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在多孔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毅 高德淑 +2 位作者 李朝辉 蒋晶 苏光耀 《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制备了数种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窗口;并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势阶跃等电化学方法,对它们在多孔碳电极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对1-乙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 制备了数种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窗口;并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势阶跃等电化学方法,对它们在多孔碳电极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对1-乙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有较大的影响.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在多孔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与其电导率密切相关,电导率越大,充电时间常数越小,比容量越大;但比容量降低的倍率远小于电导率降低的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性能 多孔碳电极 离子液体 线性电位扫描法 电化学窗口 有机溶液 电化学方法 电解质 电导率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电势阶跃 时间常数 容量降低 咪唑类 比容量 倍率 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碳电极物理化学性能对钒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琦 詹林献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8年第3期1-4,共4页
研究了多种商品化多孔碳电极的石墨化程度和电导率的活性差异,探讨了其对钒电池体系充放电性能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多孔碳电极的石墨化程度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活化极化水平,电导率的高低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欧姆极化水平。因此,... 研究了多种商品化多孔碳电极的石墨化程度和电导率的活性差异,探讨了其对钒电池体系充放电性能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研究发现,多孔碳电极的石墨化程度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活化极化水平,电导率的高低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欧姆极化水平。因此,为了获得良好的倍率性能,钒电池体系必须选择石墨化程度高和导电性能良好的多孔碳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电极 石墨化度 电导率 电化学性能 钒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碳电极孔径结构对钒电池体系的影响讨论
3
作者 张琦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8年第4期44-48,共5页
首先,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商品化多孔碳电极孔径结构的差异,研究了电极材料孔径结构对钒电池体系倍率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多孔碳电极的孔径结构和尺寸决定了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扩散到多孔碳电极表面的快慢,孔径越大,扩散距离越长,... 首先,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商品化多孔碳电极孔径结构的差异,研究了电极材料孔径结构对钒电池体系倍率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多孔碳电极的孔径结构和尺寸决定了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活性物质扩散到多孔碳电极表面的快慢,孔径越大,扩散距离越长,扩散时间越久,相应的钒电池体系的倍率性能就越差;然后,通过机理分析,探讨了多孔碳电极的孔径因素对钒电池电化学倍率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电极 钒电池体系 孔径结构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纸及使用该材料的燃料电池用多孔碳电极
4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08年第3期47-47,共1页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纸及其燃料电池用多孔碳电极基材,所述碳纤维纸含有表面积比在1.05以上的碳纤维,所述燃料电池用多孔碳电极基材以碳纤维纸作为主要材料。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电极基材,其碳纤维分散均匀,且具有柔软性。因此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纸及其燃料电池用多孔碳电极基材,所述碳纤维纸含有表面积比在1.05以上的碳纤维,所述燃料电池用多孔碳电极基材以碳纤维纸作为主要材料。本发明的燃料电池用电极基材,其碳纤维分散均匀,且具有柔软性。因此本发明的碳纤维纸非常适合于制造这种电极基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电极 纤维纸 燃料电池 材料 纤维分散 基材 发明 面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碳电极ESR电解池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陆君涛 贺萍 +1 位作者 庄林 江蓉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20,共5页
多孔碳电极ESR电解池及其应用陆君涛贺萍庄林江蓉(武汉大学化学系430072)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电化学多孔电极吸附锂嵌入电子自旋共振(ESR)又称电子顺磁共振(EPR),是微波波段的电磁共振吸收技术,专用于检测未... 多孔碳电极ESR电解池及其应用陆君涛贺萍庄林江蓉(武汉大学化学系430072)关键词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电化学多孔电极吸附锂嵌入电子自旋共振(ESR)又称电子顺磁共振(EPR),是微波波段的电磁共振吸收技术,专用于检测未成对电子的样品,包括自由基、某些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电化学 多孔碳电极 ESR电解池
原文传递
以多孔碳毡为工作电极的流动注射库仑检测器的研究及应用
6
作者 陈国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92-296,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一个以多孔碳毡(Porous carbon felt)为工作电极的库仑检测器并将其用于流动注射分析.以抗坏血酸,氢醌,没食子酸及二氧化硫为电活性物质检验该检测器的电化学特性.详细地研究了该检测器的库仑转换效率,选择性,线性范围,检测... 本文设计了一个以多孔碳毡(Porous carbon felt)为工作电极的库仑检测器并将其用于流动注射分析.以抗坏血酸,氢醌,没食子酸及二氧化硫为电活性物质检验该检测器的电化学特性.详细地研究了该检测器的库仑转换效率,选择性,线性范围,检测限及质量转移系数,并将该检测器作为双检测器流动注射分析系统中的“清除”电解池,用于酒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其结果与常规的吹气-氧化法非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电极 库仑检测器 流动注射 二氧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Cl_2/PAN基静电纺多孔碳纳米纤维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容脱盐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程斋 刘建允 +2 位作者 廖金金 王世平 杨健茂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7-531,共5页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ZnCl2/聚丙烯腈(PAN)基复合纳米纤维,经预氧化、碳化和HCl处理制得电容器脱盐用多孔碳纳米纤维(简称PCNF)电极.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及接触角技术研究PCNF的形貌、结构性能.结果表明,ZnCl2对纳米纤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ZnCl2/聚丙烯腈(PAN)基复合纳米纤维,经预氧化、碳化和HCl处理制得电容器脱盐用多孔碳纳米纤维(简称PCNF)电极.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及接触角技术研究PCNF的形貌、结构性能.结果表明,ZnCl2对纳米纤维丝具有造孔作用,提高了纤维的比表面积,同时改善了纤维的表面亲水性.循环伏安测试证明该PCNF电极具有较高的双电层电容,将其组装电容器,成功用于盐水淡化,单个循环的脱盐量为8.2mg/g,比纯PAN基碳纳米纤维电极提高了5倍.以PCNF作为电极的电容器脱盐循环稳定性好,有望用于苦咸水及海水的淡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技术 氯化锌 多孔纳米纤维电极 电容器 脱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的孔分布对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性能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凌岩 谢凯 +1 位作者 王珲 韩喻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87-1290,共4页
碳的微观结构是限制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性能的重要因素。选用五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参数的碳材料分别制备了空气电极,并测试了相应电池的放电比容量,采用扫描电镜对放电前后空气电极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探讨了碳的微观结构对于空... 碳的微观结构是限制锂空气电池空气电极性能的重要因素。选用五种具有不同微观结构参数的碳材料分别制备了空气电极,并测试了相应电池的放电比容量,采用扫描电镜对放电前后空气电极的表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探讨了碳的微观结构对于空气电极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的孔分布是影响空气电极的重要因素,由具有相对最优孔径分布的碳材料制备的空气电极表现出相对最佳的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分布 比表面积 孔容 多孔空气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9
作者 丁成成 俞娟 +1 位作者 黄培 王晓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共7页
简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优势及其电极材料的发展与特性,回顾了近几年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聚酰亚胺基多孔碳、碳纳米片、碳气凝胶以及碳纳米纤维等材料作为电极活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 简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应用优势及其电极材料的发展与特性,回顾了近几年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聚酰亚胺基多孔碳、碳纳米片、碳气凝胶以及碳纳米纤维等材料作为电极活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各自应用的优缺点及改进的方法。最后讨论了未来推进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应注重的研究方向,指出包括聚酰亚胺碳气凝胶、多孔碳纤维及自支撑膜电极以下几方面仍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多孔碳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羽 许文娇 +1 位作者 孙玉绣 张敬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7,共5页
为了降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成本,通过碳化旋涂在导电玻璃基底上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制备纳米多孔碳对电极,采用SEM和EIS分别对多孔碳电极的形貌、结构和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并将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在不同碳化条件下所得多孔碳电... 为了降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的成本,通过碳化旋涂在导电玻璃基底上的金属有机框架薄膜制备纳米多孔碳对电极,采用SEM和EIS分别对多孔碳电极的形貌、结构和电极性能进行表征,并将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在不同碳化条件下所得多孔碳电极作为对电极,以方酸敏化Ti O2纳晶薄膜作为工作电极,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通过测定电池的J-U数据分析不同多孔碳材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控制碳化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条件可以制备结构和形貌可调的多孔碳电极,碳化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多孔碳电极微结构和光电性能的主要因素,400℃下碳化4 h所得多孔碳对电极组装的方酸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达到1.01%,高于常用的铂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配合物 多孔电极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质来源的多孔碳复合碳电极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海潮 谢亚红 +3 位作者 魏鹏 耿聪 王昊斌 郑申申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56-1966,共11页
通过将生物质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热解/活化制备多孔碳材料,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并且是一种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将三种不同生物质通过高温热解/活化制备了多孔碳材料,将其与市售导电碳浆复合制成碳浆料后应用于... 通过将生物质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热解/活化制备多孔碳材料,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等优点,并且是一种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将三种不同生物质通过高温热解/活化制备了多孔碳材料,将其与市售导电碳浆复合制成碳浆料后应用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背电极,研究了不同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比表面积等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不同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PSCs的光电性能取决于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形貌、结晶度、比表面积和形态以及钙钛矿/碳电极的界面接触。基于生物质多孔碳的复合碳电极结合研磨工艺制备的碳基PSCs,由于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获得最高10.18%的光电转换效率(PCE)(未复合生物质碳的PSCs的PCE为6.39%),室温下保存60天后,仍保留了初始PCE的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高温活化/热解 生物质多孔的复合电极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界面特性
原文传递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电堆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吕正中 胡嵩麟 +2 位作者 武增华 陈立泉 邱新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8-321,共4页
采用高密度石墨板为集流板,质子交换膜为隔膜,多孔碳材料为电极,组装成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了不同质子交换膜、多孔碳材料和电解液的流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用15个单电池组装成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电堆,电堆的电极和隔膜的有效... 采用高密度石墨板为集流板,质子交换膜为隔膜,多孔碳材料为电极,组装成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研究了不同质子交换膜、多孔碳材料和电解液的流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用15个单电池组装成了全钒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电堆,电堆的电极和隔膜的有效面积均为546cm2,并对电堆的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以PVDF-g-PSSA膜为隔膜,聚丙烯腈石墨毡为电极的全钒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电堆充放电可逆性能好,能量效率随着充放电电流密度增加而减小,电流密度在40mA/cm2左右时,能量效率高达82.3%,电堆的库仑效率随电流密度增加而增加,电流密度超过100mA/cm2时,库仑效率可达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电堆 集流板 能量效率 库仑效率 多孔碳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热点文章
13
作者 庄林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7-618,共2页
Coulometry and Calorimetry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Formation in Porous Electrodes M.Janssen,E.Griffioen,P.M.Biesheuvel,R.van Roij,B.Erné Phys.Rev.Lett.119(2017)166002. 电量测定与量热相结合,发现电势固定的多... Coulometry and Calorimetry of Electric Double Layer Formation in Porous Electrodes M.Janssen,E.Griffioen,P.M.Biesheuvel,R.van Roij,B.Erné Phys.Rev.Lett.119(2017)166002. 电量测定与量热相结合,发现电势固定的多孔碳电极/Na Cl溶液双电层的电量随温度上升而下降.首次测出双电层形成中熵变对巨热力学势的贡献约25%,不同于点电荷模型预测的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电量测定 多孔碳电极 热力学势 温度上升 双电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as oxygen electrodes for lithium oxygen batteries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云峰 王先友 +7 位作者 白艳松 王灏 胡本安 舒洪波 杨秀康 易兰花 鞠博伟 张小艳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3685-3690,共6页
The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HPC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selassembly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and were used as the potential electrode for lithium oxygen batteries. The physical and... The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HPC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selassembly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s and were used as the potential electrode for lithium oxygen batteries. The 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s-prepared HPCs were investigated by file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E-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 and 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ll of the HPCs mainly possess mesoporous structure with nearly similar pore size distribution. Using the HPCs as the electrode, a high discharge capacity for lithium oxygen battery can be achieved, and the discharge capacity increases with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Especially, the HPCs-3 oxygen electrode with CTAB concentration of 0.27 mol/L exhibits good capacity retention through controlling discharge depth to 800 mA·h/g and the highest discharge capacity of 2050 mA·h/g at a rate of 0.1 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oxygen battery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 oxygen electrode oxygen redu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心奇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33,共2页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氢氧化 多孔碳电极 催化剂 低压直流电 负极 酒精喷灯 分液漏斗 灵敏电流计 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凝胶超级电容的制备
16
作者 苏扬 许恒铭 +5 位作者 韩凯航 张金涛 龚祝玉 宋亚龙 任东兴 施会华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14期47-49,共3页
制备了多孔碳电极和聚丙烯酸凝胶电解质,并将其组装成固态超级电容。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电容性能,并与石墨电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多孔碳电极超级电容的电流密度和比电容均高于石墨电极。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了超级电容的储能特性。... 制备了多孔碳电极和聚丙烯酸凝胶电解质,并将其组装成固态超级电容。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电容性能,并与石墨电极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多孔碳电极超级电容的电流密度和比电容均高于石墨电极。通过恒流充放电测试了超级电容的储能特性。结果显示,在相同的电流密度时,终止电压越高,电容能量密度与电容密度越高。在终止电压相同时,电流密度越小,电容的能量密度以及电容密度就越大。电荷效率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大,当电流密度为5mA/cm^2时,达到最高值76.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 多孔碳电极 固态 凝胶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氧还原的新型电催化剂
17
作者 易木 Seel.,W 《科技译丛(长沙)》 1994年第3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电池 多孔碳电极 氧还原 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燃料电池使铂的用量减少80%
18
作者 黄文梅(摘译) 《现代材料动态》 2010年第5期11-11,共1页
一种铂的用量减少80%的新型燃料电池已经由英国ACAL能源公司(ACAL Energy,England)设计成功。在普通的燃料电池中,铂是含在多孔碳电极中的,而在新的设计中,阴极由无铂的,含有低成本的Mo和V的催化剂溶液组成。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用量 多孔碳电极 能源公司 溶液组成 催化剂 低成本
原文传递
寻规律 攻克电化学选择题
19
作者 王梦林 《教学考试》 2020年第23期44-46,共3页
化学与能量关系紧密,以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为依据的电化学知识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在全国卷中近几年已经属于高频考题,分值较大,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也感觉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得到电化学部分的分数是我们应该思考... 化学与能量关系紧密,以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为依据的电化学知识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在全国卷中近几年已经属于高频考题,分值较大,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也感觉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得到电化学部分的分数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反应式 正极区 离子移动 外电路 电池放电 多孔碳电极 方程式 电化学 移动方向
原文传递
Composite of sulfur impregnated in porous hollow carbon spheres as the cathode of Li-S batteries with high performance 被引量:28
20
作者 Kai Zhang Qing Zhao Zhanliang Tao Jun Chen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8-46,共9页
Carbon-sulfur composites as the cathode of rechargeable Li-S batteries have shown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high power devices. Here, we report the promising electrochemical charge-discharge properti... Carbon-sulfur composites as the cathode of rechargeable Li-S batteries have shown outstanding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or high power devices. Here, we report the promising electrochemical charge-discharge properties of a carbon-sulfur composite, in which sulfur is impregnated in porous hollow carbon spheres (PHCSs) via a melt-diffusion method. Instrument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HCSs, which were prepared by a facile template strategy,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1520 m2.g 1), large pore volume (2.61 cm^3·g^-1), broa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from micropores to mesopores, and high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2.22 S·cm-1). The carbon-sulfur composite with a sulfur content of 50.2 wt.% displays an initial discharge capacity of 1450 mA.h·g^-1 (which is 86.6% of the theoretical specific capacity) and a reversible discharge capacity of 1357 mA.h·g^-1 after 50 cycles at 0.05 C charge-discharge rate. At a higher rate of 0.5 C, the capacity stabilized at around 800 mA-h·g^-1 after 30 cycles.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porous carbon-sulfur composites with hierarchically porous structure have potential application as the cathode of Li-S batteries because of their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the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the repression of the volume expansion, and the reduction of the shuttling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hollow carbonspheres mesopous/microporousmulti-scale carbon-sulfur compositecathode Li-S batteri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