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输入对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磷恢复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李鑫 耿雪 +4 位作者 王洪伟 龚琬晴 文帅龙 钟继承 李大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539-3549,共11页
外源输入对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磷恢复及迁移转化的影响尚不清楚,阐明该问题对于底泥疏浚实施后流域尺度上的外源控制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模拟疏浚的方法研究在有无外源颗粒物输入条件下... 外源输入对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磷恢复及迁移转化的影响尚不清楚,阐明该问题对于底泥疏浚实施后流域尺度上的外源控制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模拟疏浚的方法研究在有无外源颗粒物输入条件下,疏浚前后新生泥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并探讨疏浚对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疏浚后阻止外源颗粒物输入对沉积物总磷(TP)和总氮(TN)的控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疏浚显著降低了表层沉积物潜在可移动磷的含量,有外源颗粒物输入组潜在可移动态磷(Mobile-P)含量显著高于无外源组,变化的Mobile-P以铁结合态磷(Fe-P)为主,有机磷(Org-P)次之,弱结合态磷(Lb-P)含量较低不足总磷的1‰;实验210d后,有外源颗粒物输入疏浚组间隙水PO4^3--P浓度低于未疏浚组,无外源疏浚组显著低于未疏浚组(P <0. 05);无外源疏浚组间隙水PO4^3--P浓度保持着较低的水平,其余组间隙水中PO4^3--P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间隙水PO4^3--P浓度与其对应分层沉积物中Fe-P含量显著正相关;冬春季间沉积物的源-汇功能发生了转变,沉积物对上覆水由汇转变成为源;疏浚措施降低了底泥内源磷释放速率,可有效控制其内源磷释放,阻止外源颗粒物输入对疏浚控制内源磷负荷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疏浚 泥水界面 外源颗粒物输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