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邢立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91-094,共4页
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整理正定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2例患者,时间是2023年1月-12月,分为2个研究组别,均41例。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对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间的优良率、并... 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整理正定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2例患者,时间是2023年1月-12月,分为2个研究组别,均41例。对照组(保守治疗),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对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间的优良率、并发症率、关节功能和步态与平衡功能比对(P均〈0.05)。结论 相较于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效果理想,并发症较少,能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且能促进患者步态功能、平衡功能恢复,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保守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结合数字化技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为公 杨益民 王莹 《医学综述》 2015年第22期4141-4143,共3页
目的研究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对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复杂踝关节骨折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采用3... 目的研究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对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复杂踝关节骨折的64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采用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按传统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20/3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1.1±4.1)min比(47.1±5.1)min,(5.1±1.1)d比(8.1±0.9)d,(41.1±2.1)d比(49.2±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3D打印结合数字化技术重建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可以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失败的可能性,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3D打印 数字化技术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内固定及康复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锋生 陈瑞光 陈鸿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70-271,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内固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分析我科从 1995年以来 5 6例踝关节复杂骨折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 ,按Danis Weter分类 ,B型 42例 ,C型 14例。采用AO技术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 ,1/ 3环形钢板固定或螺丝钉固定 ... 目的 :探讨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内固定及康复治疗。方法 :分析我科从 1995年以来 5 6例踝关节复杂骨折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 ,按Danis Weter分类 ,B型 42例 ,C型 14例。采用AO技术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 ,1/ 3环形钢板固定或螺丝钉固定 ,术后常规弹力绷带固定及患肢主动功能锻炼。结果 :5 6例中 5 1例得到随诊 5~ 2 4个月 ,平均 13个月 ,按Teeny和Wiss提出的评分标准 ,临床疗效优良者 48例 ( 94% )。结论 :应用AO技术 ,采取有效、坚强的内固定和早期积极功能锻炼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内固定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延红 刘延辉 +3 位作者 何建新 俞伟忠 芮立宁 袁亚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32期3-4,共2页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对27例复杂踝关节骨折采取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5例,旋前外旋型Ⅳ度8例。结果...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中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对27例复杂踝关节骨折采取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Ⅲ度4例,旋后外旋型Ⅳ度15例,旋前外旋型Ⅳ度8例。结果 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1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4~6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均愈合。随访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情况发生。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定,平均91分,其中优17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为96%。结论 经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术野清晰,创伤小,直视下固定外、后踝骨折,固定牢靠,便于早期负重锻炼,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手术入路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徐蕾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14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骨折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84例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骨折恢复情况、术后活...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骨折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将84例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骨折恢复情况、术后活动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康复锻炼依从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纠纷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可促进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 术后活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躯体功能影响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高飞 郝东梅 +1 位作者 吴范 李雪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4期92-93,共2页
以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躯体功能的影响为目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对其进行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 以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躯体功能的影响为目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0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对其进行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及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关节功能评分方面,试验组患者的出院评分及术后3个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其术后的活动能力,改善关节躯体的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 术后活动 躯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永辉 谢广田 王玉记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2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踝关节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36例复杂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外踝骨折行可塑钢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应用4.5 mm加压螺钉固定;内踝骨折复位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手术的标准是肉眼下解剖复位。术后进行规范的功... 目的 探讨踝关节复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 对36例复杂的踝关节骨折脱位,外踝骨折行可塑钢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应用4.5 mm加压螺钉固定;内踝骨折复位采用拉力螺钉固定;手术的标准是肉眼下解剖复位。术后进行规范的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个月~1年8个月,骨折患者全部愈合,参照齐氏提出的评定标准,优22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91.7%。结论 对复杂的踝关节骨折脱位,早期手术、正确的复位固定次序、下腓联合损伤的妥善处理、稳定有效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康复可使大多数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模板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霍伟立 王波 +5 位作者 孙宏武 王利 杜勇翔 周瑞华 庞兴国 张伟力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19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与观察数字化模板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2年2月就诊的96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与观察数字化模板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2年2月就诊的96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8例)。均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影像学技术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数字化模板技术进行手术设计,比较2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比较2组围手术指标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更优(P<0.05);2组术后14天的疼痛VAS评分比较,术后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7.9%vs83.3%),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术后3个月的AOFAS评分都明显高于术前1天,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A0-FA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数字化模板技术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能促进患者康复,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改善踝关节功能,患者总体治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模板技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复杂踝关节骨折 疼痛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后外侧入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尚耀华 梁武 +4 位作者 任远飞 董玉金 杨文峰 钟声 徐连春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索后外侧入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3日-2017年2月23日期间我院复杂踝关节骨折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后外侧入路治疗,随访1年... 目的:探索后外侧入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3日-2017年2月23日期间我院复杂踝关节骨折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后外侧入路治疗,随访1年,观察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拄拐下床非负重活动时间(14.85±5.74)天、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8.55±9.85)天、出血量(75.85±6.85)ml、手术时间(57.64±2.33)分钟、疼痛评分(6.45±1.42)分、总有效率(98.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Olerud and Molander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75.42±2.3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后外侧入路 应用
原文传递
复杂踝关节骨折及其晚期重建 被引量:2
10
作者 查晔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33-335,共3页
2015年6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创伤高级学习班上来自印度新德里沙吉市医院的UK Sadhoo教授就"复杂踝关节骨折及其晚期重建"作了报告,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笔者有幸作为翻译,受益良多。经Sadhoo教授同... 2015年6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创伤高级学习班上来自印度新德里沙吉市医院的UK Sadhoo教授就"复杂踝关节骨折及其晚期重建"作了报告,受到广大学员的欢迎。笔者有幸作为翻译,受益良多。经Sadhoo教授同意,将报告内容整理成文,以飨广大骨科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重建 晚期 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 市医院 学习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阎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2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性原则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4例)和观察组(n=84例),对照...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性原则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4例)和观察组(n=84例),对照组施以骨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在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中施以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并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骨折脱位 优质护理 术后活动
原文传递
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7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74例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不同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 ,术后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治疗、无负重训练等,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探讨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74例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病情不同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 ,术后患者均接受抗感染治疗、无负重训练等,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随访,患者均骨折愈合,其中患者Harri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患者随访期内出现2例骨不愈合、1例切口感染。结论针对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手术治疗,对血肿、骨、软骨碎片、软组织等进行清除,促进损伤韧带的修复有助于提高固定稳固性,配合术后功能锻炼能够显著促进骨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 手术治疗 功能训练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3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40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无负重的踝关节活动并... 目的探讨和分析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40例,对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无负重的踝关节活动并进行抗感染治疗,及时进行伤口换药。观察其临床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观察和随访,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中优26例,占65.00%;良10例,占25.00%;差4例,占10.00%。其中有1例内踝骨折患者出现了骨不愈合的情况,其余患者均在4个月后骨折消失。结论踝关节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可以直接达到解剖复位,可以清除血肿以及骨及软骨的碎片,清除软组织,修复损伤的韧带,可减少固定时间,有利于术后进行功能锻炼,促进了骨折愈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立福 房芳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0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治疗的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治疗的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治疗效果中,优为33例,良为7例,差为3例,治疗优良率为93.02%;骨不愈合1例,其余患者4个月后骨折均愈合良好。结论手术治疗陈旧性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娜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与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利用随机分组原理将患者各分为4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 目的:分析并探讨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与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利用随机分组原理将患者各分为42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展开系统化护理与常规性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取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3±4.3)分,高于对照组的(74.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要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恢复时间,即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实施手术后,为其提供系统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提高,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 术后恢复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 被引量:20
16
作者 魏代好 马腾 杨海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11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将60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时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于外伤后6~8 h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B组患者延期于外伤后5~10 d,等待皮肤软组织肿胀基本消退后...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将60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时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A组患者于外伤后6~8 h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B组患者延期于外伤后5~10 d,等待皮肤软组织肿胀基本消退后再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踝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A组患者住院时间[(8.7±2.0)d]短于B组[(14.4±2.1)d](P<0.01);A组踝关节功能评分[(94.1±5.2)分]高于B组[(88.6±8.8)分](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中,早期急诊手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愈合效果,有效促进踝关节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骨折恢复的改善作用
17
作者 王莹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9期62-63,共2页
目的:观察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骨折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 目的:观察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取系统化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骨折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满意度、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术后恢复情况,促进骨折恢复,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 系统化护理 骨折恢复 术后活动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潘红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2017年4月-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系统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 目的:探究系统化护理对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活动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2017年4月-201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系统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后应用系统化护理,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复杂踝关节骨折脱位 术后活动
原文传递
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仁嵩 王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8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两组...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模型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6月至2017年2月,选择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7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X线进行手术设计,观察组采用3D打印个体化模型进行手术设计,两组都给予微创入路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钉道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vs.25.6%,P<0.05)。术后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97.4%vs.74.4%,P<0.05)。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模型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个体化模型 复杂踝关节骨折 手术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英 罗栋新 +1 位作者 刘承俊 张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复杂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传统保守治疗,研究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稳定度、关节疼痛、跑步能力和... 目的分析复杂踝关节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行传统保守治疗,研究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踝关节稳定度、关节疼痛、跑步能力和行走能力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踝关节稳定度、关节疼痛、跑步能力及行走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踝关节稳定度、关节疼痛、跑步能力及行走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踝关节稳定度评分(19.14±1.32)分、关节疼痛评分(27.38±2.35)分、跑步能力评分(17.53±1.38)分及行走能力评分(29.22±2.3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26±1.23)、(21.27±1.38)、(14.14±0.99)、(25.31±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优良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于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中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踝关节稳定度、跑步能力以及行走能力,临床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传统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