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析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武汉若干所高校为例开展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陈菲菲 《考试研究》 2016年第6期46-54,共9页
要更深层次、系统地了解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制度,不仅需要探究其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深入调查研究其制度运行中现存的问题,这也是对现存问题进行原因探析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制度分析法对复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 要更深层次、系统地了解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制度,不仅需要探究其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深入调查研究其制度运行中现存的问题,这也是对现存问题进行原因探析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制度分析法对复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归纳分析,认为现存问题是由制度设计缺乏理性、制度执行中缺乏刚性和制度改革中存在惰性等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复试制度 问题与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行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菲菲 《教育与考试》 2015年第1期37-40,共4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研究生人才的基本方式。文章主要梳理了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特征,主要经历了探索阶段(1978-1983年)、稳定阶段(1984-2002年)和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概括了复试制度所表现出的现行特征:全面性...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研究生人才的基本方式。文章主要梳理了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特征,主要经历了探索阶段(1978-1983年)、稳定阶段(1984-2002年)和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概括了复试制度所表现出的现行特征:全面性与直观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稳定性与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复试制度 发展历程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复试制度 选拔高素质人才
3
作者 车纯 赵玉珍 贺诚琦 《科技.人才.市场》 2001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招生工作 人才选拔 复试制度 复试标准 综合素质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奖学金制度下研究生招生复试制度的反思
4
作者 潘燕 《西南教育论丛》 2010年第4期36-38,51,共4页
奖学金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奖学金制度的实施对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制度存在着复试过程流于形式、复试内容偏向理论知识、复试评分带有随意性、复试程序缺乏监督等弊端,直接影响了奖学金制度... 奖学金制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奖学金制度的实施对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制度存在着复试过程流于形式、复试内容偏向理论知识、复试评分带有随意性、复试程序缺乏监督等弊端,直接影响了奖学金制度的有效实施和奖学金评定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复试制度,使复试工作在促进奖学金制度的顺利实施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奖学金制度 研究生招生 复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武汉若干所高校为例开展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菲菲 《湖北招生考试》 2016年第6期15-20,共6页
要更深层次、系统的了解现行的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制度,不仅需要探究其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深入调查研究其制度运行中现存的问题,这也是对其现存的问题进行原因探析的前提条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复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运用制度... 要更深层次、系统的了解现行的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制度,不仅需要探究其历史发展脉络,更要深入调查研究其制度运行中现存的问题,这也是对其现存的问题进行原因探析的前提条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复试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运用制度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可以发现这主要是由制度设计缺乏理性、制度执行中缺乏刚性和制度改革中存在惰性等原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复试制度 问题与原因
原文传递
浅谈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改革的策略与建议
6
作者 陈菲菲 《湖北招生考试》 2017年第2期31-34,共4页
在对复试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了解,以及对现行的硕士生复试制度运行状况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复试制度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及策略,如加强复试制度的建设,明确复试功能及定位,建立公平的复试程序,完善复试的考核体系等,以期对现行... 在对复试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了解,以及对现行的硕士生复试制度运行状况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复试制度提出相关的改革建议及策略,如加强复试制度的建设,明确复试功能及定位,建立公平的复试程序,完善复试的考核体系等,以期对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有些许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复试制度 对策与建议
原文传递
浅谈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的发展历程与现行特征
7
作者 陈菲菲 《湖北招生考试》 2015年第3期56-59,共4页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研究生人才的基本方式。本文主要梳理了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特征,复试制度主要经历了探索阶段(1978-1983年)、稳定阶段(1984-2002年)和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其表现出的现行特征主要有:全面性...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选拔研究生人才的基本方式。本文主要梳理了我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行特征,复试制度主要经历了探索阶段(1978-1983年)、稳定阶段(1984-2002年)和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其表现出的现行特征主要有:全面性与直观性、实践性与创新性、多样性与灵活性、稳定性与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复试制度
原文传递
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制度改革的思考
8
作者 赵跃胜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1-82,共2页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存在着生源短缺、复试选择的空间狭小、复试方式和内容单一、难以反映考生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等问题。改革和完善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制度,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选拔和研究生招生质量... 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存在着生源短缺、复试选择的空间狭小、复试方式和内容单一、难以反映考生实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等问题。改革和完善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制度,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选拔和研究生招生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招生 复试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建类硕士研究生复试招生制度的创新研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于玲 刘杰 包龙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第8期6-7,共2页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逐年扩招,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复试招生制度亟需进一步的完善,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本文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复试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指出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中考试设置不合理、评价标准的准确性问题...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逐年扩招,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复试招生制度亟需进一步的完善,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本文通过对硕士研究生复试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分析,指出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中考试设置不合理、评价标准的准确性问题、缺乏客观性监督系统、调剂的无序状态等问题,提出调整复试考核体系,增加复试权重、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复试调剂有序化等措施,以完善土建类硕士研究生复试招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建类专业 硕士研究生 复试招生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洋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45-48,共4页
论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复试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复试中存在的对考生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质考核难、监督机制缺乏、专业素养考核不深入及考核结果之间可比性低等问题,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建议。指出要建立健全复试制度、规... 论述了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复试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复试中存在的对考生思想、道德及心理素质考核难、监督机制缺乏、专业素养考核不深入及考核结果之间可比性低等问题,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建议。指出要建立健全复试制度、规范复试内容和给分标准、有效发挥监督机制、公开录取、提高透明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复试制度 监督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member angle limits of composite beams and CFT square columns 被引量:2
11
作者 LEE Seung-Jo LEE Kang-Guk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199-206,共8页
This work aim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mber angle limit and the energy ratio for 24 test samples of composite beams and CFT square steel tube columns. This work also compares the formula applicabi... This work aim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mber angle limit and the energy ratio for 24 test samples of composite beams and CFT square steel tube columns. This work also compares the formula applicability for member angle limit with the previous test result to provide the basic data for the design of composite beam-CFT column. The evaluation of the member angle limit was performed with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fC =22.16 MPa, 30.49 MPa), breadth-to-thickness ratio (B/t=25.0, 33.3, 43.5), and axial capacity ratio (N/N0=0, 0.3, 0.4, 0.5) as the main variables of the test sample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mber angle limit (Ru) and the energy ratio (ES/EC ), 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energy ratio becomes lower as the axial capacity ratio and the breadth-to-thickness ratio increase. The energy ratio is lower for the Type B test sampl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ypes A and C. For the formula suggested by SATO, the test samples are distributed evenly for comparison between test values and the member angle limit; however, other formulas indicate a deviation. Specifically,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R u,cal and R u (Test), Maeda's formula shows severe dev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uare steel tube axial capacity ratio member angle limit breadth-to-thickness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