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文化共存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庆 李旭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在民族问题愈演愈烈的国际背景下,维护和谐统一的民族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各国政府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多元文化共存理论分析视角下,可以看到探寻中华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原因当以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历史和现实的自觉认同视觉... 在民族问题愈演愈烈的国际背景下,维护和谐统一的民族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各国政府不能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多元文化共存理论分析视角下,可以看到探寻中华文化发展和演变的原因当以中华文化多样性的共存历史和现实的自觉认同视觉为切入点,而此种认同也是进行文化统战、保持民族关系和谐、维护国家统一及推动社会发展之前提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共存 和谐民族关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往实践视阈下的多元文化共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荫榕 王晓玲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交往实践与多元文化共存存在内在相关性。交往实践的互动性和整合性是多元文化共存的基础,交往实践的规范性则为多元文化共存提供必要条件。在当代交往实践空前发展的背景下实现多元文化共存,必须强化交往实践的互动性、整合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 交往实践 文化 多元文化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共存:社会学视角下的分析与探讨
3
作者 王莹 《社会科学前沿》 2023年第10期5874-5878,共5页
本文探讨了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共存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多元文化共存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文化认同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塑造、调整和演变。文化认同不仅受到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对个体的社会认同产生重要影响。社会机制如文化交流、文化... 本文探讨了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共存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多元文化共存所面临的挑战,强调了文化认同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塑造、调整和演变。文化认同不仅受到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对个体的社会认同产生重要影响。社会机制如文化交流、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在塑造文化认同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多元文化共存也带来了文化认同的多样性与困境,可能导致个体的认同混乱和冲突。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跨文化教育、制定包容性政策、促进文化多样性、平衡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跨文化沟通培训以及社会意识提升。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促进文化认同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和谐共荣,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多元文化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耶阿本德多元文化共存理论与现代技术风险的规避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君 《求索》 CSSCI 2013年第5期97-100,共4页
现代技术的内在构成决定了其风险必然存在,如何有效规避这种风险的频繁发生是现代科技研究的重点。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文化共存理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规避这种风险提供了理论的价值,其多元方法论给当今固化的和极具二重性的现代技术发展... 现代技术的内在构成决定了其风险必然存在,如何有效规避这种风险的频繁发生是现代科技研究的重点。费耶阿本德的多元文化共存理论从一个独特的视角为规避这种风险提供了理论的价值,其多元方法论给当今固化的和极具二重性的现代技术发展设立了一条自由、灵活的发展之道,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的发生,为现代技术的长远提升提供了积极的思维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共存 现代技术风险 规避 思维角度
原文传递
独具特色的瑞士民族 瑞士民族考察之一:多元文化共存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枫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9-30,共2页
瑞士联邦位于中欧南部,地处阿尔卑斯山中段.瑞士国土地面积较小,只相当于中国河南省的四分之一,但它却是国际外交活动的重要舞台.瑞士虽是小国,但长期以来却能保持发达的经济和稳定的政局,因此在世界上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在当今许多国... 瑞士联邦位于中欧南部,地处阿尔卑斯山中段.瑞士国土地面积较小,只相当于中国河南省的四分之一,但它却是国际外交活动的重要舞台.瑞士虽是小国,但长期以来却能保持发达的经济和稳定的政局,因此在世界上十分引人注目.尤其是在当今许多国家政府正在为其民族矛盾、民族对抗、乃至民族间的暴力冲突而苦恼不堪的时候,瑞士联邦政府却能面对国内的四个民族、多种语言和宗教信仰而避免了上述麻烦,实现了社会的长期安定.究竟是什么神奇的力量使瑞士各民族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呢?这是一个令许多国家政府都感兴趣的问题.八十年代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联邦 外交活动 暴力冲突 多元文化共存 瑞士人 罗曼语 八十年代 土地面积 官方语言 历史进程
原文传递
多元文化共存的唐代绞胎枕 被引量:1
6
作者 史林花 《文物天地》 2019年第9期22-26,共5页
绞胎枕是唐代新兴的生活器具,因其使用绞胎技法而得名,是唐代绞胎器物的代表。绞胎枕所用的技法主要有全绞胎和半绞胎,半绞胎又称为贴面(片)绞胎。早期的瘿木纹胎枕是采用全绞胎的做法,半绞胎的技法多使用在晚唐之后的绞胎枕上。
关键词 多元文化共存 绞胎 唐代 生活器具 技法 器物
原文传递
谱写人类多元文化共存荣的新篇章 访国际剧协执委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 驻会副主席季国平
7
作者 松子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16,共2页
国际戏剧协会第33届世界代表大会刚刚在厦门落下帷幕,连任的国际剧协主席拉门度·马珠姆达先生就给主办方负责人、新当选的国际剧协执委季国平写来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曾长期参加国际剧协的活动,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任何一届... 国际戏剧协会第33届世界代表大会刚刚在厦门落下帷幕,连任的国际剧协主席拉门度·马珠姆达先生就给主办方负责人、新当选的国际剧协执委季国平写来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曾长期参加国际剧协的活动,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任何一届世界代表大会能有如此出色的组织工作、精彩的艺术展演、高水平的学术研讨、委员会会议以及全体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共存 国际 党组书记 副主席 篇章 人类 中国 代表大会
原文传递
多元共存学科文化下美国外交史学科发展趋势前瞻
8
作者 曲升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9-67,共9页
始自20世纪70年代的学科转型进程,塑造了美国外交史学多元共存的学科样态和学科文化。在这样的学科文化下,随着当前国际和美国国内现实、文献获取和分析方式、国际人文社科总体理论方法取向以及学者代际更替等学科转型结构性因素的变动... 始自20世纪70年代的学科转型进程,塑造了美国外交史学多元共存的学科样态和学科文化。在这样的学科文化下,随着当前国际和美国国内现实、文献获取和分析方式、国际人文社科总体理论方法取向以及学者代际更替等学科转型结构性因素的变动和综合作用,“外交史回摆”、“数字化转向”来临、长时段历史回归和对公共生活的介入,或将成为美国外交史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史学转型 多元共存学科文化 外交史回摆 数字化转向 长时段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交际活动——评《跨文化交际(第八版)》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艳飞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I0008-I0008,共1页
在多元文化共存、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现代通信技术、交通运输方式、多媒体和互联网使各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便利。但如何高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前环境下需要... 在多元文化共存、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现代通信技术、交通运输方式、多媒体和互联网使各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便利。但如何高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当前环境下需要迫切解决的时代课题。2004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把“文化意识”培养列入英语教学内容中,促进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世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交际活动 文化交流能力 多元文化共存 现代通信技术 交通运输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多元文化的历史形态
10
作者 刘圣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36-40,共5页
鸦片战争前三百年间,澳门是中国领土上唯一没有对外关闭且特许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它不但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最初入口,而且是中西文化共生共存的奇异之区.本文从宗教、风俗习惯、建筑音乐绘画、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方面描述了澳门多元... 鸦片战争前三百年间,澳门是中国领土上唯一没有对外关闭且特许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它不但是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最初入口,而且是中西文化共生共存的奇异之区.本文从宗教、风俗习惯、建筑音乐绘画、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方面描述了澳门多元文化的历史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传入 多元文化共生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文坛:多元格局形成与地方力量推助——以江西乡贯为中心 被引量:2
11
作者 邱江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80,共16页
对于元代文坛多元格局的形成,江西乡贯文人的作用明显,而这又以江西文人对南北一统、文化多元政治现实的认同为前提。作为王朝一统进程中人口增长最多、数量最大的地域,江西在文化上也获得极大繁荣。滋生其中的江西乡贯文人深省顺处,力... 对于元代文坛多元格局的形成,江西乡贯文人的作用明显,而这又以江西文人对南北一统、文化多元政治现实的认同为前提。作为王朝一统进程中人口增长最多、数量最大的地域,江西在文化上也获得极大繁荣。滋生其中的江西乡贯文人深省顺处,力以务实观风态度,涵容博取。其所推动形成的平易正大风格,正有以黼黻多元文化包举并存的时代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文坛 江西乡贯文人 多元文化共存 务实观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对民间美术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骏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3年第1期32-33,共2页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对美的创造,是一切美术的源头和基础。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丰富群众生活的一种形式,是普通民众的一种精神寄托。当今社会巳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共存...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对美的创造,是一切美术的源头和基础。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将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丰富群众生活的一种形式,是普通民众的一种精神寄托。当今社会巳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共存时期,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现代艺术应从民间美术中吸取营养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民间美术应适应时代的变革,充分发挥来源于民众而服务于民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吉祥文化 中国传统 普通民众 经济高速发展 多元文化共存 劳动人民 美的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旅游开发影响中强化的傣族族群认同——对傣族文化主题公园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芳洲 《消费导刊》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这种来自于全球化、现代化、主流化影响所引起的文化层面上的多元化的挑战,激起了傣族人对自己文化的重新认识。旅游业的发展使傣族文化在傣族园这个特殊的框架内逐渐凸现出了它的强势存在,这种强势存在在傣族村寨生活中便表现为一种强... 这种来自于全球化、现代化、主流化影响所引起的文化层面上的多元化的挑战,激起了傣族人对自己文化的重新认识。旅游业的发展使傣族文化在傣族园这个特殊的框架内逐渐凸现出了它的强势存在,这种强势存在在傣族村寨生活中便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族群认同。旅游业的极大发展和它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进一步增强了傣族人对自己文化价值的重视。今天傣族园的傣族人正以一种强者的自信欣然接受了多元文化的共存,并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共存中构建自己新的身份意识和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共存 族群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自觉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婧文 王福秋 +2 位作者 李舒雅 王寅博 邱招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144,共7页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发展冰雪运动已成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冰雪运动发展,最关键就是要实现冰雪运动文化的自我觉醒,保持文化自信。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从文化自觉视角探讨我国冰雪运动...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发展冰雪运动已成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冰雪运动发展,最关键就是要实现冰雪运动文化的自我觉醒,保持文化自信。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从文化自觉视角探讨我国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路径。研究认为,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自觉历程经历了古代传统冰雪文化形成期、近代中西冰雪文化交融期、传统与现代多元文化共存期,如今发展面临困境与新的机遇。创造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篇章、坚守文化多样性、保持文化自觉意识成为我国未来冰雪运动文化发展的关键。发展策略:1)加强对传统冰雪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2)培养学生冰雪运动文化自觉意识;3)加大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资金投入;4)完善冰雪运动文化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运动文化 文化自觉 传统冰雪运动 多元文化共存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承文化的平台——婚礼电影的文化意蕴——试论《喜宴》、《我盛大的希腊婚礼》和《我最好朋友的婚礼》中蕴涵的异族文化差异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鸥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8年第S1期150-154,共5页
电影作品作为文化产品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以及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和融合的重要样本。综观世界影坛,有三部展现婚庆典礼的电影兼具文化融合这一寻根时代的时尚议题和轻松浪漫题材,在真实温情的家庭氛围、婚礼的喜庆和... 电影作品作为文化产品的典型代表,是研究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以及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和融合的重要样本。综观世界影坛,有三部展现婚庆典礼的电影兼具文化融合这一寻根时代的时尚议题和轻松浪漫题材,在真实温情的家庭氛围、婚礼的喜庆和欢乐中融家庭关系和价值观念、文化身份和融合的探讨于一炉。它们是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宴》和希腊传统文化的《我盛大的希腊婚礼》及美国文化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礼》。本文以《喜宴》为基础,对比后两部电影,探讨电影折射出的不同民族间的家庭价值及文化身份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同时,揭示出这三部电影的共同议题:文化融合和文化整合,以及在多元文化大背景下民族文化应如何面对挑战跨越文化藩篱,最后,揭示了多元文化共存和多向交流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礼电影 文化差异 文化融合 多元文化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视野的高校英语跨文化教学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龚选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I0014-I0014,共1页
互联网及新媒体时代的兴起推动了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各种新媒体平台为英语跨文化交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为了进一步适应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交际需求,必须不断加强自身英语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高等教育的英语教... 互联网及新媒体时代的兴起推动了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各种新媒体平台为英语跨文化交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为了进一步适应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交际需求,必须不断加强自身英语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思维也必须紧随时代变化,不断探索跨文化交流教学领域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跨文化交流 英语教学思维 交际需求 文化交流能力 多元文化共存 新媒体平台 高等教育 新媒体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签名收藏家》看西方移民文化融合与身份认同困境
17
作者 张文静 王任傅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8-83,88,共7页
英国青年女作家扎迪·史密斯的小说《签名收藏家》,以中犹混血移民亚历克斯收藏名人签名为主线,通过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向人们展示了当代西方国家少数族裔群体面临的移民文化融合与身份认同问题。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移民族裔人群不仅... 英国青年女作家扎迪·史密斯的小说《签名收藏家》,以中犹混血移民亚历克斯收藏名人签名为主线,通过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向人们展示了当代西方国家少数族裔群体面临的移民文化融合与身份认同问题。在西方文化环境中,移民族裔人群不仅身份难以得到认同,移民族裔人群身份的自我界定也模糊不清。只有尊重和包容多元文化,各美其美、和而不同,才能打破西方少数族裔群体的身份枷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迪·史密斯 《签名收藏家》 多元文化共存 身份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淑芬 《文化产业》 2021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了中华民族长达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曲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新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问题也不能忽视。在... 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了中华民族长达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凝结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与曲折,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应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新时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问题也不能忽视。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受到了冲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能丰富教学内容,最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多元文化共存 文化自信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融入 文化认同 路径分析 精神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真饮食文化之价值功能
19
作者 赵静 《商情》 2014年第4期281-282,共2页
植根于汉文化土壤中的清真饮食文化以它独特的外在表现和强大的内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中华大地上彰显着它独有的魅力、发挥着它独特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 清真饮食文化 价值功能 多元文化共存 外在表现 文化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研究”专题主持人语
20
作者 周宁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共1页
跨文化研究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种方法,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存、不断冲突不断融合的世界上,它提出敏感而重要的问题,引发深入而独特的思考,不管是萨义德发起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还是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 跨文化研究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种方法,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存、不断冲突不断融合的世界上,它提出敏感而重要的问题,引发深入而独特的思考,不管是萨义德发起的后殖民主义文化批判,还是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都从不同角度关注这个领域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研究 主持人 跨学科研究 专题 多元文化共存 文明冲突 后殖民主义 文化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