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床高温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及其成因意义 |
佘宏全
李进文
丰成友
马东方
潘桂棠
李光明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65
|
|
2
|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床辉钼矿Re-Os和锆石U-Pb SHRIMP测年及地质意义 |
佘宏全
李进文
马东方
李光明
张德全
丰成友
屈文俊
潘桂棠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21
|
|
3
|
西藏班公湖带多不杂超大型富金斑岩铜矿的高温高盐高氧化成矿流体:流体包裹体证据 |
李光明
李金祥
秦克章
张天平
肖波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59
|
|
4
|
班公湖带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斑岩-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时代:对成矿构造背景的制约 |
李金祥
李光明
秦克章
肖波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4
|
|
5
|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斑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
祝向平
陈华安
刘鸿飞
马东方
李光明
黄瀚霄
张红
刘朝强
卫鲁杰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4
|
|
6
|
西藏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蚀变与脉体系统 |
张志
陈毓川
唐菊兴
李玉彬
高轲
王勤
李壮
李建力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7
|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床地质与蚀变 |
祝向平
陈华安
马东方
黄瀚霄
李光明
卫鲁杰
刘朝强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7
|
|
8
|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金矿钾长石^(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祝向平
陈华安
马东方
黄瀚霄
李光明
刘朝强
卫鲁杰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7
|
|
9
|
西藏班公湖带多不杂富金斑岩铜矿床中金红石的特征及其意义 |
李金祥
秦克章
李光明
肖波
张天平
雷晓光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3
|
|
10
|
西藏多不杂铜矿区曲色组砂岩化学组分特征及构造背景 |
何阳阳
温春齐
刘显凡
赵林
赵元龙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1
|
西藏多不杂超大型富金斑岩铜矿的蚀变-矿化特征及高氧化成矿流体初步研究 |
李光明
李金祥
秦克章
张天平
肖波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9
|
|
12
|
西藏铁格隆南-多不杂矿床对冲储矿机制——地球物理勘查的证据 |
宋扬
唐菊兴
刘治博
李发桥
王勤
肖扬
王阳玲
|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13
|
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ASTER遥感蚀变异常特征 |
胡紫豪
唐菊兴
张廷斌
吴华
徐志忠
别小娟
|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14
|
西藏多不杂矿集区斑岩铜矿地球化学指标研究 |
吴德新
赵元艺
刘朝强
许虹
李玉昌
李玉彬
雷晓光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15
|
多不杂斑岩铜金矿区蚀变分带与黄铁矿的关系——物探方法选择与异常解释的基础 |
焦彦杰
廖国忠
李华
张伟
李富
杨俊波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16
|
西藏改则县多不杂斑岩型铜金矿床勘查模型 |
李玉彬
多吉
钟婉婷
李玉昌
强巴旺堆
陈红旗
刘鸿飞
张金树
张天平
徐志忠
范安辉
索朗旺钦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4
|
|
17
|
西藏多不杂铜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
何阳阳
温春齐
刘显凡
|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18
|
TerraSpec波谱仪在西藏多不杂斑岩铜矿区蚀变信息研究中的应用 |
代晶晶
王瑞江
曲晓明
辛洪波
|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19
|
多不杂铜矿床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何阳阳
温春齐
刘显凡
郭建强
周玉
|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20
|
多不杂铜矿区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何阳阳
温春齐
刘显凡
周玉
郭建强
|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