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复合管的专用模具
1
《橡塑技术与装备》 CAS 2005年第6期62-62,共1页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高分子多层复合管的专用生产模具,旨在提供一种能在较短的工作行程中对金属管与塑料管迅速完成多层复合,同时能方便地调节复合管各层壁厚或管径的大小,结构合理,一模多用的成型模具。它包括外模和设于其内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高分子多层复合管的专用生产模具,旨在提供一种能在较短的工作行程中对金属管与塑料管迅速完成多层复合,同时能方便地调节复合管各层壁厚或管径的大小,结构合理,一模多用的成型模具。它包括外模和设于其内的芯模,芯模系由内芯模和设于其外的中芯模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管 专用 实用新型 多层复合 工作行程 成型模具 高分子 塑料管 金属管 芯模 管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缓释氧剂的制备及其在河道底泥修复上的应用
2
作者 张翔翔 陈晨 +3 位作者 邹晓轩 孙菲菲 郑岩皓 邓钰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39,共7页
文章通过多次浇注方式制备了a-b-a型三层结构复合缓释氧剂(ORC),其外层为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混合包埋CaO2,中间层为PVA包埋CaO2。研究结果表明三层结构复合ORC在水中浸泡7 d后,外层PVA和PEG混合包埋层易于崩解,而中间的PVA包... 文章通过多次浇注方式制备了a-b-a型三层结构复合缓释氧剂(ORC),其外层为聚乙烯醇(PVA)和聚乙二醇(PEG)混合包埋CaO2,中间层为PVA包埋CaO2。研究结果表明三层结构复合ORC在水中浸泡7 d后,外层PVA和PEG混合包埋层易于崩解,而中间的PVA包埋层则维持良好包埋状态,因此可兼具初期快速增氧和长时效释氧能力,并可通过调节各层比例获得不同的释氧特性,可满足不同溶氧情况水体的修复需要。底泥修复实验结果表明,三层结构复合ORC投加20 d后,底泥上覆水体的COD由43 mg/L降至24.3 mg/L,氨氮和总氮分别从20.8和29.7 mg/L降至12.9和21.7 mg/L,总磷由2.18 mg/L降至0.56 mg/L,均优于粉末CaO2和单层结构复合O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氧剂 多层复合 溶解氧 底泥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疏水的聚氨酯多层复合隔声材料的研制
3
作者 刘晓东 王阳 +3 位作者 李天智 陈明月 崔向红 孙鹏 《聚氨酯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18-21,共4页
采用聚氨酯疏水层与聚氨酯/中空玻璃微球(HGM)复合材料吸声层,制备多层吸声复合材料。试样PU/HGM-1的表层为疏水层,加2层吸声层,总厚度为14 mm;对比试样PU/HGM-3为3层吸声层构成,总厚度为18 mm。测试了材料的隔声性能、吸声系数、静态... 采用聚氨酯疏水层与聚氨酯/中空玻璃微球(HGM)复合材料吸声层,制备多层吸声复合材料。试样PU/HGM-1的表层为疏水层,加2层吸声层,总厚度为14 mm;对比试样PU/HGM-3为3层吸声层构成,总厚度为18 mm。测试了材料的隔声性能、吸声系数、静态水接触角,并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尽管试样PU/HGM-1的总厚度比PU/HGM-2薄4 mm,但隔声效果更好,在2000 Hz频率下,隔声量达到33 dB;2000~5000 Hz频率下隔声量在20 dB以上;一定频率范围内,复合材料呈现出较为均匀的吸声特性。PU/HGM-1材料的静态水接触角为105°。扫描电镜测试表明,材料表面具有连续的微纳结构。两个试样的吸声系数变化趋势一样,在1700~3400 Hz范围内,试样PU/HGM-1的吸声系数更高,吸声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HGM 疏水 多层复合 隔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的应变局部化延迟和抗断裂失稳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宝玺 郑士建 +1 位作者 林曾孟 殷福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11,共12页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汽车、船舶、核能电力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单一金属,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断裂韧性。综述了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局域化延迟和抗断裂失稳的特征...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汽车、船舶、核能电力领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单一金属,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具有超高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断裂韧性。综述了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在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局域化延迟和抗断裂失稳的特征和机理,归纳出周期性颈缩、脱层断裂、隧道裂纹、弥散剪切带对抑制多层金属复合材料塑性失稳的作用机理,并阐明脱层断裂、裂纹分叉、隧道裂纹对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的增韧机理,和对韧脆转变行为的作用规律,可为金属材料强韧化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 应变退局域化 强韧化 周期性颈缩 隧道裂纹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在前牙间隙美学修复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田慧萍 施昭 +1 位作者 金莉 刘东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147-151,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在前牙间隙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方法:纳入笔者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98例(共104颗患牙)前牙间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患者接...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在前牙间隙美学修复中的效果。方法:纳入笔者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98例(共104颗患牙)前牙间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患者接受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B组患者接受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对比两组修复效果、美学效果和治疗总费用,比较两组修复前和修复30d后、6个月后的咬合力、咀嚼效率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结果:修复30 d后,A组优秀率高于B组(P<0.05),两组良好率和不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A组优秀率和不良率均高于B组(P<0.05),两组良好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咬合力在时间、交互作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间作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咀嚼效率在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6个月后,两组患者咬合力和咀嚼效率均较修复30d后和修复前升高,且A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高于B组(P<0.05)。A组修复后的边缘密合性、颜色匹配性、修复体崩裂、继发龋损、形态匹配、修复体脱落和牙龈健康评分均低于B组(P<0.05)。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在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上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修复30d后和修复6个月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修复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治疗总花费高于B组(P<0.05)。结论:与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技术相比,在前牙间隙美学修复中应用复合树脂多层修复技术可取得更佳的修复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咬合力和咀嚼功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美学效果,改善其心理状态。但治疗总花费相对较高,临床治疗需结合患者经济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间隙 复合树脂多层修复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 美学修复 咀嚼功能 治疗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异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波性能
6
作者 张泽锋 黄小忠 +1 位作者 岳建岭 胡海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11-1622,共12页
通过模板法与物理混合法相结合,成功制备了三维网络结构的BaTiO_(3)(BTO)+Fe_(3)O_(4)三聚氰胺泡沫异质结构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该样品在2~18 GH... 通过模板法与物理混合法相结合,成功制备了三维网络结构的BaTiO_(3)(BTO)+Fe_(3)O_(4)三聚氰胺泡沫异质结构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复合材料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该样品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了反射损耗值。随后,使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该复合体系的吸收机制和吸波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引入了BTO和Fe_(3)O_(4)形成的大量异质界面到三维网络结构碳中,构建了异质结构。BTO和Fe_(3)O_(4)优化了三维网络结构的阻抗匹配,从而显著提高了多层异构复合材料的有效吸收带宽。此外,BTO、Fe_(3)O_(4)和三维网络碳结构构筑成了高气孔率的三维网络,导致电磁波在材料内部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增强了电磁波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对电磁波的吸收,提升了吸波效率。该复合材料展示了出色的吸波性能,当复合材料的厚度为2.9 mm时,最强的反射损耗值达到−54.76 dB,而当复合材料的厚度为2.7 mm时,有效吸收带宽提升至7.92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异构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三维网络结构 反射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材料黏接缺陷的声阻法检测
7
作者 邓金涌 沈柿强 +3 位作者 苗文崧 朱颖 卢超 李沛芮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5期28-33,共6页
用于直升机桨叶的新型多层复合材料以不锈钢、橡胶、加热组件和玻纤黏接而成,因其结构复杂且工作环境恶劣,亟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常规超声检测信号混叠现象严重,无法检出橡胶与玻纤黏接层缺陷。在分析复合材料机械阻抗的基础上,搭建... 用于直升机桨叶的新型多层复合材料以不锈钢、橡胶、加热组件和玻纤黏接而成,因其结构复杂且工作环境恶劣,亟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常规超声检测信号混叠现象严重,无法检出橡胶与玻纤黏接层缺陷。在分析复合材料机械阻抗的基础上,搭建了基于声阻法检测该复合材料的模型,并推导出两个用以表征黏接缺陷信息的参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机械阻抗的相位与幅值能较好地表征材料缺陷的深度与大小信息,声阻法检测复材黏接缺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缺陷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合材料 黏接缺陷 超声检测 声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上下多层复合采空区漏风运移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8
作者 许亚优 郭佳策 宋小林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52,共10页
在多层复合煤层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开采造成了上部采空区严重漏风,加剧了采空区残余煤体的自燃。为了防止煤炭自燃与瓦斯爆炸耦合灾害的发生,采用相似物理模拟实验进行煤矿采空区漏风运移规律研究,设计了多层复合采空区模拟系统,结合... 在多层复合煤层开采过程中,下部煤层开采造成了上部采空区严重漏风,加剧了采空区残余煤体的自燃。为了防止煤炭自燃与瓦斯爆炸耦合灾害的发生,采用相似物理模拟实验进行煤矿采空区漏风运移规律研究,设计了多层复合采空区模拟系统,结合补连塔煤矿22310工作面情况,分别采用抽出式和压入式2种通风方式,控制风量为4.4×10^(-3)、5.9×10^(-3)、7.4×10^(-3) m^(3)/min条件下进行模拟实验,得到了不同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以及多层复合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空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压入式通风氧气体积分数影响面积较大,走向和倾向均有较高的氧气体积分数,影响高度距底板0.5 m以下;而抽出式通风对采空区氧气体积分数的影响涉及最顶层,表现为局部影响,氧气体积分数等值线分布呈现“漏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合 采空区 漏风 物理模拟 煤炭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接触用多层复合包装中迁移物质的非靶向筛查和风险评价
9
作者 金莉莉 邹凯 +5 位作者 黄颖琦 钱江山 眭洁 商贵芹 罗世鹏 刘桂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9,共11页
目的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 目的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全面筛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在不同迁移条件下的挥发性、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迁移物质,基于商业数据库、实验室自建库及行业信息解析物质化学结构及可能来源,利用内标半定量迁移水平,结合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符合性评价及风险评价。结果20批纸/铝/塑复合食品包装在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模拟物中未发现迁移风险,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模拟物中共计检出35种物质,可能源于溶剂、抗氧剂、爽滑剂、低聚物、抗氧剂氧化/降解产物等物质。其中,33种物质经法规评估及毒理学评估,显示风险较低;其余2类聚烯烃低聚物因结构难以确定、缺乏毒理学研究建议持续关注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法律法规动态。结论通过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纸/铝/塑多层复合包装用于盛装果汁等水性食品时不存在安全风险,但接触高乙醇含量或油脂类食品时建议关注聚烯烃类低聚物的迁移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接触材料 纸/铝/塑 多层复合包装 迁移 非靶向筛查 安全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叠轧焊Al/Mg/Al多层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
10
作者 Ismail BENCHERIFA Khadidja ABIB +2 位作者 Khereddine ABDEL YAZID Baya ALILI Djamal BRADA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22-138,共17页
研究累积叠轧焊(ARB)Al1050/AZ31/Al1050多层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腐蚀介质为3.5%Na Cl(质量分数)溶液,分析测试手段包括动电位极化测试(PDP)、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等。为了深入研究Al... 研究累积叠轧焊(ARB)Al1050/AZ31/Al1050多层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腐蚀介质为3.5%Na Cl(质量分数)溶液,分析测试手段包括动电位极化测试(PDP)、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等。为了深入研究Al1050/AZ31/Al1050多层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腐蚀产物,对ARB制备的Al1050/Al1050/Al1050多层复合材料进行了相似的测试作为对比。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显示,ARB应变水平会显著影响腐蚀速率。与Al1050/Al1050/Al1050样品相比,Al1050/AZ31/Al1050多层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腐蚀速率和更低的极化电阻。AZ31层对腐蚀过程起主导作用。拉曼和XRD分析结果表明主要腐蚀产物为Mg(OH)2,且不含任何氯化合物(如(Mg(OH)_(2))·MgCl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叠轧焊 Al1050/AZ31/Al1050 多层复合材料 腐蚀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不锈钢/铜箔超声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11
作者 王艳 张婷婷 +1 位作者 许振波 马征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4,共6页
不锈钢(SS)箔/铜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然而由于两者硬度差异较大,难以直接进行复合连接。以铝箔为中间层对叠层不锈钢箔/铜箔进行了超声波焊接,研究了焊接能耗对焊接接头界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 不锈钢(SS)箔/铜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然而由于两者硬度差异较大,难以直接进行复合连接。以铝箔为中间层对叠层不锈钢箔/铜箔进行了超声波焊接,研究了焊接能耗对焊接接头界面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叠层复合箔材接头无裂纹,SS/Al和Al/Cu界面生成了一定厚度的原子扩散层,表明实现了一定的扩散冶金结合。铝箔的软化和塑性流动促进了不同金属之间的协调塑性形变,界面实现机械啮合。剥离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叠层复合箔材不同界面层粘接强度不同,界面的最高剥离力达到145 N,此时焊接能耗为1000 J。接头界面纳米压痕试验结果显示,界面靠近焊头一侧相较于远离焊头一侧硬度值更高,表明界面不同层箔材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焊接 多层金属复合 箔材连接 剥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与腐蚀防护复合涂层的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彭文雅 李钢 +4 位作者 陈晓龙 李奎 陈芝来 王影 李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0-108,共9页
目的解决无机磷酸盐复合涂层本身润滑与腐蚀防护功能不可兼具的制备技术难题。方法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的设计理念,设计制备润滑与腐蚀防护兼具的功能一体化复合涂层。对多层复合涂层的组成和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腐蚀防护... 目的解决无机磷酸盐复合涂层本身润滑与腐蚀防护功能不可兼具的制备技术难题。方法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的设计理念,设计制备润滑与腐蚀防护兼具的功能一体化复合涂层。对多层复合涂层的组成和显微结构,以及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和腐蚀防护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多层复合涂层底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涂层整体界面结合良好且较致密,未出现界面分层和破裂等现象;高温摩擦磨损试验表明,随着试验环境温度的升高,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增大,但是增大幅度不显著。在室温至600℃的宽温域范围内其平均摩擦因数均在0.2以下,磨损率在10×10^(-5)mm^(3)/(N·m)以下。经500h的中性盐雾试验后,复合涂层表面未出现气泡、裂纹、锈蚀点。结论多层复合涂层在室温至600℃范围内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和耐磨性能,多层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涂 高温 润滑 腐蚀防护 多层复合结构 功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五层共挤薄膜的回收利用与碳足迹分析
13
作者 战胜祺 张奥深 +3 位作者 许雪容 周明钰 陈祥慈 郑华明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3,共9页
随着人们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塑料的污染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中塑料包装薄膜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引起全球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单一材质制备的多层复合薄膜凭借优越的功能性和成熟的加工工艺,已... 随着人们对塑料制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塑料的污染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中塑料包装薄膜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引起全球公众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单一材质制备的多层复合薄膜凭借优越的功能性和成熟的加工工艺,已经成为目前包装材料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乙烯醇(PVA)、茂金属聚乙烯(mPE)为原材料,制备五层共挤聚乙烯复合膜LDPE/mPE/PVA/mPE/LDPE,分析了回收循环方式对薄膜生命周期结果的影响、回收循环次数对分子量的变化影响和回收循环次数对薄膜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线型生产相比,回收循环质量分数为10%的五层共挤薄膜,在经过3次循环后,每生产1吨塑料产品可减少309.125kg的CO_(2)排放。通过对比分子量、剪切黏度、物理机械性能和阻隔性的变化,发现本研究使用的回收循环五层共挤薄膜可以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依然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材质 多层复合薄膜 生命周期分析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有机复合基板的射频SIP研究
14
作者 李庆东 姚剑平 +2 位作者 苟明艺 管慧娟 辜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44-247,共4页
射频微波产品更小、更轻和更薄的发展需求逐渐成为了微波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有机复合基板的射频宽带SiP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宽带的非气密性射频SiP模块,也可以利用搭载标准陶瓷管壳实现气密性SiP模块。基于多层... 射频微波产品更小、更轻和更薄的发展需求逐渐成为了微波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有机复合基板的射频宽带SiP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宽带的非气密性射频SiP模块,也可以利用搭载标准陶瓷管壳实现气密性SiP模块。基于多层有机复合基板垂直互连结构的SiP组件采用HDI工艺进行任意层互连,并使用BGA作为高密度互连接口实现了高密度宽带射频系统小型化。两种垂直互连结构的仿真和测试结果显示可以实现DC~26.5GHz的宽带射频传输,具有很好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有机复合基板 SIP 气密性 非气密性 垂直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CFRP多层复合板的三点弯曲性能分析
15
作者 吕艳凤 孙明刚 +1 位作者 刘承志 杨仲吕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6期79-81,共3页
为了提高QP985高强钢的力学性能,选择热冲压方法来实现QP985高强钢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复合,并开展多层复合板三点弯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没有CFRP的钢板试样相比,铺设2层与4层CFRP试样的最大位移减小了10.12%与19.29%,吸... 为了提高QP985高强钢的力学性能,选择热冲压方法来实现QP985高强钢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复合,并开展多层复合板三点弯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没有CFRP的钢板试样相比,铺设2层与4层CFRP试样的最大位移减小了10.12%与19.29%,吸收能量增大了4.76%与7.18%,弯曲角降低了22.49%与25.64%;CFRP可以起到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高强钢 多层复合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复合材料的墙体隔音特性研究
16
作者 赵嘉 《陶瓷》 CAS 2024年第8期57-59,共3页
为了提升墙体的隔声特性,笔者设计了以金属板为基底的多层复合结构,分析了基底结构以及多层复合结构的隔声量。结果表明:所有墙板的隔声量随着频率的增加呈现为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单层金属板的隔声量-频率... 为了提升墙体的隔声特性,笔者设计了以金属板为基底的多层复合结构,分析了基底结构以及多层复合结构的隔声量。结果表明:所有墙板的隔声量随着频率的增加呈现为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单层金属板的隔声量-频率曲线高频稳定阶段的隔声量为42.6 dB;自由阻尼金属板的隔声量-频率曲线高频稳定阶段的隔声量为46 dB,比单层金属板的隔声量提升了7.9%;约束阻尼金属板的隔声量-频率曲线高频稳定阶段的隔声量为50.4 dB,比单层金属板的隔声量提升了18.3%。13 mm隔声板+75龙骨+自由阻尼结构的隔声量-频率曲线高频稳定阶段的隔声量为62 dB,18 mm隔声板+75龙骨+自由阻尼结构的隔声量-频率曲线高频稳定阶段的隔声量为72.5 dB。金属板通过阻尼处理后,基底结构的隔声量逐渐增加,隔声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多层复合墙板的隔声量远远高于单层墙体的隔声量,且随着隔声板厚度的增加以及将阻尼进行固定后,多层复合结构墙体的隔声性能进一步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体结构 多层复合材料 隔音特性 隔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算迭代法在求解多层复合材料稳态导热问题中的应用
17
作者 周宇 周蕾 张琦琦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53-155,共3页
传热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类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一,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实际工程问题对传热学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而在工程实际问题... 传热学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类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一,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实际工程问题对传热学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而在工程实际问题的求解过程中,常常会用到试算法。本文以通过多层平壁及圆筒壁的稳态导热问题为例,在传热学稳态导热部分的教学中以下两种情况就必须采用试算法:(1)在计算多层平壁稳态导热过程中,各层之间的温度未知导致材料的导热系数无法确定时。(2)在求解通过多层筒壁的稳态导热过程中未知量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对数中时。此外,在案例探讨的基础上,本文还对迭代过程的收敛性及收敛的加速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算法 稳态导热 多层复合材料 迭代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多层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拉伸性能研究
18
作者 封晓静 武丹婷 秦亮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1期51-58,共8页
钛铝多层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比传统合金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因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优化其制备工艺成为提高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关键。本文主要系统研究了热压复合法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对Ti/Al多层复合... 钛铝多层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具有比传统合金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因而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优化其制备工艺成为提高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关键。本文主要系统研究了热压复合法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对Ti/Al多层复合材料界面形貌、元素分布及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热压温度是影响连接过程的主要关键参数,升高温度可以增加原子之间互扩散,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也得以提高;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界面会有化合物新相生成,使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有所下降。改变热压压力以及表面状态对界面结构、元素分布及物相结构均无明显影响,但适当增大压力可以提高界面冶金结合力,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多层复合材料 热压复合制备 界面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固化多层阻尼夹嵌复合材料梁的自由振动分析
19
作者 孙兴帅 梁森 杨功先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7-308,共12页
为获得大阻尼复合材料结构,开展了共固化多层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梁的动力学性能研究。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提出并推导了该结构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变分原理和伽辽金法求解了,在固支边界条件下的自由振动特性理论解,通过... 为获得大阻尼复合材料结构,开展了共固化多层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梁的动力学性能研究。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Hamilton原理,提出并推导了该结构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变分原理和伽辽金法求解了,在固支边界条件下的自由振动特性理论解,通过仿真和试验对理论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揭示了参数变化对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为多层阻尼膜在复合材料结构中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梁 固支边界 固有振动 伽辽金法 模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复合结构传热数值分析
20
作者 毛杨础 《雷达与对抗》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针对电子设备中包含导热各向异性材料的多层复合结构的热传导问题,运用有限体积法对瞬态三维各向异性导热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得到全隐格式的离散方程;通过Matlab编程求解得到瞬态三维温度场,计算表明复合结构的热传导特性与单一的复合材... 针对电子设备中包含导热各向异性材料的多层复合结构的热传导问题,运用有限体积法对瞬态三维各向异性导热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得到全隐格式的离散方程;通过Matlab编程求解得到瞬态三维温度场,计算表明复合结构的热传导特性与单一的复合材料差别较大,不同热导率材料的有序混合能够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导热特性,有效提升结构传热效率,验证了类似PCB板结构导热特性优化设计的可行性,为瞬态三维各向异性导热微分方程的精确求解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合结构 复合材料 各向异性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