丰产性和对地点的适应性一般 ,对年份的适应性较差 ;杂交组合“皖 49×皖 44”丰产性和对年份的适应性一般 ,对地点的适应性较差 ;濉 9739高产且稳产 ,但在特殊年份 ,易引发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生态稳定性 多年多点试验 方差分析 稳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成绩及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永强 周金钱 《蚕桑通报》 2001年第2期17-19,共3页
报告了1998~1999年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结果 ,以万蚕产茧层量为指标进行了多年多点的方差分析 。
关键词 桑蚕 新品种鉴定 鉴定结果 万蚕产茧层量 多年多点方差分析 品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产量组分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 被引量:26
6
作者 叶夕苗 程鑫 +7 位作者 安聪聪 袁剑龙 余斌 文国宏 李高峰 程李香 王玉萍 张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64,共11页
本研究主要探究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GE)双标图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综合评价马铃薯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优... 本研究主要探究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genotypes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GGE)双标图在马铃薯育种中的应用。综合评价马铃薯品系产量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筛选出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产量性状优良品系。同时评价各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为试点的选择提供依据。2015年和2016年在甘肃安定区鲁家沟镇、安定区内官镇、渭源县五竹镇3个试点种植国际马铃薯中心引进的101份高代品系和对照青薯9号。收获后记录小区产量、小区大薯产量、小区小薯产量、单株产量、单株大薯产量、单株小薯产量、单株结薯数、单株大薯数、单株小薯数;采用联合方差和GGE双标图对产量性状进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方差分析表明,除小区小薯产量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中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产量组分在基因型效应、环境效应和互作效应中均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小区产量、小区大薯产量、小区小薯产量、单株产量、单株大薯产量、单株结薯数环境效应平方和占总方差平方和最大;单株小薯产量、单株大薯数和单株小薯数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平方和占总方差平方和最大。GGE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性最强的品系在鲁家沟试点是G86;在五竹镇试点是G65;在内官镇试点是G86。参试品系中丰产品系有G86、G116、G124;稳产品系有G124、G125、G10;高产稳产品系有G86、G116、G124、青薯9号。单株大薯数高的品系有G45、G86、G67,稳定性好的品系有G67、G116、G51,对照青薯9号的单株大薯产量不稳定。综合鉴别力和代表性的强弱,依次为鲁家沟镇2016年、鲁家沟镇2015年、五竹镇2015年、五竹镇2016年、内官镇2015年、内官镇2016年。GGE模型能够直观地展现多年多点品系试验结果,并客观评价参试品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同时可以对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力进行评价。以GGE模型综合评价,高产稳产品系有G116、G124、G125、G122、青薯9号;高产不稳定的品系有G86、G10、G121、G106、G107、G72。最理想的生态区试点是鲁家沟镇,对品种的鉴别力最强的试点是五竹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组分 GGE双标图 多年多点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新品种(系)在河南省各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7
作者 郜战宁 王树杰 +1 位作者 赵金枝 冯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通过2006-2009年度大麦新品种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驻大麦5号、驻大麦7号、驻4-46、驻7-66在河南各地区丰产性、稳产性均优于对照驻大麦3号,而驻大麦5号又明显优于其它几个大麦品种,驻大麦5号属弱春性中早熟啤酒大麦新品种。抽穗早,灌浆... 通过2006-2009年度大麦新品种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驻大麦5号、驻大麦7号、驻4-46、驻7-66在河南各地区丰产性、稳产性均优于对照驻大麦3号,而驻大麦5号又明显优于其它几个大麦品种,驻大麦5号属弱春性中早熟啤酒大麦新品种。抽穗早,灌浆速度快,株高适中,抗倒性较强,穗层整齐,籽粒均匀,饱满度好,千粒重高,丰产性好,高抗白粉病、三锈病,较抗黑穗病、条纹病,耐旱耐瘠,是适宜河南省各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早熟的啤酒大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多年多点 试验 驻大麦5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短芒披碱草生产试验报告
8
作者 叶莉 杜静 +11 位作者 陈丽丽 游明鸿 朱连发 雷雄 陈冬明 赵文吉 李达旭 白史且 范康 张丽霞 张昌兵 闫利军 《草学》 2023年第2期47-51,59,共6页
为进一步评价川西短芒披碱草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课题组于2015~2018年,以国审品种同德短芒披碱草为对照,分别在四川红原县、道孚县和青海海晏县开展了川西短芒披碱草多年多点的大田生产试验。连续3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川西短... 为进一步评价川西短芒披碱草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课题组于2015~2018年,以国审品种同德短芒披碱草为对照,分别在四川红原县、道孚县和青海海晏县开展了川西短芒披碱草多年多点的大田生产试验。连续3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川西短芒披碱草在各试验点生长良好,生产性能表现优良,综合评价优于对照品种同德短芒披碱草。川西短芒披碱平均鲜草产量为17760kg/hm^(2),较对照增产14.7%,增产显著;干草产量平均为6469kg/hm^(2),较对照增产13.2%,增产极显著。川西短芒披碱草较对照同德短芒披碱草具有突出的丰产性和一定的稳定性,在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甘孜州道孚县和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均能很好的适应,适宜在类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短芒披碱草 同德短芒披碱草 多年多点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混凝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9
作者 梁世春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06年第7期49-51,共3页
文章采用多点多年试验设计的方法,分析了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特性,找出了影响其强度的显著因素,为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纤维混凝土 配合比 强度特性 多点多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