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朝工程营建之多层次监管法再考察
1
作者 贾志刚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1-89,共9页
隋代在短期内完成了多项大型工程,在中古史上属于工程营建密集期,惜各项工程运作程式却不见于诸史记载。通过对隋代迁都大兴、开凿漕渠、营建仁寿宫、迁建东京等一系列工程中具体组织过程的钩沉,发现一种暂时可概括为“多层次工程监管... 隋代在短期内完成了多项大型工程,在中古史上属于工程营建密集期,惜各项工程运作程式却不见于诸史记载。通过对隋代迁都大兴、开凿漕渠、营建仁寿宫、迁建东京等一系列工程中具体组织过程的钩沉,发现一种暂时可概括为“多层次工程监管法”之运作程式。实际上,隋人多次运用此法来完成各项大型工程,且屡试屡效,一再证明此法在工程组织管理方法堪称良好,能在传统手工为主的时代有效保证工程工期和进度。如果回避滥用民力的道德拷问,钩沉和追溯此类运作程式至少也是一项值得更多关注的学术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隋代 大型工程营建 多层次监管方式 运作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农村信用社多层次监管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安宝柱 吕侦林 《黑龙江金融》 2003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多层次监管体系 行业特点 人民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次碳金融监管框架:原则、工具与体制重构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博文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4,共7页
碳金融监管的多层次性体现在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主的二级市场以及碳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仅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监管,同时还受到证监会等机构的监管。这种监管体制交叉重叠,较为混乱,也缺少针对碳金融及其衍生品的监管原则、工具。在借鉴域... 碳金融监管的多层次性体现在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主的二级市场以及碳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仅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监管,同时还受到证监会等机构的监管。这种监管体制交叉重叠,较为混乱,也缺少针对碳金融及其衍生品的监管原则、工具。在借鉴域外发达国家多层次碳金融监管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独立审慎原则、动态资本监管原则、风险预警原则以及碳金融自律规范。监管体制上,通过设立碳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统筹下,协调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对碳金融及其衍生品的监管,实现"1+3+1"的监管模式。通过建立多层次碳金融监管框架,达到对碳排放权现货交易与衍生品交易的有效监管,进而为我国2017年统一全国碳市场提供法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次碳金融监管 碳排放权交易 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碳金融衍生品 监管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多层次:非公开发行监管嬗变的现实路径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心 《证券法苑》 2011年第2期185-204,共20页
2005年《证券法》修订确立了非公开发行的合法地位,但在立法架构上缺乏一些核心制度安排,致使实践中监管陷入信息能力不足和发展市场受限的双重困境。由于正式制度供给不足,游离于《证券法》之外的场外市场发展迅速。非公开发行"入... 2005年《证券法》修订确立了非公开发行的合法地位,但在立法架构上缺乏一些核心制度安排,致使实践中监管陷入信息能力不足和发展市场受限的双重困境。由于正式制度供给不足,游离于《证券法》之外的场外市场发展迅速。非公开发行"入法"成为《证券法》完善的迫切课题。非公开发行入法须反思当前监管中的困境,厘清监管思路,谋定而后动。本文认为非公开发行监管嬗变的现实路径是构建多层次的监管体系,而突破口在于专门市场的建立。从非公开发行专门市场的一级发行与二级交易规范做起,借由专门市场的吸引力,突出示范效应。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建立的背景下,非公开发行证券转售市场的设立应与三板市场建设相勾连,作为三板市场的一大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开发行 多层次监管 专门市场 三板市场
原文传递
人脸识别治理的进路完善:从个人信息到社会公正
5
作者 曾晨 李汶龙 《学术交流》 CSSCI 2024年第10期83-95,共13页
人脸的自主控制是私人参与公共生活的前提,但人脸识别技术的无序扩张正对其有序利用构成空前挑战。人脸识别的危害不仅限于信息滥用,还可能带来情境坍塌和系统性歧视等社会性变革。诚然,《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6条中的公共安全目的限定... 人脸的自主控制是私人参与公共生活的前提,但人脸识别技术的无序扩张正对其有序利用构成空前挑战。人脸识别的危害不仅限于信息滥用,还可能带来情境坍塌和系统性歧视等社会性变革。诚然,《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6条中的公共安全目的限定和单独同意规定强化了人脸信息的源头管控。然而,单一的信息治理并不足以预防科技风险的所有面向。在个人信息权益侵害之外,人脸识别系统和算法应用中的功能蠕变和算法失准还可能导致对反歧视法益和程序正义的大规模损害。对此,应当构建个体权益保障与行政监管并举的双层治理框架。在私人自治层面,应当提供退出或者不参与的可能性,并强化对于参与者人脸信息自主控制的支持机制;在行政监管层面,应当建立个人信息处理规制之外的限制条件、对具备现实危险的特定技术应用设定禁区,并在事后对已投入市场的人脸识别应用系统进行跟踪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人脸识别技术 生物识别技术 科技治理 多层次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定邦专访
6
作者 李灿宇 陈加伟 夏冰 《管理与财富》 2001年第2期6-9,共4页
关键词 梁定邦 福建 经济发展战略 中国股市 证券市场 多层次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间借贷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孝欣 张沁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通过对中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分析,发现我国民间借贷发展规模很大,但地位尴尬,缺乏有效监管,隐藏着一系列的风险及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规范发展我国民间借贷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民间借贷 现状分析 多层次监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规制沙盒”对我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李金栋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9-102,共4页
"规制沙盒"是由英国的金融行为监管局所提出并在实践中推行的监管理念,体现申请测试的灵活性、注重弹性监管的豁免机制、发展理念的一致性、获得个性化的指导意见等特征,且凸显事前介入、弹性灵活的双重逻辑。我国引进"... "规制沙盒"是由英国的金融行为监管局所提出并在实践中推行的监管理念,体现申请测试的灵活性、注重弹性监管的豁免机制、发展理念的一致性、获得个性化的指导意见等特征,且凸显事前介入、弹性灵活的双重逻辑。我国引进"规制沙盒"的理念有助于转变金融科技监管模式、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平衡、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相关权益、健全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体系。在推动"规制沙盒"理念本土化的过程中,我国必须重视伴随金融创新而生的诸多挑战,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产生与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国情监管思维和监管定位,从而强力推动金融的可持续创新,最终实现金融创新和风险防控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规制沙盒” 金融创新 风险防范 多层次监管 跨地区合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