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联合PNI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武少雄 党惠兵 林晓媛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10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37(IL-37)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效果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01月~2023年01月入院治疗的103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探讨接受化疗的M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对短期疗效、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CD3^(+)、CD4^(+)、CD8^(+)、CD4^(+)/CD8^(+)、IL-37、PNI均为MM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CD3^(+)、CD4^(+)、CD8^(+)、CD4^(+)/CD8^(+)、IL-37、PN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95%CI:0.619~0.820)、0.764(95%CI:0.670~0.858)、0.732(95%CI:0.625~0.840)、0.700(95%CI:0.598~0.802)、0.779(95%CI:0.689~0.869)、0.750(95%CI:0.654~0.845),联合预测AUC为0.852(95%CI:0.777~0.926)。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IL-37、PNI水平为MM患者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并且对MM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IL-37 预后营养指数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肺祛痰散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清IL-2及sIL-2R的影响
2
作者 朱海燕 陈淑琴 周琴 《陕西中医》 CAS 2025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温肺祛痰散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痰浊阻肺型稳定期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 目的:观察温肺祛痰散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痰浊阻肺型稳定期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缩唇腹式呼吸。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温肺祛痰散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咳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血清IL-2、sIL-2R水平变化,并记录两组疗效和COPD急性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CD3^(+)、CD4^(+)、CD4^(+)/CD8^(+)、IL-2升高(P<0.05),中医症候积分、咳嗽评分、CD8^(+)、sIL-2R降低(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CD3^(+)、CD4^(+)、CD4^(+)/CD8^(+)、IL-2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候积分、咳嗽评分、CD8^(+)、IL-2、sIL-2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祛痰散可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功能,调节血清IL-2及sIL-2R的表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温肺祛痰散 缩唇腹式呼吸 痰浊阻肺型 稳定期 外周血t淋巴细胞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3
作者 彭超 林阳 何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251-254,259,共5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水平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62例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及...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白介素-4(IL-4)及趋化因子CXC配体13(CXCL13)水平检测在神经梅毒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188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62例血清固定患者(血清固定组)及126例神经梅毒患者(神经梅毒组)(包括无症状型31例,早期58例,晚期37例)。另选取同时期于本院门诊和体检就诊的正常健康者(对照组)80名。比较不同人群、梅毒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化因子CXCL1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联合检测对早期神经梅毒识别的诊断价值。结果CD4^(+)、CD4^(+)/CD8^(+)值:神经梅毒组<血清固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CXCL13水平:神经梅毒组>血清固定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值:晚期组<早期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CXCL13水平:晚期组>早期组>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联合检查灵敏度为89.68%,特异度为91.11%,AUC=0.862(95%CI:0.806-0.933),均高于三指标单一检查(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IL-4及趋化因子CXCL13水平变化与神经梅毒患者病情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度对神经梅毒的早期识别诊断具有更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在神经梅毒病情进展评估及临床指导上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淋巴细胞 IL-4 趋化因子CXCL13 神经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意义
4
作者 杨爱英 马力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0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收治的8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水平及CD4^(+)/CD8^(+)。结果研究组治疗前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CD3^(+)、CD4^(+)、CD8^(+)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后监测白血病患者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对临床诊断病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监测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调肠方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对患者血气指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5
作者 周佳 张瑶瑾 +2 位作者 陈家伟 倪芳芳 张颖蓓 《四川中医》 2024年第6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宣肺调肠方辅助治疗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血气指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8例,据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 目的:探讨宣肺调肠方辅助治疗对重症肺炎(痰热壅肺证)患者血气指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08例,据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宣肺调肠方辅助治疗,均持续治疗7d。于治疗结束时评估患者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对比中医症候积分、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8%(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后,观察组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和S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宣肺调肠方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有利于提高患者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调肠方 重症肺炎 血气指标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Mg^(2+)转运蛋白1水平表达及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孔滔 饶舜 +2 位作者 朱伟 玉坎哈 余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Mg^(2+)转运蛋白1(magnesium transporter protein 1,MagT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 目的探讨Mg^(2+)转运蛋白1(magnesium transporter protein 1,MagT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9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index,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中重度组(SLEDAI≥10,n=32)和轻度组(SLEDAI<10,n=47),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生化和血清免疫相关指标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与生化免疫相关指标表达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对SLE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0.65(0.36,0.99),0.23(0.07,0.36)vs 1.20(0.83,1.37)]和MagT1蛋白[0.35(0.22,0.42),0.22(0.15,0.27)vs 0.53(0.40,0.6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247,7.078;5.128,7.257,均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169,3.599,均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及补体3(complement 3,C3)和补体4(complement 4,C4)水平呈正相关(r=0.496,0.637,0.588,均P<0.05);与红细胞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和SLEDAI呈负相关(r=-0.598,-0.476,-0.646,-0.514,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水平诊断SLE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38~0.94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67.1%,诊断SLE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31~0.84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4%,84.4%。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在SLE患者中表达下调,且与SLE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对SLE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Mg^(2+) 转运蛋白1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外周血t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7
作者 陈志祥 艾克拜尔 +1 位作者 陈存存 车勇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的2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标准分为结核组147例、非结核组132例,评估T-SPOT.TB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 目的探讨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联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的2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标准分为结核组147例、非结核组132例,评估T-SPOT.TB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结果结核组T-SPOT.TB阳性率高于非结核组(P<0.01);肺结核组患者CD3^(+)、CD4^(+)及CD8^(+)较非结核组相比有下降(P<0.05),CD4^(+)/CD8^(+)较非结核组变化不明显(P>0.05);两者联合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354(P<0.01),灵敏度90.48%,特异性38.64%,约登指数为0.291。结论T-SPOT.TB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灵敏度,但在对结核和非结核的鉴别诊断中特异性降低,在临床中对结核的诊断价值有一定的意义,是对肺结核诊断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t细胞斑点试验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肺结核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8
作者 陈莹 卞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2期77-79,86,共4页
目的观察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靶向治疗组和双药化疗组各35例... 目的观察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随机分为靶向治疗组和双药化疗组各35例,双药化疗组采用化疗治疗,靶向治疗组在双药化疗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卡氏生活质量(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靶向治疗组疾病控制率(88.57%)高于双药化疗组(62.86%)(P<0.05)。治疗6周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上升,CD8^(+)较治疗前下降,且靶向治疗组更高/低(P<0.01);2组CEA及CA19-9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靶向治疗组低于双药化疗组(P<0.01);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靶向治疗组更低/高(P<0.01)。2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可改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患者免疫状态,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生存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肠癌 贝伐珠单抗 化疗 近期疗效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唐静 田君 曹妍妍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8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探究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Ⅰ~Ⅲ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Ⅰ~Ⅲ期卵巢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行开腹手术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手术的40例患者为观... 目的探究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Ⅰ~Ⅲ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Ⅰ~Ⅲ期卵巢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行开腹手术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手术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以围手术期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案。结果2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淋巴结清扫数、生存质量评分、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CD8^(+)水平、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腹腔镜手术 卵巢癌 疗效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绳彬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2023年04月)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0例,以替诺福韦酯治疗为对照组,以复方甘草...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活动性乙肝肝硬化的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1月-2023年04月)活动性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50例,以替诺福韦酯治疗为对照组,以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为研究组。比较治疗前、后肝脏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细胞水平,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各肝功能、维化指标较治疗前下降,研究组更低(P<0.05)。治疗后,炎性指标、免疫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以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化,可改善肝功相关指标,减轻纤维化严重程度,降低机体炎性指标提升免疫功能,对于提升治疗效果较单一药物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替诺福韦酯 联合治疗 活动性 乙肝肝硬化 炎症因子 外周血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
11
作者 林美群 张燕霞 吴英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生殖道HPV感染患者,根据HPV亚型不同,将感染高危型HPV的5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感染非高危型HPV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生殖道HPV感染患者,根据HPV亚型不同,将感染高危型HPV的5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感染非高危型HPV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阴道微生态菌群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据,分析HPV的感染情况以及HPV亚型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阴道菌群阳性率及Nugent评分,分析两组Nugent评分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中HPV16型有19例,占38.00%;HPV18型14例,占28.00%;HPV52型有8例,占16.00%;HPV31型有8例,占16.00%;HPV56型1例,占2.00%。对照组患者中HPV42型有16例,占40.00%;HPV43型有13例,占32.50%;HPV11型有4例,占10.00%;HPV6型有4例,占10.00%;HPV81型有3例,占7.50%。试验组患者CD3^(+)(47.52±4.52)%、CD4^(+)(45.20±3.47)%、CD4^(+)/CD8^(+)(1.37±0.33)低于对照组的(55.68±4.05)%、(51.62±4.31)%、(2.01±0.40),CD8^(+)(32.98±2.57)%高于对照组的(25.71±3.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阴道内乳酸杆菌阳性率34.00%低于对照组的55.00%,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滴虫阳性率分别为88.00%、84.00%、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55.00%、50.00%,Nugent评分为(7.85±1.20)分高于对照组的(6.84±0.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ugent评分均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与CD8^(+)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者的全身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导致发生阴道菌群紊乱的风险增加,纠正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及阴道微生态状况均有利于提升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免疫功能 阴道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王君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治疗的7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脓毒症组,入院后28d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治疗的7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脓毒症组,入院后28d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又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_(4)^(+)、CD_(8)^(+)和CD_(4)^(+)/CD_(8)^(+)比值、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水平。随访所有脓毒症患者28d内预后情况,ROC分析相关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28d内,脓毒症患者存活53例,死亡17例。死亡组患者的PCT、NLR、CD_(8)^(+)高于存活组,CD_(4)^(+)和CD_(4)^(+)/CD_(8)^(+)均较存活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PCT、NLR、CD_(4)^(+)、CD_(8)^(+)、CD_(4)^(+)/CD_(8)^(+)对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0.794、0.794、0.739和0.872,PCT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为76.47%和94.34%,NLR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2.35%和92.45%,CD_(4)^(+)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为64.71%和83.02%,CD_(8)^(+)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为58.82%和94.34%,CD_(4)^(+)/CD_(8)^(+)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2.35%和86.79%。结论:外周血PCT、NLR及T淋巴细胞亚群在脓毒症患者中表达异常,其中NLR对脓毒症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PCT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对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价值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预后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检测价值
13
作者 陈建兰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昌市一人民医院住院的82名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8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仪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南昌市一人民医院住院的82名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8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所有受检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肿瘤类型将试验组分为霍奇金淋巴瘤组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组,两组间各项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肿瘤分期将试验组分为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Ⅰ~Ⅱ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Ⅲ~Ⅳ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Ⅰ~Ⅱ期组CD3^(+)水平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Ⅲ~Ⅳ期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采取流式细胞仪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可以有效诊断患者病情、分期和免疫状态,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恶性淋巴瘤 外周血t细胞亚群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体液免疫指标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的检测价值
14
作者 荣爱竹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1期2625-2627,共3页
目的:探讨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外周血体液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 目的:探讨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外周血体液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6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检者3 mL空腹静脉血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体液免疫及炎症反应指标,对比两组受检者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CD4^(+)T、CCD3^(+)T、CD4^(+)T/CD8^(+)T细胞比值较对照组低,CD8^(+)T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0、2.994、7.559、3.273,P<0.05);组间比较免疫球蛋白G(IgG)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7,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值较高,免疫球蛋白A(IgA)检测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3、4.496,P<0.05);研究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检测值较对照组高,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3、40.350、20.416、27.557,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机体存在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紊乱的情况,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可能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存在一定关系,临床需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体液免疫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创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黄翼飞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创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短期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18例)和生存组(42例)... 目的分析重症创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短期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18例)和生存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致伤原因、合并伤、大量输血、液体复苏、损伤部位数、损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分析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与ISS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致伤原因、合并伤、大量输血、液体复苏、损伤部位数、GCS评分与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者ISS、APACHEⅡ评分均高于生存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水平均低于生存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S、APACHEⅡ评分升高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降低均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水平、CD4^(+)/+CD8比值与ISS、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ISS、APACHEⅡ评分升高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降低均是影响重症创伤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水平与ISS、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临床检测上述指标对评估重症创伤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创伤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短期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治疗后痰菌转阴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的关系
16
作者 杨术辉 门海洋 吴向华 《医师在线》 2024年第9期51-53,共3页
目的探究抗结核治疗后痰菌转阴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抗结核治疗患者为肺结核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体检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抗结核治疗后痰菌转阴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抗结核治疗患者为肺结核组,另选取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体检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按照不同年龄,将肺结核组患者分为≤30岁组(n=29)、31~60岁组(n=28)、>60岁组(n=23),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根据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组患者痰菌是否转阴分为痰菌转阴组(n=44)与痰菌阳性组(n=36),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变化。结果肺结核组的T辅助细胞(CD4^(+))、T抑制细胞(CD8^(+))、B淋巴细胞(B细胞)、NK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不同年龄段肺结核患者的CD4^(+)、CD8^(+)、B细胞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年龄越大,CD4^(+)、CD8^(+)、B细胞水平越低(P<0.05),NK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抗结核治疗后,痰菌转阴组患者的CD4^(+)、CD8^(+)、B细胞、NK水平显著高于痰菌阳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较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更低,年龄越大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越低。抗结核治疗后,痰菌转阴患者较痰菌阳性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治疗 痰菌转阴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
17
作者 李红叶 蒋文娟 张小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随后将其分为激素敏感组112例、激素... 目的:分析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随后将其分为激素敏感组112例、激素耐药组(RNS患儿)38例。另选取同期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簇状分化抗原(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并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CD3^(+)、CD8^(+)、Treg水平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激素敏感组与激素耐药组患儿CD3^(+)、CD8^(+)、Treg水平比较,激素耐药组均高于激素敏感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激素敏感组、激素耐药组患儿治疗后CD3^(+)、CD8^(+)、Treg水平均降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在各组间、组内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CD8^(+)、Treg水平同PNS、RNS的发生发展呈现密切的关系,在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监测其水平变化来评估患儿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18
作者 闫杨 王红梅 +2 位作者 刘福庆 刘心平 李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02-0104,共3页
讨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情况。方法 该次选入研究的样本量为50例,集中在1年之内。时间方面的具体情况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所有的研究样本之中,有12例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仅有肺结核的病例... 讨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结果情况。方法 该次选入研究的样本量为50例,集中在1年之内。时间方面的具体情况为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所有的研究样本之中,有12例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患。仅有肺结核的病例为13份。14例仅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余11例为健康体检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糖化血红蛋白的检验。对不同组别人群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中,CD3+的水平较其他三组为低,CD4+的水平低于肺结核组和健康组,而CD8+及CD4+/CD8+等指标则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结核组中,各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中,CD3+、CD4+及CD4+/CD8+的水平均低于健康组,且CD3+指标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在2型糖尿病组中,CD8+的水平高于健康组,其余指标则低于健康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人群中,有相对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情况。尤其是血糖持续性升高状态得不到有效地缓解,还会进一步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程度加重,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肺结核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小儿白血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莉琼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11期1771-1773,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小儿白血病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白血病患儿为观察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同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期与类型白血病患儿的外周血T... 目的研究与分析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小儿白血病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白血病患儿为观察组,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的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同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期与类型白血病患儿的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并以Logistic分析上述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与小儿白血病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IL-6及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他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则均低于对照组,且不同分期与不同类型白血病患儿其表达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以Logistic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均与小儿白血病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外周血Th17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在白血病患儿中呈现异常表达的状态,且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疾病的重要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th17相关指标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 小儿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分析
20
作者 齐燕 邓克勤 +1 位作者 叶军健 秦建江 《浙江创伤外科》 2004年第6期393-393,共1页
关键词 患者 重型颅脑损伤 亚群 外周血t细胞 机体免疫功能 检测分析 严重颅脑损伤 GCS NK细胞 外周血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