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1篇文章
< 1 2 1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分散多壁碳纳米管/三元乙丙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许仕强 李健 +1 位作者 谭博文 吴明生 《橡胶工业》 CAS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以预分散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填料,研究预分散MWCNTs/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与MWCNTs/EPDM复合材料相比,预分散MWCNTs/EPDM复合材料的t_(90)大幅缩短,门尼粘度减小,硫化效率和加... 以预分散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导电填料,研究预分散MWCNTs/三元乙丙橡胶(EPDM)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与MWCNTs/EPDM复合材料相比,预分散MWCNTs/EPDM复合材料的t_(90)大幅缩短,门尼粘度减小,硫化效率和加工性能提高;预分散MWCNTs/EPDM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压缩永久变形增大,100%定伸应力和回弹值减小,预分散MWCNTs/EPDM复合材料有更明显的导电逾渗现象,导电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预分散 三乙丙橡胶 硫化特性 物理性能 导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多壁碳纳米管混凝土盐冻损伤分析
2
作者 程续 田威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2-209,共8页
开展了不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掺量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耦合试验,分析了MWCNTs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规律,同时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了MWCNTs混凝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掺入MWCNTs可提高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掺入0.05%MWC... 开展了不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掺量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和冻融循环耦合试验,分析了MWCNTs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规律,同时基于Weibull分布建立了MWCNTs混凝土的可靠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掺入MWCNTs可提高混凝土的抗盐冻性能,掺入0.05%MWCNTs的混凝土经历200次耦合循环后抗压强度比对照组提高了14.5%,此掺量下MWCNTs对混凝土的抗盐冻性改善效果最好;建立的基于Weibull分布可靠性模型能较好地预测盐冻环境下MWCNTs混凝土的损伤劣化情况,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混凝土 冻融损伤 硫酸盐侵蚀 WEIBULL分布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用量对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姚慧丹 杜忠金 +2 位作者 杜宇 赵洪滢 孙翀 《橡胶工业》 2025年第4期261-266,共6页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炭黑N330填充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研究MWCNTs用量对并用胶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WCNTs用量的增大,并用胶的门尼粘度增大,应力松弛速率减小;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并用胶(熔体)的稳态粘度减小... 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炭黑N330填充天然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胶,研究MWCNTs用量对并用胶挤出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WCNTs用量的增大,并用胶的门尼粘度增大,应力松弛速率减小;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并用胶(熔体)的稳态粘度减小,剪切应力近似呈线性增大,挤出胀大比和挤出物畸变程度增大;当固定剪切速率时,随着MWCNTs用量的增大,并用胶的挤出胀大比减小;当剪切速率为50 s^(-1)时,MWCNTs用量对并用胶的挤出物表面形貌的影响较小,当剪切速率为200 s^(-1)时MWCNTs用量为7份的并用胶的挤出物表面呈扭曲状态,当剪切速率达到500 s^(-1)时各MWCNTs用量的并用胶的挤出物表面均呈扭曲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流变特性 挤出胀大 表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技术联合UPLC-MS/MS测定地表水中7种性激素残留
4
作者 赵光骞 赵海军 李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2-578,共7页
实验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技术联合UPLC-MS/MS快速测定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左炔诺孕酮、黄体酮、雌酮、甲基睾酮、雄烯二酮和甲羟孕酮含量的分析方法。随机采集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地表水样品,去除异物,滤纸过滤,... 实验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净化技术联合UPLC-MS/MS快速测定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左炔诺孕酮、黄体酮、雌酮、甲基睾酮、雄烯二酮和甲羟孕酮含量的分析方法。随机采集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地表水样品,去除异物,滤纸过滤,取预处理后的地表水样品500 mL,调节水样酸度至pH(7±0.05);精密吸取上述预处理后的水样25 mL,置50 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 mL乙腈、2.0 g乙酸钠和6.0 g无水硫酸镁,涡旋3 min,再以8000 r·min^(-1)的转速离心5 min;取上清液5.0 mL,置25 mL离心管中,加入20 mg多壁碳纳米管和300 mg无水硫酸镁,涡旋3 min使之充分混匀,再将离心管置高速冷冻离心机中以10000 r·min^(-1)速度离心5 min;取出离心管,上清液过滤,续滤液作为样品溶液,上UPLC-MS/MS仪定性、定量检测。左炔诺孕酮、黄体酮、雌酮、甲基睾酮、雄烯二酮和甲羟孕酮6种性激素在0.002~8.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检测限分别为0.005、0.004、0.009、0.006、0.008和0.003μg·L^(-1);三水平加标回收率均在81.3~92.3%之间。此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等优点,可以用于医药化工企业集聚区周边水塘中左炔诺孕酮、黄体酮、雌酮、甲基睾酮、雄烯二酮和甲羟孕酮等常见性激素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UPLC-MS/MS 医药化工 周边水塘 左炔诺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修饰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酮洛芬特性研究
5
作者 牛瑞艳 于丹丹 +2 位作者 徐静 莫光路 曹迪 《黑龙江科学》 2025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提高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负载酮洛芬能力,探究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是否存在缓释效果,以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改性超声时间、改性的混酸体积比例和负载酮洛芬比例为条件,设置三水平三因素正交试验,找到最适负载条件,最适负载条件为酸改... 为提高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负载酮洛芬能力,探究改性多壁碳纳米管是否存在缓释效果,以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改性超声时间、改性的混酸体积比例和负载酮洛芬比例为条件,设置三水平三因素正交试验,找到最适负载条件,最适负载条件为酸改性体积比为浓硫酸∶浓硝酸=3∶1、超声时间30 min、载药比为碳纳米管∶酮洛芬=1∶2。用大豆分离蛋白对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进一步修饰,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利用改性多壁碳纳米管负载酮洛芬并进行缓释实验,发现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酮洛芬的缓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改性多壁碳纳米管 大豆分离蛋白 酮洛芬 体外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MWNTs)对梨形四膜虫的生长促进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诸颖 冉铁成 +1 位作者 李宇国 李文新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89-693,共5页
本工作用显微技术观察到了四膜虫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大量摄取。考察了四膜虫存活率与MWNTs的剂量效应,发现MWNTs对细胞的生长有浓度依赖的促进作用。四膜虫的生长刺激通过琥珀酸脱氢酶(SDH),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的测定被进一步证实。... 本工作用显微技术观察到了四膜虫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大量摄取。考察了四膜虫存活率与MWNTs的剂量效应,发现MWNTs对细胞的生长有浓度依赖的促进作用。四膜虫的生长刺激通过琥珀酸脱氢酶(SDH),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的测定被进一步证实。TGA分析表明纳米管非共价结合蛋白,因此推测,培养液中的MWNTs载带了大量蛋白胨进入四膜虫细胞内是导致四膜虫迅速增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四膜虫 多壁碳纳米管 生长促进 存活率 蛋白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负载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秦立攀 刘晓晨 +2 位作者 杨兰香 廖万林 曹建苹 《橡胶工业》 2025年第4期267-272,共6页
使用硫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负载改性,制得硫负载改性MWCNTs(简称MWCNTs-S),采用乳液共混法制备MWCNTs-S/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WCNTs-S有明显的硫的特征衍射峰,其晶体无序度和表面缺陷程度增大,硫纳米粒子在MWCNTs表... 使用硫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负载改性,制得硫负载改性MWCNTs(简称MWCNTs-S),采用乳液共混法制备MWCNTs-S/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结果表明:MWCNTs-S有明显的硫的特征衍射峰,其晶体无序度和表面缺陷程度增大,硫纳米粒子在MWCNTs表面分散均匀,未形成大的团聚;与MWCNTs/NR复合材料相比,MWCNTs-S/NR复合材料的加工安全性有所改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磨性能提升,压缩生热降低,MWCNTs-S对复合材料的补强效果显著。本工作为MWCNTs改性及其对橡胶复合材料的补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硫负载改性 天然橡胶 复合材料 耐磨性能 压缩生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对PVA-CS-O-MWNTs/PAN渗透汽化膜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闫玺 刘妍 郎万中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469-474,共6页
在涂膜液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混合物中加入无机相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使用浸渍法涂膜的方式制备PVA-CS-O-MWNTs/PAN中空纤维膜(PAN为聚丙烯腈),应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甲醇(Me OH)/碳酸二甲酯(DMC)混合物.考察了O-MWNTs含量、... 在涂膜液聚乙烯醇(PVA)-壳聚糖(CS)混合物中加入无机相氧化多壁碳纳米管(O-MWNTs),使用浸渍法涂膜的方式制备PVA-CS-O-MWNTs/PAN中空纤维膜(PAN为聚丙烯腈),应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甲醇(Me OH)/碳酸二甲酯(DMC)混合物.考察了O-MWNTs含量、热处理温度、料液温度对渗透汽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氧化多壁碳纳米管可以提高PVA-CS/PAN膜的渗透通量、亲水性和机械性能.较佳的工艺条件为:O-MWNTs质量分数为0.1%,热处理温度为80℃,料液温度为40℃,Me OH的质量分数为70%.在此实验条件下,PVA-CS-O-MWNTs/PAN膜的渗透汽化性能达到最佳,渗透通量为210 g·m-2·h-1,甲醇选择性为7.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多壁碳纳米管 中空纤维膜 聚乙稀醇(PVA) 壳聚糖(CS)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MWNT)/聚丙烯腈(PAN)共混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翔宇 贺高红 梁健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2,27,共7页
为了提高PAN膜的性能,首先用超声分散将MWNT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之后加入PAN,通过相转化法制备MWNT/PAN共混复合膜.研究表明,随着MWNT添加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2.2 MPa上升到2.4MPa后拉伸强度... 为了提高PAN膜的性能,首先用超声分散将MWNT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之后加入PAN,通过相转化法制备MWNT/PAN共混复合膜.研究表明,随着MWNT添加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拉伸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从2.2 MPa上升到2.4MPa后拉伸强度开始下降.这是由于适量的MWNT起到物理交联的作用,而添加过多,导致MWNT团聚,降低共混膜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缓慢下降,从20%下降到18.6%;水通量随着MWNT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时较纯PAN膜增加了近60%,后水通量呈下降趋势,但是仍然高于PAN膜.这一变化趋势是由膜孔结构的变化和MWNT堵孔共同作用的结果.共混膜的截留率也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MWNT添加量为4%时,截留率达到最大值96%.抗污染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膜的水通量恢复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少的趋势,在添加量为7%时,达到70%.抗污染性能提高的原因是膜的润湿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丙烯腈分离膜 机械强度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对水蕨配子体发育及孢子体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严冬 周义峰 +3 位作者 郑玉红 张明霞 廖恩慧 曹建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探究多壁碳纳米管在水蕨配子体发育及孢子体产生中的作用,以期为濒危蕨类植物的保护和繁育奠定基础。以蕨类模式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为供试材料,设置0(对照)、0.5、1.0、2.5、5.0 mg·L^(-1)多壁碳纳米管5个处理组... 探究多壁碳纳米管在水蕨配子体发育及孢子体产生中的作用,以期为濒危蕨类植物的保护和繁育奠定基础。以蕨类模式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为供试材料,设置0(对照)、0.5、1.0、2.5、5.0 mg·L^(-1)多壁碳纳米管5个处理组,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质量浓度多壁碳纳米管对水蕨配子体发育及孢子体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2.5 mg·L^(-1)多壁碳纳米管处理可使水蕨孢子萌发提前约15 d,其中,0.5 mg·L^(-1)多壁碳纳米管对水蕨孢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好,0.5~1.5 mg·L^(-1)多壁碳纳米管对丝状体和片状体产生的促进效果最好,2.5 mg·L^(-1)多壁碳纳米管对原叶体和孢子体产生的促进效果最好。高质量浓度(5.0 mg·L^(-1))多壁碳纳米管处理会导致部分配子体出现畸形,精子器退化,细胞中叶绿体出现失绿现象,部分发育出的孢子体上的细胞也出现叶绿体失绿等衰退现象。此外,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促进了水蕨雄配子体的产生。综上所述,0.5~2.5 mg·L^(-1)多壁碳纳米管处理可以明显促进水蕨配子体发育和孢子体的产生,且精子器数量明显增多,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配子体同时出现,高质量浓度多壁碳纳米管处理会使水蕨配子体发育出现“高浓度抑制”现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水蕨 多壁碳纳米管 配子体 孢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用于类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橙黄Ⅱ 被引量:2
11
作者 苗青山 杨璟 +3 位作者 张铁成 李文鹏 陕绍云 苏红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47,共7页
为了提高非均相类芬顿体系的催化效率,采用原位生长法和直接混合法分别合成了Fe_(3)O_(4)修饰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作为类芬顿催化剂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 为了提高非均相类芬顿体系的催化效率,采用原位生长法和直接混合法分别合成了Fe_(3)O_(4)修饰的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作为类芬顿催化剂降解偶氮染料橙黄Ⅱ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和磁学性能(VSM)检测对制备的Fe_(3)O_(4)-MWCNTs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形貌及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位生长法获得的Fe_(3)O_(4)-MWCNT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且Fe_(3)O_(4)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碳纳米管的表面。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Fe_(3)O_(4)-MWCNTs磁性纳米复合催化剂用量为0.025 g、H_(2)O_(2)用量为555μL、pH值为2.5、反应温度为25℃、橙黄Ⅱ溶液初始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6 h后橙黄Ⅱ的去除率达到99.9%。该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磁分离循环使用四次后对橙黄Ⅱ的去除率仍能保持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芬顿反应 Fe_(3)O_(4) 多壁碳纳米管 橙黄Ⅱ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水中28种农药 被引量:1
12
作者 柯威 高吭 +4 位作者 王昭强 吕纪忠 任菲 赵婉玉 姚慧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0-426,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_(3)O_(4)纳米粒子修饰的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MWCNTs-O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力计、X射线衍射多种方式表征,并确定Fe_(3)O_(4)粒子附着于MWCNTs-OH,形成直径约100~300 nm的纳米颗粒,这使...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Fe_(3)O_(4)纳米粒子修饰的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Fe_(3)O_(4)-MWCNTs-OH),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力计、X射线衍射多种方式表征,并确定Fe_(3)O_(4)粒子附着于MWCNTs-OH,形成直径约100~300 nm的纳米颗粒,这使得材料的磁力强度最大达到了5.48 emu/g,证明了其具有良好的顺磁性。以此为基础,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选择离子扫描技术,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中28种农药(如甲拌磷、甲草胺和甲氰菊酯等)的方法。实验分别考察了萃取剂用量、萃取时间、解析溶剂等因素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震荡混匀时间为10 min、材料使用量为10 mg和乙酸乙酯作为最佳解吸溶剂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1,方法检出限为13.5~300 ng/L,定量限为44.8~1000 ng/L,证明了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的优点,适用于水中多种农药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 农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选择离子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QuEChER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11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永波 张妙宜 +2 位作者 万娜 王彬 潘灿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202,共14页
建立基于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amino-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NH2-MWCNTs)改进的QuEChERS净化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3种热带水果中11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欧洲标准(E... 建立基于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amino-functionaliz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NH2-MWCNTs)改进的QuEChERS净化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3种热带水果中11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欧洲标准(EN.15662)萃取缓冲体系QuEChERS盐包提取,NH2-MWCNTs改良的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管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2~0.2 mg/L范围内110种农药及其代谢物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902,定量限(LOQ)为0.005~0.05 mg/kg,添加回收率为6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0%~15%(n=6)。该方法净化效果好,能在短时间内可靠地分析样品。灵敏度、正确度、精密度均满足日常检测定性、定量需求,适用于荔枝、龙眼和香蕉等热带水果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QUECHE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热带水果 农药多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超然 陶玉仑 +2 位作者 李大为 吴远楠 吕胤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4,129,共6页
为了探究掺杂后聚苯胺(PANI)吸附染料的性能,以有机酸、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合成了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MWCNTs/PANI)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为了探究掺杂后聚苯胺(PANI)吸附染料的性能,以有机酸、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原位氧化聚合法合成了多壁碳纳米管/聚苯胺(MWCNTs/PANI)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使用MWCNTs/PANI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和PANI对刚果红溶液进行吸附实验,发现复合材料吸附效果更优异,吸附率达到95%左右。通过吸附动力学研究复合材料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MWCNTs/PANI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吸附刚果红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碳纳米管构筑活性保鲜膜对蓝莓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祖晶莹 李宛凝 +6 位作者 乔晶 姜晋 孙健 赵艳 潘鹏远 朴振铭 刘秀奇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286,共10页
针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固有疏水性制约其在食品包装应用的问题,该研究采用物理吸附-化学接枝协同改性法构建两亲性(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acid catalyzed oxidation-multi-walled carbon na... 针对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固有疏水性制约其在食品包装应用的问题,该研究采用物理吸附-化学接枝协同改性法构建两亲性(hydroxypropyl methylcellulose/acid catalyzed oxidation-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HPMC/AO-MWCNTs)复合体系,实现纳米材料在食品级高分子基体(derivative ternary tissue, DTT)表面的可控负载。制备出两亲性多壁碳纳米管基活性保鲜膜(hydroxypropyl hethylcellulose-carbon nanotube-based selfassembled layer-active packaging film, HM-CSA-AP),在3层组装时展现出最优性能:拉伸强度达68.44 MPa,较DTT层提升27.85%;阻氧率提高62%,水蒸气透过率下降64%,形成致密“迷宫效应”阻隔层。HM-CSA-AP中大肠杆菌和酵母菌菌落数与DTT相比,分别下降61.44%、64.37%,源于HPMC/AO-MWCNTs释放与物理穿刺的协同作用。在蓝莓保鲜试验中,HM-CSA-AP展现出卓越的货架品质维持能力:25℃储藏12 d后,果实硬度保持在3.86 N,为空白对照组的2倍左右;丙二醛含量(20.46 mmol/g)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51.34 mmol/g)(P<0.05);维生素C含量(47.47 mg/100 g)为空白对照组的3倍左右。其保鲜机制包括:高阻氧特性抑制呼吸代谢,低透湿性延缓果胶酶活性,以及纳米管负载抗氧化剂的协同抑菌作用。该研究所构建的HM-CSA-AP体系在阻氧性和透湿特性方面协同优化,为环境友好型活性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在浆果类生鲜储运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多壁碳纳米管 活性保鲜膜 蓝莓 保鲜 货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应变感知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帮伟 杨洋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通过开炼法制备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合材料,研究MWCNT含量对复合材料分散性能、导电性能及电阻-应变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MWCNT能够均匀分散在VMQ中,形成三维隧穿导电网络,使复合材料具备较低的... 通过开炼法制备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合材料,研究MWCNT含量对复合材料分散性能、导电性能及电阻-应变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MWCNT能够均匀分散在VMQ中,形成三维隧穿导电网络,使复合材料具备较低的渗流阈值(2.51%,质量分数,下同),较大的传感范围(>200%)及高灵敏度(GF>2 546.16),在多次循环过程中具有稳定的电阻响应信号,特别是在4 000次循环中展现出优异的电阻信号稳定性,同时没有出现肩峰现象。通过隧道效应理论模型分析,解释了电阻-应变响应机理,明确复合材料具有对大变形隔震支座进行实时应变监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硅橡胶 电阻-应变响应 结构健康监测 智能传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封端型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复合聚氨酯UV固化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17
作者 夏贤良 娄育培 +2 位作者 李道壮 吴晓静 李再峰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7,共6页
为提高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基于聚氨酯化学反应,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氧化石墨烯(GO)实现了化学接枝,制备出新型氧化石墨烯(HEMA@GO)。探讨了HEMA@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 为提高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基于聚氨酯化学反应,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对氧化石墨烯(GO)实现了化学接枝,制备出新型氧化石墨烯(HEMA@GO)。探讨了HEMA@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同复合对聚氨酯基UV固化涂层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接枝型氧化石墨烯的层间距由接枝前的0.89 nm扩大到2.10 nm,改善了GO在聚氨酯基体中的分散能力和界面相互作用;当HEMA@GO和MWCNTs的添加量分别为1.0%、3.0%时,聚氨酯膜的拉伸强度和涂层硬度达到了最佳,分别为13.6 MPa和6H。此外,HEMA@GO和MWCNTs的协同作用,显著降低了聚氨酯涂层的方块电阻,从空白涂层的1012 kΩ/□降至7.1 kΩ/□,展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和力学性能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UV固化树脂 改性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力学性能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碳纳米管协同增强聚酯材料
18
作者 甘贞洁 张智恒 +2 位作者 崔晨 陈增 王玉周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研究不同比例氧化石墨烯(GO)/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GO/MWCNTs/PET复合材料,利用微型注射机制备复合材料的哑铃型样条,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 为研究不同比例氧化石墨烯(GO)/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影响,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GO/MWCNTs/PET复合材料,利用微型注射机制备复合材料的哑铃型样条,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试验机对GO/PET、MWCNTs/PET、GO/MWCNTs/PET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与纯PET相比,GO和MWCNTs与PET共混后,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显著提高,当MWCNTs的比例为0.1%时,结晶度达到最大值,其值为33.1%,与纯PET相比,提高了11.3%;当GO的添加量为0.1%时,PET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达到最高,其值为60.3 MPa,与纯PET相比,提高了10.03%;当GO/MWCNTs/PET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时,氧化石墨烯与MWCNTs的质量比为2:3,其值为65.9 MPa,与纯PET相比,提高了20.2%。与仅加入GO或者MWCNTs相比,同时加入GO和MWCNTs复合填料对PET性能的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多壁碳纳米管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熔融注塑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壁碳纳米管介导植物瞬时遗传转化的研究
19
作者 刘晶慧 姚晓青 +2 位作者 罗军玲 吴刚 闫晓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验证单壁碳纳米管(SWNT)介导的新型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的有效性,利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COOH-SWNT)为原材料,构建了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探索验证PEI-SWNT复合物对外源基因的结合比例以及保... 为验证单壁碳纳米管(SWNT)介导的新型的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的有效性,利用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COOH-SWNT)为原材料,构建了聚乙烯亚胺(PEI)修饰的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探索验证PEI-SWNT复合物对外源基因的结合比例以及保护作用,使用PEI-SWNT复合物将RED以及UBQ10-EGFP等荧光质粒转化到油菜的原生质体和烟草叶片中。结果表明,PEI-SWNT纳米材料成功与外源目的基因结合,并对外源目的基因进行保护,使其免于核酸酶的降解,PEI-SWNT携带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以成功地在受体细胞内进行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烟草 遗传转化 碳纳米管 聚乙烯亚胺单碳纳米管复合物(PEI-SWNT) 植物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多壁碳纳米管的核壳型PVC用复合改性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小宁 袁立焕 +9 位作者 孙志强 尚尊 姜艳慧 李思雨 魏珍 毛微曦 姬永丰 王会昌 高云方 杨彬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10期11-15,共5页
通过引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s)掺杂入聚丙烯酸酯(以丙烯酸丁酯为内核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层)中,制成一种新型的核壳型结构的PVC用复合改性剂。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了MWNTs在核壳结构中的均匀分散,获得了性能优异的复合改性剂。该... 通过引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s)掺杂入聚丙烯酸酯(以丙烯酸丁酯为内核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层)中,制成一种新型的核壳型结构的PVC用复合改性剂。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实现了MWNTs在核壳结构中的均匀分散,获得了性能优异的复合改性剂。该新型复合改性剂旨在通过纳米尺寸效应和核壳结构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PVC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改性剂 多壁碳纳米管 核壳结构 性能表征 粒径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