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可见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旭东 崔玉 +1 位作者 吴楠 冯海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问题,提出翻转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和单极性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两种功率有效的调制方案,二者分别采用"正、负模块极性分组"以及"零值位置极性编码"方法实现信号单极性处理,以满足可...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问题,提出翻转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和单极性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两种功率有效的调制方案,二者分别采用"正、负模块极性分组"以及"零值位置极性编码"方法实现信号单极性处理,以满足可见光通信"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要求.基于朗伯辐射模型,考虑到高斯背景光噪声的可见光直射传输信道,推导了包括直流偏置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在内的三种调制方案的误比特率闭式表达式,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三者频带利用率,讨论了信道参量对光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系统误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5m×3m的室内场景下,与发射机辐射角为30°和45°相比,0°时的系统误码性能分别优于6.9dB和29.9dB;收发机距离为1m时,误码性能比2m时改善近12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可见光通信 朗伯辐射模型 利用率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旭东 崔玉 吴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04-3012,共9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和多用户接入问题,该文基于直流偏置和极性编码信号单极化思想提出两种系统复杂度低、频带利用率高的可见光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DCO-MCAP,U-MCAP)调制方案。首先利用最大最小优化算法构建无频谱泄漏的频域目...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调制技术和多用户接入问题,该文基于直流偏置和极性编码信号单极化思想提出两种系统复杂度低、频带利用率高的可见光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DCO-MCAP,U-MCAP)调制方案。首先利用最大最小优化算法构建无频谱泄漏的频域目标方程,采用完全重建(PR)条件作为非线性约束方程,求取时域正交的多维CAP滤波器组,然后分别采用"添加直流偏置"和"零值位置极性编码"实现信号单极性,以满足可见光通信"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的要求。基于朗伯辐射模型,可见光背景噪声建模为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推导了DCOCAP/MCAP,U-CAP/MCAP 4种调制方案的误符号率理论解,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在5 m?5 m?3 m的室内场景下,仿真对比分析了2维、3维、4维可见光CAP调制系统的频带利用率、误码率等性能。结果表明,相同星座尺寸时,多维CAP调制的误码性能明显优于传统2维;相同频带利用率时,3种维度系统误码性能相近,可见光多维CAP调制为多用户接入提供可能性。此外,讨论了信道参数对可见光CAP系统的影响,发射机辐射角与收发信机之间距离都与信噪比损失呈现出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完全重建 利用率 误符号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柯熙政 李梦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4-151,共8页
无载波幅度相位(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CAP)调制是一种数字化方式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由于CAP调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成本低、复杂度小等优点,所以逐渐成为实现短距离高速光通信系统的一... 无载波幅度相位(Carrierless Amplitude and Phase,CAP)调制是一种数字化方式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由于CAP调制具有频谱利用率高、成本低、复杂度小等优点,所以逐渐成为实现短距离高速光通信系统的一种备选方案。首先通过比较CAP调制和QAM的功率谱分析了这两种调制方式的特性,然后在大气信道仿真模型(Gamma-Gamma光强起伏分布模型)条件下,基于Matlab仿真分析了滤波器滚降系数,滤波器长度和采样时钟偏移对CAP调制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并给出最优参数值。由仿真可知,采样时钟偏移会引起接收端信号的相位偏移,所以需要在接收端对相位畸变进行一定的补偿,文中也对后期所需的均衡算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希望能对以后CAP系统的设计有所帮助。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正交幅度调制 系统性能 相位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系统原理与实现
4
作者 周筑 叶楠 +1 位作者 韩声栋 郑志航 《数据通信》 1997年第2期63-67,共5页
本文详细讨论了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的原理、实现及应用,与正交幅度调制相比,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具有许多优点,已经或即将在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 无载波 幅度相位调制 正交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调制对连续波载波单边带相位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贵军 周渭 郑延秋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17-21,共5页
论述了脉冲调制载波信号的基本概念 ,通过数学运算 ,从频域。
关键词 脉冲调制 连续波 载波单边 相位噪声 影响 雷达 信号处理 噪声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混合调制无载波幅度相位可见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蒙 迟楠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3,共6页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将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VLC)与照明通信相结合,然而VLC系统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系统带宽和信噪比(SNR),之前的实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道资源,特别是SNR资源。针对SNR资源利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混合调制...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将基于发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VLC)与照明通信相结合,然而VLC系统的性能主要受限于系统带宽和信噪比(SNR),之前的实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道资源,特别是SNR资源。针对SNR资源利用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的混合调制无载波幅度相位VLC系统,在该系统中,信号的实际调制级别不仅可以是一个整数,而且可以是一个十进制数,通过按一定的比例对比特进行分组,可以提高信道的SNR资源利用率。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驱动信号的峰峰值电压范围为0.65~0.86V时,可以获得约10%的比特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混合调制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Q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侠 韦慕野 +7 位作者 邓东锋 何锋 欧阳竑 余志强 伍颖 李文甫 杨庆锐 李鹏伟 《光电技术应用》 2021年第1期47-54,共8页
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幅度调制形式,它将载波和另一个边带抑制,提高频带利用率,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并可有效抑制色散,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频微波ROF系统中。文中详细分析了利用商用铌酸锂调制器产... 载波抑制单边带调制是一种特殊的幅度调制形式,它将载波和另一个边带抑制,提高频带利用率,增加了光纤的传输容量。并可有效抑制色散,延长信号的传输距离。被广泛应用于长距离高频微波ROF系统中。文中详细分析了利用商用铌酸锂调制器产生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的原理,并据此分析,搭建了试验系统,分别产生了±1阶(即长波方向和短波方向)的载波抑制单边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相位调制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光强度调制 IQ调制器(双平行调制器) 载波抑制单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带载波抑制调制载波信号馈送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鹏 赵玲玲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2-625,共4页
研究了基于双边带载波抑制调制的高频载波信号馈送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了双边带载波抑制调制的原理,系统输出倍频信号的功率以及载波信号经过馈送系统后相位噪音发生劣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测量输入载波信号和输出倍频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噪... 研究了基于双边带载波抑制调制的高频载波信号馈送系统的传输性能.分析了双边带载波抑制调制的原理,系统输出倍频信号的功率以及载波信号经过馈送系统后相位噪音发生劣化的原因.通过实验测量输入载波信号和输出倍频信号的功率和相位噪音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系统输出倍频信号的功率为-5.7dBm,载波信号经过馈送系统后近端相位噪音劣化了6dB,远端相位噪音劣化了2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纤传输技术 载波馈送 双边载波抑制调制 相位噪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域NOMA的可见光CAP混合调制
9
作者 刘星 王旭东 吴楠 《移动通信》 2025年第2期108-114,131,共8页
为了满足6G网络通信下用户接入和高效的资源利用的需求,在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rrierless Amplitude-Phase,CAP)方式基础上,引入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提出了一种兼顾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的混合调制方案,即NOMA-CAP混合调制,该方案... 为了满足6G网络通信下用户接入和高效的资源利用的需求,在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rrierless Amplitude-Phase,CAP)方式基础上,引入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技术,提出了一种兼顾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的混合调制方案,即NOMA-CAP混合调制,该方案允许多个用户在有限带宽内以更高的功率效率同时传输更多信息,在保证系统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良好折中的同时,为用户接入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选择。给出了NOMA-VLC系统结构模型,推导了NOMA-CAP系统误码性能理论解析式,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在合适功率分配因子条件下,NOMA-CAP系统可以通过灵活的资源配置策略满足不同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混合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光载波双边带Radio over Fiber双工通信系统设计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广 黄旭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53-1157,共5页
提出并模拟证明了基于两个电光相位调制器实现抑光载波双边带(Radio on Fiber,RoF)双工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改变电光相位调制器的最大相偏量,实现了抑光载波双边带信号传输——使通信带宽加倍,而且很好地控制上下行传输信号的误码率.... 提出并模拟证明了基于两个电光相位调制器实现抑光载波双边带(Radio on Fiber,RoF)双工传输系统设计方案.通过改变电光相位调制器的最大相偏量,实现了抑光载波双边带信号传输——使通信带宽加倍,而且很好地控制上下行传输信号的误码率.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发射功率为3dBm的光信号在无放大、色散系数为20ps/(nm.km)、衰减系数为0.25dB/km的SMF-28单模光纤中传输时,其超高频RF调制信号的频率可达24GHz,数据码元传输速率可达2.5Gbit/s,传输距离40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相位调制 抑光载波双边调制 光学毫米波 ROF 无线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quare m-QAM相干光通信载波相位估计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继红 梁猛 杨祎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7-59,共3页
基于前馈载波相位估计算法,研究了square 16-QAM调制相干光纤通信系统的载波相位估计性能,进一步证明了当存在相位噪声时square m-QAM调制并非QAM调制最佳星座图的原因。仿真计算结果显示,由于square 16-QAM调制星座图中星点之间相位距... 基于前馈载波相位估计算法,研究了square 16-QAM调制相干光纤通信系统的载波相位估计性能,进一步证明了当存在相位噪声时square m-QAM调制并非QAM调制最佳星座图的原因。仿真计算结果显示,由于square 16-QAM调制星座图中星点之间相位距离分布不均匀,引起载波相位估计中出现连续相位跳变,导致载波估计性能劣化,系统误码率增大约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相位噪声 载波相位估计 正交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光电相位调制和光纤光栅滤波实现Radio over Fiber传输系统设计
12
作者 李广 黄旭光 杨旭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0,共4页
提出并模拟证明了基于电光相位调制(PM)和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实现受抑光载波的双边带(DSBOCS,Double-Sideband with Optical Carrier Suppression)的双向Radio over Fiber(RoF)传输系统网络设计方案.激光光源置于中心站,载有信息的光... 提出并模拟证明了基于电光相位调制(PM)和布拉格光纤光栅(FBG)实现受抑光载波的双边带(DSBOCS,Double-Sideband with Optical Carrier Suppression)的双向Radio over Fiber(RoF)传输系统网络设计方案.激光光源置于中心站,载有信息的光信号通过光纤到达基站后经FBG分成两路,其中一路是被接收的下行信号,另一路作为上行信号调制后返回中心站.通过FBG,其下行信号不但实现了受抑光载波的双边带———使通信带宽加倍,上行信号作为光源通过电光强度调制,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上载.仿真结果表明,光源发射功率为3 dBm,无光放大,在色散系数为20 ps/(nm.km),衰减系数为0.25 dB/km的单模光纤中传输,超高频RF信号的频率可达24 GHz,系统码元传输速率可达2.5 Gbit/s、传输距离50 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相位调制 FBG 受抑光载波的双边 光学毫米波 ROF 光纤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QAM系统中的载波相位恢复方法
13
作者 李辉 张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4-147,共4页
针对Trellis Coded QAM(TC-QAM)解调系统中载波相位恢复难、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全数字方式实现的载波相位恢复方法。综合应用自动频率控制(AFC)、自动增益控制(AGC)、相位/幅度跟踪、相位模糊检测等算法,在没有任何训练序列的情... 针对Trellis Coded QAM(TC-QAM)解调系统中载波相位恢复难、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全数字方式实现的载波相位恢复方法。综合应用自动频率控制(AFC)、自动增益控制(AGC)、相位/幅度跟踪、相位模糊检测等算法,在没有任何训练序列的情况下,能准确地恢复调制信号载波相位。软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快速恢复和跟踪载波相位,即使在较低的信噪比情况下,解调系统也能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相位恢复 正交幅度调制 相位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quare m-QAM相干光通信系统的载波相位估计算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屈维 何琴 刘继红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10,共3页
基于Vi t erbi-Vi t erbi算法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quare m-QAM相干光通信系统载波相位估计的改进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符号的相位信息进行载波相位估计。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算法比现有其它算法复杂度更低,相位噪声容限更大,当BER=10-... 基于Vi t erbi-Vi t erbi算法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Square m-QAM相干光通信系统载波相位估计的改进算法,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符号的相位信息进行载波相位估计。仿真分析表明,改进算法比现有其它算法复杂度更低,相位噪声容限更大,当BER=10-3、SNR代价为2dB时,16-QAM和64-QAM允许的激光线宽分别为1.1MHz和0.25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载波相位估计 激光相位噪声 正交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载波MPSK/MQAM调制信号的参数盲估计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文帝 程郁凡 +1 位作者 陆炫宇 柏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8,共10页
当对单载波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ultiple Phase Shift Keying,MPSK)和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ultiple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等星座类调制信号进行盲解调时,首先须进行频偏和符号速率的盲估计,传统的多次方谱频偏估计算法... 当对单载波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Multiple Phase Shift Keying,MPSK)和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ultiple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MQAM)等星座类调制信号进行盲解调时,首先须进行频偏和符号速率的盲估计,传统的多次方谱频偏估计算法与二次小波符号速率估计算法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但由于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的栅栏效应以及噪声的影响,其估计精度和可靠性有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了新的频率估计方法从而减小栅栏效应的影响提高了频偏和符号速率的估计精度,并提出一种基于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谱峰指数的置信度准则,增强了频偏估计的可靠性。以QPSK和16QAM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复杂度略高于传统算法,但其性能优于传统算法性能,可以有效提高频偏以及符号速率的估计精度及其可靠性,16QAM和QPSK具有类似的性能趋势,但需要更高的信噪比才能达到和QPSK相同的性能。本文算法鲁棒性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 多进制数字相位调制 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 频偏估计 符号速率估计 谱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光线性采样的载波相位估计算法(英文)
16
作者 李飞涛 赵卫 刘元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5-62,共8页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相位盲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两次寻找二次最小欧拉距离得到载波相位噪声的估计值.为验证该算法,搭建了一套光线性采样仿真系统,对符号率为10 Gbaud/s的16QAM光调制信号的星座图进行了测量,采样源为脉宽为500 fs、周期为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相位盲搜索算法,该算法通过两次寻找二次最小欧拉距离得到载波相位噪声的估计值.为验证该算法,搭建了一套光线性采样仿真系统,对符号率为10 Gbaud/s的16QAM光调制信号的星座图进行了测量,采样源为脉宽为500 fs、周期为10 ns的光频梳.仿真结果表明,当两个激光器线宽和小于10MHz时,经过该算法对相位噪声进行补偿后,10G-Gb/s的16QAM信号的星座图能够清晰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线性采样 正交幅度调制 数字信号处理 载波相位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识别中的相位去卷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波 《电子世界》 2020年第14期90-91,共2页
基于瞬时特征提取的数字信号调制识别在认知无线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采用此方法识别相信调制方式时,需要计算信号的瞬时幅度、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等特征参数。非合作通信中,由于信号接收端与发射端无法严格载波同步,导致信号的瞬... 基于瞬时特征提取的数字信号调制识别在认知无线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采用此方法识别相信调制方式时,需要计算信号的瞬时幅度、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等特征参数。非合作通信中,由于信号接收端与发射端无法严格载波同步,导致信号的瞬时相位出现相位卷绕现象。文章首先对相位去卷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瞬时相位估计频偏分量,在时域数据进行修正从而达到去相位卷绕的方法。最后用一组实测数据比较文章中算法和传统算法的去卷绕效果,表明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相位 认知无线电 调制识别 载波同步 非合作通信 瞬时频率 瞬时特征 瞬时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带宽受限的100 GPON先进调制格式比较
18
作者 周擎奕 张教 +1 位作者 蔡沅成 朱敏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8,15,共9页
随着云业务、视频业务和移动互联业务的快速发展,5G光接入网对于传输容量的需求日益迫切。接入网段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不仅要求更高的传输速度,还需要保持较低的系统成本。但是成熟的商用低成本光电器件的带宽通常是有限的,当传输速率... 随着云业务、视频业务和移动互联业务的快速发展,5G光接入网对于传输容量的需求日益迫切。接入网段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不仅要求更高的传输速度,还需要保持较低的系统成本。但是成熟的商用低成本光电器件的带宽通常是有限的,当传输速率很高时,带宽明显小于信号的波特率。考虑到低成本光学器件的有限带宽,采用具有高频谱效率的先进调制格式,如PAM,CAP以及DMT是很有潜力的选择。主要针对光接入网器件带宽受限的问题,在带宽受限的100 G无源光网络中,仿真对比了三种先进调制格式的性能,分析了三种调制格式传输20 km SSMF后的接收灵敏度和功率预算,还讨论了他们的热噪声性能和抗色散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受限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 脉冲幅度调制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离散多音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VLC的混合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多脉冲位置调制方案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旭东 刘莹 +1 位作者 吴楠 林彬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6-268,共13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链路性能提高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的高效混合调制方案。该混合调制方案通过将频谱高效的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CAP)调制与功率高效的多脉冲位置调制(MPPM)相结合,利用MPPM的不同脉冲时隙信息控制CAP信...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链路性能提高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室内可见光通信的高效混合调制方案。该混合调制方案通过将频谱高效的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CAP)调制与功率高效的多脉冲位置调制(MPPM)相结合,利用MPPM的不同脉冲时隙信息控制CAP信号的传输。基于Lambertian光照模型,推导了高斯信道下N维DCO(DC offset)-CAP-MPPM方案的误码率(SER)解析表达式,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此外,对比分析了该混合调制方案与传统MPPM及多维DCO-CAP方案的性能优劣。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脉冲占比、调制阶数以及CAP维度等参数对混合调制方案误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混合多维DCO-CAP-MPPM方案在可以提供灵活的多址接入功能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参数,可以得到优于传统MPPM或CAP调制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多脉冲位置调制 误码率
原文传递
室内可见光多维CAP空间调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旭东 崔玉 +1 位作者 吴楠 何荣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5,共9页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光链路发射源(LED器件)有限的调制带宽问题,基于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技术,提出一种频带利用率高效的光空间调制方案(OSM-CAP)。OSM-CAP系统将输入信息序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空域映射即空间调制,其... 针对室内可见光通信(VLC)光链路发射源(LED器件)有限的调制带宽问题,基于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CAP)技术,提出一种频带利用率高效的光空间调制方案(OSM-CAP)。OSM-CAP系统将输入信息序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行空域映射即空间调制,其结果用来选择激活的LED;另一部分进行信号域映射,即CAP调制。其中,CAP调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取的时域正交多维CAP滤波器组实现。对于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IM/DD)的VLC系统,该CAP信号还将进行单极化处理,文中提出两种相应的解决方案,即采用添加直流偏置(OSM-DCO/CAP方案)和零值位置极性编码(OSM-U/CAP方案)。基于朗伯体辐射模型,且可见光背景噪声建模为加性高斯白噪声,推导了OSM-DCO/CAP、OSM-U/CAP调制方案的误码率理论解,仿真验证了其准确性。在5 m×5 m×3 m的室内场景下,探讨了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维度以及接收机个数、发射机间距、收发平面距离以及链路遮挡情况等信道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星座调制阶数相同时,CAP调制维度越高,误码性能越好;接收机个数增多、发射机间距加大以及收发平面距离减小与系统可靠性存在正相关关系;链路存在遮挡情况时,会提高信道间的差异性,改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多维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空间调制 朗伯体辐射模型 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