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肝脏多发性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病变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灿华 孔凤贝 +1 位作者 王晓萍 漆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840-843,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肝脏多发性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检查,在术前均行多次MRI检查与超声检查。腹部平扫与扎钡葡... 目的比较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肝脏多发性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检查,在术前均行多次MRI检查与超声检查。腹部平扫与扎钡葡胺(Gd-BOPTA)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采用1.5T超导MRI扫描仪进行MRI检查。采用GE公司配有编码相位反转技术的logic9彩色超声显像仪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MRI检查显示:2例肝内门静脉缺如;与邻近肝脏相比,多发FNH实质部分注射Gd-BOPTA后,动脉期显著均匀强化病灶35个,不均匀强化病灶22个,无强化1个;门静脉期和延迟期28个病灶呈稍高信号,20个病灶呈等信号,7个病灶呈稍低信号,增强曲线呈"快进慢出"型。8个病灶中心出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门静脉期与延迟期轻至中度逐渐增强,动脉期未见增强。2例肝门区见肝总动脉增粗迂曲,肝右叶与门静脉分支相交通。超声表现:FNH 21例,动脉相100%高增强,19.0%的患者从中心向周边强化范围逐渐扩大,71.4%早期动脉相从中心至周边"星形"或"轮辐样"动脉强化,9.5%的患者未观察到上述特征性征象,表现为病灶整体弥漫性高增强;100%门脉性高增强;延迟相有85.7%呈等或略高增强,14.3%中心部造影剂退出呈低增强。结论 MRI检查对多发性FNH的确诊更有临床意义,超声造影可用于不典型的多发性FNH,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磁共振成像 肝脏 多发性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美显增强MRI联合GE-256排螺旋CT放射诊断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价值分析
2
作者 李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揭示普美显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和GE-25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肝癌及肝肿瘤术后结节增生的诊断中的实际效应。方法 在此项研究中,选出了200名患者进行实证,以MDCT和普美显动态增强MRI分别进行检验,并以后期对比分析来检视结... 揭示普美显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和GE-256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肝癌及肝肿瘤术后结节增生的诊断中的实际效应。方法 在此项研究中,选出了200名患者进行实证,以MDCT和普美显动态增强MRI分别进行检验,并以后期对比分析来检视结果。结果 参照表1,透过MRI的检测率可达90%,明显高出MDCT的76%。以MRI所得的阳性结果,诊断的准确度更是高达94%,位居MDCT的83%之上。根据表3,MRI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均优于MDCT。根据表4,MRI在微小肝癌的诊断中也明显优于MDCT。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普美显动态增强MRI联合GE-256排螺旋CT在肝癌和肝脏术后结节的诊断上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此次研究结果在临床上有着很强的参考应用价值。同时,微小肝癌的诊断效果也明显优于单纯使用MD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美显增强MRI GE-256排螺旋CT 肝癌 肝脏结节增生 诊断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AFP阴性、AFP阳性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3
作者 张一 蒋波 胡美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AFP阴性、AFP阳性肝癌(HCC)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0月HCC患者57例(HCC组)及FNH患者57例(FNH组)。HCC组依据AFP结果分为AFP阴性组(20例)与AFP阳性组(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分析在AFP阴性、AFP阳性肝癌(HCC)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0月HCC患者57例(HCC组)及FNH患者57例(FNH组)。HCC组依据AFP结果分为AFP阴性组(20例)与AFP阳性组(37例)。比较HCC组与FNH组CEUS各定量参数指标。比较AFP阴性组与AFP阳性组CEUS各定量参数指标。绘制ROC曲线,分析CEUS定量参数指标对HCC与FNH的诊断价值。绘制ROC曲线,分析CEUS定量参数指标对AFP阴性、AFP阳性HCC的诊断价值。结果HCC组AT、TTP均更短,WT更长、PI更高(P<0.05)。AFP阳性组TTP更短,WT更长(P<0.05)。AT、TTP、WT、PI及参数联合的AUC为0.706(95%CI:0.612~0.801)、0.791(95%CI:0.710~0.871)、0.723(95%CI:0.631~0.815)、0.688(95%CI:0.590~0.787)、0.895(95%CI:0.840~0.951);敏感度为0.789、0.842、0.737、0.684、0.912;特异度为0.561、0.614、0.579、0.667、0.702。TTP、WT及二者联合的AUC为0.736(95%CI:0.609~0.863)、0.758(95%CI:0.635~0.881)、0.841(95%CI:0.738~0.943);敏感度为0.900、0.486、0.784;特异度为0.568、0.950、0.800。结论 CEUS定量分析在AFP阴性、AFP阳性HCC和FNH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阴肝癌 AFP阳肝癌 结节增生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ernethy畸形合并肝脏多发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
4
作者 王莉莉 雷军强 +2 位作者 宋文艳 王瑞 李君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78,共2页
1病例简介。男,19岁,主诉: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2周。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54 U/L,总胆红素48.9μmol/L,直接胆红素17.6μmol/L,谷氨酰转肽酶311 U/L,碱性磷酸酶167 U/L,前白蛋白143 mg/L,总胆汁酸44.9μmol/L,尿素2... 1病例简介。男,19岁,主诉: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2周。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54 U/L,总胆红素48.9μmol/L,直接胆红素17.6μmol/L,谷氨酰转肽酶311 U/L,碱性磷酸酶167 U/L,前白蛋白143 mg/L,总胆汁酸44.9μmol/L,尿素2.45 mmol/L,血氨140μg/dl。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无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门静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RNETHY畸形 肝外门腔分流 肝脏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脂肪肝背景下对局灶性结节性病变定性诊断价值分析
5
作者 伏林 张龄尹 魏倩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模式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脂肪肝背景下局灶性结节性病变(FNLL)性质的价值。方法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合并FNLL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 目的分析不同模式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脂肪肝背景下局灶性结节性病变(FNLL)性质的价值。方法2019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合并FNLL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应用自动分析软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对曲线进行分型。再接受细针活检穿刺病理学检查。应用Kappa检验,分析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在113例脂肪肝合并FNLL患者中,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69例和肝细胞癌(HCC)44例;恶性结节Ⅰ型、Ⅱ型和Ⅲ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占比分别为38.6%、52.3%和9.1%,而良性结节分别为2.9%、20.3%和76.8%,差异显著(P<0.05);MRI-DWI联合DCE-MRI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93.2%,特异度为100.0%,准确性为97.3%,显著优于指标单独诊断(DCE-MRI分别为90.9%、88.4%和89.4%,MRI-DWI分别为90.9%、91.3%和91.2%,P<0.05)。结论应用DCE-MRI和MRI-DWI联合诊断脂肪肝背景下FNLL的性质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于临床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结节病变 脂肪肝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查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廖丽娇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0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3例,均开展MSCT检查,统计原发性肝癌、FNH检出情况,并以肝穿刺活检为金标准...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3例,均开展MSCT检查,统计原发性肝癌、FNH检出情况,并以肝穿刺活检为金标准,分析MSCT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FNH的诊断效能;采用Kappa检验验证MSCT鉴别诊断与肝穿刺活检的一致性。结果 83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经肝穿刺活检证实41例为原发性肝癌,42例为FNH;经MSCT检出原发性肝癌40例,FNH 43例,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97.56%;MSCT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FNH的灵敏度为95.12%、特异度为97.62%、准确度为96.39%、阳性预测值为97.50%、阴性预测值为95.35%;Kappa检验显示,MSCT鉴别诊断与肝穿刺活检的Kappa值为0.928,一致性极高。结论 MSCT检测在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与FNH中价值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便于早期开展针对性治疗,以更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肝癌 肝脏结节增生 多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和叉头框蛋白A1及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价值
7
作者 周敏 荣鹿 +2 位作者 于鲁欣 万静 吕娟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1期1672-1676,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叉头框蛋白A1(FOXA1)、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4例小肝癌或FNH可疑患... 目的探讨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叉头框蛋白A1(FOXA1)、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64例小肝癌或FNH可疑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小肝癌组(87例)和FNH组(177例)。采用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相关参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和比较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及FNH的诊断价值。采用四格表分析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对小肝癌及FNH的鉴别价值。结果小肝癌组对比剂早于周围到达、对比剂灌注缺损、动脉期增强后扩大>10%占比均高于FNH组,Kupffer相有高增强环占比低于FN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肝癌组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水平均高于FNH组[(64±6)U/L比(36±5)U/L,(18.4±2.5)μg/L比(13.3±2.2)μg/L,(120±16)μg/L比(84±14)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944、16.829、18.925,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诊断小肝癌和FNH的曲线下面积为0.895(95%置信区间:0.857~0.934)、0.900(95%置信区间:0.861~0.940)、0.866(95%置信区间:0.820~0.913),三者联合诊断小肝癌和FNH的曲线下面积为0.979(95%置信区间:0.965~0.994)。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检测小肝癌和FNH的准确度高于AFU、FOXA1、簇集蛋白单独检测,略低于四者联合检测。结论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联合血清AFU、FOXA1、簇集蛋白可提高对小肝癌和FNH的鉴别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结节增生 注射用全氟丁烷微球超声造影 αL-岩藻糖苷酶 叉头框蛋白A1 簇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的MRI诊断——2024年读片窗(3)
8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400-401,共2页
1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32岁,体检发现肝占位4月余。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改变。体检:体温37℃、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3/71mmHg(1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 1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32岁,体检发现肝占位4月余。病程中患者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改变。体检:体温37℃、脉搏76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13/71mmHg(1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无黄染,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异常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病理性杂音;腹平,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软,上腹部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未触及异常包块;肾区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结节增生 影像诊断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3例磁共振误诊分析及病理对照
9
作者 潘俊俏 李炳荣 孙洪鸣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磁共振成像(MRI)可能误诊原因并进行病理对照分析,以加深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浙江省丽水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1例FNH患者资料,2名评估者在不知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共同评...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磁共振成像(MRI)可能误诊原因并进行病理对照分析,以加深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浙江省丽水中心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1例FNH患者资料,2名评估者在不知晓病理结果的情况下共同评估病灶的MRI征象(包括病灶一般情况、平扫信号、增强扫描强化表现及周围组织伴随征象)并做出诊断,对评估结论达成一致意见;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误诊病例进行病理对照及误诊原因分析。结果 21例肝脏FNH中的13例患者共13个病灶被误诊,其中被误诊为肝细胞癌4例,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转移瘤1例,孤立性纤维瘤3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肝细胞腺瘤2例。病理对照分析:2例MRI上见“假包膜征”的病灶在镜下无明显假包膜;而3例镜下存在假包膜的病灶却未能识别出MRI“假包膜征”。3例MRI上见“局部坏死”,但本组13例镜下均无局部缺血坏死表现。2例MRI上被评估为存在“脂肪变性征”的病灶在镜下均存在较明显的脂肪细胞积聚;MRI上无“脂肪变性征”者在镜下也无明显脂肪变性。11例病灶在镜下可见瘢痕,但在MRI中13例病灶均未能识别“延迟强化瘢痕”。结论 肝脏FNH的误诊原因主要有:中央瘢痕缺失或瘢痕的形态/信号/强化不典型、病灶出现肝细胞癌征象“脂肪变性”、误判存在肝细胞癌征象“假包膜征”;此外,病灶外生性生长与肝外其他脏器紧贴、“评估者受临床病史的影响”可能也会导致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10
作者 黄薇薇 黄攀 +2 位作者 孟庆林 刘梦琦 陈志晔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685-689,共5页
目的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鉴别肝细胞癌(HCC)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04至2022-06经病理确诊的38例肝细胞癌和1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横轴位磁共振T_... 目的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纹理特征分析鉴别肝细胞癌(HCC)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2012-04至2022-06经病理确诊的38例肝细胞癌和14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横轴位磁共振T_(2)加权成像(T_(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图像进行纹理特征分析,参数包括角二阶矩(ASM)、对比度(contrast)、自相关(correlation)、逆差距(IDM)、熵(entropy).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及Mann-Whitney检验比较两组间纹理特征参数差异,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获得整体模型拟合中入选变量及其值,得到回归方程,最终选择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评估HCC与FNH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DWI图像纹理特征参数证实FNH组ASM、correlation、IDM显著大于HCC组,而FNH组的contrast、entropy则显著小于HCC组.基于T_(2)WI图像纹理特征参数证实FNH组的ASM、correlation显著大于HCC组,而FNH组的contrast、IDM、entropy则显著小于HCC组.DWI组在整体模型拟合中入选变量是entropy、contrast和常量,得到回归方程Y=-1.621×entropy-0.031×contrast+12.410;T_(2)WI组、T_(2)WI联合DWI(T_(2)WI-DWI)组入选变量及其值均相同,入选变量为entropy和常量,得到回归方程Y=-2.595×entropy+16.419.DWI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45)最大.结论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的图像纹理特征分析可以有效鉴别HCC与FN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脏结节增生 扩散加权成像 T2加权成像 纹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肝细胞癌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隋虎 毛佳 +2 位作者 陈露 王超逸 兰邦涛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2017年8月~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HCC患者51例和同期就诊的FNH患者41例,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及CT平扫和灌注增强扫描,记录两组CT定量参数肝血容量(HBV)、肝血... 目的探讨CT定量参数鉴别诊断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2017年8月~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HCC患者51例和同期就诊的FNH患者41例,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及CT平扫和灌注增强扫描,记录两组CT定量参数肝血容量(HBV)、肝血流量(HBF)、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和平均通过时间(mTT)。应用ROC曲线评估CT参数诊断HCC的价值,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HCC组HBV、HBF和PVP水平分别为(31.9±10.1)mL/100mL、(204.7±66.3)mL/(100mL·min)和(22.8±6.4)mL/(100mL·min),均显著高于FNH组【分别为(21.4±6.8)mL/100mL、(115.7±33.9)mL/(100mL·min)和(9.2±3.0)mL/(100mL·min),P<0.05】,而HAP、HPI和mTT水平分别为(42.8±12.7)mL/(100mL·min)、(64.1±10.7)%和(5.3±1.5)s,均显著低于FNH组【分别为(61.8±20.4)mL/(100mL·min)、(87.5±6.1)%和(8.2±2.4)s,P<0.05】;经ROC分析发现,应用CT参数HBV、HBF、HAP、PVP、HPI和mTT能够诊断HCC,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951、0.811、0.915、0.949和0.841(均P<0.05);经一致性分析,HBV、HBF、HAP、PVP、HPI和mTT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为0.941,特异度为0.976,准确率为0.957,Kappa=0.912。结论应用CT扫描参数可帮助鉴别诊断FNH与HCC,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脏结节增生 CT定量参数 肝血流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
12
作者 梁磊 李迎冬 +1 位作者 高杨 王莉莉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FNH患者96例,均接受超声、CT和MRI检查,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在96例...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FNH患者96例,均接受超声、CT和MRI检查,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在96例FNH患者中,19例(19.8%)有上腹部饱胀不适,8例(8.3%)有乙型肝炎,95例(99.0%)血清甲胎蛋白(AFP)阴性,1例(1.0%)轻度升高,14例(14.6%)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轻度升高;病理学检查诊断经典型86例(89.6%)和非经典型10例(10.4%);超声检查病灶边界清楚,大多表现为低回声区,57例病灶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CT扫描可见病灶呈稍低密度或等密度结节,密度均匀,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见病灶呈均匀强化83例,动脉期无强化13例;在38例接受MRI检查的患者,病灶表现为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高信号,边界均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病灶呈等或略高信号,延迟期强化减低。结论大多数FNH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穿刺活检或直接手术可能是当下最可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结节增生 超声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患者的MRI及病理特征分析
13
作者 王芷玥 吴白龙 +3 位作者 杨波 王雷 李家庭 冉梦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9期1-4,共4页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NH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分别... 目的: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甲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FNH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扫描,分别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对照分析。结果:形态学表现:31例FNH患者共61个病灶,呈分叶状或类圆形,长径0.4~9.4 cm,平均(2.8±2.2)cm。其中20个病灶长径>3.0 cm;24个病灶见中心瘢痕。长径>3.0 cm的病灶中,瘢痕检出率为80.0%(16/20),假包膜检出率为9.8%(6/61)。FNH信号特点:T1WI显示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显示等稍高信号,弥散无明显受限。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快进慢出”强化方式(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呈等稍高信号,瘢痕延迟强化)。病理特点:大体检查结果显示,病灶表现为灰黄色结节,质地中等,界限清楚,部分中心见星状瘢痕,3例可见包膜。镜检结果显示,瘢痕由纤维组织、厚壁畸形血管及炎性细胞构成,肝细胞形态正常,缺乏静脉系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阴性,CD34血管阳性,CK19、CK7胆管阳性,肝细胞特异性抗原(Hepa)阳性,Ki-67部分阳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地图状阳性。结论:FNH在MRI上以T1WI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等稍高信号为主;“快进慢出”强化方式是FNH的典型MRI特征,与其病理基础一致;Gd-EOB-DTPA增强扫描更能准确反应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金锋 熊奕 +5 位作者 吴瑛 彭启慧 宋红 冯晓凤 丁志敏 李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增强CT造影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3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10例,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增强CT造影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3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10例,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肝细胞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各有特点,其鉴别要点主要在于病灶的充盈方式及消退时间。原发性肝癌的造影方式呈典型的快进快退型;而局灶性结节增生由于滋养血管在中央疤痕中穿行,其造影方式呈中央向周边逐渐充填,甚至在门脉相和延迟相增强呈等回声,消退时间明显晚于原发性肝癌。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楚显示原发性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造影充填过程及充填方式,对它们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性肝癌 结节增生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多发局灶性结节样增生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飞国 黄亮 +4 位作者 张向化 沈军 晏建军 孙经建 严以群 《肝胆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多发FNH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FNH的发生率为7.26%。男16例,女19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6岁。2个病变的25例,... 目的探讨多发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8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多发FNH的临床资料。结果多发FNH的发生率为7.26%。男16例,女19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6岁。2个病变的25例,3个的5例,4个的2例,5个的1例,6个的2例,共90个病变。B超检查35例,23例行螺旋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25例行MRI平扫和Gd-DTPA三期增强扫描。术前诊断FNH9例,诊断不确定19例,误诊7例。全部病例行手术治疗,85个病变完整切除,病理诊断均为FNH。手术方式以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为主,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33例,时间6~93个月,平均33个月,均未见新生病变。结论多发FNH的发生率较低,螺旋CT和MRI是主要诊断手段,有症状、病变较大、靠近肝门或性质不明确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增生 肝脏 多发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李凤婷 苏友恒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10期1870-1872,187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65例,分析动态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实...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65例,分析动态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效果。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实质部分均呈明显强化,在门脉期以及延迟期呈略高或等信号的强化灶;病灶内的瘢痕延迟强化;动态增强MRI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符合率高于平扫MRI(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应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结节增生 磁共振 动态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疗效
17
作者 许超 冯彦植 +2 位作者 韩国勇 吴金道 孔连宝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81-1585,共5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微波消融技术治疗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4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接受治疗的FNH患者资料,其中43例接受腹腔镜微波消融... 目的:评估腹腔镜微波消融技术治疗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4年3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中心接受治疗的FNH患者资料,其中43例接受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消融组),65例接受外科切除治疗(切除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关键指标。结果:消融组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为(1.1±0.6)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5.8±6.7)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9±1.5)d,平均住院费用为(21257.5±3059.2)元,这些指标均显著优于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发热(4例,占9.3%)、血尿(1例,占2.3%)和肾功能不全(血肌酐水平236μmol/L,1例,占2.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切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病灶均获得完全消融,且在1年的随访期内,未发现病灶增大或复发。结论:腹腔镜微波消融治疗FNH安全、有效且经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物 结节增生 腹腔镜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与原发性肝癌初步探讨 被引量:17
18
作者 乔志忠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FNH和HCC患者各90例,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SonoLiver CAP软件定量分析病灶内感兴趣区(ROI)时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FNH和HCC患者各90例,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SonoLiver CAP软件定量分析病灶内感兴趣区(ROI)时间-强度变化,获得定量分析参数峰值强度(IMAX)、达峰时间(TTP)、上升时间(RT)、渡越平均时间(m TT),计算血流灌注指数(PI),并比较两组动态血管模型(DVP)曲线分型差异。结果 FNH组IMAX和m TT分别为(142.6±17.8)%和(268.9±34.5) s,显著大于HCC组[分别为(125.3±14.7)%和(117.8±15.4) s,P<0.05];RT、PI和TTP分别为(17.2±2.9) s、(91.2±12.8)和(30.4±5.2)s,显著小于HCC组[分别为(21.5±4.3) s、(45.6±7.3)和(34.1±5.9) s,P<0.05];HCC组DVP曲线分型I型(消退型)、II型(未消退型)和III型(负向型)占比分别为75.6%、22.2%和2.2%,而FNH组则分别为43.3%、54.4%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48,P<0.05);HCC组DVP参数分布图I型、II型和III型占比分别为72.2%、25.6%和2.2%,而FNH组则分别为40.0%、56.7%和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21,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和直观DVP参数成像有助于临床对FNH与HCC的鉴别诊断,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脏结节增生 超声造影 动态血管模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原发性小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评估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红春 刘梦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8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原发性小肝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7例FNH和11例HCC患者,比较两者造影剂增强的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水平、增强形态、增强随时相的变化。结果 FNH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原发性小肝癌和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7例FNH和11例HCC患者,比较两者造影剂增强的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增强水平、增强形态、增强随时相的变化。结果 FNH与HCC的AT和TTP无明显差异,两者造影动脉期多数呈高增强,但FNH门脉期及延迟期多数仍呈高增强或等增强,HCC门脉期及延迟期多数呈低增强或无增强。结论小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在超声造影的表现上有显著差异,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小肝癌 结节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动态增强MRI征象与病灶大小的关系
20
作者 刘佳 徐鹏举 张珍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 H)动态增强MRI征象,探讨轮辐征与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0例306枚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动态增强MRI图像,所有病灶根据测量的最大径分为≤2cm组、2~...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 H)动态增强MRI征象,探讨轮辐征与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60例306枚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动态增强MRI图像,所有病灶根据测量的最大径分为≤2cm组、2~5cm组和>5cm三组,分析轮辐征在不同大小组别中的差异。结果 306枚FNH病变的平均大小为4.45±2.56cm,检出癜痕170例,假包膜62例,供血动脉19例,具有轮辐征175例,FNH轮辐征、瘢痕、假包膜及供血动脉的检出,在不同大小分组中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对轮辐征的检出取决于病灶大小,轮辐征对于较大FNH (>5.0cm)的诊断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增生 肝脏 轮辐征 磁共振成像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