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谐振线圈参数优化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效率提升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民 闫一骅 +3 位作者 杨环宇 刘野然 何正友 李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1189,共9页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自谐振线圈可以避免绕线引起的偏差,且不受分立补偿电容的影响,应用在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中极具前景。针对PCB自谐振线圈结构参数优化不完全所导致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给...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board,PCB)自谐振线圈可以避免绕线引起的偏差,且不受分立补偿电容的影响,应用在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中极具前景。针对PCB自谐振线圈结构参数优化不完全所导致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该文给出了一种用以提升系统传输效率的PCB自谐振线圈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传输效率模型,并分析了线圈的电参数对传输效率的影响机理;其次,详细推导了线圈电参数与线圈的匝数、介质厚度、线宽、铜箔厚度、介质损耗角正切值以及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上述关系,以传输效率最高为目标,优化了线圈参数;最后,利用优化后的PCB自谐振线圈搭建了一套五线圈无线供电系统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PCB自谐振线圈传输效率最高可达76.5%,相比优化前33.1%的传输效率,提高了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 传输效率 印刷电路板自谐振线圈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SE准则的MIMO多中继系统线性收发机设计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全忠 黄济宇 +1 位作者 罗丽平 秦家银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23-1327,共5页
本文以放大转发MIMO多中继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联合线性收发机的优化设计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在中继的总发射功率约束下,最小化系统的均方误差(MSE).为降低系统复杂度,本文首先引入了乘积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把收发机的设计简化为以奇异... 本文以放大转发MIMO多中继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联合线性收发机的优化设计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在中继的总发射功率约束下,最小化系统的均方误差(MSE).为降低系统复杂度,本文首先引入了乘积矩阵的奇异值分解,把收发机的设计简化为以奇异值向量和酉矩阵为优化变量的优化问题;接着利用变量替换并引入罚项,将简化后的问题转化成只有酉矩阵约束的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替换变量的欧氏梯度,设计了新的黎曼欧氏最陡下降算法,从而有效地处理酉矩阵约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性能最优,最接近MSE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多中继 均方误差 线性收发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体域网多中继协作节能策略 被引量:10
3
作者 闫龙 覃团发 +2 位作者 李亮亮 蒙云番 邢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5-360,共6页
针对无线体域网中传输链路存在中断情况从而消耗额外能量的问题,在多源多中继系统模型中引入网络编码,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多中继协作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下系统的网络能耗,推导出系统的每比特网络整体能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 针对无线体域网中传输链路存在中断情况从而消耗额外能量的问题,在多源多中继系统模型中引入网络编码,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编码多中继协作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下系统的网络能耗,推导出系统的每比特网络整体能耗公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多路径多中继转发算法相比,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少网络的整体能耗,适当地增加信源节点或者减少中继节点的数目对降低网络的整体能耗也有一定的作用。该算法能减少多源多中继网络的整体能耗,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体域网 网络编码 多中继协作 节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剩余功率的多中继选择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覃琴 曾志民 +1 位作者 张天魁 张从青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6-78,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剩余功率的多中继放大转发协同节点选择算法,根据节点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剩余能量信息对网络生存时间进行优化,使用加权函数和信道容量增益门限进行多协同节点选择。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动态和固定功率分配,该算法选择...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剩余功率的多中继放大转发协同节点选择算法,根据节点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剩余能量信息对网络生存时间进行优化,使用加权函数和信道容量增益门限进行多协同节点选择。仿真结果表明,对于动态和固定功率分配,该算法选择三四个中继可使协同通信系统性能达到最优;相对基于CSI的单中继选择算法,当中继数为4时,其在动态功率分配时的网络生存时间最高可延长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分集 剩余功率 放大转发 多中继选择 网络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多中继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梁文文 徐友云 +1 位作者 田华 许魁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8,共7页
网络编码在双向多中继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并有效地提高了双向多中继系统的吞吐量。首先本文导出了在译码转发方式时,独立正交信道和多接入信道下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多中继系统平均中断概率表达式。Monte Carlo仿真和理论分析... 网络编码在双向多中继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并有效地提高了双向多中继系统的吞吐量。首先本文导出了在译码转发方式时,独立正交信道和多接入信道下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多中继系统平均中断概率表达式。Monte Carlo仿真和理论分析非常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之后分析了系统平均中断性能在不同信噪比和不同中继节点个数等多种情形下与功率分配因子的关系,揭示了功率分配因子与系统总功率和中继节点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双向多中继系统采用网络编码进行传输时,在独立正交信道下和多接入信道下的功率分配因子取值在区间[0.5,0.6]内能够获得最优的系统中断概率性能,并且多接入信道下的系统中断性能要好于独立正交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双向多中继系统 译码转发 中断概率 功率分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继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加密设计及安全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唐猛 李海华 +1 位作者 谢灵运 陈建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2-662,共11页
多中继通信系统信息传输过程复杂,存在吞吐率下降、误码率高、安全性能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多中继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与密钥加密技术联合设计的解决方案.首先,阐述三中继双向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加密传输的工作机制;然后,构建三... 多中继通信系统信息传输过程复杂,存在吞吐率下降、误码率高、安全性能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多中继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与密钥加密技术联合设计的解决方案.首先,阐述三中继双向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加密传输的工作机制;然后,构建三中继物理层网络编码与LDPC码、加密算法联合通信模型,设计适应多路信号叠加的中继映射解决方案,推导出该系统的置信传播译码算法公式.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密钥加密技术能有效保证系统数据传输安全性,降低因多中继系统信息传输与信道窃听带来的性能损失;同时,LDPC编译码提升了该系统的译码准确率,系统解密能力得到改善,从而有效提高了多中继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网络编码 多中继 LDPC码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继OFDM系统选择性子载波中继和功率分配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晓晖 杨伟伟 金晓光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8-484,共7页
对于多中继OFDM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在各个中继节点功率独立受限的条件下,中继节点转发子载波的数目较多时,每个子载波所能分配到的功率较少,而将此中继节点转发的部分子载波转由空闲的中继节点转发,可以获得更大的功率增益。为此,本... 对于多中继OFDM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在各个中继节点功率独立受限的条件下,中继节点转发子载波的数目较多时,每个子载波所能分配到的功率较少,而将此中继节点转发的部分子载波转由空闲的中继节点转发,可以获得更大的功率增益。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在中继节点距离源节点较近时,充分利用空闲中继节点的功率,提高系统容量,在中继节点距离源节点较远时,削减中继节点数目,降低系统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中继节点距离源节点较近时获得了更大的系统容量,在中继节点距离源节点较远时,保持系统容量基本不变,降低系统复杂度,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技术 多中继OFDM通信系统 选择性子载波中继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分解的MIMO多中继系统半盲信道估计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穆晓敏 刘越 +1 位作者 李双志 张建康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86,96,共5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三跳中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半盲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接收信号构造基于张量分解的PARAFAC和PARATUCK2模型,通过两阶段的迭代算法拟合张量模型.两阶段迭代算法利用ALS拟合PARAFAC模型估计复合信道和发...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三跳中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分解的半盲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接收信号构造基于张量分解的PARAFAC和PARATUCK2模型,通过两阶段的迭代算法拟合张量模型.两阶段迭代算法利用ALS拟合PARAFAC模型估计复合信道和发送信号,并利用TALS拟合PARATUCK2模型并行估计三跳信道矩阵.与已有的信道估计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少量的导频序列便能并行估计三跳信道矩阵,不仅可以避免误差叠加,而且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多中继系统 半盲信道估计 张量分解 两阶段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多中继协同节点选择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覃琴 曾志民 +1 位作者 张天魁 张从青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508,共4页
为优化协同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动态多中继译码转发(DF)协同节点选择算法MRS-DF。该算法联合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对网络生存时间进行优化,以获得更长的网络生存时间和更大的信道容量。仿真验证表明,动态分配中... 为优化协同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动态多中继译码转发(DF)协同节点选择算法MRS-DF。该算法联合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对网络生存时间进行优化,以获得更长的网络生存时间和更大的信道容量。仿真验证表明,动态分配中继功率时,选择4个中继性能已经达到最优。MRS-DF算法的网络生存时间和信道容量远大于仅考虑节点信道状态信息的中继选择算法。在10次仿真中,该算法网络生存时间平均延长201.1%,信道容量平均提高164.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信道容量 网络生存时间 协作分集 多中继选择 优化 剩余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中继协作系统中功率优化分配策略的无线网络容量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维 周凯 孟利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56-1061,共6页
针对限制网络容量的主要因素(信道带宽与信道信噪比),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中继协作系统中功率优化分配策略的无线网络容量算法。首先,论文提出采用多中继协作的方式,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建立网络最大流数学模型。然后,在网络总功率受限的情况... 针对限制网络容量的主要因素(信道带宽与信道信噪比),本文提出了一种多中继协作系统中功率优化分配策略的无线网络容量算法。首先,论文提出采用多中继协作的方式,提高网络传输速率,建立网络最大流数学模型。然后,在网络总功率受限的情况下,对中继节点进行功率优化分配,建立最大化网络容量计算数学模型。最后,论文建立网络仿真环境,对比多中继协作且能量优化分配与非中继协作且能量等分两种策略在中断概率、网络容量等方面的表现。得出如下结论:网络容量随节点数量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多中继协作且能量优化分配策略更加有利于提高无线网络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继协作 信噪比模型 功率分配 网络容量 中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多中继无线网络中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调度方案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练 梁申虎 彭代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2-538,共7页
现有多中继无线网络中传输调度方案主要针对单信源且转发链路状态相同的情况,多采用顺序转发的调度方式,传输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优先级调度方案。该方案在不同的传输阶段,利用信息包接收状态或编... 现有多中继无线网络中传输调度方案主要针对单信源且转发链路状态相同的情况,多采用顺序转发的调度方式,传输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的优先级调度方案。该方案在不同的传输阶段,利用信息包接收状态或编码向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生成反馈信息,计算中继节点的有效信息包数。在转发链路状态不同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各中继节点的有效信息与链路传输可靠性,确定优先级,从而完成调度。该方案实现了多中继对多信源信息的协同转发,在转发链路状态差异较大时,能自适应地选择最优转发节点和路径,提高信息包的传输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基于单信源或顺序调度的方案,该方案能有效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重传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随机线性网络编码 调度 多源多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用户多中继MIMO通信系统迭代预编码方案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汀 杨绿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14-1918,共5页
该文针对多中继MIMO通信系统多用户传输时的用户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的发射端与中继端迭代预编码的方案。该方案首先在中继端进行多中继联合的迫零预编码,然后将基站与多用户之间等效为一个点到多点的MIMO信道... 该文针对多中继MIMO通信系统多用户传输时的用户间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以有效抑制多用户干扰的发射端与中继端迭代预编码的方案。该方案首先在中继端进行多中继联合的迫零预编码,然后将基站与多用户之间等效为一个点到多点的MIMO信道,采用最大化信漏噪比的预编码方法,在发射端进一步消除用户间的干扰,同时避免了噪声放大的影响,进而通过中继端预编码与发射端预编码的多次迭代,更好地保持了多中继并行传输引入空间分集所带来的性能优势,有效地抑制了用户间干扰,获得了更高的系统和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预编码 多中继 多用户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继协作空间调制的中继选择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彤 仇润鹤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19-2025,共7页
针对多中继协作空间调制(SM)系统中的中继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继节点位置的选择方案,并将该方案应用于系统中,对系统的误比特率(BER)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在源节点使用SM技术,每一时隙仅激活一根发射天线,并基于中继节点的位置信... 针对多中继协作空间调制(SM)系统中的中继选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中继节点位置的选择方案,并将该方案应用于系统中,对系统的误比特率(BER)性能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在源节点使用SM技术,每一时隙仅激活一根发射天线,并基于中继节点的位置信息,在全部中继中选择最接近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中点的一个放大转发(AF)中继进行转发。运用矩生成函数法推导了该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下成对错误概率的解,并由此给出了系统的理论BER。仿真结果表明,与随机选择和循环转发中继的方法相比,该中继选择方法能够在系统中获得更好的BE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调制 协作通信 放大转发 误比特率 多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蛙跳算法的多中继协作系统最优功率分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玲香 姚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协作通信与直接通信相比能够显著地提高系统性能,功率分配是协作通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获得合理的协作中继通信系统功率分配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蛙跳算法的多中继节点功率分配方法。首先对功率分配问题进行分析,将其转换为一个... 协作通信与直接通信相比能够显著地提高系统性能,功率分配是协作通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获得合理的协作中继通信系统功率分配方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蛙跳算法的多中继节点功率分配方法。首先对功率分配问题进行分析,将其转换为一个非线性优化问题,然后将青蛙表示为源节点,中继节点的功率,以平均信噪比作为青蛙的食物,并通过青蛙的信息交流和协作找到最优的功率分配方案,最后采用仿真对比实验对本文算法性能进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它功率分配方法,改进蛙跳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信道容量,降低了中断概率,以较低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分配 蛙跳算法 协作通信 多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O多中继辅助通信中的优化调度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菲 杨绿溪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46,共7页
针对中继辅助通信系统,讨论了多中继并行传输下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线性优化方案,并从多用户分集的角度,在等待服务用户中选择中继协作分集增益较大的用户对其进行服务。这种方案巧妙地减少了由于多中继并行传输所造成的用... 针对中继辅助通信系统,讨论了多中继并行传输下的优化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线性优化方案,并从多用户分集的角度,在等待服务用户中选择中继协作分集增益较大的用户对其进行服务。这种方案巧妙地减少了由于多中继并行传输所造成的用户间干扰,保持了多中继并行传输引入的空间分集所带来的性能优势,达到了提高系统总吞吐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继协作 联合优化 多用户调度 空间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多中继系统中判决门限辅助的快速Z转发协作 被引量:1
16
作者 包建荣 林昀轩 +3 位作者 刘超 姜斌 朱芳 何剑海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5-1322,共8页
针对Z向转发(ZF)协作所有中继节点均参与协作转发导致的能耗利用不合理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中继场景下的门限辅助判决快速Z转发(DT-FZF)协作。当中继节点处接收信号对数似然比(LLR)的绝对值小于门限时,中继节点不参与协作转发;... 针对Z向转发(ZF)协作所有中继节点均参与协作转发导致的能耗利用不合理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中继场景下的门限辅助判决快速Z转发(DT-FZF)协作。当中继节点处接收信号对数似然比(LLR)的绝对值小于门限时,中继节点不参与协作转发;否则中继节点协作转发经截断后的对数似然比(LLR)。放大转发(AF)、译码转发(DF)、分段转发(PF)和ZF协作可看作DT-FZF协作的特殊情况。在三中继系统,误比特率(BER)为10–3时,相比ZF协作,所提协作可获得约0.8 dB的性能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继网络 协作通信 快速Z向转发 判决门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跳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的ε-全局最优多中继选择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加利 张海霞 袁东风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9-44,共6页
研究了并行两跳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的多中继选择策略问题。以接收端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最大化为目标,该问题首先被规划为0-1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这是一个NP-hard问题,其最优解只可以通过穷举方法得到,但是对于节点数量... 研究了并行两跳放大转发中继网络中的多中继选择策略问题。以接收端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最大化为目标,该问题首先被规划为0-1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这是一个NP-hard问题,其最优解只可以通过穷举方法得到,但是对于节点数量很大的网络,低效的穷举方法是无法容忍的。基于分支定界(branch-and-bound)框架并结合线性变形放松技术(reformulation-linearization technique,RLT),提出了一种ε-全局最优的多中继选择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以预定精度ε逼近全局最优解。通过此方法得到的性能可以作为其他算法的参考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继选择 信噪比最大化 0-1非线性整数规划 分支定界 线性变形放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斯信源下多中继网络的分布式压缩转发系统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大专 张瑞丹 许生凯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5,共9页
提出了一种模拟高斯信源通过多中继网络进行压缩转发的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可以描述实际中传感器受限于环境或成本,只能进行简单的模拟信号发送,而中继器能够进行复杂的分布式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传感中继网络。本文提出了该系统的理... 提出了一种模拟高斯信源通过多中继网络进行压缩转发的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可以描述实际中传感器受限于环境或成本,只能进行简单的模拟信号发送,而中继器能够进行复杂的分布式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传感中继网络。本文提出了该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信源编码问题,采用CEO理论建立多中继网络的率失真函数,结合Shannon信道容量理论,将传感器网络与数字通信网络建立联系。本文提出了系统的优化设计理论方法,在总功率受限条件下,在传感器网络和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功率分配,使信噪比性能达到最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比模拟中继转发系统在低信噪比区域抗干扰性能更好。在高信噪比区域,随着总信噪比约束的增大,可提高至10dB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信源 压缩转发 功率分配 多中继网络 放大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迭代检测译码的多中继RA编码协作系统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蕾 仰枫帆 +1 位作者 刘伟伟 王天宇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为提高协作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RA码多中继编码协作通信系统。首先,在系统的源和中继节点处采用RA编码,推导出与目的节点接收码字对应的多层Tanner图;然后,以多层Tanner图为基础,结合MAP算法给出一种联合迭代检测译码新算法译码,完成目... 为提高协作系统的性能,提出一种RA码多中继编码协作通信系统。首先,在系统的源和中继节点处采用RA编码,推导出与目的节点接收码字对应的多层Tanner图;然后,以多层Tanner图为基础,结合MAP算法给出一种联合迭代检测译码新算法译码,完成目的点的信号检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所提出的新方法能够充分实现多中继编码协作所具有的潜在分集和编码增益,随着内外迭代次数的增加,误比特率性能迅速提升,在相同条件下明显优于编码非协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继编码协作 RA码 LDPC码 联合迭代检测译码 多层Tanner图 误比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协作的多中继M2M通信系统的SER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南 宫丰奎 葛建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1,共6页
基于移动端对移动端(M2M)信道衰落服从重叠Nakagami-m分布的假设,研究M-PSK调制下移动放大转发(AF)中继对M2M系统的性能影响。利用矩母函数(MGF)方法,推导了多AF中继辅助M2M通信(MAF-M2M)系统的误符号率(SER)性能下界表达式,并结合近似... 基于移动端对移动端(M2M)信道衰落服从重叠Nakagami-m分布的假设,研究M-PSK调制下移动放大转发(AF)中继对M2M系统的性能影响。利用矩母函数(MGF)方法,推导了多AF中继辅助M2M通信(MAF-M2M)系统的误符号率(SER)性能下界表达式,并结合近似概率密度函数(PDF)方法,给出了更为逼近的近似SER表达式。结果表明,目的端采用最大比合并时,AF中继可以明显改善不同m参数信道下M2M通信系统性能。计算机仿真结果验证了性能界和近似SER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M 放大转发 矩母函数 多中继 S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